万象直播app破解版_欧美国产日韩无遮挡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强奷白丝女仆在线观看,超碰三级大陆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 前沿資訊

斥候報告步入正軌(歐弟被網友反手撕 暗諷大張偉成為"最爛的梗")

導讀斥候報告步入正軌文章列表:1、歐弟被網友反手撕 暗諷大張偉成為"最爛的梗"2、小說:傳奇縣令打造超級新街,建筑隊長欣然接受,暗夜殺戮終到來3、釋讀中國歷史125:楚莊王的

斥候報告步入正軌文章列表:

斥候報告步入正軌(歐弟被網友反手撕 暗諷大張偉成為"最爛的梗")

歐弟被網友反手撕 暗諷大張偉成為"最爛的梗"

誰能想到,歐弟會用暗諷大張偉的方式,向喜歡他的觀眾獻上了最糟糕的520告白。無論大張偉到底有沒有搶歐弟飯碗,這一次,綜藝咖歐弟都完敗給了段子手大張偉,只不過他輸的不是綜藝感,而是混娛樂圈一樣更重要的東西——情商。

5月18日,是張偉與經紀人被爆早已領證的好日子,而歐弟則立即拍了張電視劇美女截圖發微博說:我經紀人長這樣。網友指出他拐彎抹角針對大張偉,隨后歐弟與網民展開互撕,并且三刪微博。最后互撕以一張觀音畫像告終。

在同一天,大張偉通過微博曬各種證件,但對結婚只字未提。同一時間,大張偉團隊回應其上《天天向上》是仗義救場,并非搶人飯碗。

在此之前,因為《天天向上》改版接替歐弟主持被網民吐槽的 ,本來是大張偉。從去年年末傳《天天向上》改版,然后歐弟就不見了。今年節目正式改版,大張偉王一博加入,老成員僅剩汪涵錢楓,并沒有歐弟。對于改版后歐弟的缺席,《天天向上》方面給出的回應是因為歐弟有電影和真人秀正在拍攝,暫時無法歸隊。

但改版后的《天天向上》卻收視率直線下落,最新一期收視率僅為0.570%,網友們一直在追問同一個問題:歐弟到底回不回來?

2008年歐弟加盟天天向上,那幾年正是《天天向上》的收視高峰期,也是歐弟的事業高峰期。可是當天天兄弟重組,舞臺交給了新一代段子手大張偉,歐弟卻用最糟糕的方式完成了“回歸”。

當觀眾集體期待歐弟回歸的畫風迅速變成集體留言“少點心機”,觀眾好感度透支之下,歐弟正遭遇進入內地市場后最嚴重的一次口碑危機。也許他該反思的是:為什么暗諷大張偉手撕網民是自己8年來最爛的梗?

段子手大張偉贏了祝福,綜藝咖歐弟輸了口碑

在媒體的爆料中,大張偉和經紀人劉迎被拍到兩人在長沙酒店同住一間房、回北京同返公寓以及帶女方父母四人一同前往三亞度假。早前,大張偉曾開出的擇偶條件:白、胖、懂他,如今爆料完美證明段子手也有認真說話的時候。這十幾年來大張偉經歷解約、抄襲、被諷吸毒等等的事業低谷時,劉迎一直相伴左右。因此對于這場圈內人眾所周知的爆料,粉絲都是祝福的。

對于領證一事,大張偉5月18日晚通過微博回應,稱:“AUV今天好事兒真是多,見誰管誰叫大哥!喜悅吶必須要分享招呼起來!所以特為對辦證鐘情的人間精品們,辦了一堆證,對號兒來領吧!”并在微博中曬出各種證件,比如“人間精品證”“撩妹證”“準睡證”等等一些搞笑證件,但對戀情只字未提。

與此同時,不少網友歐弟微博里留言,指他在蹭熱度并暗諷大張偉。歐弟刪微博用“大便”予以回擊,網友們紛紛評論:“這么low,在汪涵身邊這么多年沒學到點啥嗎?“歐弟又刪“大便”微博,繼續發了一張空白圖,稱“聯想力很強~再來。”

其實在《天天向上》改版播出后不久,歐弟發了一條意味深長的長微博感慨:老狗逗不了新主人了,就要被遺棄了。第二天,歐弟刪除了第一條微博,解釋說自己喝多了不知道寫了啥。面對暫別節目后金句不斷的歐弟,《天天向上》節目組給出的回應是歐弟一直都是天天兄弟的”狐朋狗友“,希望歐弟能早日回歸。

歐弟的回應卻更加耐人尋味:天家班的兄弟一起回,我就回。什么叫“天家班的兄弟一起回,我就回”呢,這里面的“天家班”是什么意思呢?當然不會是指改版重組的天家班。

說到底,這是歐弟對往日《天天向上》放不下的不舍,甚至是執念。這種執念原本是讓粉絲們感動的地方,可是當它以一種冒犯的姿態出現時,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大張偉贏了祝福,一本正經和粉絲網民互撕的歐弟卻輸了口碑。

改版后的《天天向上》過的并不好,可這不是歐弟暗諷大張偉的理由

實際上,4月29日《天天向上》節目改版后,收視率并不盡人意,改版后三期收視率分別是:0.753%、0.558%、0.570%,在周五晚綜藝節目中,已經從去年同期的前5掉落至9、10名的位置。

在許多人看來,當年的“天天兄弟”是這個節目最成功的原因:汪涵的拋梗和控場、歐弟的模仿和高反應力、其它主持的插科打諢,被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無論是在節目的節奏上,還是在內容的質量上都有著持續的火花出現,“青春勵志”和“傳統禮儀”讓節目獨樹一幟。“而改版后的《天天向上》,連作為天天兄弟老大哥的汪涵,似乎也hold不穩這主持群的節奏了,拋梗無人墊,卻也屢屢被各色‘段子‘打斷。一個字:亂。”

現在回想起來,歐弟和《天天向上》幾乎是同步達到了黃金期,從一個臺灣綜藝屆最被看好卻總是不紅的B咖,變成橫跨兩岸綜藝影視界的人氣A咖,很難說平臺和歐弟是誰成就了誰。

歐弟在《天天向上》的大放異彩,既在于自己的努力,也在于其在臺灣綜藝時期磨練的模仿、接梗功力被節目最大限度挖掘出來。如果說歐弟是節目中的孫悟空,那么汪涵則如同如來佛祖,總能將歐弟的發揮和節目一同拉回正軌。當歐弟和節目相得益彰,《天天向上》和歐弟自己最好的段子開始在那段時期被集中創造出來。

當節目不可避免地走入疲憊期,許多觀眾開始對歐弟的模仿三板斧感到疲倦,而“天天兄弟”也開始出現人員變化,節目收視率固然下降,卻也一直保持著睿智情懷的姿態,這其中,歐弟的努力依然功不可沒。

可是在節目改版后,正如汪涵說的,“為了收視率我們會做很多改變”,包括打起了年輕牌,大張偉和王一博的加入,大量網絡紅人的登場,看上去是迎合觀眾、迎合互聯網語態的改變,可是卻丟失了節目原有的存在感,反而丟失了收視率。

可惜的是,歐弟用了最糟糕的方式將網民的懷念變成了吐槽?。

從歐弟被網民吐槽看段子手大張偉的情商

就在歐弟實力掉粉的時候,故事的另一個主角——大張偉卻顯示了高情商。

在此之前,對于外界有關他取代歐弟的傳言,大張偉是這么回應的:歐老師是“人間精品”,我也比不了人家,我認為我不是主持人,就是街坊來串門聊天的。

這次面對歐弟微博發言,大張偉經紀團隊也發微博寫道:“哎呀呀,果然人紅是非多,一天好幾波。作為大張偉老師的‘無奈被撕逼不得不接招’代言人,美爵又有話要說:1、大老師加盟《天天向上》,是仗義救場,不是搶人飯碗。2、As a man,be a man。 3、預祝歐弟電影拍攝順利票房大捷。 4、榮格曰:一切外在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心的投射。你是怎么樣的,你看到的世界就是怎么樣的。 5、好好生活,天天向上。”

這段回應的確稱得上干凈利落,該回應的毫不含糊,要吐槽的不帶臟字,句句說在點子上,而且態度端正絕不含沙射影,內文還引經據典充滿正能量,比起歐弟微博中的超低水平發揮,這一場隔空對戰,贏的當然是大張偉。

不是說混娛樂圈不能有情緒,但是在越復雜的局面里,越需要用高情商面對,在這場段子手的情商對決中,大張偉也并不是傳統概念的溫良恭謙讓,可是卻做到了發言有一句是一句,冷嘲熱諷在情在理,調侃逗趣中四兩撥千斤。

反之,在微博中負能量滿滿的歐弟卻變成了曾經那個口無遮攔的大張偉。這一局,歐弟輸的不是段子,而是危機公關中的情商。

歐弟本來什么都不用做,就是最好的發揮

即使在搞笑老本行方面,歐弟也明顯不在狀態上。

以前,節目中的他幽默、機智、肆意發揮,但是現在,他被纏在了越來越多的糾結和回憶之間,即使是微博發泄的段子,也變得不那么好笑。

笑匠和體育選手一樣,是有狀態起伏的。其實,不用做更多的比較,只要看看歐弟和大張偉在這一輪過招中的段子質量,就能看出高下。現在幾乎出現在國內所有熱門綜藝中的大張偉,即使是回應隱婚或者應對歐弟吐槽,也保持著良好的喜感和段子質量。

而歐弟的段子呢?那效果已經基本相當于給自己丟份。這個曾經代表國內綜藝頂級搞笑水準的一流笑匠,以微博中那坨令人生理不適的謎之物體,讓人明白了什么叫做笑匠的疲憊。

歐弟已經持之以恒在《天天向上》貢獻了8年好笑的段子,對于他的狀態低迷,答案就只能是:太累了。也可以說,是處于巔峰狀態的大張偉暫時贏了狀態起伏的歐弟。

其實比較究竟是說學逗唱樣樣精通的歐弟更好笑,還是行走的段子手大張偉更逗趣,本來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天天向上》不是一檔個人脫口秀,而是一個室內綜藝,無論是歐弟還是大張偉,都必須在團隊配合中發揮作用。

當網民紛紛盛贊大張偉不僅做了歐弟的活,連汪涵的活也做了,這對節目到底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壞消息,觀眾其實看在眼里。

如果他不這么大張旗鼓地暗諷,而是繼續在微博中講那個憂傷的狗老的段子,人們記住的是只會是歐弟在改版前最后一期節目中感性落淚的樣子,他也可以在觀眾的懷念中收獲更多的口碑,即使他沒有出現在舞臺上,也根本不會被人們遺忘。他本來可以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好的發揮。??

致歐弟:如果不能相濡以沫,何不與《天天向上》相忘于江湖。

所謂執念,其實是熱愛。反之亦然。

如果不是對《天天向上》的感情太深,在娛樂圈口碑一向不錯的歐弟,不會接連下出這么多昏招。

歐弟在綜藝生涯最灰暗決絕的時候,在《天天向上》找到了舞臺,他的事業轉折,開始于《天天向上》,但也正是在《天天向上》,歐弟遭遇了綜藝人最害怕的“老梗”困局,歐弟自己那段“老狗”的微博自白,是他內心最真實的聲音,也是執念里的前因后果。

平日里歐弟在人前的形象總是幽默逗趣,歌唱得好,撩妹也棒,其實喜劇人的人生,從來不能看表面。好的笑匠,都是往“不瘋魔不成活”上來修煉,但入戲太深,連深愛他的粉絲都圍觀不下去了。

為什么歐弟手撕大張偉輸盡了自己的口碑?因為綜藝明星的觀眾緣和520求愛是一個道理:只要《天天向上》依舊沒有找到新的正確節目形態,歐弟離開的越久,觀眾就會越懷念當年的歐弟。可他越是過分在意自己在節目中的出鏡率,觀眾越是覺得low。

你把時間用在哪里,觀眾的愛就在哪里。當歐弟把時間用在暗諷和開撕網友,其實真正手撕的是自己過去辛苦積累的觀眾緣,不僅對事業毫無幫助,還會讓觀眾的愛遠離。把時間留給創造新梗,才不必擔心“老狗斥候不了新主人“。

演藝圈的游戲規則原本如此,”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這是歐弟當年的師傅吳宗憲的名言。對于游戲規則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硬挺著接受。這個道理,綜藝咖歐弟本該比誰都明白。

歐弟,你該手撕的不是大張偉,而是自己的執念。假如真的不能相濡以沫,何不與《天天向上》和大張偉相忘于江湖。娛樂圈萬象更迭,江湖代有人才出,在舞臺上的時候,不浪費每一秒拼命搞笑。時候到了,大方把舞臺讓出來笑著落幕,才是留給觀眾最好的happyending。(文/肥羅君)

初審編輯:馬鑫

更多

小說:傳奇縣令打造超級新街,建筑隊長欣然接受,暗夜殺戮終到來

這幾天柳飛揚很忙!

一方面忙著對鯉魚縣進行新的規劃,他已經和七大家商量好,眾人合力在鯉魚縣再造一條街,全都用青磚建造房屋。

柳飛揚差不多是熬了一個通宵,終于將建造的圖紙畫了出來,然后又和魯三元商量了許久,做了一些增添和刪改。

完了以后,這個事情就交給柳飛揚的建筑總隊長魯三元了。

魯三元也欣然的接受了這個任務,他發現自從跟著柳飛揚以后,他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幾乎每天都在創造歷史。

魯三元自從當上柳飛揚的建筑隊總隊長之后,生活一直過得很充實,一度讓他覺得自己前面幾十年都白活了。

這柳飛揚這里他才發現什么叫做建筑藝術,什么才是這個時代該有的建筑豐碑。

他先是帶著人幫助柳飛揚在山中修建了一座大型的軍事訓練場,數百人同時工作,讓他知道了什么叫做團隊協助。

那邊剛剛走上正軌,這邊柳飛揚又馬不停蹄的給了他一個人更加浩大的工程,不過一旦這個工程完成,那他魯三元也就名留青史了。

另一方面,柳飛揚開始著手應對接下來來自京城的各路截殺。

兵王出身的柳飛揚一直秉持著御敵于國門之外的思想。

所以他不準備將這些人放進鯉魚縣來,因為那樣會打亂鯉魚縣平靜的生活。

不過自從那日鯉魚縣一天之內抓了數個沒有身份登記的陌生人之后,整個鯉魚縣目前都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恐懼。

從那些人的身手來看,都不是弱者,想來一定是有強大的敵手過來尋仇了。

他們都是平頭百姓,自然不是來找他們尋仇的,唯一的可能就是柳縣令了,柳縣令做的事情雖然老百姓是得到實惠了,但是對大唐帝國固有的權利階層發起了挑戰。

想到這里,整個鯉魚縣的老百姓都為柳飛揚在心底捏了把汗,同時也在默默的替柳飛揚祈禱。

這樣一來,縣里那座已經快要荒廢的城隍廟,再次煥發出了榮光,香火鼎盛,前來祈福的人絡繹不絕。

柳飛揚已經帶著人將通向鯉魚縣的幾條主要干道都給封閉掉了,各條道路上面都設置了關卡。

同時暗中還有許多喬裝打扮的人,隨時盯著到達這一區域的陌生人。

而且柳飛揚還有很多幫助他的老百姓,大家都知道現在是非常時刻,所以但凡發現陌生人,立馬就有人報告給柳飛揚。

可以說,這是一場這個時代的人民戰爭!

就這短短的幾日時間,他們光是斥候就已經抓捕了數十人。

從這個頻率來看,柳飛揚判斷對方動手也就這幾天了,好在柳飛揚吩咐左掌柜打造的一批連弩終于完成。

有了這批強大的武器裝備,柳飛揚一時竟然有些期待接下來的戰斗了。

隱藏在內心的熱血又開始沸騰,自從來到這大唐帝國,他就沒有好好的戰斗過一場,希望這次能夠讓自己過一把癮才好。

決戰的日子終于來臨。

柳四等人早已經將王童等人的全部計劃傳了回來,柳飛揚在各處也是早已經設置好了陷進,嚴陣以待。

這天入夜之后,一隊隊人馬不斷從王童所在的宅院中出門,隱沒于無邊的黑暗中。

另一邊,知府何志業的三兒子何強今夜也沒有回家,而是早早的帶著一隊人馬就出了城,他也是準備跟著王童等人去撿漏的。

原因很簡單,柳飛揚拿下了陳二狗,讓他在鯉魚縣的勢力連根拔起,俗話說丟人事小,臉面事大。

柳飛揚抓了陳二狗,就是不給他這個知府少爺的面子,這樣的人當然得好好教訓一頓。

王童一連派出十支隊伍分三路撲向鯉魚縣,意圖在今夜進行偷襲,一舉拿下柳飛揚。

膽小怕事的王童選擇了跟在最后一批人的隊伍里面。

殊不知他這邊一有動作,柳四等人的飛鴿傳書就已經把消息傳給了柳飛揚。

而柳飛揚也是帶著幾十名高手正藏身于黑暗中,等著獵物的靠近。

今晚的夜格外的寂靜,甚至方圓數里之內竟然都沒有一絲聲響。

王童的人出門之后,按照事先約定好的,分三路三個方向朝著鯉魚縣進發。

與此同時,另外一支一直被所有人都忽略的隊伍也悄悄的隱沒在了漫無邊際的黑暗中。

這支隊伍素質極高,看身形閃避的姿態,顯然個個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以至于連柳四等人在之前的偵查中也沒有得到這對人馬的半點消息。

直到剛才這對人馬出動的時候才有所發覺,得到消息的柳四立馬用特有的信鴿將消息回傳給柳飛揚。

沒過多久,一只白色的信鴿撲騰著翅膀,輕輕的落在了柳飛揚的肩頭。

柳飛揚取下信鴿腳上的紙條,看完之后,嘴邊浮現出一絲冷笑

“看來今夜還真是個殺人的好時機,什么牛鬼蛇神都已經出來了,既然這樣,那就不要怪我柳某人下手狠辣。”

想必這些力量損失之后,夠那幫遠在帝都就想遙控天下的帝國高層肉痛一陣子了。

今夜注定是血腥之夜!

柳飛揚一想到今夜之后,可能有些人將永遠失去生命,心頭還是有些沉重,昔日那些戰友在自己身邊倒下的畫面再次浮現在腦海中。

“希望你們能夠經受住今夜的血腥洗禮吧。只要過了今夜,從此以后我會將你們打造成大唐一等一的鐵軍。”

柳飛揚在三條道路上利于設伏的道路上面設置了伏兵,每處配發了五把手弩,柳飛揚相信等五把手弩將所有的箭支都用完之后,其他人下去只需要補刀就行了。

當然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突發狀況。

柳一這邊是三個伏擊點里面向前伸出最遠的,按照柳飛揚的估計他這邊可能最先和敵人遭遇,不過這個時代通訊不發達,這點時間改變不了什么。

此刻,距離柳一伏擊點大概還有一公里的地方,聚集了三十多人,這些人全都是黑色勁裝,黑布蒙面,手中的刀即使再黑夜中也散發出冷冷的寒光。

“怎么停下了?”

“回大人,前面就是三江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只要那姓柳的不是膿包,就一定會選擇此處設伏。”

“有沒有什么路可以繞過去?”

“沒有,整個鯉魚縣四面環山,進出的通道就三條,而我們面前就是其中一條,據我所知,其他兩條路也不見得比咱們這條路好走。”

“既然這樣,那還猶豫什么,上吧!吃上這口飯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有這一天,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吧!”

說完,所有整理了裝備,手中緊握鋼刀,放慢腳步,一步步朝著三江口挪去。

一場血腥的廝殺即將拉開帷幕!

釋讀中國歷史125:楚莊王的權謀

你能看見多遠的過去

就能看見多遠的未來

楚莊王謀略國人,跟晉國的對抗一直在他的掌控中,可是對抗國內的勢力,他會怎么做呢?

