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手寫板官網(電腦手寫板怎么才能連接電腦使用)
大將軍手寫板官網文章列表:
- 1、電腦手寫板怎么才能連接電腦使用
- 2、歷代后妃盤點系列之身有缺陷的后妃上
- 3、曹操到死也想不到,是這兩人把曹魏江山送給了司馬懿
- 4、楊普義:書概評注三
- 5、江南毛氏一世祖東晉名將毛寶的骨灰盒收藏在日本久保惚紀念美術館
電腦手寫板怎么才能連接電腦使用
電腦手寫板怎么才能連接電腦使用?很多小伙伴買來電腦手寫板不知道怎么連到電腦上使用,其實我們要先給電腦安裝相關驅動才可以,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給電腦裝上電腦板驅動吧。
1、在你的電腦板官網上,找到官網的驅動欄目,在官網下載你的電腦板驅動到電腦上。
2、接著搜索自己想要下載的驅動,然后選好對應的電腦夏天點擊下載。
3、然后跟著導航步驟,安裝提示把驅動裝在電腦上即可,切記要將數據線把電腦和電腦板連接起來。
4、點擊Huion Tablet圖標,然后在驅動內選擇數位筆,對壓感進行調試,設置完之后打開夏天自帶的手寫輸入面包,就可以用電腦手寫板進行手寫文字了。
歷代后妃盤點系列之身有缺陷的后妃上
中國歷史上的后妃們,絕大多數都是貌美如花的標致女子。即便是容貌不佳,至少也是肢體健全的正常人。不過,缺陷是人人都有的,縱然是母儀天下的后妃,也免不了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今天,@大圣夫人镕銦姐姐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有“缺陷”的后妃。(注:貌丑不算缺陷呦)
傳說時代黃帝次妃--嫫母
嫫母,中國古代最有名的丑女,“四大丑女”之首,傳說時代黃帝的次妃。
黃帝選妻不重貌而重德行,元妃嫘祖如此,他后來娶的次妃嫫母也是如此。嫫母究竟有多丑呢?《琱玉集-丑人篇》中說:“錘額顣頞,形麁色黑。”翻譯成白話就是:嫫母長得額頭形似紡錘,塌鼻梁,五官緊湊;肥胖像箱子,膚色很黑。丑并不是缺陷,嫫母的缺陷是她的肥胖。
傳說黃帝為了阻止部落之間的搶婚現象,專門挑選了一個面貌丑陋,但是品德賢淑且溫良的女子作為自己的第四個妻子,并讓她管理自己的后宮,這個女子就是嫫母。 嫫母貌丑,但是極為賢惠。屈原《九章·惜往日》:"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就是說她為人賢德。嫫母嫁給黃帝后,對部落里的婦女們實施德化教育。據說,人類使用的第一面鏡子就是嫫母發明制作的。
相傳嫫母與元妃嫘祖的關系非常好,兩個人甚至“居一門中”,即同住一個房間。后來,黃帝周游天下,嫘祖病死于途中。因為嫫母貌丑,傳聞連鬼都怕她,所以黃帝就任命嫫母為“方相氏”,就是先導神,走在隊伍的最前面負責驅鬼。黃帝封嫘祖為“祖神”,讓嫫母“監護于道”,其實就是給嫘祖守墓,也可見嫘祖與嫫母中間的情誼很深。
嫫母生有一個兒子倉林。后世中逐疫驅鬼的假面具“魌頭”,就是根據嫫母的遺像畫出來的。
春秋吳王夫差妃--西施
西施,子姓施氏,名夷光,也稱先施、西子,生卒年不詳,越國句無苧蘿村(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苧蘿村)人,春秋時期吳國君主夫差的妃子。
西施影視劇形象(樂蒂飾演)
西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天生麗質、傾國傾城,成語“沉魚落雁”中的沉魚就是來源自西施的典故。西施出身清寒,自幼隨母在江邊浣紗,故又稱"浣紗女"。當時,越國被吳國所敗,不得已稱臣。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謀復國。勾踐探知吳王夫差好色,便自民間尋得美女西施、鄭旦(鄭旦在歷史上有無其人,史學界一直很有爭議),進獻給夫差。
西施雖為弱質女子,但心有大志向,為了國家,忍辱負重。吳王夫差愛其美色,天天與西施飲宴歡樂,逐漸荒廢政事。夫差特意為西施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筑大池,池中設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又專門為她筑"響屐廊",用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放置起來,鈴聲和大缸的回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癡,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于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
西施善歌舞,但其有一個缺陷,就是腳很大,比普通的女子的腳都要大。為了掩蓋這個缺陷,所以她經常穿長裙,又為自己特制了一雙木屐,腰間系一串鈴鐺,結果因為鞋子高了一塊,不但看不出來腳大,還因為走路時左右搖擺,加之長裙飄飄,反而格外地突出了娉婷身材,翩翩風姿。
關于西施的結局,史學界一直都有爭議,有理有據的結局有六種之多:1、愧疚自縊說;2、被范蠡帶走說;3、被范蠡沉湖說;4、被吳人沉江說;5、被勾踐沉江說;6、被越國王后沉江說,等等。其中,沉江說最具代表性,無論是被范蠡、勾踐、吳國人、越國王后所為,西施都是被沉江而死。可憐一代佳人,為國忍辱負重,卻沒有得到善終,實在是讓人唏噓。
戰國齊宣王王后--鐘離春(鐘無艷)
鐘無艷,姓鐘離,名春,無鹽(今山東省東平縣)人,也稱鐘無鹽。生卒年不祥,戰國時期齊宣王田辟疆的王后。鐘無艷同樣是“四大丑女”之一,她最大的缺陷就是禿發和雞胸駝背。現在的很多影視劇里鐘無艷都是有一塊很大很深的胎記,但是在歷史書中,并沒有關于鐘無艷有胎記的記載,反而是說她“凹頭深目,長肚大節,昂鼻結喉,肥頂少發,皮膚烤漆”,翻譯成白話就是:長得高額深眼,長腹粗腿,翹鼻結喉,肥頸禿發,雞胸駝背,皮膚漆黑。
鐘無艷影視劇形象(鄭秀文飾演),但是真實的鐘無艷根本不是這么漂亮的
鐘無艷雖然貌丑,但是才智過人,尤其對政事有著自己深刻的認識。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性格暴烈,喜歡被人吹捧,全國上下人心惶惶。鐘無艷飽讀詩書,志向遠大,為了拯救國家,她冒著殺頭的危險,來到都城臨淄求見齊宣王。
一日,齊宣王正在漸臺邊飲酒作樂,邊欣賞美艷的宮娥輕歌曼舞。這時,鐘無艷闖殿求見,自稱為齊國嫁不出去的女子,聽聞齊王圣明,自愿入后宮,為君王執笤帚。眾宮女看她這般丑陋的模樣,紛紛嗤笑。齊宣王聽了她的話,也覺得很好笑。不過,可能是出于窮極無聊,他還是決定問她幾句,便說:“丑婦,你不容于鄉里,竟自薦于萬乘之上,莫非身懷奇才高藝?”鐘無艷回答道:“不敢稱奇才高藝,但學得一種隱形術,愿為大王獻技助興。”說完,她真的隱形到眾人都看不到了,眾人皆紛紛稱奇。此舉成功引起了齊宣王的興趣,便留她在宮中,次日繼續表演。