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您來到我的專輯,繽紛歷史清清講

平定內亂

楚莊王三年不鳴、一鳴驚人,掌握政權整頓了楚國的內政,一時間楚國政治清明,面貌煥然一新。

正在楚國剛剛走上正軌的時候,國內發生了大旱,結果南方的一些小附庸國和部族武裝趁機起兵作亂,有的大臣就勸楚王遷都。楚莊王說這能管用嗎,你前腳遷都,他們后腳還不追著打來啊,不遷,堅決打擊這些作亂的小國。

楚莊王一邊下令打開官倉放糧救濟災民,一邊組織部隊跟叛軍作戰,沒多久,就干凈利索的平定了叛亂,還滅了幾個小國,一下子讓楚國的后方就穩定下來了。

自己后方穩固了,楚莊王就謀劃著北上爭霸中原,這是他們幾代楚王共同的心愿。這時候中原的霸主晉國第一代領導人基本都謝世了,第二代領導集體,以趙衰的兒子趙盾為首的六卿家族,盡管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不斷,但從整體實力上來看,晉國還是當時的超級大國。楚莊王當然知道稱霸必須要挑戰晉國,但直接跟晉國開戰就顯得過于冒失了。

試探晉國

公元前608年,楚莊王決定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主要打擊目標是晉國頭號跟班兒宋國,捎帶著打陳國。這兩個國家一挨打馬上向老大晉國求救,晉國六卿暫時擱置了爭議,決定抗楚救援陳、宋。只不過晉國跟楚國好像是有默契一樣,不是直接去陳國和宋國跟楚國作戰,進攻的目標是楚國在中原最大的附庸國——鄭國。晉國趙盾親自出馬,盡起三軍,浩浩蕩蕩的殺奔鄭國。

楚國部隊一看晉國出動了,就撤了宋國的包圍向鄭國挺進,兩軍在鄭國的北林相遇了,各自駐扎下來互相對峙。楚國這邊兵少,真打的話怕干不過晉國,晉國這邊呢,趙盾有自己的考慮。晉國的政治格局是六卿掌權,他現在雖然是首席執政、中軍主將,可一旦打敗了,他們家族在晉國的權勢馬上就會被取代,甚至都有被滅族的危險。正因為這樣,雙方其實都不想真打,就一直在那僵持著,都有點騎虎難下。

后來的事有點戲劇化,晉國的一個大夫解揚在值班巡視戰場的時候,駕車的馬驚了,一下子跑到楚國那邊去了,被人活捉了。趙盾正想著是派兵營救還是花錢贖人呢,結果接到了斥候的情報,斥候就是那個年代的偵察部隊。情報表明,楚國進攻陳國的部隊,在屈蕩的率領下來增援了,而且據說秦國趁著晉楚開戰的機會,蠢蠢欲動要從背后偷襲晉國。

這兩個消息都不是好消息,這對晉國部隊非常不利,但正好解開了趙盾的難題。他就趁機跟大家說,國家的情況危急,咱們必須馬上撤兵。晉國這次起兵盡管動靜大雨點小,但畢竟也算解救了陳國和宋國,自己也沒什么損失,被人抓去一個大夫也不算什么。

唆使鄭國

經過這次行動,楚莊王基本了解了晉國的態度,過了段時間,又策劃了一次行動,來試探晉國。他們讓鄭國去打宋國,看看晉國會怎么做。鄭國二話沒說,起兵就殺奔宋國去了。這兩個國家在春秋初期就打來打去的,算是世仇,宋國根本不怕現在的鄭國,所以干脆就沒向晉國求救,自己干,不過這次戰爭打的相當搞笑。

宋國執政的華元親自領兵,主動出擊,在宋國大棘(河南睢縣)兩軍對陣。戰前,華元命令宰了些羊,給大家分羊肉吃來鼓舞士氣,結果分羊肉的時候漏掉了一個人,就是華元的御者,就是他戰車的司機。這個御者非常氣憤,覺得華元這樣是很看不起自己,就記恨上了他。

第二天兩軍開戰的時候,華元的御者直接駕著車就往鄭國這邊跑,別人還以為華元要學習先軫呢,后來發現根本不是,華元正驚慌失措的時候,鄭國部隊一擁而上把他就活捉了。之后大軍掩殺過來,一下子把宋國部隊打的稀里嘩啦。我們印象里,宋國的軍隊好像守城還行,對陣開戰好像一直戰績很差。

華元的家族在宋國可是實力派的世族,宋國對他不能像晉國對解揚那樣。他被活捉了,宋國國君趕緊派人跟鄭國商量贖人,正討價還價的時候,華元自己趁著鄭國人看管的松懈,偷偷的跑回來了,給宋國省了不少錢。

華元逃回來后,在迎接的隊伍里看到了他的御者,跟他說以后把駕車的馬都看好了啊。結果這個御者挺有個性,說我故意的,誰讓你不分給我羊肉吃。不過后來想想害怕了,逃亡到了國外去。

楚國人指使鄭國打宋國的時候,晉國一直沒什么動靜,原來這段時間他們忙著跟秦國人打來打去的呢,但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鬧,沒什么影響。公元前607年,跟秦國這邊停戰了,就起兵去收拾鄭國,要給之前吃了虧的宋國出出氣。

別看鄭國打宋國挺輕松,但還不至于沒數到跟晉國直接開戰,所以趕緊派人向楚國求救。楚國這次決定玩把真的,派國內最有實力的令尹斗越椒領兵去跟晉國人打,晉國人一看他來了,也不管面子不面子了,趕緊撤兵。

干掉斗家

斗越椒的家族叫若敖氏,在楚國是除了王族外最有勢力的家族,他的祖上跟楚王的祖上是兄弟,在楚國世代掌握兵權,還經常擔任楚國的令尹,所以楚王輕易的都不敢得罪他。楚莊王蟄伏三年一鳴驚人,收拾了幾百個官員,都沒敢動他們若敖氏斗家。

斗越椒這個人非常驕橫霸道,據說他剛出生的時候的哭聲就像狼嚎一樣。他的叔叔跟他父親說這個孩子長大了一定會像狼一樣,非常兇惡,趕緊把他殺了吧,要不然以后咱們家族肯定會毀在他手里。成語“狼子野心”說的就是他。他父親說你這不是扯嗎,這么小的孩子能看出什么來啊,沒當回事。

他叔叔為這事一直憂心忡忡的,臨死的時候,告訴家里人,一旦要是斗越椒在楚國掌權的話,你們就趕緊逃到國外去吧,不然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斗越椒長大后好勇斗狠,楚穆王的時候,他父親死了,他當了司馬,他哥哥做令尹。但他非常想當令尹,就不斷向楚穆王進讒言,終于整倒了自己的哥哥,當上了令尹。

楚莊王剛即位時候裝出一副只知道吃喝玩樂的樣子,斗越椒根本就沒把他放在眼里。楚莊王剛整頓楚國官場的時候,他看自己的利益也沒受任何損失,也就沒太當回事。可慢慢的發現,楚莊王是個很有權謀的君主,這幾年不知不覺的也培植起了自己的勢力,斗越椒感受到了危險。但讓他比較安心的是,楚國大部分的軍權一直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和他的家族一時還不會有什么危險,可事實上,是他想的這樣嗎?我們下期再說。

好了朋友們,這一期的內容我們就講到這里。

歷史很精彩,歷史很無奈

讓我輕輕的為您講述繽紛的歷史。

大誤 · 孫悟空為什么不找如來報仇?

很多年以后,報仇的孫猴子回想往事,那條取經路是這樣的:

·1

那年我還很年輕,最看不得不平事,無論對方是誰,我抄起棍子就能打。

放紅塵里,這種年輕人被社會摩擦幾年,遲早安分,奈何人年輕的時候,是不會這樣想的,他們都會想老子天下第一,三界大可去得。

更何況,我還名叫孫悟空。

狂,狂得沒邊,南天門抓了妖精問你是誰,妖精邪魅一笑,說我是你孫爺爺,要踏破凌霄。

就這么狂。

狂,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所以后來我就被壓在了五指山下,聽說楊戩那個涂眼線的死娘炮,還放火燒了老子的山。

我曾經想過,等我出去第一個找他算賬。

很多年后,在西行路上我與老豬一起,放火燒妖精們的洞窟,我面無表情,心想原來趕盡殺絕,屠城滅種才是這個時代的常態。

那楊戩手下留情,放了我不少的猴子猴孫,我該謝他。

從前我沒想到的事情很多,不只這一件。我以為世上沒人能殺我孫悟空,我便能向誰都不低頭,向誰都不服,我大鬧九霄,快意恩仇。

只可惜我忘了,這世上雖然沒人能殺得了我孫悟空,但他們還能關我,還能折磨我,還能每天提來一只花果山的猴子,在我面前殺掉。

殺就殺吧,神仙們高高在上,花樣繁多。他們把猴子捆了,刀一點點切下去,說你對面就是你們大王,你去求他救你啊,看他能不能破山而出,救你性命。

于是我就看著小猴子涕淚橫流,說大王救命。

我背上是五指山,我他媽的掙不開。

小猴子臨死,神仙們還不忘加上一句,笑嘻嘻的,說你們得記好咯,你們是因為孫悟空才死的。

慢慢的,我從目呲欲裂,到后來的面無表情。

他們再帶猴子過來的時候,我只冷冷的盯著小猴子,說一會兒會疼,我救不了你,倘若你也救不了自己,別哭別喊,死得體面點。

這其中有些猴子死得體面,緊緊咬著牙關,他們本來都可能揚名天下的。但他們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神仙們都獰笑著,對猴子說你別不說話啊,那是你們大王,你得記住,你求他,說不定你求得急切,他還能破山而出,拯救你們吶。

那年頭五指山下沒有 WiFi,又沒有緩存的視頻,只能看云看雨,我看得云淡風輕,說列位菩薩,我孫悟空服了。

·2

那些年楊戩常來看我,剛開始的時候,他會帶根香蕉,釣在我眼前晃悠。

我說楊二郎,你信不信我出去第一個劈了你。

楊戩笑嘻嘻的,說不信,我聽到消息,等你出去就要跟靈山的和尚西天取經,沒空找我的麻煩。

我被壓在山底,說那等我西天路走完,也是靈山的佛陀,你等著,我一定打死你。

楊戩哈哈大笑說:“你一只猴子,竟然要做佛陀了!”

他又壓低聲音,眨著三只眼對猴子說,孫悟空,你真的不想報仇嗎?

我看智障一樣看著他,說我報什么仇,我本來就想當齊天大圣,是你們天庭看不起我。如今靈山看得起我,讓我去取經,我感恩還來不及呢。

五指山前白云悠悠,我看見楊戩撇撇嘴,自己把香蕉剝來吃掉了。

其實我當然想報仇,月明星稀的時候,我閉眼睜眼,黑暗里都是我那些死掉的猴子猴孫。他們有的伸出手來,手上都是鮮血,說大王你為什么不救我?還有的渾身都是血,沖我淡淡微笑,說大王我們不怪你,來世我們還做花果山的猴子。

我猴臉上面無表情,我得忍著淚,不能讓仙佛發覺。

這樣的仇我無論如何都要報,但正因為我有這樣的仇,所以有許多事我才都要忍。像楊戩這種莫名其妙的家伙,我為毛要告訴他內心的想法?

楊戩時常提著酒菜香蕉來看我,說天庭里什么神仙像頭豬,說靈山上什么佛陀像知了,如果沒有楊戩幾次三番煩我,恐怕這五百年會更加難熬。

但我也會奇怪,說天庭應該不讓你來吧?

楊戩正畫著眼線,說天庭那群豬,他們不讓我來我就不能來嗎?

我就更奇怪,說那為什么天庭讓你去打我,你屁顛屁顛就去了?

楊戩說,因為我想打你啊,這么多年都沒人陪我打架,很無聊的。

我:……

那天楊戩的眼線一直畫到了晚上,我有一口沒一口喝著酒,心想該如何復仇。如來的巴掌那么大,像是要摩擦我的現實,你張狂不動,就只能玩陰謀。

奈何這是我最玩不起的部分。

楊戩突然說話了,他似是喃喃自語,說這次西天取經,天庭跟靈山都會派不少人手去凡間阻攔,美其名曰考驗取經團隊的真心,其實就是去混經驗。

“這是你的機會,你要好好把握。”

我:???

我還沒搞懂這話是什么意思,就看見楊戩收了眼線筆,朝我眨眨眼,嘿然一笑騰云遠去。

只剩下五指山下的我一頭霧水,搞不清楊戩的來路。

·3

那天有個和尚路過五指山,看了看山下的我,又看了看山上的符咒,他一句話都沒說,擼起袖子就爬山揭符。

地動山搖,時隔五百年,我終于重見天日。

和尚掃了我一眼,他說:走。

我知道,這就是我師父了。

后來我聽說師父是個金蟬,天天滋兒哇的那種,在靈山上叫喚得多了,這也問那也問,有些問題如來能回答,有些問題如來不能回答。

但如來是必須能回答所有問題的人。

所以如來解決不了問題,只能解決這只金蟬,師父這才墮入凡間,十世輪回。

我不知道師父在輪回之中又經歷了什么,總之當我再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成了三十棍子都敲不出一個屁的孫子。

這些年我想了很久,遲遲沒想明白楊戩的那句話,但我還想著復仇,所以我按自己的法子行事,要拉攏路上不服靈山與天庭的人。

前不久我碰見了奎木狼,他本來是天上的神,只因與仙女相戀,于是被打落凡間。我說這條路上有的是人反抗,你來不來幫我?

奎木狼答應了,他點頭說好。

然后扭頭就把我賣了。

天庭的巨靈神身后跟著托塔天王等等一群人,他們似笑非笑的看著我,說你這只猴子很不老實嘛,沒關系,你現在是靈山的人,有的是罪過讓你受。

那陣子,我聽了三天三夜的緊箍咒,當咒語停下來的時候,眼前的白云群山,都是重影的。

奎木狼帶著仙丹來看我,他還一臉愧疚,說對不起,但百花仙子沒了前世的記憶,她還記掛著天庭,我不能拋下她。

我面帶微笑,說沒事,你做的好呀,不過你這話說的不對,你不能是因為一個仙女才做這樣的選擇,我一時糊涂,你本該幫我重回正軌。

奎木狼望著我,他的神色尷尬,我笑得誠摯而熱切。

從那以后,我明白西行路上的妖精大多都靠不住,夜里老豬告訴我,有些事別太過執著,你該混就混,這世道從來不讓人張狂。

師父也拍我的肩膀,遞過一壺化緣來的酒。

我苦笑,說我就演得這么假嗎?

沙僧說,你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會裝,你如果能演得真,也就不至于會大鬧天宮了。

我長嘆一聲,不知道為什么,又突然想起二郎神來。

·4

我再次見到楊戩的時候,是上天庭去搬救兵,我碰見了金角銀角,這倆都是天上來的。

靈山傳訊,天上來的妖精不能殺,這是仙佛共分的功德。

那天楊戩沒待在灌江口,我也不知道他為什么來了天庭,正坐在司法天神的宅邸里,玄色的長袍,更襯得他面如冠玉。

楊戩端起酒杯,望見門外的我,輕輕笑著,他說孫悟空,我請你喝一杯吧。

鬼使神差的,我走進司法大殿里。

三杯酒后,我還是沉不住氣,我問楊戩說,那年你在五指山對我說,這是我的機會,究竟是怎么樣的機會?

楊戩似笑非笑,他說你先答我一句話,你究竟想不想報仇?

我與楊戩對視,這貨有三只眼,里面神光燦燦,我連他半點心思都看不通透。我長嘆口氣,事已至此,我除了提棍砍人,更沒有別的法子。

我只好向他認栽,說我當然想報仇,想毀了靈山,滅了天庭。

楊戩勾起抹笑,他推給我一杯酒,說從今往后,我們就是兄弟了。

司法大殿前的庭院里梨花如雨落,我飲盡杯中酒,突然覺得報仇之事又有了希望。楊戩問,靈山是不是吩咐過你,有些來自天上的妖怪,你不能殺?

我說不錯,這是機會?

楊戩說,你殺了這些妖怪,那就是機會。

我恍然,說我殺了這些妖怪,天庭就會把這筆賬算在靈山頭上?那靈山也會把我推出去啊,說這都是我這潑猴的罪孽。

楊戩又笑,你不能總是出手,有些妖怪你該放過就放過,要真的像靈山的狗,這樣靈山才不會隨便把你推出去。

我說那你這樣講,這個計劃真正的難關,還在我的演技上。

楊戩拍了拍我的肩膀,他說猴啊,你想報仇,你還想這么赤誠,那世上沒這么便宜的事。跟天庭靈山這群人玩,你心得臟,報仇雪恨,手上染血,那都是一等一的臟事。

我站起身來,說行了,我知道了。

那天我走出司法大殿,只感覺腦海里楊戩的身影揮之不去,玄色的長袍,如玉的臉,三只眼睛里都涌出神光,給我注入了新的力量。

我一定能報仇。

·5

西行路上的第一次殺妖,是在金兜山上。

有頭太上老君的青牛,偷了金剛琢,收走我的金箍棒,收走半條黃河水,收了哪吒的風火輪和十萬天兵天將,猖狂無敵。

楊戩站在云端,三尖兩刃刀在畔,亮銀甲下是一副冷冰冰的肚腸。他悄悄向我傳聲,說就是它了。殺了他,惹太上老君的火。

我深吸口氣,說那好,我一定能殺了他。

天上地下徒束手,百萬天兵入圈中,我猶自跳起來,像是又跳在凌霄殿中,背后是在深淵中浴血掙扎的猴子猴孫。

我身上像燃起了火,我沖青牛大喝,說妖精,我有一棒!

那一棒是我身上的火,那一棒是縱身而去的我自己,天上地下所有人都看見了,有只張狂的潑猴,撞向了張狂的青牛精。

青牛精叫囂著,說當年你大鬧天宮,就是被這金剛琢砸暈的,今日你還敢再來?

我沒有理會他,金剛琢落下的時候,我不閃不避,任憑它砸落在我的頭頂。我那無形的一棒迎風揮出,我雙腿如棒梢,重重甩在青牛精的丹田。

妖精瞪大了眼,看見金剛琢砸斷了我頭頂金箍,砸得我頭破血流,砸出個不死不休的混世妖猴,卻砸不斷妖猴揮出的棍。

半空中的風都凝固住,青牛精的功力波紋般瀲滟散去,只剩一具垂死的尸體緩緩下墜。我沖他吐了口血沫,說你要金剛琢才能猖狂無敵,那你豈配跟我孫悟空比?我不需要定海神針,我自己就能頂天立地,不曾折腰。

砰然一響,青牛的丹田炸開,他又變成一頭死牛,重重墜落在凡間。

我腦袋有點暈,緩緩從空中飄下,腳步踉蹌,隨即也倒了過去。兩眼一黑之前,我望見楊戩沖我點頭,我知道,事已經開始成了。

·6

負傷的那幾天,我的演技突飛猛進,深得體驗派的精髓,可以說是讓人嘆為觀止。

首先是如來找我問話,他寶相莊嚴,問我為何要打死青牛?

我一臉詫異,說大哥,你沒看見他那模樣嗎,那么猖狂,比我齊天大圣都要狂,我不打死他我還怎么混?

如來:……

如來:我就知道是他媽這樣。

如來嘆著氣,說那你上天庭給太上老君賠罪吧,以后再這么魯莽,西行路就不要走了。

我模樣很倉皇,我說佛祖,明明是那青牛先動的手,那我以后見了天庭的人就躲著走,誰還替咱們靈山出頭啊?

如來說滾,誰跟你咱們靈山?

我嘿嘿笑著,說那我先走了,倘若老君欺負我,佛祖可不能不管。

如來沉著臉,說那是自然。

我轉身上天,笑得分外快意,我想楊戩這個死娘炮,腦子里還真有點東西。后來楊戩在喝酒的時候告訴我,那也是我真敢拼命,三界里能徒手殺青牛的人,不超過十個,你有這樣的本事,靈山才不會輕易把你推出去。

我嘖嘖說,靈山這群佛陀,真的是很有點東西了。

那天我又去了兜率宮,玉帝和諸位神仙都很肅穆,看樣子還以為是五百年前我大鬧天宮,他們要商量如何定罪。

我對他們說,不就是打死了一頭牛嗎,你們家的牛這么猖狂,別說是我,就是我們佛祖,看了也會金剛怒目。

太上老君閉著眼,一言不發。

玉帝倒是政治覺悟高,他皺眉問我,說你什么意思,靈山還有人想殺青牛不成?

我說你這個語氣又是什么意思,靈山連你們一頭牛,都不能動念頭了?你們天庭這群神仙,怎么五百年過去,還這么討厭?

玉帝拍案一怒,說讓你答你就答,靈山有人想殺青牛?

我也拍案,我也怒,說有便怎樣!

不遠處的如來佛祖,遙遙打了個噴嚏,太上老君睜開眼,定定的望著我,他緩緩道:“你這些話,是誰教你說的?”

我表面上坦然自若,實則內心慌得一比,但我仍舊很張狂,說我孫悟空講話,還有什么人能教嗎?

玉帝在旁連連點頭,說這只潑猴就是這樣的秉性,我看是靈山利用這只潑猴,要打壓天庭!出了事,就都推在這猴子身上!明明說了西天路上,他們分信眾,我們分功德,如今還真打死了人,必須讓他們給我們一個交代!

太上老君搖搖頭,說如來不是這樣不識大體的人。

這場風波,最終因為太上老君的一句話,而被暫且壓了下來。我離開兜率宮后,側目向司法大殿看了一眼,心想西行路長,還有的是機會。

·7

那些年為了報仇,我做了不少違心的事,我聽靈山的話,給老豬和沙僧一起放火燒山,趕盡殺絕,對付不聽話的妖精像當年他們對付我。

如來自然也知道我在兜率宮里說的話,但楊戩劇本寫得好,我本色出演,后來一步一步都走得乖巧,也就沒人再會起疑。

只剩下雙方彼此猜忌的種子,在他們心里滿滿長成。

我常在搬救兵的時候問楊戩,我們下次行動什么時候開始,我他媽天天當孫子,快死了。

楊戩還有閑工夫吟風賞月,一手折扇玩花,倒像個風流佳公子。

楊戩含笑說,不急,我都等了這么多年都不急,你急什么?你這才燒了幾個山頭,滅了幾種妖怪,我連你花果山都燒了,急是急不來的。

我:……

我說你這話沒毛病,但我總聽著好像哪里不太對。

機會還是來了,我們在比丘國里見到了南極仙翁座下的白鹿,正要剝孩子的心臟煉藥。

南極仙翁脾氣暴,又是年代久遠的老神仙,護犢子,人緣好,殺了白鹿既能行俠仗義,又能大規模挑動天庭的憤怒。

我對楊戩說,以后這種事讓我多干點,爽一爽,平衡一下。

楊戩望著虛空,說這種事以后不會多了,猴啊,你還是年輕了。

彼時我還沒懂楊戩的意思,只是一棍敲死了白鹿,天庭氣勢洶洶,倘若不是太上老君和玉帝壓著,恐怕已經有人徑直殺來了靈山。

如來當然又派我去賠禮道歉,我抱著棍子,死活不去,說去了全是奚落,從前我是只野猴子也便罷了,現在他們明知我是西天取經人,還這樣奚落我,我不要面子的啊?

我對如來說,我就為了齊天大圣的面子,能大鬧天宮,你現在讓我去給天庭裝孫子,你還不如直接把我壓五指山里。

如來瞅著我,欲言又止。

我猜他是想問我,那你怎么愿意給靈山當孫子,但這話顯然他不能問。

我遙遙望向東方,心里歡呼雀躍,想著兩邊猜忌交戰,已經為時不遠了。

·8

獅駝嶺,獅駝國。

我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這世間會有一個妖精能吞掉整個國家的生靈,無論是老弱婦孺,還是小貓小狗,都被大金鵬鳥吞進了腹中。

而我更沒有想到的是,楊戩找到我,說這個大金鵬鳥,能與如來一戰,你必須要拉攏他。

我:???

我說大哥,這樣的反三界變態我不打死他就不錯了,我還拉攏他?

楊戩點點頭,很自然道:“他能與如來交手,又嗜血好利,不拉攏他又拉攏誰?”

我倒吸一口涼氣,說大哥,你認真的?

楊戩終于垂眼看著我,他皺眉道:“孫悟空,你以為報仇是什么?是西天一路游玩,行俠仗義,順便就報仇了嗎?我跟你說過,報仇是血腥的,是渾身污濁的,你想干干凈凈去報仇,不如回你的五指山下待著,看你的猴子猴孫一個個死在面前吧!”

我說三只眼,你這話過了。

楊戩笑,說孫悟空,你再好好想想吧,天庭與靈山就快打起來了,他們的斥候已經往來在九重天里,這些年他們彼此忌憚,彼此猜疑,全靠太上老君和如來互相提防,才保持克制。我們挑起了普通仙佛的怒火,等到戰事一觸即發,局勢就不由我們控制了。

你要拉攏強援,才能有更大的幾率復仇成功。

楊戩說,時至今日,我再問你那句話,你真的不想報仇嗎?你真的,想要報仇嗎?

這兩句話轟到我的耳朵里,我的心里,我的腦子里,我驟然明白了楊戩的意思,他是真的想要報仇,除了報仇之外的所有事,他都可以不在乎。

只要能報仇成功,他什么都可以利用。

那個晚上,我輾轉七八十次,無論如何都不能睡去,我想起花果山的兩種猴子,我的心又懸在深淵里,鋼刀般的寒風吹得它疼。

我找了許多個理由來說服自己,我想我不能跟大金鵬鳥合作,那樣我對不起敬重我而死去的小猴子,他在天上看我現在的模樣,會覺得不值。

但我轉頭又吐了自己一口唾沫,哪有天上,哪有魂靈,他們早已灰飛煙滅了。

給他們報仇,還是自己干凈,你只能選擇一個。

天光破曉的時候,我想我已經做出了決定,楊戩說得對,報仇從來都不是一件干凈的事。

楊戩在獅駝城外等著我,我扛著棍子,面無表情的經過他身旁,說走吧,我們去拉攏反社會的變態殺人狂。

于是我們踏入城門,我看見遍地的血污,還看見殘破的白骨,間或有幾塊腐爛的肉。

楊戩筆直的望著前方,說我們走,不要停,等一切塵埃落定,我們大可以再殺了這只鳥。

他說的很對,但我還是他媽的走不動了。

我說三只眼,我看見了,我就不能再裝作沒事人,跟這只鳥合作。你說它怎么就不清理清理城中衛生呢,真煩。

獅駝城上方的云分外白,楊戩就望著那片白云,說猴子你知道嗎,我娘就死在天庭手上,但我報不了仇,我殺不了玉帝,我還要給他當司法天神。我的兄弟和狗都在他的手上,我想報仇想了幾千年,終于等到你這個機會。

“你已經殺了那么多無辜的妖精,你已經沾上了鮮血,你現在告訴我你看見了,你就不能繼續干下去,你對得起我嗎?”

我嘆息,說三只眼,我不僅對不起你,我還會更對不起你。

楊戩:???

我掂了掂棍子,說三只眼,你說大金鵬鳥能跟如來交手,那我一個人顯然打不過他,你得跟我一起來,我們滅了他,替獅駝國的生靈報仇。

楊戩失笑,說你憑什么以為我現在還會幫你?

我沉默片刻,這片刻的沉默讓整個世界都陷入了岑寂。

我再度開口,說楊戩,因為倘若你不幫我,我就會告訴玉帝,這一切都是你在籌謀。

“孫悟空,你瘋了!?”

“我是孫悟空,這比我要復仇,永遠更加重要,不然那就不是孫悟空的復仇,而是新的仙佛殺了舊的仙佛,我永遠都復仇不了。”

兩句對白換來良久的沉默,這次的沉默直到大金鵬鳥出城,在城門口見到我們,才終于被打破。

楊戩嘆氣,玄色的長袍被風鼓蕩而起,手中亮銀色的三尖兩刃刀出鞘。

他說,死猴子,我一定不會放過你。

那天,我與楊戩聯手,刀棒齊揮,大金鵬鳥吞天食月,不及刀光棍影乘風破浪,卷燎天大火。

·9

誰都沒有想到,殺大金鵬鳥,竟然促成了天庭與靈山關系的進一步惡化。

我也是后來才知道,大金鵬鳥竟然是如來的舅舅,這只鳥一死,靈山就炸了鍋。我自然順水推舟,說這只鳥是死在楊戩刀下。

楊戩更不用我提醒,說這是孫猴子借刀殺人,栽贓嫁禍。

戰事一觸即發,雙方決定再最后掙扎一下,各自派去使者在人間談判。倘若能對我和楊戩的處罰達成共識,或許雙方還能再留一線顏面。

我和楊戩又被關在了同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有酒有花,有風有月,唯獨不太好的,是楊戩的臉色。

我說三只眼啊,我錯了,等一切都結束之后,我親自釀酒給你喝,你看怎樣?

楊戩不理我。

我說大哥,我堂堂齊天大圣啊,給你釀酒,你好歹給個面子嘛。

楊戩還是不理我。

我:……

我說,那個,明天兩撥人就要談判了,你有沒有什么計劃,萬一他們真談攏了……雖然這個可能性近乎為零。

楊戩仍舊不看我,但他還是說話了,他說我已經讓天庭的兄弟幫我在八卦鏡上動了手腳,談判的時候,天庭的人看不見這里的畫面。

我:???

楊戩說,所以我們可以把天庭派來的談判使者殺掉,天庭這還不直接開戰,就說不過去了。

我嘖嘖搖頭,說楊二郎,你真的狠,天庭和靈山惹了你真的倒霉。

月白風清,楊戩忽然轉過身,他朝我一笑,說猴子,我問你一件事,你要確切的答我。

我點頭如搗蒜。

楊戩問我:“倘若只剩下你一個人,你能不能在亂戰之中,出棍敲死如來和玉帝?”

我心里涌起股不妙的預感,我說你為什么問……

“你答我。”

我想了想,說我還是不太確定。

楊戩定定的望著我,眸子里倒映星辰大海,他說孫悟空,你一定能,我說你能你就一定能。

我深吸口氣,說好,那我一定殺了他們。

楊戩這才笑起來,他端起桌上的酒,說好,祝我們明日報仇雪恨!

·0

黃沙,枯樹,瘦馬。

我們已經走過了西域,來到天竺的沙漠,這里離靈山不遠,為了防止意外,天庭的兵馬也護送談判使者來到附近。

我遙遙看見使者帶著楊戩,在不遠處站定。

靈山來的使者我很熟悉,那就是我師父金蟬子,十世輪回,沉默的像頭豬。我和楊戩都是犯人的角色,默默跟在使者后面,等候審判結果。

天庭的使者是托塔天王,他與我師父互相施禮,盤膝坐下。

風沙遙遙吹過來,托塔天王輕咳兩聲,他并不知道此時的天庭起了一陣騷亂,能窺紅塵的八卦鏡此時突然失效了。

托塔天王的話還沒出口,他就聽到兩個字。

楊戩說:出手。

托塔天王下意識擎起寶塔對著我和師父,如臨大敵,卻見我們穩如泰山,遲遲不動。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但為時已晚,只聽到耳邊有細微的風吹過,像極了那年哪吒出世時,輕柔的呼吸。

楊戩拔刀,刀光一閃,落下托塔天王大好的頭顱。

我眨了眨眼,再看向楊戩的時候,目光不由有些復雜,為了報仇,楊戩真的可以不惜一切。

刀光又起。

我一臉茫然,猛地站起身來,我看見楊戩的刀又動了,我卻不知這次的敵人是誰。

刀光起,人頭落,這次落的又是誰的人頭,我師父?

刀光一閃而沒,沒有誰的人頭落下來,我看見楊戩淡淡的笑,更觸目心驚的,是他咽喉處的一抹紅線。

我喉頭突然哽咽,楊戩剛才那一刀,是斬向了自己的脖頸!

楊戩笑著,說你看,我這才是復仇的人,比誰都臟,比誰都狠,托塔天王死了,靈山的人能窺見紅塵,還能說是我反水殺人。如今我也死了,殺人的刀在你的手上,天庭才無論如何都信不過靈山。

他笑著拋刀,刀光清冷,落在我的手上。

楊戩抬頭,笑道:“可惜我不能喝到齊天大圣孫悟空親自釀的酒了。”

話音未落,我看見他的頭顱與軀體分開,緩緩墜到地面上。

遙遠的九重天上,天庭的八卦鏡恢復了正常,他們所有人都看見我面無表情,手里捧著刀,刀下有兩具天庭大員的尸體。

玉帝出離憤怒,一聲令下,三軍浩蕩,淹沒了靈山辯解的話語,只剩下沙場對決的殺意。

師父雙手合十,對著楊戩的尸體,對著蒼茫的天地,念道:阿彌陀佛。

那一戰天地色變,黃沙變作碧海,白云化作巨石,無數天庭的人馬沖過來,我收起三尖兩刃刀,最后看了一眼楊戩。

我在心里對他說,我一定能殺了玉帝和如來。

我提棍,縱身,像極了五百年前,從千軍萬馬中浩蕩沖過去,身上留下無數的傷痕,沒有人能殺得了孫悟空,我流出的血像一團裹挾著我的火,流星驚天,我墜向凌霄殿。

玉帝正在調兵譴將,有羅漢和金剛殺了過來,要襲他的老巢。

混亂之中,不知是誰喊了一聲,說:孫悟空來了!

頃刻之間,整個凌霄殿都安靜下來,五百年前的仙喃喃低語,五百年后剛剛在紅塵里見過楊戩孫悟空換刀的佛背脊發涼。

漸漸地,所有人的低語匯成五個字,還是那句:孫悟空來了!

蓮花印,風雷閃,玉帝的千萬年修為,和盤旋在天庭里的神劍,剎那間向我涌來。

我棍梢前指,身上的火炸裂開來,卷飛凌霄殿上無數的玉柱碧石,那些法印與神通沖擊在我身上,不能讓我駐足稍留。

我有一棍,踏碎凌霄。

玉帝終于驚惶起來,我能看見在他瞳孔里倒映的越來越大的我,他面前的長劍寸寸崩碎,金光大作里,我一棍點破了他的魂靈。

轟然的一聲響,凌霄殿化作飛灰,散落在九重天里。

沙場的塵埃仍未散去,我大口喘著氣,撐著定海神針,再度站起身來。我答應過楊戩,還要殺如來,如來不死,真佛不出。

當前方的塵埃散盡,我突兀的發現,原來如來已經站在我的視野里。

我和他遙遙對望,一句話都沒說,我渾身都是血,像極了在我噩夢里的猴子猴孫,我咧嘴一笑,掙扎著向他邁出一步。

有人隔空一指,我膝蓋如遭雷擊,險些踉蹌跌倒。

我又走出一步,走出一步又一步,都會迎來佛陀的痛擊,我行走在斷壁殘垣的九重天,身后拖出了長長的血跡。

如來嘆息,他終于親自出手,彈指間,我手中長棍便被遙遙擊飛,化作一個光點,消失在白云之外。

如來說,你現在皈依,仍舊是斗戰勝佛。

我又想起楊戩,想起我在五指山下第一次見他,他沒有穿黑色的長袍,而是一襲白衣,還沾著一點灰塵,手里拿著香蕉,笑的仿如春水。

楊戩說,你一只猴子要成佛,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

我想起這一幕,忍不住也大笑起來,說斗戰勝佛?我是只猴子啊,你跟只猴子講成佛?哈哈哈哈……

如來又嘆息,揮揮手,讓手下的佛陀準備鎮壓我,他已經轉身,要去收拾進攻靈山的天兵天將了。

那些個佛陀圍上來,散漫又隨意,我的笑聲越來越大,仿佛看見了我從沒見過的一幕。

那是一座高山,我帶著我的兄弟和狗,跨海劈山,要救我的母親,劈開桃山的那一刻,我就笑得如此張狂,如此開心。

奈何桃山之下,只有一具尸體。

笑聲陡止,我明白,我看見的是楊戩的記憶,那柄三尖兩刃刀,已不知何時出現在我手里。

刀在手,佛陀止步,九重天搖搖欲墜。

如來仿佛察覺到了什么,他緩緩回頭,正迎上我刀鋒一般的眸子,我的氣勢提到頂峰,似乎背后有楊戩的身影正跟我慢慢重疊。

我朝如來大喝一聲,說:我有一刀!

刀光乍起,如秋月過江波,支離破碎的三界剎那間平靜下來。

刀光已滅,天地轟然一響,我看見如來眨著眼睛,望自己金身上開始出現的裂縫。

我又笑了起來,拋刀棄棍,等著朝陽再升,人間恩仇俱了。

完。

資治通鑒唐紀卷二十六段譯——司馬光北宋

睿宗玄真大圣大興孝皇帝下景云元年(庚戌、710)

  唐紀二十六唐睿宗景云元年(庚戌,公元710年)

  [1]八月,庚寅,往巽第按問。重福奄至,縣官馳出,白留守;群官皆逃匿,洛州長史崔日知獨帥眾討之。

  [1]八月庚寅(十二月),洛陽縣吏前往裴巽家中檢查訊問,李重福等人突然來到。縣吏急忙跑出裴宅,將其所見全部告訴了東都留守。東都大小衙門官員在聽到這一消息后全都逃走或者躲藏起來,只有洛州長史崔日知率領部下討伐李重福。

  留臺侍御史李邕遇重福于天津橋,從者已數百人;馳至屯營,告之曰:“譙王得罪先帝,今無故入都,此必為亂;君等宜立功取富貴。”又告皇城使閉諸門。重福先趣左、右屯營,營中射之,矢如雨下。乃還趣左掖門,欲取留守兵,見門閉,大怒,命焚之。火未及然,左屯營兵出逼之,重福窘迫,策馬出上東,逃匿山谷。明日,留守大出兵搜捕,重福赴漕渠溺死。日知,日用之從父兄也。以功拜東都留守。

  留臺侍御史李邕與李重福在天津橋相遇,發現李重福手下已經有了數百名追隨者,便快馬加鞭地趕到東都左、右屯營的駐地,告訴他們說:“譙王李重福獲罪于先帝,現在突然無故進入東都,這一定是準備作亂,你們應當趁此機會為朝廷立功以博取榮華富貴。”說完又跑去告訴守衛皇城的將官,讓他們將所有城門全部關閉。李重福先趕赴左、右屯營,但營中將士向他放箭,箭如雨下。李重福回身走到左掖門,想征調東都留守的部隊,卻又見城門緊閉,便氣急敗壞地命令手下人放火焚燒城門,但還沒等火點燃,左屯營的士兵已經沖出營地向他逼過來。李重福走投無路,只好打馬跑出洛陽上東門,逃進山谷中藏匿起來。第二天,東都留守派出大批軍隊進山搜捕,李重福投漕渠自殺。崔日知是崔日用的堂兄,他因此次平定李重福叛亂之功而被任命為東都留守。

  鄭貌丑多須,既敗,梳髻,著婦人服,匿車中;擒獲,被鞫,股栗不能對。張靈均神氣自若,顧曰:“吾與此人舉事,宜其敗也!”與皆斬于東都市。初,附來俊臣得進;俊臣誅,附張易之;易之誅,附韋氏;韋氏敗,又附譙王重福,竟坐族誅。嚴善思免死,流靜州。

  鄭相貌丑陋,又長滿了絡腮胡子,起事失敗后,他梳起了發髻,穿上婦女穿的衣服,藏在車中。被抓獲受審時恐懼得兩腿發抖,不能回答問題。張靈均則始終神態自若,他回頭看著鄭說:“我和你這樣的膽小鬼一同舉事,落得失敗的結局是很正常的!”張靈均和鄭一起在東都洛陽鬧市被處以斬刑。當初,鄭靠依附來俊臣而得以升遷;來俊臣被殺后,又依附張易之;張易之伏誅后,又依附韋后;韋后被殺后,又轉而依附譙王李重福,最終還是因李重福起事失敗而被滅族。嚴善思被免于死刑,流放到靜州。