第二天,齊宣王讓鐘無艷接著表演。這回,鐘無艷來了個無實物表演。她只做了瞪眼、銜齒、舉手、撫膝四個動作,并連呼四個“險”字。齊宣王不明其意,鐘無艷開口勸諫道:“今齊國有西秦南楚的威脅,此一險;大王勞民傷財修筑華麗漸臺,此二險;朝中貶賢用佞,此三險;君王沉迷酒色,不理國政,此四險。我瞪眼為大王察烽火之變,銜齒為大王懲拒諫之口,舉手替大王逐奸佞之臣,撫膝求大王拆游宴之臺。(此段內容根據劉向《列女傳--齊鐘離春》譯成白話)
齊宣王大為觸動。他畢竟也是個很有志向的君王,將鐘無艷的話細細思忖了一番,覺得非常有道理,于是納諫,從此罷宴樂、拆漸臺、除佞臣、強兵、實國庫。不僅如此,他認為鐘無艷的出現,簡直是上天給予他的恩賜,于是冊立鐘無艷為王后。在她的輔佐之下,齊國大治。
“無鹽”在后世的詩詞中,常作為丑女的代稱,詩仙李白就曾在《于闐采花》中寫道:“丹青能令丑者妍,無鹽翻在深宮里。”元人還將她的事跡編成雜劇,贊揚她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而鐘無艷除了幫助齊宣王重振朝綱,她也給后世流傳下兩個著名的成語:“自薦枕席”、“丑勝無艷”。
戰國齊愍王王后--宿瘤
宿瘤,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齊國東郭(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人,聰明睿智,形貌端莊,只是脖頸處長一肉瘤,所以人稱宿瘤女,又因終日以采桑為業,所以亦稱"采桑女"。
漢劉向 《列女傳·齊宿瘤女》:" 宿瘤女 者, 齊 東郭采桑之女, 閔王 之后也。項有大瘤,故號 宿瘤 。"后作為丑女的典型。當時的男子們見了宿瘤脖子上的大瘤子幾乎都被嚇跑了,因此她到了二十多歲都沒有嫁出去。如果按照今天的醫學常識,"瘤子"長在頸下,就是甲狀腺腫大,古代醫藥不夠發達,無法醫治,無法切除,也不明白病因。
齊愍王就是上面提到的齊宣王的兒子。他某日去田間游訪,民眾們對他都是趨之若鶩,圍著他高聲歌頌。唯有宿瘤對周圍的一切不聞不問,甚至不屑一顧。她這種與眾不同的性格,引起齊愍王的好奇心,不惜移樽就教。宿瘤見識高深,品德高尚,十分賢德。齊愍王對她的人品才智肅然起敬,更為敬重而滋生愛意 ,于是娶她做了王后。
可惜的是,宿瘤婚后不久就去世了。齊愍王痛失賢內助,終至驕橫失態,疏遠賢臣,親近奸佞,把之前辛辛苦苦建立的局面,敗壞得七零八落。燕昭王聯合秦趙韓魏,大舉伐齊,幾乎滅掉齊國。齊愍王逃亡,后被殺死。
其實,齊愍王娶宿瘤女,和他父親齊宣王娶鐘離春一樣,完全是按挑選臣子的標準,帶著功利的心態,把她看成是事業更上一層樓的工具,同時制造"重德不重貌"的表象。真實的歷史中,齊愍王后宮佳麗如云,對宿瘤女想來也無愛情可言。這一點上,宿瘤女與前輩鐘離春,倒是同病相憐。
漢文帝皇后--竇氏
竇氏,(前205-前135年), 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引皇甫謐言,云“竇后名猗房”, 清河觀津(今河北省棗強縣)人。漢文帝劉恒的皇后。
竇氏影視劇形象(林心如飾演)
竇氏年輕的時候,是個絕代佳人,身體并沒有任何缺陷。她是在年老之后,雙目失明,成為了殘疾人。竇氏出身貧寒,父親墮河而死,留下她和兩個弟弟。后來,朝廷到清河招募宮女,年少的竇氏為了拿到賞金養活弟弟,便只身應召入宮,從此與弟弟失散。
呂后臨朝稱制,要將宮女們分賜給各藩王。竇氏請求到趙國,這樣能夠離家鄉近一些,以便尋找兩個弟弟。可是,太監在造冊時,卻粗心地將她分到了代國。就這樣,竇氏離開了長安,前往代國。