  [2]萬騎恃討諸韋之功,多暴橫,長安中苦之;詔并除外官。又停以戶奴為萬騎;更置飛騎,隸左、右羽林。

  [2]萬騎兵倚仗著討平韋氏集團的功勞,大多橫行不法,從而成為長安百姓的一大禍害。唐睿宗下詔將萬騎兵全部放到京外去作官,同時下令停止從官戶奴隸中選拔萬騎兵,并另外設置隸屬于左、右羽林衛的飛騎軍。

  [3]姚元之、宋及御史大夫畢構上言:“先朝斜封官悉宜停廢。”上從之。癸巳,罷斜封官凡數千人。

  [3]姚元之、宋及御史大夫畢構向唐睿宗提出建議:“先朝所任命的斜封官應當全部予以廢黜。”唐睿宗表示同意。癸巳(十五日),唐睿宗免去了數千名斜封官的職務。

  [4]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裴談貶蒲州刺史。

  [4]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裴談被貶為蒲州刺史。

  [5]贈蘇安恒諫議大夫。

  [5]唐睿宗追贈蘇安恒為諫議大夫。

  [6]九月,辛未,以太子少師致仕唐休為朔方道大總管。

  [6]九月辛未(二十三日),唐睿宗任命已經退休的太子少師唐休為朔方道大總管。

  [7]冬,十月,甲申,禮儀使姚元之、宋奏:“大行皇帝神主,應太廟,請遷義宗神主于東都,別立廟。”從之。

  [7]冬季,十月,甲申(初七),禮儀使姚元之、宋上奏道:“已故未葬的中宗皇帝的神主應當遷入太廟受祭,請陛下下詔將義宗皇帝的神主遷到東都另外立廟祭祀。”唐睿宗采納了他們的建議。

  [8]乙未,追復天后尊號為大圣天后。

  [8]乙未(十八日),唐睿宗下詔恢復天后武則天大圣天后的尊號。

  [9]丁酉,以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節度使之名自訥始。

  [9]丁酉(二十日),唐睿宗任命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節度使之名即從薛訥開始。

  [10]太平公主以太子年少,意頗易之;既而憚其英武,欲更擇暗弱者立之以久其權,數為流言,云“太子非長,不當立。”己亥,制戒諭中外,以息浮議。公主每覘伺太子所為,纖介必聞于上,太子左右,亦往往為公主耳目,太子深不自安。

  [10]太平公主認為太子李隆基還很年輕,因而起初并未把太子放在心上;不久之后又因懼怕太子的英明威武,轉而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使她自己能長期保住現有的權勢地位。太平公主屢次散布流言,聲稱“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長子,因此不應當被立為太子。”己亥(二十二日),唐睿宗頒下制書曉諭警告天下臣民,以平息各種流言蜚語。太平公主還常常派人監視太子李隆基的所作所為,即使一些細微之事也要報知唐睿宗,此外,太平公主還在太子身邊安插了很多耳目,太子心里感到十分不安。

  [11]謚故太子重俊曰節愍。太府少卿萬年韋湊上書,以為:“賞罰所不加者,則考行立謚以褒貶之。故太子重俊,與李多祚等稱兵入宮,中宗登玄武門以避之,太子據鞍督兵自若;及其徒倒戈,多祚等死,太子方逃竄。使宿衛不守,其為禍也胡可忍言!明日,中宗雨泣,謂供奉官曰:‘幾不與卿等相見。’其危如此。今圣朝禮葬,謚為節愍,臣竊惑之。夫臣子之禮,過廟必下,過位必趨。漢成帝之為太子,不敢絕馳道。而重俊稱兵宮內,跨馬御前,無禮甚矣。若以其誅武三思父子而嘉之,則興兵以誅奸臣而尊君父可也;今欲自取之,是與三思競為逆也,又足嘉乎!若以其欲廢韋氏而嘉之,則韋氏于時逆狀未彰,大義未絕,茍無中宗之命而廢之,是脅父廢母也,庸可乎!漢戾太子困于江充之讒,發忿殺充,雖興兵交戰,非圍逼君父也;兵敗而死,及其孫為天子,始得改葬,猶謚曰戾。況重俊可謚之曰節愍乎!臣恐后之亂臣賊子,得引以為比,開悖逆之原,非所以彰善癉惡也,請改其謚。多祚等從重俊興兵,不為無罪。陛下今宥之可也,名之為雪,亦所未安。”上甚然其言,而執政以為制命已行,不為追改,但停多祚等贈官而已。

  [11]唐睿宗頒下制書,將已故太子李重俊謚為節愍。太府少卿萬年人韋湊上書認為:“對于那些沒有受到賞賜或者處罰的人,應根據其生前的所作所為贈予謚號,以示對他們一生功過的褒貶。原太子李重俊與李多詐等人舉兵闖入宮中,致使中宗不得不登上玄武門以躲避他們,太子卻還能夠神態自若地騎在馬上督率士兵;只是到了他的徒眾臨陣倒戈李多祚等人已經被殺之后,太子才不得不落荒而逃。假如當時把守玄武門的侍衛抵擋不住的話,那么李重俊所造成的禍害將不堪設想!第二天,中宗皇帝淚如雨下地對中書、門下兩省的官員們說:‘朕差一點就見不到諸位了。’當時的情形竟然危急到這種地步。現在朝廷對李重俊以禮安葬,還要將他謚為節愍,臣內心深處的確感到迷惑不解。依據臣子侍奉君主的禮節,大臣經過太廟必須下馬,經過君主的寶座必須恭恭敬敬地小步快走。漢成帝作太子時,雖然是受到了漢元帝的緊急召見,尚且不敢橫穿馳道,而太子李重俊居然敢于在皇宮之內興兵造反,在中宗皇帝的面前橫刀立馬,這實在是太無禮了。嘉獎他起兵誅殺武三思父子是可以,但只有在他起兵鏟除奸臣是為了尊崇皇帝的時候才可以這樣做。現在他是為了自己當皇帝,那就只能說明他與武三思一樣,都是圖謀不軌的亂臣賊子,對這樣的人還值得立謚嘉獎嗎!如果因為他起兵是為了廢掉韋后而嘉獎他,則當時韋后謀反的表現還不太明顯,與太子之間母子君臣的大義尚未斷絕,如果沒有中宗的命令就擅自起兵廢掉她,這就是脅迫父親廢棄母親,又怎么可以呢!漢武帝時期戾太子因受江充的誣陷而發泄憤懣,起兵殺死江充,雖然也動用了兵馬,但戾太子并沒有圍困逼迫他的父親漢武帝。戾太子兵敗自殺后,一直等到他的孫子漢宣帝即位時才得以改葬,但還是將他謚為戾。何況李重俊行為如此,陛下怎么能將他謚為節愍呢!臣擔心后世的亂臣賊子會援引李重俊這一先例,為違亂忤逆行為大開方便之門,這恐怕不是用來彰善懲惡的有效方法。請陛下給李重俊改賜一個別的謚號。李多祚等人追隨李重俊起兵,也不能說沒有罪過,陛下現在可以寬宥他們所犯的罪行,但口口聲聲地說為他們平反昭雪,恐怕還不太合適。”唐睿宗非常贊同他的意見,但具體主管的官員認為皇帝的制命已經頒行,因而不愿再改變謚號,只是取消給李多祚等人的贈官而已。

  [12]十一月,戊申朔,以姚元之為中書令。

  [12]十一月,戊申朔(初一),唐睿宗任命姚元之為中書令。

  [13]己酉,葬孝和皇帝于定陵,廟號中宗。朝議以韋后有罪,不應葬。追謚故英王妃趙氏曰和思順圣皇后,求其瘞,莫有知者,乃以衣招魂,覆以夷衾,葬定陵。

  [13]己酉(初二),唐睿宗將孝和皇帝葬于定陵,廟號中宗。朝廷中議論認為韋皇后犯有大罪,不應當將她的靈柩與唐中宗合葬。唐睿宗將已故英王王妃趙氏追謚為和思順圣皇后,派人四處尋找她埋葬的地方,但沒有人知道她葬在哪里,最后只得用皇后的衣來為她招魂,然后在衣上蓋上覆蓋尸體的被子夷衾,合葬于定陵。

  [14]壬子,侍中韋安石罷為太子少保,左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蘇罷為少傅。

  [14]壬子(初五),侍中韋安石被罷免為太子少保;左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蘇被罷免為太子少傅。

  [15]甲寅,追復裴炎官爵。

  [15]甲寅(初七),唐睿宗下詔追復裴炎的官職爵位。

  初,裴先自嶺南逃歸,復杖一百,徙北庭。至徙所,殖貨任俠,常遣客都下事。武后之誅流人也,先先知之,逃奔胡中;北庭都護追獲,囚之以聞。使者至,流人盡死,先以待報未殺。既而武后下制安撫流人,有未死者悉放還,先由是得歸。至是求炎后,獨先在,拜詹事丞。

  當初,裴先從嶺南逃回,又被杖打一百,流放到北庭。裴先在流放地北庭經商,又干一些打抱不平的俠義之事,他還常常派人到長安打聽各種消息。他事先得知武則天即將派遣使者出京誅殺被處以流刑的罪犯,便在使者到來之前逃到胡人的地盤躲避,后被北庭都護派兵捉回,關進監獄并上報武則天。使者來到北庭后,流刑犯全部被殺,只有裴先因等待武則天的批示而沒有立即被殺。過了一段時間武則天又下詔安撫流刑犯人,規定未被處死的全部放還原籍,裴先因此得以回到長安。到這時候,唐睿宗下食尋找裴炎的后人,只有裴先一人在世,于是將他任命為詹事丞。

  [16]壬戌,追復王同皎官爵。

  [16]壬戌(十五日),唐睿宗下令追復王同皎的官爵。

  [17]庚午,許文貞公蘇薨。制起復其子為工部侍郎,固辭。上使李日知諭旨,日知終坐不言而還,奏曰:“臣見其哀毀,不忍發言,恐其隕絕。”上乃聽其終制。

  [17]庚午(二十三日),許文貞公蘇去世。唐睿宗頒發制命,任命正在為父服喪的蘇之子蘇為工部侍郎,蘇堅決推辭不受。唐睿宗派李日知前去傳達自己的旨意,李日知在蘇家坐了半晌,卻只字未提自己的來意便回朝復命,他對唐睿宗回奏道:“臣見到蘇悲痛欲絕的樣子,實在不忍心把要說的話講出來,擔心他會發生意外。”于是唐睿宗便允許蘇為其父服滿三年喪期。

  [18]十二月,癸未,上以二女西城、隆昌公主為女官,以資天皇太后之福,仍欲于城西造觀。諫議大夫寧原悌上言:以為“先朝悖逆庶人以愛女驕盈而及禍,新城、宜都以庶孽抑損而獲全。又釋、道二家皆以清凈為本,不當廣營寺觀,勞人費財。梁武帝致敗于前,先帝取災于后,殷鑒不遠。今二公主入道,將為之置觀,不宜過為崇麗,取謗四方。又,先朝所親狎諸僧,尚在左右,宜加屏斥。”上覽而善之。

  [18]十二月,癸未(初七),為助天皇太后武則天的冥福,唐睿宗讓他的兩個女兒西城公主和隆昌公主作女道士,并準備在長安城西建造道觀。諫議大夫寧原悌向唐睿宗進言認為:“先朝悖逆庶人作為中宗和韋后的愛女而驕傲自滿,終于難逃殺身之禍;新城公主和宜都公主作為中宗的庶出之女而謙卑自制,終于得以保全。再說佛教和道教均以清凈為本,不應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廣造佛寺道觀。南朝梁武帝佞佛招致禍敗于前,中宗廣營佛寺道觀致使國家多難于后,這樣的歷史教訓距今不遠。現在西城公主和隆昌公主作了女道士,陛下將為他們營建道觀,營建時不應當過分豪華壯觀,以免招來朝野士民的非議。此外,先朝中宗皇帝所寵幸的僧人們仍在陛下身邊,應當一律斥退。”唐睿宗看了他的奏章之后,認為他說的很對。

  [19]宦者閭興貴以事屬長安令李朝隱,朝隱系于獄。上聞之,召見朝隱,勞之曰:“卿為赤縣令,能如此,朕復何憂!”因御承天門,集百官及諸州朝集使,宣示以朝隱所為。且下制稱“宦宮遇寬柔之代,必弄威權。朕覽前載,每所嘆息。能副朕意,實在斯人,可加一階為太中大夫,賜中上考及絹百匹。”

  [19]宦官閭興貴托長安令李朝隱為他辦事,李朝隱將他逮捕入獄。唐睿宗聽說這件事之后,特意召見了李朝隱,慰問他說:“您作為京師萬年縣的縣令,能夠做到這樣,朕還有什么可憂慮的呢!”唐睿宗還在承天門召集文武百官和來自各州的朝集使,向他們公布李朝隱的所作所為,并且頒下制書表彰他說:“自古以來宦官每遇寬容柔弱的君主,必定會玩弄權勢,擅作威福。朕每次讀前代歷史時,都對此頗多感慨。真正能夠符合朕的心意的,是像李朝隱這樣的人,所以應為他進一階,為太中大夫,將他的考核成績定為中上,并且賜給絹一百匹。”

  [20]壬辰,奚、犯塞,掠漁陽、雍奴,出盧龍塞而去。幽州都督薛訥追擊之,弗克。

  [20]壬辰(十六日),奚人和人進犯邊塞,在漁陽、雍奴二縣大肆擄掠之后,出盧龍塞而去。唐幽州都督薛訥派兵追擊,未能取勝。

  [21]舊制,三品以上官冊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授,皆委尚書省奏擬,文屬吏部,武屬兵部,尚書曰中銓,侍郎曰東西銓。中宗之末,嬖幸用事,選舉混淆,無復綱紀。至是,以宋為吏部尚書,李義、盧從愿為侍郎,皆不畏強御,請謁路絕。集者萬余人,留者三銓不過二千,人服其公。以姚元之為兵部尚書,陸象先、盧懷慎為侍郎,武選亦治。從愿,承慶之族子;象先,元方之子也。

  [21]唐朝舊制規定,三品以上官員,由皇帝當面用冊書任命,稱為冊授;四品以下、五品以上官員由皇帝頒布制書任命,稱為制授;六品以下官員由皇帝頒布敕書任命,稱為敕授。官員的任命都委托尚書省擬定,而后上奏,文官由吏部擬定,武官由兵部擬定,兩部的尚書稱為中銓,侍郎二人稱為東西銓。唐中宗末期,得到皇帝寵幸的奸佞小人執掌朝廷大權,所選任的官吏好壞混雜,不再有法度可言。此時,唐睿宗任命宋為吏部尚書,李、盧從愿為吏部侍郎,三人都不畏強暴,請托告求之路從此堵塞。在一萬多名候選官員中,經過三銓之后入選的不超過兩千人,人們都對他們的公正無私深為嘆服。唐睿宗又任命姚元之為兵部尚書,陸象先、盧懷慎為兵部侍郎,對武官的選拔任用也走上了正軌。盧從愿是盧承慶的同族兄弟之子;陸象先是陸元方的兒子。

  [22]侍御史藁城倪若水,奏彈國子祭酒祝欽明、司業郭山惲亂常改作,希旨病君;于是左授欽明饒州刺史,山惲括州長史。

  [22]侍御史藁城人倪若水,上奏彈劾國子祭酒祝欽明、國子司業郭山惲擾亂賞規、變更舊制,為迎合中宗韋后的旨意而使得中宗圣德有虧。唐睿宗因此將祝欽明降職為饒州刺史,將郭山惲降職為括州長史。

  [23]侍御史楊孚,彈糾不避權貴,權貴毀之,上曰:“鷹搏狡兔,須急救之,不爾必反為所噬。御史繩奸慝亦然。茍非人主保衛之,則亦為奸慝所噬矣。”孚,隋文帝之侄孫也。

  [23]侍御史楊孚在奏劾糾察法之事時不畏權貴,因而受到權貴們的詆毀,唐睿宗說:“在老鷹搏擊狡免時,必須趕緊幫助它,否則它反會被狡免咬傷。御史糾舉彈劾奸詐邪惡之徒也是這樣。如果沒有君主對他多方保護,他也會被奸詐邪惡之徒咬傷的。”楊孚是隋文帝楊堅的侄孫。

  [24]置河西節度、支度、營田等使,領涼、甘、肅、伊、瓜、沙、西七州,治涼州。

  [24]唐睿宗設置河西節度、支度、營田等使,統轄涼、甘、肅、伊、瓜、沙、西等七州,治所在涼州。

  [25]姚州群蠻,先附吐蕃,攝監察御史李知古請發兵擊之;既降,又請筑城,列置州縣,重稅之。黃門侍郎徐堅以為不可;不從。知古發劍南兵筑城,因欲誅其豪杰,掠子女為奴婢。群蠻怨怒,蠻酋傍名引吐蕃攻知古,殺之,以其尸祭天,由是姚、路絕,連年不通。

  [25]姚州各蠻族部落起初依附吐蕃,代理監察御史李知古請求調集軍隊前往討伐;各蠻族部落歸降唐朝之后,李知古又請求在姚州修筑城郭,設置州縣官署,對他們征收重稅。黃門侍郎徐堅認為不能這樣做,但他的建議沒有得到采納。李知古調集劍南道兵馬修筑城池,又想趁機鏟除蠻族各部落的豪杰,將他們的子女掠為奴婢。蠻族各部落極為憤恨,部落酋長傍名召引吐蕃軍隊進攻李知古并將他殺死,然后用他的尸體祭祀上天,從此姚、州一帶通往內地的道路斷絕,連續多年未能打通。

  安西都護張玄表侵掠吐蕃北境,吐蕃雖怨而未絕和親,乃賂鄯州都督楊矩,請河西九曲之地以為公主湯沐邑;矩奏與之。

  唐安西都護張玄表侵擾掠奪吐蕃北部邊境地區,吐蕃雖然對此極為不滿,但卻沒有中斷與唐和親,于是他們賄賂唐鄯州都督楊矩,請求唐睿宗將河西九曲之地送給吐蕃作為金城公主的湯沐邑。楊矩上奏唐睿宗,勸他將河西九曲之地送給吐蕃。

  二年(辛亥、711)

二年(辛亥,公元711年)

  [1]春,正月,癸丑,突厥可汗默啜遣使請和;許之。

  [1]春季,正月,癸丑(初七),突厥可汗默啜派遣使者前來求和,唐睿宗答應了他們的請求。

  [2]己未,以太仆卿郭元振、中書侍郎張說并同平章事。

  [2]己未(十三日),唐睿宗任命太仆卿郭元振、中書侍郎張說二人為同平章事。

  [3]以溫王重茂為襄王,充集州刺史,遣中郎將將兵五百就防之。

  [3]唐睿宗改封溫王李重茂為襄王,讓他充任集州刺史,并且派遣中郎將率領五百人馬駐扎在集州對他加以防范。

  [4]乙丑,追立妃劉氏曰肅明皇后,陵曰惠陵;德妃竇氏曰昭成皇后,陵曰靖陵。皆招魂葬于東都城南,立廟京師,號儀坤廟。竇氏,太子之母也。

  [4]乙丑(十九日),唐睿宗下詔將妃子劉氏追立為肅明皇后,稱她的墳墓為惠陵;將德妃竇氏追立為昭成皇后,稱她的墳墓為靖陵。唐睿宗在為這兩位妃子招魂之后,將她們安葬在東都洛陽城南,并在京師為她們立廟,稱為儀坤廟。竇氏是太子李隆基的生母。

  [5]太平公主與益州長史竇懷貞等結為朋黨,欲以危太子,使其婿唐邀韋安石至其第,安石固辭不往。上嘗密召安石,謂曰:“聞朝廷皆傾心東宮,卿宜察之。”對曰:“陛下安得亡國之言!此必太平之謀耳。太子有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知,愿陛下無惑讒言。”上瞿然曰:“朕知之矣,卿勿言。”時公主在簾下竊聽之,以飛語陷安石,欲收按之,賴郭元振救之,得免。

  [5]太平公主同益州長史竇懷貞等結成朋黨,想加害于太子李隆基,便指使她的女婿唐邀請韋安石到自己的家中來,韋安石堅決推辭,沒有前往。唐睿宗曾經秘密地召見韋安石,對他說:“聽說朝廷文武百官全都傾心歸附太子,您應當對此多加留意。”韋安石回答說:“陛下從哪里聽到這種亡國之言呢!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主意。太子為宗廟社稷立下了大功,而且一向仁慈明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實,希望陛下不要被讒言所迷惑。”唐睿宗聽過這話之后十分驚異地說:“朕明白了,您不要再提這件事了。”當時太平公主正在簾子后面偷聽他們君臣之間的談話,事后便散布各種流言蜚語對韋安石橫加陷害,想把他逮捕下獄嚴加審訊,多虧了郭元振的救助才得以幸免。

  公主又嘗乘輦邀宰相于光范門內,諷以易置東宮,眾皆失色,宋抗言曰:“東宮有大功于天下,真宗廟社稷之主,公主柰何忽有此議!”

  太平公主還曾乘輦車在光范門內攔住宰相,暗示他們應當改立皇太子,在場的宰相們全都大驚失色。宋大聲質問道:“太子為大唐社稷立下了莫大的功勞,是宗廟社稷的主人,公主為什么突然提出這樣的建議呢!”

  與姚元之密言于上曰:“宋王陛下之元子,豳王高宗之孫,太平公主交構其間,將使東宮不安。請出宋王及豳王皆為刺史,罷岐、薛二王左、右羽林,使為左、右率以事太子。太平公主請與武攸暨皆于東都安置。”上曰:“朕更無兄弟,惟太平一妹,豈可遠置東都!諸王惟卿所處。”乃先下制云:“諸王、駙馬自今毋得典禁兵,見任者皆改他官。”

  宋與姚元之秘密地向唐睿宗進言道:“宋王李成器是陛下的嫡長子,豳王李守禮是高宗皇帝的長孫,太平公主在他倆與太子之間互相構陷,制造事端,將會使得東宮地位不穩。請陛下將宋王和豳王兩人外放為刺史;免去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隆業所擔任的左、右羽林大將軍職務,任命他們為太子左、右衛率以事奉太子;將太平公主與武攸暨安置到東都洛陽。”唐睿宗說:“朕現在已沒有兄弟了,只有太平公主這一個妹妹,怎么可以將她遠遠地安置到東都去呢!至于諸王則任憑你們安排。”于是先頒下制命說:“今后諸王、駙馬一律不得統率禁軍,現在任職的都必須改任其他官職。”

  頃之,上謂侍臣曰:“術者言五日中當有急兵入宮,卿等為朕備之。”張說曰:“此必讒人欲離間東宮。愿陛下使太子監國,則流言自息矣。”姚元之曰:“張說所言,社稷之至計也。”上說。

  過了不久,唐睿宗對身邊的侍臣說:“占卜的人說五天之內將會有起事發難的軍隊闖入宮中,你們要為朕嚴加防范。”張說緊接著說道:“這一定又是奸邪小人用讒言離間陛下與太子的關系。希望陛下讓太子代行處理政務,那么種種流言蜚語就會自然而然地消聲匿跡。”姚元之說:“張說所提出的辦法,是使社稷宗廟長治久安的上上之策。”唐睿宗聽完之后十分高興。

  二月,丙子朔,以宋王成器為同州刺史,豳王守禮為豳州刺史,左羽林大將軍岐王隆范為左衛率,右羽林大將軍薛王隆業為右衛率;太平公主蒲州安置。

  二月,丙子朔(初一),唐睿宗任命宋王李成器為同州刺史,豳王李守禮為豳州刺史,任命左羽林大將軍岐王李隆范為左衛率,右羽林大將軍薛王李隆業為右衛率;又將太平公主安置在蒲州。

  丁丑,命太子監國,六品以下除官及徒罪以下,并取太子處分。

  丁丑(初二),唐睿宗下詔讓太子李隆基代行處理政務,規定凡是六品以下官員的任命以及對犯徒刑罪以下罪犯的審核等事,均由太子全權處理。

  [6]殿中侍御史崔蒞、太子中允薛昭素言于上曰:“斜封官皆先帝所除,恩命已布,姚元之等建議,一朝盡奪之,彰先帝之過,為陛下招怨。今眾口沸騰,遍于海內,恐生非常之變。”太平公主亦言之,上以為然。戊寅,制:“諸緣斜封別敕授官,先停任者,并量材敘用。”

  [6]殿中侍御史崔、太子中允薛昭素對唐睿宗說:“斜封官都是先帝任命的,制命早已頒布施行,現在卻由于姚元之等人的建議而一下子全部削奪,這就彰明了先帝的過錯,并且給陛下召來了很多怨言。眼下全國各地怨聲載道,恐怕會引發非同尋常的變故。”太平公主也這樣勸說唐睿宗,唐睿宗認為他們所說的都有道理。戊寅(初三),唐睿宗頒布制命:“凡由于斜封別敕任命之故而被停任的官員,一律可以量材敘用。”

  [7]太平公主聞姚元之、宋之謀,大怒,以讓太子。太子懼,奏元之、離間姑、兄,請從極法。甲申,貶元之為申州刺史,為楚州刺史。丙戌,宋王、豳王亦寢刺史之命。

  [7]太平公主得知姚元之與宋的計謀之后勃然大怒,并以此責備太子李隆基。太子感到害怕,便向唐睿宗奏稱姚元之和宋挑撥自己與姑母太平公主和兄長宋王李成器、豳王李守禮之間的關系,并請求對他們兩人嚴加懲處。甲申(初九),唐睿宗將姚元之貶為申州刺史,將宋貶為楚州刺史。丙戌(十一日),宋王李成器和豳王李守禮被任命為刺史的事也停止執行。

  [8]中書舍人、參知機務劉幽求罷為戶部尚書;以太子少保韋安石為侍中。安石與李日知代姚、宋為政,自是綱紀紊亂,復如景龍之世矣。前右率府鎧曹參軍柳澤上疏,以為:“斜封官皆因仆妾汲引,豈出孝和之意!陛下一切黜之,天下莫不稱明。一旦忽盡收敘,善惡不定,反覆相攻,何陛下政令之不一也!議者咸稱太平公主令胡僧慧范曲引此曹,誑誤陛下。臣恐積小成大,為禍不細。”上弗聽。澤,亨之孫也。

  [8]唐睿宗將中書舍人、參知機務劉幽求罷免為戶部尚書;又任命太子少保韋安石為侍中。韋安石與李日知取代了姚元之、宋二人,開始主持朝廷政務,從此朝廷綱紀紊亂,又恢復到唐中宗景龍年間的老樣子。前任右衛率府鎧曹參軍柳澤上疏認為:“斜封官都是通過中宗皇帝身邊那些小人的引進而得到任用的,哪里是出自中宗孝和皇帝的本意呢!陛下將他們全部廢黜,天下人都認為明智,現在卻又反過來將他們全部收錄敘用,善惡不定,朝令夕改,陛下的政令為什么如此前后不一呢!街談巷議都說太平公主讓胡僧慧范多方拉攏這些人,誑騙惑亂陛下。臣擔心這樣下去會積小惡而成大禍。”唐睿宗沒有采納他的建議。柳澤是柳亨的孫子。

  [9]左、右萬騎與左、右羽林為北門四軍,使葛福順等將之。

  [9]以左、右萬騎軍和左、右羽林軍為北門四軍,唐睿宗派葛福順等人統率這些禁衛軍。

  [10]三月,以宋王成器女為金山公主,許嫁突厥默啜。

  [10]三月,唐睿宗封宋王李成器之女為金山公主,將她許配給突厥可汗默啜。

  [11]夏,四月,甲申,宋王成器讓司徒;許之,以為太子賓客。以韋安石為中書令。

  [11]夏季,四月,甲申(初九),宋王李成器請求辭去司徒一職,唐睿宗答應了他的要求,任命他為太子賓客。任命韋安石為中書令。

  [12]上召群臣三品以上,謂曰:“朕素懷澹泊,不以萬乘為貴,曩為皇嗣,又為皇太弟,皆辭不處。今欲傳位太子,何如?”群臣莫對。太子使右庶子李景伯固辭,不許。殿中侍御史和逢堯附太平公主,言于上曰;“陛下春秋未高,方為四海所依仰,豈得遽爾!”上乃止。

  [12]唐睿宗召見三品以上官員,對他們說:“朕一向恬淡寡欲,并不以天子的尊位為貴,當初任皇嗣以及中宗時作皇太弟,都堅決地推辭掉了。現在朕打算把皇位傳給皇太子,你們認為怎么樣!”在場的大臣們都沒有回答。太子李隆基讓右庶子李景伯出面堅決推辭,唐睿宗沒有同意。殿中侍御史和逢堯向來依附太平公主,便對唐睿宗說道:“陛下年紀還不很老,正是被天下人依靠景仰的時候,怎么能急急忙忙地禪位于皇太子呢!”唐睿宗這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戊子,制:“凡政事皆取太子處分。其軍旅死刑及五品已上除授,皆先與太子議之,然后以聞。”

  戊子(十三日),唐睿宗發布制命:“所有朝廷政務,一律由皇太子負責處理。涉及軍旅重事、死刑的審核以及對五品以上官員的任命,都要先與皇太子商議,然后再上奏。”

  [13]辛卯,以李日知守侍中。

  [13]辛卯(十六日),唐睿宗任命李日知守侍中。

  [14]壬寅,赦天下。

  [14]壬寅(二十七日),唐睿宗下詔大赦天下。

  [15]五月,太子請讓位于宋王成器;不許。請召太平公主還京師;許之。

  [15]五月,太子李隆基請求將太子之位讓給宋王李成器,唐睿宗沒有同意。太子又請求將太平公主召回京師。唐睿宗表示回意。

  [16]庚戌,制:“則天皇后父母墳仍舊為昊陵、順陵,量置官屬。”太平公主為武攸暨請之也。

  [16]庚戌(初六),唐睿宗頒下制命:“將則天皇后父母的墳墓恢復為昊陵、順陵,并且酌情設置官署掌管陵園事務。”這是由于太平公主為武攸暨向唐睿宗作了請求的緣故。

  [17]辛酉,更以西城為金仙公主,隆昌為玉真公主,各為之造觀,逼奪民居甚多,用功數百萬。右散騎常侍魏知古、黃門侍郎李義諫,不聽。

  [17]辛酉(十七日),唐睿宗將西城公主改封為金仙公主,將隆昌公主改封為玉真公主,并且為她們分別建造了金仙觀和玉真觀,強占了很多居民的住宅,工程耗費達數百萬錢之多。右散騎常侍魏知古和黃門侍郎李進諫阻止,但唐睿宗沒有采納。

  [18]壬戌,殿中監竇懷貞為御史大夫、同平章事。

  [18]壬戌(十八日),唐睿宗任命殿中監竇懷貞為御史大夫、同平章事。

  [19]僧慧范恃太平公主勢,逼奪民產,御史大夫薛謙光與殿中侍御史慕容奏彈之。公主訴于上,出謙光為岐州刺史。

  [19]胡僧慧范倚仗著太平公主的權勢,qiǎo取豪奪平民百姓的財產,御史大夫薛謙光和殿中侍御史慕容上奏彈劾他。太平公主向唐睿宗訴說了自己對他們的不滿,唐睿宗便將薛謙光外放為岐州刺史。

  [20]時遣使按察十道,議者以山南所部闊遠,乃分為東西道;又分隴右為河西道。六月,壬午,又分天下置汴、齊、兗、魏、冀、并、蒲、、涇、秦、益、綿、遂、荊、岐、通、梁、襄、揚、安、閩、越、洪、潭二十四都督,各糾察所部刺史以下善惡,惟洛及近畿州不隸都督府。太子右庶子李景伯、舍人盧等上言:“都督專殺生之柄,權任太重,或用非其人,為害不細。今御史秩卑望重,以時巡察,奸宄自禁。”其后竟罷都督,但置十道按察使而已。

  [20]這時唐睿宗分遣使者赴全國十道巡視考察,有人認為山南道所轄區域太廣,于是將山南道分為東西兩道;又從隴右道中分出河西道。六月,壬午(初八),唐睿宗又下詔在全國分置汴、齊、兗、魏、冀、并、蒲、、涇、秦、益、綿、遂、荊、岐、通、梁、襄、揚、安、閩、越、洪、潭二十四都督,負責糾舉檢察所轄區域內州縣官吏的善惡得失,只有洛州以及京畿各州不隸屬于都督府。太子右庶子李景伯、太子舍人盧等人進言說:“都督獨掌生殺大權,權勢太重,如果任用了不稱職的人,那么所造成的危害就太嚴重了。現在御史的品位俸祿都很卑微,但是聲望都很高,陛下派他們按時巡察地方,為非作歹之徒自然不敢橫行。”后來終于罷去所有新置的都督,只是設置了十道按察使而已。

  [21]秋,七月,癸巳,追復上官昭容,謚曰惠文。

  [21]秋季,七月,癸巳(二十日),唐睿宗下詔追復上官昭容的職位,贈謚號為惠文。

  [22]乙卯,以高祖故宅枯柿復生,赦天下。

  [22]乙卯(疑誤),由于唐高祖李淵舊宅中早已枯死的柿子樹又重新發芽的緣故,唐睿宗下詔大赦天下。

  [23]己巳,以右御史大夫解琬為朔方大總管。琬考按三城戍兵,奏減十萬人。

  [23]己巳(疑誤),唐睿宗任命右臺御史大夫解琬為朔方道大總管。解琬在對三受降城的防務作了具體考察之后,上奏唐睿宗,請求將該地的戍卒減少十萬人。

  [24]庚午,以中書令韋安石為左仆射兼太子賓客、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平公主以安石不附己,故崇以虛名,實去其權也。

  [24]庚午(疑誤),唐睿宗任命中書令韋安石為左仆射兼太子賓客、同中書門下三品。由于太平公主認為韋安石拒絕趨附自己,所以用一些虛銜來表示對他的尊崇,實際上是借此削奪他的實權。

  [25]九月,庚辰,以竇懷貞為侍中。懷貞每退朝,必詣太平公主第。時修金仙、玉真二觀,群臣多諫,懷貞獨勸成之,身自督役。時人謂懷貞前為皇后阿,今為公主邑司。

  [25]九月,庚辰(初八),唐睿宗任命竇懷貞為侍中。竇懷貞每次退朝后,都要到太平公主家里去。當時正在修建金仙、玉真二觀,群臣紛紛諫阻,只有竇懷貞一個人對這項工程表示堅決支持,并且親自監督服勞役的民夫。所以當時的人們都說竇懷貞先是作韋皇后的阿,現在又作了公主的邑司。

  [26]冬,十月,甲辰,上御承天門,引韋安石、郭元振、竇懷貞、李日知、張說宣制,責以“政教多闕,水旱為災,府庫益竭,僚吏日滋;雖朕之薄德,亦輔佐非才。安石可左仆射、東都留守,元振可吏部尚書,懷貞可左御史大夫,日知可戶部尚書,說可左丞,并罷政事。”以吏部尚書劉豳求為侍中,右散騎常侍魏知古為左散騎常侍,太子詹事崔為中書侍郎,并同中書門下三品,中書侍郎陸象先同平章事。皆太平公主之志也。

  [26]冬季,十月,甲辰(初三),唐睿宗駕臨承天門,對應召而來的韋安石、郭元振、竇懷貞、李日知、張說等大臣宣布制命,責備他們說:“當今朝廷的刑賞與教化存在著很多的缺陷,各地水旱成災,國庫儲備日趨枯竭,官吏日益增多,這些現象固然是朕德行淺薄所致,但也與諸位輔佐大臣不稱職有關。從現在起韋安石擔任尚書左仆射、東都留守,郭元振擔任吏部尚書,竇懷貞擔任左臺御史大夫,李日知擔任戶部尚書,張說擔任尚書左丞,一律免去宰相職務。”任命吏部尚書劉幽求為侍中;任命右散騎常侍魏知古為左散騎常侍,太子詹事崔為中書侍郎,二人同時都任同中書門下三品;此外,任命中書侍郎陸象先為同平章事。對上述官員的任免都是根據太平公主的意志而作出的。

  象先清凈寡欲,言論高遠,為時人所重。私侍太平公主,公主欲引以為相,請與象先同升,公主不可,曰:“然則亦不敢當。”公主乃為之并言于上,上不欲用,公主涕泣以請,乃從之。

  陸象先一向清心寡欲,言辭議論高妙玄遠,受到當時人的推崇。崔私下里服侍太平公主,公主打算將他提拔為宰相,崔請求與陸象先一起提拔,太平公主不同意,崔說:“如果陸象先不能作宰相的話,那么我崔也不敢作這個宰相。”太平公主只得請求唐睿宗將兩人一同任命為宰相。唐睿宗不想用崔為相,太平公主流著眼淚請求,唐睿宗才同意。

  [27]右補闕辛替否上疏,以為:“自古失道破國亡家者,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臣請以陛下所目睹者言之。太宗皇帝,陛下之祖也,撥亂返正,開基立極;官不虛授,則無枉費;不多造寺觀而有福,不多度僧尼而無災,天地垂,風雨時若,粟帛充溢,蠻夷率服,享國久長,名高萬古。陛下何不取而法之!中宗皇帝,陛下之兄,棄祖宗之業,徇女子之意;無能而祿者數千人,無功而封者百余家;造寺不止,費財貨者數百億,度人無窮,免租庸者數十萬,所出日滋,所入日寡;奪百姓口中之食以養貪殘,剝萬人體上之衣以涂土木,于是人怨神怒,眾叛親離,水旱并臻,公私俱罄,享國不永,禍及其身。陛下何不懲而改之!自頃以來,水旱相繼,兼以霜蝗,人無所食,未聞賑恤,而為二女造觀,用錢百余萬緡。陛下豈可不計當今府庫之蓄積有幾,中外之經費有幾,而輕用百余萬緡,以供無用之役乎!陛下族韋氏之家而不去韋氏之惡,忍棄太宗之法,不忍棄中宗之政乎!且陛下與太子當韋氏用事之時,日夕憂危,切齒于群兇;今幸而除之,乃不改其所為,臣恐復有切齒于陛下者也。然則陛下又何惡于群兇而誅之!昔先帝之憐悖逆也,宗晉卿為之造第,趙履溫為之葺園,殫國財,竭人力,第成不暇居,園成不暇游,而身為戮沒。今之造觀崇侈者,必非陛下、公主之本意,殆有宗、趙之徒從而勸之,不可不察也。陛下不停斯役,臣恐人之愁怨,不減前朝之時。人人知其禍敗而口不敢言,言則刑戮隨之矣。韋月將、燕欽融之徒,先朝誅之,陛下賞之,豈非陛下知直言之有益于國乎!臣今所言,亦先朝之直也,惟陛下察之。”上雖不能從,而嘉其切直。