因為是呂后所賜,代王劉恒親自來接見這幾個宮女。當看到竇氏的時候,劉恒不禁被吸引住目光。竇氏生得體態婀娜,容顏嬌美,比代王宮中所有的宮女姬妾都要漂亮。劉恒當晚就傳竇氏侍寢,此后更給予重寵。劉恒的嫡夫人早逝,所生的四個兒子也先后夭折。竇氏生了二子一女,分別是王子劉啟、劉武,女兒劉嫖。劉恒對竇氏非常看重,幾年后竇氏以宮女身份薦升為代王妃。
前180年,劉恒即位為漢文帝,同年冊立竇氏為皇后。竇氏所生的長子劉啟立為太子,次子劉武封為淮陽王,很快升為梁王,女兒劉嫖則封為館陶公主(即著名的陳阿嬌的母親)。及竇氏年長色衰,文帝對其寵愛日減。竇皇后雖然寵幸不及從前,但是文帝對她還是非常尊重和重視的。竇皇后進宮前過過苦日子,所以很同情百姓生活的疾苦。她經常勸文帝節儉,文帝接納了她的建議。文帝此后提倡儉樸,自己帶頭穿粗糙的絲綢,就連寵妃慎夫人的衣著都要求不許長到垂地。文帝當了二十年皇帝,宮里的車騎服御幾乎就沒有增加過,這與竇皇后的勸諫有一定的關系。
竇氏影視劇形象(歸亞蕾飾演)
后元七年(前157年),漢文帝死,劉啟繼立為景帝,尊竇氏為皇太后。竇太后年老后喜歡黃老之術,且雙目失明。但她的身體卻是十分硬朗,在平均年齡只有三十幾歲的漢朝,竇氏能夠活到七十歲,已是十分難得。
漢武帝妃--鉤弋夫人
鉤弋夫人,(前112?-前88年),河間(今河北省獻縣)人,漢武帝劉徹的妃子。因其是趙國人,故也有人稱之為“趙氏”、“趙婕妤”。
古書中記載的鉤弋夫人畫像
鉤弋夫人自出生起,雙手就不能張開,一直是緊握拳頭的狀態。 漢武帝劉徹巡狩,路過河間時,觀天相、占卜吉兇的"望氣者"對漢武帝說此地有奇女,漢武帝立即下詔派人尋找。果然,官員們很快就從此地尋到了一個十幾歲年紀,漂亮聰慧的女子。漢武帝已經聽聞此女子此女子自幼便無法展拳,便親自伸出雙手將這女子的手輕輕一掰,女子的手便被分開,在手掌心里還緊緊地握著一只小玉鉤。眾人見了,紛紛稱奇,以為吉兆,便勸漢武帝納此女為妃。
漢武帝也喜歡這個年少漂亮的女子,便命人將此女扶入隨行的軺車,將其帶回皇宮。少女由此得到漢武帝的厚寵,號稱拳夫人 ,不久后被封為婕妤,人稱趙婕妤、鉤弋夫人。鉤弋夫人于前94年生下皇子劉弗陵,此時的漢武帝已經64歲,老來得子,十分高興。鉤弋夫人為了固寵,收買方士,對漢武帝說鉤弋夫人是懷孕十四個月才生下了皇子,古時堯帝也是其母懷孕十四個月才出生的,此乃大吉兆。漢武帝信以為真,將鉤弋夫人做居住的宮殿大門改名為“堯母門”,并讓宮中眾人成鉤弋夫人為“堯母”。
鉤弋夫人影視劇形象
后來的很多史學家認為,鉤弋夫人是小兒麻痹才會雙手握拳,但這無法解釋漢武帝能展開她的手并且手里有玉鉤。也有人認為握拳藏鉤就是當地官員和隨行人員取悅漢武帝的一出好戲。漢武帝晚年十分迷信,對于一些吉兆非常重視,加之鉤弋夫人又很美貌,于是官員們趁機將她送給漢武帝。
鉤弋夫人在當時的宮中是最得寵的妃子,所生的皇子劉弗陵也最得漢武帝喜愛。她為了給兒子和自己爭一個好前程,收買宦官、方士,不斷地在漢武帝面前稱贊自己的兒子,貶低其他的皇子。不料,聰明反被聰明誤。
征和二年(前91年),發生著名的巫蠱之禍,皇太子劉據因受蘇文、江充、韓說等人誣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敗后自殺。之后漢武帝一直沒有再立太子。劉弗陵是漢武帝最為年幼的兒子,征和三年至征和四年(前90年―前89年)之間,漢武帝認為年僅五六歲的劉弗陵身體好而且智商高,很像他少年之時,所以有心立他為太子。但因其年幼母少,恐怕女主垂簾禍害國家,猶豫不決。