  [27]右補闕辛替否上疏認為:“自古以來,因為君主無道而導致國破家亡的教訓,實在是耳聞不如目睹,口說不如親身經歷。請允許臣根據陛下親眼目睹的事實來闡明道理。太宗皇帝是陛下的祖父,他使亂世納入正軌,開創了大唐的基業,樹立了中正的準則;他既不白白地把官爵俸祿贈送給任何人,也從不浪費國家的資財;他并不廣建寺觀,卻有福分,他也沒有更多地剃度僧尼,卻沒有災禍,得到皇天后土的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周邊各蠻夷部落紛紛入朝進貢,在位的時間也很長久,受到千秋萬代的景仰。陛下為什么不效法太宗皇帝呢?中宗皇帝是陛下的兄長,不以祖宗基業為重,一味順從婦道人家的無理要求;沒有才能卻食取俸祿者達數千人,沒有功勞而賜給封戶的有一百余家;沒有止境地營建寺廟,耗費錢財達數百億之巨,剃度僧尼無數,不交納租庸的人達數十萬之多,府庫支出日益增加,財政收入卻一天天地減少;為供養貪得無厭的邪惡之徒不惜奪走百姓口中之食,為大興土木雕梁畫柱之用不惜剝掉黎民身上之衣,從而造成神人共怨,眾叛親離的嚴重后果,水旱天災紛至沓來,公私財用同時告罄,不但自己在位時間無法長久,甚至還遭遇被弒身死的慘痛結局。陛下為什么不能以此為戒,立即改正錯誤呢!自從陛下即位之后,近期內水旱災害接連不斷,再加上霜凍蝗蟲的危害,百姓口中無食,卻不曾聽說陛下開倉賑濟災民,但陛下為兩個女兒營建道觀,卻不惜耗資一百多萬緡。陛下怎么可以不考慮當今國庫中的資財到底有多少,朝廷外所需經費又是多少,就輕易地拿出一百多萬緡,來供給于國計民生沒有任何用處的工程支出呢!陛下誅滅了韋氏的家族,但沒有除去韋氏的惡行,難道忍心拋棄太宗的法度,卻不忍心拋棄中宗的弊政嗎?再說陛下與太子在韋氏集團專擅朝政之際,沒日沒夜地為大唐宗廟社稷和自己的身家性命擔憂,對奸臣切齒痛恨,現在幸虧鏟除了奸黨,卻不能改變他們當初的所作所為,臣擔心會重新出現對陛下切齒痛恨的人。如果這樣的話,陛下當初又為什么要痛恨群兇并將他們誅殺殆盡呢!當初中宗皇帝喜愛悖逆庶人,宗晉卿便為她建造私宅,趙履溫便為她整治園林。在耗盡了國家資財,用盡了民力之后,新建的私宅還沒有來得及居住,修好的園林也沒來得及游玩,悖逆庶人就被殺死。現在營建道觀,如此追求奢侈豪華,一定不會是陛下和金仙、玉真二位公主的本意,大概是因為有像宗晉卿和趙履溫這樣的奸臣從中推波助瀾,陛下對此不可不多加留意。如果陛下不能中止這項工程的營建,臣擔心百姓的怨恨之心,不會比中宗時期減少。現在每個人都明白必將造成巨大的禍患,卻沒有一個人敢于直言規諫,是因為擔心一旦說出來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像韋月將、燕欽融這樣的忠臣義士,被先朝誅殺,陛下給予他們很高的獎賞,難道不是因為陛下深知直言進諫有利于國家嗎!臣今天所說的,也像先朝的直言一樣,希望陛下能夠體察到這一點。”唐睿宗雖然未能采納他的建議,卻也對他的懇切直率大加贊賞。

  [28]御史中丞和逢堯攝鴻臚卿,使于突厥,說默啜曰:“處密、堅昆聞可汗結婚于唐,皆當歸附。可汗何不襲唐冠帶,使諸胡知之,豈不美哉!”默啜許諾,明日,頭、衣紫衫,南向再拜,稱臣,遣其子楊我支及國相隨逢堯入朝,十一月,戊寅,至京師。逢堯以奉使功,遷戶部侍郎。

  [28]御史中丞和逢堯代理鴻臚卿職務,出使突厥,勸說默啜道:“處密、堅昆等部落聽說可汗與大唐公主結婚的消息后,都會率眾歸附的。可汗為什么不穿戴大唐的服飾,讓各部落的人都知道這件事,這樣不是很好嗎!”默啜表示同意這樣做。第二天,默啜頭戴頭,身穿紫色朝服,面向南方拜了兩拜,向大唐皇帝稱臣,并派遣他的兒子楊我支及國相跟著和逢堯一道入朝,十一月,戊寅(初八),一行人抵達京師。和逢堯因奉命出使有功,被唐睿宗任命為戶部侍郎。

  [29]壬辰,令天下百姓二十五入軍,五十五免。

  [29]壬辰(二十二日),唐睿宗下令天下百姓自二十五歲起須服兵役,五十五歲以上者免除兵役。

  [30]十二月,癸卯,以興昔亡可汗阿史那獻為招尉十姓使。

  [30]十二月,癸卯(初三),唐睿宗任命興昔亡可汗阿史那獻為招慰十姓使。

  [31]上召天臺山道士司馬承禎,問以陰陽數術,對曰:“道者,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安肯勞心以學術數乎!”上曰:“理身無為則高矣,如理國何?”對曰:“國猶身也,順物自然而心無所私,則天下理矣。”上嘆曰:“廣成之言,無以過也。”承禎固請還山,上許之。

  [31]唐睿宗召見天臺山道士司馬承禎,向他請教關于陰陽術數的學問,司馬承禎回答說:“所謂‘道’,應當是損之又損,以至于達到無為的境界,我怎么肯耗費心力去研究陰陽術數的學問呢!”唐睿宗又問道:“對于修身養性來說,無為是最高的境界,那么治理國家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呢?”司馬承禎回答說:“治理國家與修身養性道理一樣,只要能夠做到順乎世間萬物發展的自然之理,內心之中沒有任何私心雜念,那么國家就可以趨于大治。”唐睿宗感慨地說:“廣成子所說的話,沒有人可以超過。”司馬承禎堅決請求返回天臺山,唐睿宗同意了他的要求。

  尚書左丞盧藏用指終南山謂承禎曰:“此中大有佳處,何必天臺!”承禎曰:“以愚觀之,此乃仕宦之捷徑耳!”藏用嘗隱終南,則天時征為左拾遺,故承禎言之。

  尚書左丞盧藏用用手指著終南山對司馬承禎說道:“這里面就有很多出家隱居的好地方,您何必一定要回到天臺山呢!”司馬承禎回答說:“在我看來,這終南山不過是入世作官的捷徑罷了!”由于盧藏用曾在終南山隱居,武則天時期被征辟為左拾遺,所以司馬承禎這樣回答他。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上先天元年(壬子、712)

  唐玄宗先天元年(壬子,公元712年)

  [1]春,正月,辛巳,睿宗祀南郊,初因諫議大夫賈曾議舍祭天地。曾,言忠之子也。

  [1]春季,正月,辛巳(十一日),唐睿宗到南郊合祭天地,這是首次采用諫議大夫賈曾提出的建議。賈曾是賈言忠的兒子。

  [2]戊子,幸東,耕藉田。

  [2]戊子(十八日),唐睿宗到水東面,親耕藉田。

  [3]己丑,赦天下;改元太級。

  [3]己丑(十九日),唐睿宗下詔大赦天下,并改年號為太極。

  [4]乙未,上御安福門,宴突厥楊我支,以金山公主示之;既而會上傳位,婚竟不成。

  [4]乙未(二十五日),唐睿宗在安福門設宴款待突厥可汗默啜之子楊我支,把金山公主叫出來讓他看了看;不久就趕上唐睿宗將帝位傳給太子李隆基,因而這樁婚姻終于沒有結成。

  [5]在左御史大夫竇懷貞、戶部尚書岑羲并同中書門下三品。

  [5]唐睿宗任命左臺御史大夫竇懷貞、戶部尚書岑羲為同中書門下三品。

  [6]二月,辛酉,廢右御史臺。

  [6]二月,辛酉(二十二日),唐睿宗下詔撤消右御史臺。

  [7]蒲州刺史蕭至忠自托于太平公主,公主引為刑部尚書。華州刺史蔣欽緒,其妹夫也,謂之曰:“如子之才,何憂不達!勿為非分妄求。”至忠不應。欽緒退,嘆曰:“九代卿族,一舉滅之,可哀也哉!”至忠素有雅望,嘗自公主第門出,遇宋,曰:“非所望于蕭君也。”至忠笑曰:“善乎宋生之言!”遽策馬而去。

  [7]蒲州刺史蕭至忠主動投靠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舉薦他當刑部尚書。蕭至忠的妹夫華州刺史蔣欽緒對他說:“憑您的才學,何必擔心日后不能飛黃騰達!最好不要作非分之想,鉆營求官。”蕭至忠聽過之后沒有作聲。蔣欽緒回去之后感嘆道:“蕭至忠九代望門,至此一朝族滅,實在是可悲呀!”蕭至忠一向具有美好的聲望,他曾經有一次在從太平公主家里出來時與宋相遇,宋說:“這不是我對您所期望的。”蕭至忠訕笑道:“宋生說得很對!”說完就急急忙忙地催馬離去。

  [8]幽州大都督薛訥鎮幽州二十余年,吏民安之,未嘗舉兵出塞,虜亦不敢犯。與燕州刺史李有隙,毀之于劉幽求,幽求薦左羽林將軍孫代之。三月,丁丑,以為幽州大都督,徙訥為并州長史。

  [8]幽州大都督薛訥鎮守幽州二十余年,當地吏民安居樂業,薛訥從未發兵出塞尋釁,胡虜也不敢入關進犯。由于薛訥與燕州刺史李之間有矛盾,所以李向劉幽求詆毀薛訥,劉幽求便推薦左羽林將軍孫取代了薛訥的職務。三月,丁丑(初八),唐睿宗任命孫為幽州大都督,改任薛訥為并州長史。

  [9]夏,五月,益州獠反。

  [9]夏季,五月,益州獠族部落反叛。

  [10]戊寅,上祭北郊。

  [10]戊寅(初十),唐睿宗到北郊祭祀。

  [11]辛巳,赦天下,改元延和。

  [11]辛巳(十三日),唐睿宗下詔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延和。

  [12]六月,丁未,右散騎常侍武攸暨卒,追封定王。

  [12]六月,丁未(初九),右散騎常侍武攸暨去世,被追封為定王。

  [13]上以節愍太子之亂,岑羲有保護之功,癸丑,以羲為侍中。

  [13]由于岑羲在節愍太子李重俊的事變中,保護唐睿宗有功,唐睿宗于癸丑(十五日)任命他為侍中。

  [14]庚申,幽州大都督孫與奚酋李大戰于冷陘,全軍覆沒。

  [14]庚申(二十二日),幽州大都督孫在冷陘與奚族酋長李大交戰,全軍覆沒。

  是時,帥左驍衛將軍李楷洛,左威衛將軍周以悌發兵二萬、騎八千,分為三軍,以襲奚、契丹。將軍烏可利諫曰:“道險而天熱,懸軍遠襲,往必敗。”曰:“薛訥在邊積年,竟不能為國家復營州。今乘其無備,往必有功。”使楷洛將騎四千前驅,遇奚騎八千,楷洛戰不利。怯懦,不敢救,引兵欲還,虜乘之,唐兵大敗。阻山為方陳以自固,大使謂曰:“朝廷既與我和親,今大軍何為而來?”曰:“吾奉敕來招尉耳。楷洛不稟節度,輒與汝戰,請斬以謝。”大曰:“若然,國信安在?”悉斂軍中帛,得萬余段,并紫袍、金帶、魚袋以贈之。大曰:“請將軍南還,勿相驚擾。”將士懼,無復部伍,虜追擊之,士卒皆潰。、以悌為虜所擒,獻于突厥,默啜皆殺之;楷洛、可利脫歸。

  當時,孫統帥左驍衛將軍李楷洛和左威衛將軍周以悌,調集步卒二萬、騎兵八千,分為三軍,襲擊奚和契丹。將軍烏可利勸阻他說:“道路險阻,天氣炎熱,孤軍深入敵境,進行長途奔襲,一定要打敗仗的。”孫說:“薛訥任邊鎮守將達二十余年之久,竟然不能為國家收復營州。現在我們乘其不備率兵前往,一定能獲得成功。”孫派李楷洛率領四千騎兵為前鋒,李楷洛與奚族的八千騎兵相遇并交戰,唐軍失利。孫畏敵如虎,竟不敢發兵相救,反而想率部回撤,奚軍乘勝追擊,唐軍慘敗,孫依山布成方陣力求自保。李大派遣使者前來向孫質問道:“朝廷既然與我們和親,您為什么還要率領大軍到這里來呢?”孫回答說:“我只不過是奉敕前來招撫慰問罷了。李楷洛不服從我的調遣,與你們交戰,請允許我將他斬首,向你們謝罪。”李大又問:“如果是這樣的話,大唐國的符信在哪里?”孫把軍中攜帶的所有絹帛搜集到一起,共計一萬余段,連同大小將官的紫袍、金帶、魚帶,統統交給了李大。李大說:“請將軍回到南邊去,不要再到這里來騷擾了。”唐軍將士十分驚懼,南撤的軍隊再也沒有任何隊形,奚軍又乘機相攻,因而潰不成軍。孫和周以悌被奚人俘獲,奚人又將他們獻給突厥,突厥可汗默啜將兩人殺死。李楷洛和烏可利逃回唐朝境內。

  [15]秋,七月,彗星出西方,經軒轅入大微,至于大角。

  [15]秋季,七月,彗星出現在西方,經過軒轅星進入太微垣,到達大角星。

  [16]有相者謂同中書門下三品竇懷貞曰:“公有刑厄。”懷貞懼,請解官為安國寺奴;敕聽解官。乙亥,復以懷貞為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平章軍國重事。

  [16]有個看相的人對同中書門下三品竇懷貞說:“您將有刑獄之災。”竇懷貞非常害怕,上表請求解除官職,去作安國寺的寺奴。唐睿宗降敕照準。乙亥(初八),唐睿宗又任命竇懷貞為尚書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平章軍國重事。

  [17]太平公主使術者言于上曰:“彗所以除舊布新,又帝座及心前星皆有變,皇太子當為天子。”上曰:“傳德避災,吾志決矣。”太平公主及其黨皆力諫,以為不可,上曰:“中宗之時,群奸用事,天變屢臻。朕時請中宗擇賢子立之以應災異,中宗不悅,朕憂恐數日不食。豈可在彼則能勸之,在己則不能邪!”太子聞之,馳入見,自投于地,叩頭請曰:“臣以微功,不次為嗣,懼不克堪,未審陛下遽以大位傳之,何也?”上曰:“社稷所以再安,吾之所以得天下,皆汝力也。今帝座有災,故以授汝,轉禍為福,汝何疑邪!”太子固辭。上曰:“汝為孝子,何必待柩前然后即位邪!”太子流涕而出。

  [17]太平公主指使一個懂天文歷法的人向唐睿宗進言說:“彗星的出現標志著將要除舊布新,再說位于天市垣內的帝座以及心前星均有變化,所主之事乃是皇太子應當登基即位。”唐睿宗說:“將帝位傳給有德之人,以避免災禍,我的決心已定。”太平公主和她的同伙們都極力諫阻,認為這樣做不行,唐睿宗說:“中宗皇帝在位時,一群奸佞小人專擅朝政,上天屢次用災異來表示警告。朕當時請求中宗選擇賢明的兒子立為皇帝以避免災禍,但中宗很不高興,朕也因此而擔憂恐懼以至于幾天吃不下飯。朕怎么能夠對中宗可以勸他禪位,對自己卻不能做到這一點呢!”太子李隆基知道這個消息后,趕忙入宮朝見,跪在地上邊叩頭邊說:“臣因尺寸之功,就被破格立為皇嗣,即使是做太子還擔心無法勝任,陛下又突然要將帝位傳給臣,不清楚這究竟是為了什么!”唐睿宗對太子說:“大唐的宗廟社稷之所以再次安然無恙,我之所以能夠君臨天下,都是由于你立下大功。現在帝座星有災異出現,所以我將帝位禪讓給你,以便能轉禍為福,你還有什么可疑惑的呢!”太子李隆基還是堅決推辭不受。唐睿宗說:“你是一個孝子,為什么非要等到站在我的靈柩前才能即皇帝之位呢!”太子只好流著眼淚走了出來。

  壬辰,制傳位于太子,太子上表固辭。太平公主勸上雖傳位,猶宜自總大政。上乃謂太子曰:“汝以天下事重,欲朕兼理之邪!昔舜禪禹,猶親巡狩,朕雖傳位,豈忘家國!其軍國大事,當兼省之。”

  壬辰(二十五日),唐睿宗頒發制命,決定將帝位傳給太子李隆基,太子上表堅決推辭。太平公主勸說唐睿宗,最好在禪讓之后,還要親自執掌朝政大事。于是唐睿宗對太子說:“你是不是覺得國家事務十分繁重,要讓朕幫你處理一些事務呢?想當初唐堯將帝位禪讓給虞舜后,還要親自到各地去巡視,現在朕雖然將帝位傳給了你,哪里就能對家國之事漠不關心呢!此后凡有軍國大事,朕還是會參予處理的。”

  八月,庚子,玄宗即位,尊睿宗為太上皇。上皇自稱曰朕,命曰誥,五日一受朝于太極殿。皇帝自稱曰予,命曰制、敕,日受朝于武德殿。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決于上皇,余皆決于皇帝。

  八月,庚子(初三),唐玄宗即皇帝位,將唐睿宗尊奉為太上皇。太上皇自稱為“朕”,所發布的命令稱為“誥”,每五天一次在太極殿接受群臣朝見。皇帝自稱為“予”,所發布的命令稱為“制”、“敕”,每天都在武德殿接受群臣朝見。凡涉及到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命以及重大的刑獄政務由太上皇決定,其余政務均由皇帝決斷。

  [18]壬寅,上大圣天后尊號曰圣帝天后。

  [18]壬寅(初五),朝廷為大圣天后武則天上尊號為圣帝天后。

  [19]甲辰,赦天下,改元。

  [19]甲辰(初七),唐玄宗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先天。

  [20]乙巳,于州北置渤海軍,恒、定州境置恒陽軍,媯、蔚州境置懷柔軍,屯兵五萬。

  [20]乙巳(初八),唐玄宗決定在州以北設置渤海軍,在恒州、定州一帶設置恒陽軍,在媯州、蔚州境內設置懷柔軍,駐扎五萬軍隊。

  [21]丙午,立妃王氏為皇后;以后父仁皎為太仆卿。仁皎,下人也。戊申,立皇子許昌王嗣直為郯王,真定王嗣謙為郢王。

  [21]丙午(初九),唐玄宗下詔將妃子王氏立為皇后;將皇后王氏之父王仁皎任命為太仆卿,五仁皎是下人。戊申(十一日),唐玄宗又下詔將皇子許昌王李嗣直封為郯王,將真定王李嗣謙封為郢王。

  [22]以劉幽求為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魏知古為侍中,崔為檢校中書令。

  [22]朝廷任命劉幽求為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魏知古為侍中,崔為檢校中書令。

  [23]初,河內人王琚預于王同皎之謀,亡命,傭書于江都。上之為太子也,琚還長安,選補諸暨主簿,過謝太子。琚至廷中,故徐行高視,宦者曰:“殿下在簾內。”琚曰:“何謂殿下?當今獨有太平公主耳!”太子遽召見,與語,琚曰:“韋庶人弒逆,人心不服,誅之易耳。太平公主,武后之子,兇猾無比,大臣多為之用,琚竊憂之。”太子引與同榻坐,泣曰:“主上同氣,唯有太平,言之恐傷主上之意,不言為患日深,為之奈何?”琚曰:“天子之孝,異于匹夫,當以安宗廟社稷為事。蓋主,漢昭帝之姊,自幼供養,有罪猶誅之。為天下者,豈顧小節!”太子悅曰:“君有何藝,可以與寡人游?”琚曰:“能飛煉、恢嘲。”太子乃奏為詹事府司直,日與游處,累遷太子中舍人;及即位,以為中書侍郎。

  [23]當初河內人王琚參預了王同皎等人謀殺武三思的謀畫,事發后亡命出逃,在江都以代他人抄書為生。唐玄宗被立為太子以后,王琚回到了長安,被選拔任命為諸暨縣主簿,上東宮去拜謝李隆基。王琚走上殿廷之后,故意走得很慢,視線也放得很高,宦官說:“殿下在簾子內。”王琚說:“什么殿下不殿下的?當今只有一個太平公主!”太子聽后馬上召見他,并與他談話,王琚說:“先前韋庶人弒帝為逆,人心不服,殺掉她是件容易事。太平公主是武后的女兒,再加上她無比的兇狠狡猾,大臣們大多秉承她的旨意辦事,我對此十分擔憂。”太子拉他與自己同坐在一張榻上,流著眼淚對他說:“現在父皇的兄弟姊妹中,就只有一位太平公主了,如果把這些事稟告父皇的話,恐怕會讓他老人家傷心,可如果不去稟告,又擔心她所造成的危害會越來越嚴重,這可怎么辦呢?”王琚回答說:“天子所講究的孝道,與平民百姓不同,應當考慮的是宗廟社稷的安危。蓋主是漢昭帝的姐姐,將昭帝從小養大,有了罪也還是要殺掉。治理天下的人,怎么能顧及小節呢!”太子很高興地問他:“您有什么本事可以和寡人在一起呢?”王琚回答說:“我既擅長煉丹,又能詼諧嘲謔。”于是太子奏請唐睿宗將王琚任命為詹事府司直,每天與他交往相處,并逐漸將他提拔為太子中舍人;等到太子即位之后,又任命他為中書侍郎。