前88年,漢武帝過完七十歲生日,終于決定選劉弗陵為繼承人,同時決定除掉其母鉤弋夫人。某日,漢武帝命內廷畫工描繪一張周公抱著周成王接受諸侯朝拜的圖畫,并賜給奉車都尉霍光 ,于是左右群臣都知道漢武帝想立小兒子劉弗陵為太子。數日之后,漢武帝斥責鉤弋夫人,鉤弋夫人摘下發簪、耳環,叩頭請罪。漢武帝命人將其拉走,送到宮廷的監獄中自盡,鉤弋夫人不斷回頭看著漢武帝,希望他能回心轉意。漢武帝卻說:“趣行,女不得活”(《史記-外戚世家》),意思是:“你快點走吧,反正你活不了了。”鉤弋夫人由此被賜死,時年僅二十四五歲左右。
后元二年(前87年)春天,漢武帝在彌留之際立劉弗陵為太子。任命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輔佐劉弗陵。 四天后,漢武帝去世,年僅八歲的劉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漢昭帝即位后,追封母親鉤弋夫人為皇太后,修建云陵(位于甘泉宮南,后稱女陵 )以安葬。
晉惠帝皇后--賈南風
賈南風,(256-300年),名峕,平陽襄陵(今山西省臨汾縣)人。晉尚書令賈充的女兒,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
賈南風
賈南風是歷史上有名的“丑皇后”,貌丑性妒,膚黑矮小。賈南風很矮,身高大約只有不到一米四,這是她最大的身體缺陷。 272年,賈南風被立為太子妃,嫁給了司馬衷。 因為司馬衷是個白癡,晉武帝一度想要廢掉他,便決定對他進行一次考試,如果成績不好便廢立。賈南風收買了出題人得到試題,又請張泓代答,讓司馬衷抄了一遍答案上交,這才保住了太子之位。
因為身材太過矮小,影響了生育能力,所以賈南風只生了一個女兒:臨海公主。她沒有兒子,便十分嫉妒太子宮中其他有寵的姬妾,只要發現有人懷孕,不問青紅皂白,一律剖腹殺死。晉武帝聽聞大怒,要廢去賈南風的太子妃位。結果,在楊皇后的力保之下,才得以保存。
公元289年,晉武帝駕崩,司馬衷繼位為晉惠帝,冊立賈南風為皇后。她不滿楊駿把持朝政,利用楚王司馬瑋等殺死楊駿及其黨羽數千人,廢皇太后楊芷(曾經力保賈南風的楊皇后的妹妹)為庶人,后來又將她活活餓死。賈南風擅權專政長達十年之久。
賈南風貌丑性淫,癡傻的丈夫司馬衷不能滿足她的性要求,于是她便以黑箱藏美少年入后宮,與之行淫后即殺人滅口。如此被殺者不計其數。唯有一個例外,乃是城南一個美少年,被綁入宮后,與賈南風行淫。事后,賈南風覺得這個美少年非常英俊,頗具魅力,竟然舍不得殺掉他,便送了他很多禮物,將他送出宮去。沒想到城南恰好發生一起重大失竊案,眾人見美少年一夜之間闊綽起來,疑心是他盜竊,便將他送到官府。美少年招供,說自己遇到一個大約三十五的女子,六短身材,形青色黑,眉后有疵,將他留在一個豪華的樓闕中,共寢歡宴,臨出贈與這些寶物。判官一聽,哪還有不明白的,這不就是賈皇后抓的男寵嗎。所以并不敢聲張,將美少年釋放回家了。
公元299年,賈南風矯詔,殺掉了太子司馬繘及其生母夫人謝玖,一時及其朝野及民間的諸多不滿。公元300年,趙王司馬倫領兵入宮,令司馬浟入殿廢后。賈南風不服,司馬浟拿出事先逼迫晉惠帝手寫的詔書宣讀。賈南風對晉惠帝說:“陛下有婦,使人廢之,亦行自廢。”可惜司馬衷自身難保,已經顧不上救她。后來,司馬倫擔心留下賈南風會生變故,便用金屑酒將賈南風賜死。賈南風死時,大約44歲左右。
晉成帝皇后--杜陵陽
杜陵陽,(321-341年),京兆(今陜西省西安)人,西晉名臣杜預的曾孫女,丹陽丞杜乂的女兒,晉成帝司馬衍的皇后。
杜陵陽的父親杜乂是東晉有名的美男子,杜陵陽很顯然得到了父親的遺傳,生得容顏嬌美,冰肌玉骨。但是杜陵陽有一個缺陷,就是一直到了十幾歲,都沒有長出牙齒。按照今天的醫學理論來看,她有可能是得了鈣不足的毛病。只不過在那個年代,醫學還不發達,杜陵陽這個“無齒”美人,雖然美貌絕倫,但是求親的人一看到她沒有牙齒,都只能放棄了求娶的念頭。
咸康二年(336年),晉成帝司馬衍16歲,開始選立皇后。因為杜陵陽的出身,她成為了候選人進宮。雖然沒有牙齒,但是晉成帝還是十分喜歡杜陵陽,選定她為皇后。奇怪的是,杜陵陽在被冊立為后的一夜之間,竟然長出了一口整齊潔白的牙齒,成為一件奇事。杜陵陽得到了晉成帝的專寵,但是并沒有生育。
341年,三吳的女子們不約而同的開始頭戴白花,一眼望去,一片縞素。《晉書-后妃傳》中說,當時的民間流傳著“天宮織女死,為之著服”,此為大兇之兆。果然,沒有多久,杜陵陽就突然去世了,年僅20歲。
晉成帝對于皇后的去世非常傷心,按照杜陵陽的遺囑,喪事從簡,陵墓不用雕飾,只要維持干凈就行了。杜陵陽死后被追謚為“成恭杜皇后”。
晉簡文帝妃--李陵容
李陵容,(?-400年),籍貫、家世不詳。史學家根據史書記載,考證出她應該是有黑人的血統。晉簡文帝司馬昱的淑妃。
皮膚黑其實按照今天的觀點來說,并不是缺陷。只不過,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中,女子以膚白為美,皮膚略黑一些都能算是不小的缺陷,何況李陵容還有黑人的血統,在當時的人們看來,等同于十分丑陋。
司馬昱原本是會稽王,王妃名叫王簡姬,生有一子司馬道生,立為世子。沒想到,在永和四年(公元348年)的時候,王簡姬與司馬昱的感情破裂。司馬昱一氣之下,幽禁了王簡姬,沒過多久,王簡姬便郁郁而終,世子司馬道生也夭亡了。此后數年中,其他姬妾所生的幾個兒子,也相繼夭折。司馬昱此時已經30歲,身邊沒有一個兒子,他擔心將來的王位無人繼承,便請來一位相士,入府給諸姬妾及宮人看相,看哪個人能給他生兒子。
李陵容大概就是這個樣子,確實是不太符合中國古代的審美
相士將王府一干女子看了個遍,認為只有其中一個人可生貴子。司馬昱連忙召見相士所說的這個女子,一見便傻了眼。這個女子個子很高,長得很黑,實屬相貌丑陋。他問身邊人此女子是何人,侍從沒人知道她叫什么,只知道她的綽號叫“昆侖女”(古代時,人們將黑人稱為昆侖奴)。這個女子,就是李陵容。
相士其實看出來,司馬昱的那些姬妾,長相雖然漂亮,但多為弱不禁風的江南美女,生育能力較弱。而李陵容,出身織坊宮人,經常勞動,因而身體健壯,臀部寬大(這是黑人身材的典型特點),生育能力自然會比那些姬妾強,這也是有點醫學依據的。司馬昱雖然對李陵容的相貌有點失望,但是他很相信相士的話。為了傳宗接代,于是從此開始招幸李陵容。府里的其他姬妾非常嫉妒,背后冷言冷語,稱之為“昆侖女發跡”。
公元352年李陵容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后來的晉孝武帝司馬曜。司馬昱中年得子,非常高興。李陵容又丑又黑,大約可能是性格很好吧,司馬昱得償所愿有了兒子以后,并沒有冷落她,反而更為寵幸她。后來,李陵容又生下了王子司馬道子(會稽文孝王)和女兒鄱陽長公主。她在王府中的地位逐日提高,沒有幾年,她已經成為了王府里舉足輕重的人物。原本那些嘲笑她的宮人姬妾們,眼見她如此得寵,都十分不忿,紛紛找到司馬昱哭訴,讓他不勝其煩。而李陵容則安靜本分,并不生事,兩相比較之下,司馬昱認為李陵容的德行端莊,又不生是非,后來干脆讓她管理起王府內務的一切事宜。