  是時,宰相多太平公主之黨,劉幽求與右羽林將軍張謀以羽林兵誅之,使密言于上曰:“竇懷貞、崔、岑羲皆因公主得進,日夜為謀不輕。若不早圖,一旦事起,太上皇何以得安!請速誅之。臣已與幽求定計,惟俟陛下之命。”上深以為然。泄其謀于侍御史鄧光賓,上大懼,遽列上其狀。丙辰,幽求下獄。有司奏:“幽求等離間骨肉,罪當死。”上為言幽求有大功,不可殺。癸亥,流幽求于封州,張于峰州,光賓于繡州。

  這時,宰相大多數是太平公主的黨羽,劉幽求與右羽林將軍張謀劃調集羽林兵將他們一網打盡,并讓張秘密地對唐玄宗說:“竇懷貞、崔、岑羲等人都是依仗太平公主才爬上宰相職位的,他們時時刻刻都在策劃如何作亂。如果陛下不早點除掉他們,一旦事變突然發生,太上皇怎么能平安呢!請快些誅殺他們。臣已經與劉幽求定好了計策,就只等陛下下命令了。”唐玄宗認為他說得很對。但事后張將這一計謀泄露給了侍御史鄧光賓,唐玄宗知道以后十分害怕,急忙將劉幽求等人的罪狀開列出來上奏了太上皇。丙辰(十九日),劉幽求被逮捕下獄。負責審理此案的官員上奏道:“劉幽求挑撥離間陛下骨肉,應當判處死刑。”唐玄宗又為劉幽求等人向太上皇求情,說劉幽求為大唐朝廷立過大功,不能判處死刑。癸亥(二十六日),唐睿宗將劉幽求流放到封州,將張流放到峰州,將鄧光賓流放到州。

  初,崔為襄州刺史,密與譙王重福通書,重福遺之金帶。重福敗,當死,張說、劉幽求營護得免。既而附太平公主,與公主謀罷說政事,以左丞分司東都。及幽求流封州,諷廣州都督周利貞,使殺之。桂州都督王知其謀,留幽求不遣。利貞屢移牒索之,不應,利貞以聞。屢逼,使遣幽求,幽求謂曰:“公拒執政而保流人,勢不能全,徒仰累耳。”固請詣廣州,曰:“公所坐非可絕于朋友者也。因公獲罪,無所恨。”竟逗遛不遣。幽求由是得免。

  起初,崔在作襄州刺史時,曾給譙王李重福秘密寫信,李重福也曾將金帶送給他。李重福起兵失敗后,崔是應該被判處死刑,由于張說和劉幽求的多方保護才得以免死。不久以后崔便投靠了太平公主,與太平公主謀劃罷免了張說的宰相職務,將他降為尚書左丞并派往設在東都洛陽的中央官署任職。等劉幽求被流放到封州以后,崔暗示廣州都督周利貞殺掉劉幽求。桂州都督王得知這一陰謀以后,便將劉幽求扣留在自己手里,不往廣州發送。周利貞屢次發出索要劉幽求的公文,王都不予理睬,周利貞便將此事上奏給了朝廷。崔屢次催逼王,讓他遣送劉幽求。劉幽求對王說:“您違抗當權宰相的命令而保護一個被流放的人,勢必無法保全,只不過是讓您受牽連罷了。”于是堅決地請求王放他到廣州去,王向他解釋說:“您所犯的罪過還不至于讓朋友與你絕交。我王為國家的事而獲罪,也沒有什么可遺憾的。”最終還是一直將劉幽求留在桂州,沒有遣送到廣州。劉幽求因此而得以幸免。

  [24]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24]九月,丁卯朔(初一),出現日食。

  [25]辛卯,立皇子嗣升為陜王。嗣升母楊氏,士達之曾孫也。王后無子,母養之。

  [25]辛亥(二十五日),唐玄宗將皇子李嗣升立為陜王。李嗣升的母親楊氏,是隋朝納言楊士達的曾孫女。由于王皇后沒有親生兒子,所以像母親一樣地撫養他。

  [26]冬,十月,庚子,上謁太廟,赦天下。

  [26]冬季,十月,庚子(初四),唐玄宗到太廟謁見列祖列宗,頒敕大赦天下。

  [27]癸卯,上幸新豐,獵于驪山之下。

  [27]癸卯(初七),唐玄宗到新豐,在驪山腳下狩獵。

  [28]辛酉,沙陀金山遣使入貢。沙陀者,處月之別種也,姓朱邪氏。

  [28]辛酉(二十五日),西域沙陀金山派遣使者入朝進獻貢品。沙陀是處月族的一個別支,姓朱邪氏。

  [29]十一月,乙酉,奚、契丹二萬騎寇漁陽,幽州都督宋閉城不出,虜大掠而去。

  [29]十一月,乙酉(二十日),奚與契丹合兵二萬人進犯漁陽,幽州都督宋關閉城門,沒有出城迎戰,奚與契丹大肆擄掠之后撤軍。

  [30]上皇誥遣皇帝巡邊,西自河、隴,東及燕、薊,選將練卒。甲午,以幽州都督宋為左軍大總管,并州長史薛訥為中軍大總管,朔方大總管、兵部尚書郭元振為右軍大總管。

  [30]太上皇唐睿宗發布誥命,派唐玄宗出巡邊境,巡視的地區西自河、隴,東到燕、薊,巡行中將選擇將帥、訓練士卒。甲午(二十九日),唐玄宗任命幽州都督宋為左軍大總管,并州長史薛訥為中軍大總管,朔方大總管、兵部尚書郭元振為右軍大總管。

  [31]十二月,刑部尚書李日知請致仕。

  [31]十二月,刑部尚書李日知請求退休。

  日知在官,不行捶撻而事集。刑部有令史,受敕三日,忘不行。日知怒,索杖,集群吏欲捶之,既而謂曰:“我欲捶汝,天下人必謂汝能撩李日知嗔,受李日知仗,不得比于人,妻子亦將棄汝矣。”遂釋之。吏皆感悅,無敢犯者,脫有稽失,眾共謫之。

  李日知在擔任刑部尚書職務時,從來不用刑杖責打誤事的官吏,但刑部的各項任務也都能夠圓滿地完成。曾經有一位令史在接到皇帝敕令三天后,竟然忘記去貫徹執行。李日知十分生氣,派人找出刑杖,然后集合所有的官吏,準備責打他,過了一會卻又說道:“我如果下令責打你,天下人一定要說你能夠惹我李日知生氣,再說因延誤公務而受到我李日知的杖責,與受到別人的責罰不同,恐怕連你的老婆孩子也要拋棄你了。”于是便放過了他這一次。所有的官吏都非常感動,從此再也沒有人敢于違犯規章,一旦有誰出現稽誤失職行為,所有的人都會一起譴責他。

開元元年(癸丑、713)

  開元元年(癸丑,公元713年)

  [1]春,正月,乙亥,誥:“衛士自今二十五入軍,五十免;羽林飛騎并以衛士簡補。”

  [1]春季,正月,乙亥(十一日),太上皇唐睿宗頒布誥命:“從現在起衛士自二十五歲起服役,五十歲免于服役;羽林軍飛騎都從衛士中選拔補充。”

  [2]以吏部尚書蕭至忠為中書令。

  [2]朝廷任命吏部尚書蕭至忠為中書令。

  [3]皇帝巡邊改期,所募兵各散遣,約八月復集,竟不成行。

  [3]玄宗皇帝巡視邊地的行期有所變動,各地所召募的士卒都各自遣返,約定好到八月份再集結,但玄宗皇帝最終未能成行。

  [4]二月,庚子夜,開門然燈,又追作去年大,大合伎樂。上皇與上御門樓臨觀,或以夜繼晝,凡月余。左拾遺華陰嚴挺之上疏諫,以為:“者因人所利,合醵為歡。今乃損萬人之力,營百戲之資,非所以光圣德美風化也。”乃止。

  [4]二月,庚子(初七)夜間,長安城大開門戶,點燃花燈,又補辦去年玄宗登基時未曾舉辦的臣民大聚飲活動,并且安排了場面宏大的歌舞雜技來助興。太上皇與玄宗皇帝來到城門樓上觀賞,有時甚至不分白天黑夜地尋歡作樂,一共持續了一個多月。左拾遺華陰人嚴挺之上疏諫阻,認為:“聚飲是按照百姓認為便利的,大家出錢共飲,以尋求歡樂。現在陛下卻耗費萬民的資財來供給歌舞雜技的支出,這不是用來光大圣德和美化風俗的方法。”唐玄宗于是停止了這一活動。

  [5]初,高麗既亡,其別種大祚榮徙居營州。及李盡忠反,祚榮與乞四北羽聚眾東走,阻險自固,盡忠死,武后使將軍李楷固討其余黨。楷固擊乞四北羽,斬之,引兵逾天門嶺,逼祚榮。祚榮逆戰,楷固大敗,僅以身免。祚榮遂帥其眾東據東牟山,筑城居之。祚榮驍勇善戰,高麗、之人稍稍歸之,地方二千里,戶十余萬,勝兵數萬人,自稱振國王,附于突厥。時奚、契丹皆叛,道路阻絕,武后不能討。中宗即位,遣侍御史張行岌招慰之,祚榮遣子入侍。至是,以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勃海郡王;以其所部為忽汗州,令祚榮兼都督。

  [5]當初,高麗滅亡以后,它的一個分支部落酋長大祚榮率領部眾遷徙到營州。及至李盡忠反叛朝廷,大祚榮便與酋長乞四北羽一起聚眾東逃,憑借險要的地勢謀求自保,李盡忠死后,武則天派將軍李楷固討伐李盡忠的余黨。李楷固先是進攻乞四北羽并將他斬首,然后帶兵越過天門嶺進逼大祚榮。大祚榮率領部眾迎擊,李楷固大敗,只身逃脫。大祚榮于是率領部眾東行,占據東牟山,筑城居守。由于大祚榮本人驍勇善戰,因而高麗人和人也逐漸地依附于他,他的勢力漸漸擴展到方圓二千里的區域,轄區之內共有十多萬戶,擁兵達數萬人。大祚榮自稱為振國王,依附于突厥。當時奚、契丹都背叛了唐朝,使得唐朝與這一區域的交通斷絕,武則天也沒有能力討平他們。唐中宗即位后,派遣侍御史張行岌前來招撫,大祚榮于是派他的兒子入朝侍奉。現在,唐玄宗任命大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勃海郡王,并在他的轄區內設置忽汗州,任命他兼任忽汗州都督。

  [6]庚申,敕以嚴挺之忠直宣示百官,厚賞之。

  [6]庚申(二十七日),唐玄宗頒布敕令,將左拾遺嚴挺之敢于進諫的忠良正直行為宣示百官,并重重地賞賜了他。

  [7]三月,辛巳,皇后親蠶。

  [7]三月,辛巳(初六),王皇后親自采桑養蠶。

  [8]晉陵尉楊相如上疏言時政,其略曰:“煬帝自恃其強,不憂時政,雖制敕交行,而聲實舛謬,言同堯、舜,跡如桀、紂,舉天下之大,一擲而棄之。”又曰:“隋氏縱欲而亡,太宗抑欲而昌,愿陛下詳擇之!”又曰:“人主莫不好忠正而惡佞邪,然忠正者常疏,佞邪者常親,以至于覆國危身而不寤者,何哉?誠由忠正者多忤意,佞邪者多順指,積忤生憎,積順生愛,此親疏之所以分也。明主則不然。受其忤以收忠賢,惡其順以去佞邪,則太宗太平之業,將何遠哉!”又曰:“夫法貴簡而能禁,罰貴輕而必行;陛下方興崇至德,大布新政,請一切除去碎密,不察小過。小過不察則無煩苛,大罪不漏則止奸慝,使簡而難犯,寬而能制,則善矣。”上覽而善之。

  [8]晉陵尉楊相如上疏議論時政,疏文的大意是:“隋煬帝自恃國家強大,不肯為時政而操心,雖然他頒發的制敕數不勝數,但言行之間卻相差甚遠,口說堯、舜之言,身行桀、紂之事,最后終于丟掉了整個天下。”他還說:“隋朝皇帝放縱自己的欲望以至于亡國滅家,本朝太宗皇帝抑制自己的欲望以至于國家繁榮昌盛,希望陛下能夠從中慎重選擇自己應走的道路。”他還說:“歷朝帝王沒有哪一個不是喜歡忠誠正直之士,憎惡奸佞邪惡之徒的,但是事實上卻是忠誠正直之士常常被疏遠,奸佞邪惡之徒常常被寵幸,以至于到了國亡身危的地步還不知原因所在,這是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在于忠誠正直之士大多不惜觸犯帝王的旨意,而奸佞邪惡之徒卻大多順從帝王的邪念,長期觸犯帝王旨意就會使帝王產生憎惡之心,長期順從帝王邪念也會使帝王產生愛憐之意,這就是親疏所以產生的緣故。圣明的帝王與此相反,他們喜愛敢于觸犯自己旨意的臣子,為的是得到忠正賢良之士;憎惡一味順從自己的人,為的是除去身邊的奸佞邪惡之徒,如果能夠這樣做,那么距離太宗皇帝的太平功業,也就不遠了。”他又說:“法律條文貴在簡明扼要而能禁止奸邪,刑罰貴在輕緩而能堅決執行。目前陛下正彰明德教、除舊布新,希望能將所有細文苛法盡行革除,不要在臣下的細小過失上斤斤計較。對臣下的細小過失不去計較就能屏除煩瑣苛刻的法律,對重大的罪行不使漏網就能制止邪惡,陛下如果能夠使法律簡明而難以違反,刑罰寬緩而能夠制止犯罪,那么就可以稱得上是善政了。”唐玄宗讀完他的奏疏之后,認為他所提出的建議很好。

  [9]先是,修大明宮未畢,夏,五月,庚寅,敕以農務方勤,罷之以待閑月。

  [9]在這以前,修繕大明宮尚未竣工,夏季,五月,庚寅(二十八日),唐玄宗以正值農忙時節的緣故,下令暫且停工,等到農閑時分再繼續修建。

  [10]六月,丙辰,以兵部尚書郭元振同中書門下三品。

  [10]六月,丙辰(二十四日),朝廷任命兵部尚書郭元振為同中書門下三品。

  [11]太平公主依上皇之勢,擅權用事,與上有隙,宰相七人,五出其門。文武之臣,太半附之,與竇懷貞、岑羲、蕭至忠、崔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長史新興王晉、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右羽林將軍事李慈、左金吾將軍李欽、中書舍人李猷、右散騎常侍賈膺福、鴻臚卿唐、及僧慧范等謀廢立,又與宮人元氏謀于赤箭粉中置毒進于上。晉,德良之孫也。元楷、慈數往來主第,相與結謀。

  [11]太平公主倚仗太上皇唐睿宗的勢力專擅朝政,與唐玄宗發生尖銳的沖突,朝中七位宰相之中,有五位是出自她的門下,文臣武將之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依附她。太平公主與竇懷貞、岑羲、蕭至忠、崔以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長史新興王李晉、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右羽林將軍事李慈、左金吾將軍李欽、中書舍人李猷、右散騎常侍賈膺福、鴻臚寺卿唐和胡僧慧范等一起圖謀廢掉唐玄宗,此外,太平公主又與宮女元氏合謀,準備在進獻給玄宗皇帝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李晉是李德良的孫子。常元楷和李慈多次前往太平公主的私宅與她訂下作亂的計謀。

  王琚言于上曰:“事迫矣,不可不速發。”左丞張說自東都遣人遺上佩刀,意欲上斷割。荊州長史崔日用入奏事,言于上曰:“太平謀逆有日,陛下往在東宮,猶為臣子,若欲討之,須用謀力。今既光臨大寶,但下一制書,誰敢不從?萬一奸宄得志,悔之何及!”上曰:“誠如卿言;直恐驚動上皇。”日用曰:“天子之孝在于安四海。若奸人得志,則社稷為墟,安在其為孝乎!請先定北軍,后收逆黨,則不驚動上皇矣。”上以為然。以日用為吏部侍郎。

  王琚對唐玄宗進言道:“形勢已十分緊迫,陛下不可不迅速行動了。”尚書左丞張說從東都洛陽派人給唐玄宗送來了一把佩刀,意思是請玄宗及早決斷,鏟除太平公主的勢力。荊州長史崔日用入朝奏事,對唐玄宗說:“太平公主圖謀叛逆,是由來已久的事情。當初,陛下在東宮作太子時,在名分上還是臣子,如果那時想鏟除太平公主,需要施用計謀。現在陛下已為全國之主,只需頒下一道制書,有哪一個敢于抗命不從?如果猶豫不決,萬一奸邪之徒的陰謀得逞,那時候再后悔可就來不及了!”唐玄宗說:“你說得非常正確,只是朕擔心會驚動太上皇。”崔日用又說道:“天子的大孝在于使四海安寧。倘若奸黨得志,則社稷宗廟將化為廢墟,陛下的孝行又怎么體現出來呢!請陛下首先控制住左右羽林軍和左右萬騎軍,然后再將太平公主及其黨羽一網打盡,這樣就不會驚動太上皇了。”唐玄宗認為他說得很對,便任命他為吏部侍郎。

  秋,七月,魏知古告公主欲以是月四日作亂,令元楷、慈以羽林兵突入武德殿,懷貞、至忠、羲等于南牙舉兵應之。上乃與岐王范、薛王業、郭元振及龍武將軍王毛仲、殿中少監姜皎、太仆少卿李令問、尚乘奉御王守一、內給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定計誅之。皎,之曾孫;令問,靖弟客師之孫;守一,仁皎之子;力士,潘州人也。

  秋季,七月,魏知古告發太平公主計劃在本月四日發動叛亂,指使常元楷、李慈率領羽林軍突入武德殿,另派竇懷貞、蕭至忠、岑羲等人在南牙舉兵響應。唐玄宗于是與岐王李范、薛王李業、郭元振以及龍武將軍王毛仲、殿中少監姜皎、太仆少卿李令問、尚乘奉御王守一、內給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定計率先下手誅除太平公主集團。姜皎是姜的曾孫;李令問是李靖之弟李客師的孫子;王守一是王仁皎的兒子;高力士是潘州人。

  甲子,上因王毛仲取閑廄馬及兵三百余人,自武德殿入虔化門,召元楷、慈,先斬之,擒膺福、猷于內客省以出,執至忠、羲于朝堂,皆斬之。懷貞逃入溝中,自縊死,戮其尸,改姓曰毒。上皇聞變,登承天門樓。郭元振奏,皇帝前奉誥誅竇懷貞等,無他也。上尋至樓上,上皇乃下誥罪狀懷貞等,因赦天下,惟逆人親黨不赦。薛稷賜死于萬年獄。

  甲子(初三),唐玄宗通過王毛仲調用閑廄中的馬匹以及禁兵三百余人,從武德殿進入虔化門,召見常元楷和李慈二人先將他們斬首,在內客省逮捕了賈膺福和李猷并將他們帶出,又在朝堂上逮捕了蕭至忠和岑羲,下令將上述四人一起斬首。竇懷貞逃入城壕之中自縊而死,唐玄宗下令斬戮他的尸休,并將他的姓改為毒氏。太上皇唐睿宗聽到事變發生的消息后,登上了承天門的門樓。郭元振上奏唐睿宗道:“皇帝只是奉太上皇誥命誅殺竇懷貞等奸臣逆黨,并沒有發生什么其他的事。”玄宗皇帝也隨后來到門樓之上,唐睿宗于是頒發誥命列舉竇懷貞等人的罪狀,并大赦天下,只是逆臣的親屬黨羽不在赦免之列。薛稷被賜死在萬年縣獄中。