公元371年,司馬昱登基成為簡文帝,冊封李陵容為淑妃。由于司馬昱懷念起被自己幽禁而死的王妃王簡姬,且他本人清虛寡欲,所以在位的時候沒有冊立皇后,宮中嬪妃也不多,李陵容實則以淑妃的身份統領后宮。簡文帝死后,李陵容的兒子司馬曜繼位為孝武帝,尊李陵容為夫人,后晉皇太妃,禮儀、服飾皆同于皇太后,并同時享受皇太后的待遇。孝武帝死,安帝繼位,又加封李陵容為太皇太后。公元400年,李陵容去世,時年大約60余歲,謚“孝武文李太后”。
陳宣帝皇后--柳敬言
柳敬言,(534-616年),河東解縣(今河南省洛陽)人,鄱陽太守柳偃的女兒,陳宣帝陳頊的皇后。
柳敬言出身于南朝梁的世家大族,祖父是侍中中護軍,父親為太守,母親是梁武帝的女兒長城公主。柳敬言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性格端莊嫻雅,寬厚溫柔。據史料記載,柳敬言容貌姣好,身材瘦高,身長七尺二寸(相當于今天的1.7米以上)。但是她有一個缺陷,就是胳膊太長,垂手過膝。一個女子站立時,雙手垂到膝下,這畫面多少有點不那么和諧。
陳頊在江陵時,娶柳敬言為妻,553年生子陳叔寶(陳后主)。554年,陳頊與陳昌被西魏軍擄至長安,留下柳敬言和兒子陳叔寶,此后數年沒有相逢。561年,陳頊回朝,封柳敬言為安成王妃。568年,陳頊繼位為陳宣帝,冊立柳敬言為皇后。
宣帝陳頊后來寵愛錢貴妃,柳敬言從不爭風吃醋。每有貢品入宮,柳皇后總是將最好的送給錢貴妃,自己留下次一等的。因此,宣帝的后宮一直保持著和諧,鮮少宮斗之事發生。
582年,宣帝陳頊病危,他的31個兒子都在覬覦帝位。待宣帝死,太子陳叔寶于宣福殿守靈,皇二子陳叔陵乘其不備,用刀砍向陳叔寶的頸部,陳叔寶受傷倒地。柳皇后聞訊來救,也被砍傷。幸虧乳母吳氏急中生智,緊緊抱住陳叔陵,陳叔寶乘機逃入后殿。陳叔陵仍不罷休,還要追殺,恰好皇四子陳叔堅及時趕到,扼住陳叔陵的咽部,方使其無力松了手。陳叔堅奪過兇刀,將陳叔陵綁在柱上,請陳叔寶發落。陳叔陵自知死罪臨頭,極力掙脫,逃回府中,將自己的王妃寵妾等七人,推下井中溺死,而后逃走。柳敬言令衛將軍蕭摩訶追捕,殺死了陳叔陵,平息了一場政變。
陳叔寶繼位為后主,尊柳敬言為皇太后。后主因頸傷不能親理朝政,全靠柳敬言臨朝幫輔。583年,陳叔寶傷愈,柳敬言歸政,居弘范宮。589年,陳朝滅亡。柳敬言和陳后主被送至長安。615年,柳敬言在洛陽去世,終年82歲。
柳敬言是陳朝一位比較端正,名聲較好的皇后,《陳書-皇后傳》稱她“性謙謹,未嘗以宗族為請,雖衣食亦無所分遣”。說她沒有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家族搞特殊化。這在后妃中,確實是比較難得的。
未完,待續。
跟著@大圣夫人镕銦姐姐看歷史,帶你看看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歷史故事。歡迎點贊,關注,評論。#歷史##我在頭條搞創作##我要上 頭條##頭條歷史##后妃
曹操到死也想不到,是這兩人把曹魏江山送給了司馬懿
導讀:魏武帝曹操智謀深遠,窮其一生征伐不止,為其子孫留下了疆域廣闊的江山社稷!他在世時已為曹丕登基稱帝掃清了障礙,身后事能想到的都提前采取了措施,但他也管不了那么多那么遠,畢竟將來是個變數,誰也不能完全控制。雖如此但他憑多年洞察人的眼光,他知道司馬懿"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晉書.帝紀第一.宣帝》)意即:司馬懿不是甘心做別人臣子的人,一定會干涉曹魏政權!司馬懿活在世上,是他不放心的,所以提醒曹丕一定要防著司馬懿!