  乙丑,上皇誥:“自今軍國政刑,一皆取皇帝處分。朕方無為養志,以遂素心。”是日,徙居百福殿。

  乙丑(初四),太上皇唐睿宗發布誥命:“從現在起,所有軍國政務與刑賞教化,均由皇帝處理。朕正好清靜無為,修心養性,以遂平生夙愿。”在這一天,太上皇移居到百福殿居住。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賜死于家,公主諸子及黨與死者數十人。薛崇簡以數諫其母被撻,特免死,賜姓李,官爵如故。籍公主家,財貨山積,珍物侔于御府,廄牧羊馬、田園息錢,收入數年不盡。慧范家亦數十萬緡。改新興王晉之姓曰厲。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直到事發三天以后才出來,被唐玄宗下詔賜死在她自己的家中,她的兒子以及黨羽被處死的達數十人。薛崇簡因為平日屢次諫阻其母太平公主而受到責打,所以例外地被免于死刑,唐玄守將他賜姓為李氏,并準許他留任原職。唐玄宗還下令將太平公主的所有財產沒收充分,在抄家時發現公主家中的財物堆積如山,珍寶器玩可以與皇家府庫媲美,廄中牧養的羊馬、擁有的田地園林和放債應得的利息,幾年也沒收不完。胡僧慧范也擁有家產達數十萬緡。唐玄宗又下令將新興王李晉的姓氏改為厲。

  初,上謀誅竇懷貞等,召崔,將托以心腹,弟滌謂曰:“主上有問,勿有所隱。”不從。懷貞等既誅,與右丞盧藏用俱坐私侍太平公主,流竇州,藏用流瀧州。新興王晉臨刑嘆曰:“本為此謀者崔,今吾死生,不亦冤乎!”會有司鞫宮人元氏,元氏引同謀進毒,乃追賜死于荊州。薛稷之子伯陽以尚主免死,流嶺南,于道自殺。

  當初,唐玄宗在籌畫誅殺竇懷貞等人時,曾召見崔,想將他當作心腹。崔的弟弟崔滌對他說:“無論皇帝問到你什么,你都不能有所隱瞞。”崔沒有采納。竇懷貞等人被殺后,崔與尚書右丞盧藏用兩人都因私侍太平公主獲罪,崔被流放到竇州,盧藏用被流放到瀧州。新興王李晉臨刑之際嘆道:“本來提出這個主意的人是崔,現在我被處死,崔反而能夠保住性命,這不是天大的冤枉嗎!”適逢有關部門審訊宮女元氏,元氏供出崔與她同謀投毒謀害玄宗,唐玄宗于是重新下詔將崔賜死在他流放途中經過的荊州。薛稷的兒子薛伯陽由于娶公主為妻的緣故而被免于處死,流放嶺南,他在流放途中自殺身死。

  初,太平公主與其黨謀廢立,竇懷貞、蕭至忠、岑羲、崔皆以為然,陸象先獨以為不可。公主曰:“廢長立少,已為不順;且又失德,若之何不去!”象先曰:“既以功立,當以罪廢。今實無罪,象先終不敢從。”公主怒而去。上既誅懷貞等,召象先謂曰:“歲寒知松柏,信哉!”時窮治公主枝黨,當坐者眾,象先密為申理,所全甚多;然未嘗自言,當時無知者。百官素為公主所善及惡之者,或黜或陟,終歲不盡。

  當初在太平公主與其黨羽謀劃廢掉玄宗皇帝之時,竇懷貞、蕭至忠、岑羲、崔等人都贊成此舉,只有陸象先認為這樣做不行。太平公主說:“太上皇廢長立少,已經不合道理,再加上皇帝失德,為什么不能將他廢掉呢!”陸象先說:“既然皇帝當初是以立有大功而被立為太子的,那么就只能以獲罪為由將其廢黜。現在皇帝實際上沒有罪,我終究不敢茍同。”太平公主十分生氣地離去。唐玄宗誅殺竇懷貞等人以后,召見陸象先說:“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當時正值嚴厲懲處太平公主黨羽的時候,應當入獄受罰的人非常之多,陸象先悄悄地為這些人申明冤屈,很多人因而得以保全性命,但他從未自己說起過這些事,當時也沒有人知道此事內情。朝廷百官中平素受到太平公主的善待或者憎惡的人,此時有的被降職貶黜,有的受到提拔重用,這項工作總共持續了一年之久,仍未全部做完。

  丁卯,上御承天門樓,赦天下。

  丁卯(初六),唐玄宗親自來到承天門樓,發布詔命,大赦天下。

  己巳,賞功臣郭元振等官爵、第舍、金帛有差。以高力士為右監門將軍,知內侍省事。

  己巳(初八),唐玄宗賞賜有功之臣郭元振等人大小不等的官職爵位以及數量不同的田宅錢物,還任命高力士為右監門將軍,讓他主持內侍省事務。

  初,太宗定制,內侍省不置三品官,黃衣廩食,守門傳命而已。天后雖女主,宦官亦不用事。中宗時,嬖幸猥多,宦官七品以上至千余人,然衣緋者尚寡。上在藩邸,力士傾心奉之,及為太子,奏為內給事,至是以誅蕭、岑功賞之。是后宦官稍增至三千余人,除三品將軍者浸多,衣緋、紫至千余人,宦官之盛自此始。

  當初唐太宗曾定下制度,內侍省不設置三品官,內侍們無非是身著黃色朝服,領取皇家發放的祿米,做一些把守宮門、傳達詔命之類的事情。武則天雖是女皇帝,宦官也不執掌朝政。唐中宗時期,受到他親信寵愛的近臣很多,以至于級別在七品以上的宦官達一千余人,但是身著緋色朝服的宦官尚不多見。唐玄宗任親王的時候,高力士就對他傾心事奉,玄宗被立為太子之后,便奏請唐睿宗任命高力士為內給事,此次因誅除蕭至忠、岑羲等人有功,唐玄宗又賜給他高官。從此以后宦官逐漸增加到三千多人,被任命為三品將軍的人也越來越多,穿紅、紫朝服的達到一千余人,宦官勢力從此膨脹起來。

  [12]壬申,遣益州長史畢構等六人宣撫十道。

  [12]壬申(十一日),唐玄宗派遣益州長史畢構等六人安撫全國十道。

  [13]乙亥,以左丞張說為中書令。

  [13]乙亥(十四日),唐玄宗任命尚書左丞張說為中書令。

  [14]庚辰,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陸象先罷為益州長史、劍南按察使。八月,癸巳,以封州流人劉幽求為左仆射、平章軍國大事。

  [14]庚辰(十九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陸象先被貶為益州長史、劍南按察使。八月癸巳(初二),唐玄宗任命被流放到封州去的劉幽求為尚書左仆射、平章軍國大事。

  [15]丙辰,突厥可汗默啜遣其子楊我支來求婚;丁巳,許以蜀王女南和縣主妻之。

  [15]丙辰(二十五日),突厥可汗默啜派遣他的兒子楊我支前來求婚;丁巳(二十六日),唐玄宗答應將蜀王之女南和縣主嫁給默啜。

  [16]中宗之崩也,同中書門下三品李嶠密表韋后,請出相王諸子于外。上即位,于禁中得其表,以示侍臣。嶠時以特進致仕,或請誅之,張說曰:“嶠雖不識逆順,然為當時之謀則忠矣。”上然之。九月,壬戌,以嶠子率更令暢為虔州刺史,令嶠隨暢之官。

  [16]唐中宗駕崩之后,同中書門下三品李嶠秘密地向韋皇后上表,請求將相王李旦的兒子們外放出京。唐玄宗即位之后,在宮中發現了李嶠的奏表,并將它拿給侍臣們傳看。李嶠當時已經以特進的資格退休,有人建議將李嶠處死,張說說:“李嶠雖然沒能分清善惡忠奸,但是他為當時的執政者出謀獻策卻也可以稱得上是竭忠盡智了。”唐玄宗認為他說的對。九月壬戌(初二),唐玄宗任命李嶠之子率更令李暢為虔州刺史,并下令李嶠隨同其子赴任。

  [17]庚午,以劉幽求同中書門下三品。

  [17]庚午(初十),唐玄宗任命劉幽求為同中書門下三品。

  [18]丙戌,復置右御史臺,督察諸州;罷諸道按察使。

  [18]丙戌(二十六日),唐玄宗下詔恢復右御史臺,負責對各州的督察,同時廢除諸道按察使。

  [19]冬,十月,辛卯,引見京畿縣令,戒以歲饑惠養黎元之意。

  [19]冬季,十月,辛卯(初一),唐玄宗召見京縣及畿縣縣令,告誡他們在饑荒之年應當關懷扶助黎民百姓。

  [20]己亥,上幸新豐;癸卯,講武于驪山之下,征兵二十萬,旌旗連亙五十余里。以軍容不整,坐兵部尚書郭元振于下,將斬之。劉幽求、張說跪于馬前諫曰:“元振有大功于社稷,不可殺。”乃流新州。斬給事中、知禮儀事唐紹,以其制軍禮不肅故也。上始欲立威,亦無殺紹之意,金吾衛將軍李邈遽宣敕斬之。上尋罷邈官,廢棄終身。時二大臣得罪,諸軍多震懾失次。惟左軍節度薛訥、朔方道大總管解琬二軍不動,上遣輕騎召之,皆不得入其陳。上深嘆美,慰勉之。

  [20]己亥(初九),唐玄宗來到新豐。癸卯(十三日),唐玄宗與文武官員在驪山腳下講習武事,共調集了兵士二十多萬,旌旗連綿達五十余里。由于軍容不整的緣故,唐玄宗讓兵部尚書郭元振跪在軍中的大旗之下,準備將其斬首。劉幽求、張說跪在玄宗的馬前進諫說:“郭元振曾為大唐的江山社稷立下大功,不能殺。”唐玄宗于是將郭元振流放到新州。唐玄宗還下令將給事中、知禮儀事唐紹斬首,原因是他所制定的軍禮不夠整肅。其實唐玄宗原本只是打算借此樹立自己的聲威,并沒有殺死唐紹的意思,只是由于金吾衛將軍李邈急忙宣布了將其斬首的敕命,所以才弄假成真。事后不久唐玄宗便罷免了李邈的職務,將他廢棄終身。當時由于郭元振、唐紹這兩位大臣都受懲處,各路軍馬大多震驚失措,隊形凌亂,只有左軍節度薛訥和朔方道大總管解琬二人所領軍兵巋然不動,唐玄宗派遣輕裝的騎兵宣召他們前來,但這些使者都無法進入他們的陣營。唐玄宗對他們二人十分贊賞,慰問勉勵了他們一番。

  甲辰,獵于渭川。上欲以同州刺名姚元之為相,張說疾之,使御史大夫趙彥昭彈之,上不納。又使殿中監姜皎言于上曰:“陛下常欲擇河東總管而難其人,臣今得之矣。”上問為誰,皎曰:“姚元之文武全才,真其人也。”上曰:“此張說之意也,汝何得面欺,罪當死!”皎叩頭首服,上即遣中使召元之詣行在。既至,上方獵,引見,即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甲辰,(十四日),唐玄宗在渭川狩獵。唐玄宗想任用同州刺史姚元之為宰相,張說一向忌恨姚元之,便指使御史大夫趙彥昭彈劾他,但唐玄宗不理睬。張說又指使殿中監姜皎向唐玄宗進言道:“陛下早就想任命一位河東總管,卻苦于找不到合適的人選,臣現在發現了這樣一位稱職的人。”唐玄宗問他這個人是誰,姜皎回答說:“姚元之文武全才,是擔任河東總管的合適人選。”唐玄宗說:“這是張說的主意,你竟敢當面欺騙朕,應當處以死刑!”姜皎趕忙叩頭自首謝罪,唐玄宗當即派遣宦者將姚元之征召到渭川來。姚元之抵達后,唐玄宗正在狩獵,馬上召見了他,并任命他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元之吏事明敏,三為宰相,皆兼兵部尚書,緣邊屯戍斥候,士馬儲械,無不默記。上初即位,勵精為治,每事訪于元之,元之應答如響,同僚唯諾而已,故上專委任之。元之請抑權幸,愛爵賞,納諫諍,卻貢獻,不與群臣褻狎;上皆納之。

  姚元之處理政務精明干練,曾三次擔任宰相,每次都兼任兵部尚書,他對于邊境地區的戍兵駐屯營地和偵察了望哨所,以及士卒馬匹倉儲器械的數量,無不默默地記在心里。唐玄宗剛剛即位,勵精圖治,遇事都要先聽聽姚元之的意見,元之也是每次都能對答如流,他的同僚則只能唯唯諾諾而已,所以玄宗也就一心信任他。姚元之請求唐玄宗削奪受寵的權貴之家的權勢,珍惜手中的爵祿賞賜,采納敢于犯顏直諫的臣子的建議,不按受臣下進獻的貢品,不與群臣開一些輕慢無禮的玩笑。唐玄宗對他的上述建議都一一采納。

  乙巳,車駕還京師。

  乙巳(十五日),唐玄宗返回京城。

  [21]姚元之嘗奏請序進郎吏,上仰視殿屋,元之再三言之,終不應;元之懼,趨出。罷朝,高力士諫曰:“陛下新總萬機,宰臣奏事,當面加可否,奈何一不省察!”上曰:“朕任元之以庶政,大事當奏聞共議之;郎吏卑秩,乃一一以煩朕邪!”會力士宣事至省中,為元之道上語,元之乃喜。聞者皆服上識君人之體。

  [21]姚元之曾經奏請依照順序提拔任用郎吏,玄宗卻只是盯著宮殿的屋頂不作聲,姚元之幾次重復,玄宗始終一言不發。姚元之感到十分恐懼,便急忙退出。當日罷朝以后,高力士向玄宗進諫道:“陛下剛剛總理天下大事,宰臣上奏言事,就應當面表明您自己的態度,為什么您對姚元之的建議不聞不問、一言不發呢!”唐玄宗回答說:“朕讓姚元之總理朝廷庶政,遇有軍政大事可以當面奏聞共同的商議;郎吏是小官,這樣的事也要一一打擾朕嗎!”適逢高力士奉旨到省中宣諭詔命,將玄宗的話轉達給了姚元之,姚元之這才轉憂為喜。知道這件事的人無不嘆服玄宗深明為君之道。

  左拾遺曲江張九齡,以元之有重望,為上所信任,奏記勸其遠諂躁,進純厚,其略曰:“任人當才,為政大體,與之共理,無出此途。而之用才,非無知人之鑒,其所以失溺,在緣情之舉。”又曰:“自君侯職相國之重,持用人之權,而淺中弱植之徒,已延頸企踵而至,諂親戚以求譽,媚賓客以取容,其間豈不有才,怕失在于無恥。”元之嘉納其言。

  左拾遺曲江縣人張九齡,鑒于姚元之聲望極高,又受到唐玄宗的信任和重用,所以寫給了他一封信,勸他疏遠阿諛奉承急于進取之徒,提拔任用純正忠厚之士,這封信的大意是:“任用的人必須有才能,是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與有才能的人共同處理政事,治理國家不能超越這一途徑。以往在任用賢才的時候,掌權者并非不具備識別人才的本領,之所以存在很多弊端,是由于考慮私情的緣故。”信中還說:“自從您擔任宰相職務,執掌用人的大權以來,那些淺薄鄙陋、軟弱無能的人,已經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跟,向您圍攏過來,他們或者諂媚您的親戚以求得他們的贊譽,或者討好您的賓客以取悅他們。我相信他們中間也許會有有才能的人,但認為他們實在是太無恥了。”姚元之十分贊賞他的建議,并予以采納。

  新興王晉之誅也,僚吏皆奔散,惟司功李步從,不失在官之禮,仍哭其尸。姚元之聞之,曰:“欒布之儔也。”及為相,擢為尚書郎。

  在新興王李晉被處斬的時候,他原來的部屬紛紛逃散,只有司功李一人徒步跟隨在他身邊,沒有改變當屬官時的禮節,并在行刑后對故主的尸體放聲痛哭。姚元之聽說這件事后贊道:“這才是像欒布那樣的忠義之士啊!”現在姚元之又擔任了宰相職務,便將李提升為尚書郎。

  [22]己酉,以刑部尚書趙彥昭為朔方道大總管。

  [22]己酉(十九日),唐玄宗任命刑部尚書趙彥昭為朔方道大總管。

  [23]十一月,乙丑,劉幽求兼侍中。

  [23]十一月,乙丑(初五),劉幽求兼任侍中。

  [24]辛巳,群臣上表請加尊號為開元神武皇帝;從之。戊子,受冊。

  [24]辛巳(二十一日),群臣上表請求為皇帝加上開元神武皇帝的尊號,唐玄宗同意。戊子(二十八日),唐玄宗接受群臣進上尊號的冊書。

  [25]中書侍郎王琚為上所親厚,群臣莫及。每進見,侍笑語,逮夜方出;或時休沐,往往遣中使召之。或言于上曰:“王琚權譎縱橫之才,可與之定禍亂,難與之守承平。”上由是浸疏之。是月,命琚兼御史大夫,按行北邊諸軍。

  [25]中書侍郎王琚受到唐玄宗的親近和厚愛,沒有哪一個大臣能夠與他相比。每次進見皇帝時,王琚都要陪玄宗談笑,直到晚上才退出;有時休假時,也往往要派宦官宣召他入宮相會。有人對唐玄宗進言道:“王琚精通權略,是一位機巧詭詐的縱橫之士,陛下可以與他一起平定禍亂,卻難以與他共同治理承平之世。”唐玄宗因此開始逐漸疏遠王琚。在這個月里,玄宗任命他兼任御史大夫,派他到北部邊境地區巡察各部隊。

  [26]十二月,庚寅,赦天下,改元。尚書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中書省為紫微省;門下省為黃門省,侍中為監;雍州為京兆府,洛州為河南府,長史為尹,司馬為少尹。

  [26]十二月,庚寅(初一),唐玄宗下詔大赦天下,改年號為開元。同時下詔改尚書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改中書省為紫微省;改門下省為黃門省,門下侍中為黃門監;改雍州為京兆府,洛州為河南府,州的長史改稱為尹,州的司馬改稱為少尹。

  [27]甲午,吐蕃遣其大臣來求和。

  [27]甲午(初五),吐蕃派遣大臣前來求和。

  [28]壬寅,以姚元之兼紫微令。元之避開元尊號,復名崇。

  [28]壬寅(十三日),唐玄宗任命姚元之兼任紫微令。姚元之為避開元神武皇帝尊號,便恢復其原名為姚崇。

  [29]敕:“都督、刺史、都護將之官,皆引面辭畢,側門取進止。”

  [29]唐玄宗發布敕命:“都督、刺史、都護準備赴任時,都要在引見當面辭別天子后,在左右側門聽候皇帝的旨意。”

  [30]姚崇既為相,紫微令張說懼,乃潛詣岐王申款。他日,崇對于便殿,行微蹇。上問:“有足疾乎!”對曰:“臣有腹心之疾,非足疾也。”上問其故。對曰:“岐王陛下愛弟,張說為輔臣,而密車入王家,恐為所誤,故憂之。”癸丑,說左遷相州刺史。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劉幽求亦罷為太子少保。甲寅,以黃門侍郎盧懷慎同紫微黃門平章事。

  [30]姚崇擔任宰相職務以后,紫微令張說感到擔憂恐懼,便私下到岐王那里表明自己傾心依附的誠意。后來有一天,姚崇在便殿回答唐玄宗的問話時,腳略微有點瘸,唐玄宗問他:“您的腳是不是有毛病?”姚崇回答道:“臣有心病,沒有腳病。”玄宗問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姚崇答道:“岐王是陛下心愛的弟弟,張說是宰相,卻秘密地乘車到岐王的家里去,臣擔心岐王會被張說所誤,所以心中很是擔憂。”癸丑(二十四日),唐玄宗將張說貶為相州刺史,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劉幽求也被免去宰相職務,降職為太子少保。甲寅(二十五日),唐玄宗任命黃門侍郎盧懷慎為同紫微黃門平章事。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