曹丕時期的司馬懿
曾經,司馬懿是曹丕四友(陳群、司馬懿、吳質、朱鑠)集團中的一員,助曹丕奪嗣成功,榮登大位。他是怎么助曹丕奪嗣的呢?歷史上也沒有明面上的明顯的出謀劃策。但他是曹操的文學士,他就利用曹操近臣的身份,及時把曹操的思想和動作告知曹丕。所以,曹丕還是相當信任他的。曹丕為帝后,也是相當的重用司馬懿。黃初三年(222年)、五年(224年),曹丕伐吳時,都是命司馬懿留守許昌。
曹丕
黃初六年(225年),曹丕伐吳,仍然命令司馬懿留守,還把司馬懿當成蕭何。黃初六年(225年),司馬懿官職轉為撫軍大將軍、假節,加給事中、錄尚書事。司馬懿推辭不久,曹丕推心置腹地對他說"吾于庶事,以夜繼晝,無須臾寧息。此非以為榮,乃分憂耳。"(出自《晉書》)曹丕死時,讓司馬懿作為四大托孤重臣之一。
曹叡時期的司馬懿
魏明帝曹叡,于黃初七年(226年)五月十六日,十八歲時被立為太子,并于幾個月后登基為帝。曹叡時期對司馬懿也是重用的,但談不上信任。司馬懿是一個隱藏的很深的人,為人不露鋒芒,夾起尾巴,小心謹慎。工作上看起來,為人本分,兢兢業業,任勞任怨!
司馬懿
曹叡曾經就司馬懿問過陳矯:帝憂社稷,問矯:"司馬公忠正,可謂社稷之臣乎?"矯曰:"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三國志》)意即:曹叡憂心國事,問陳矯:司馬懿這樣忠心正直的人,可以稱得上是社稷之臣嗎?陳矯答道:司馬懿確實是朝廷中很有名望的大臣,但是不是社稷之臣,我不知道。景初三年(239年),正月,曹叡病篤,計議托孤,曹叡自己擬定的托孤人選是:叔父、燕王曹宇為大將軍,以領軍將軍夏侯獻(夏侯惇族人)、武衛將軍曹爽(曹真之子)、屯騎校尉曹肇(曹休之子)、驍騎將軍秦朗(曹操養子)為輔,憑借宗親的力量,共同輔佐幼主曹芳。
孫資
可是這時候他的兩個近臣孫資、劉放卻出來干預了他的決定,要他選曹爽、司馬懿兩人為托孤大臣。曹叡第一次同意了,可過了一會又反悔了,因為他認為曹爽自己不行,他平常做事看起來就沒什么才能學問、性格軟弱容易被人所轄制,而司馬懿心機深沉、陰狠剛戾,這種組合太過危險,就下令停止前面討論的這種人選,又再次召見曹宇讓他輔政。
劉放執帝手寫詔
孫資、劉放知道明帝改變了主意,就再次覲見,并堅持要明帝維持原議。這時明帝很累精力不濟,只有再一次答應二人的請求。孫劉怕明帝又改變主意,就請求皇帝立刻下詔把托孤名單固定下來,但被明帝以疲乏不能書寫為由拒絕。劉放怕明帝可能會絕氣離世,便抓住明帝的手自己比劃寫下詔書,且立刻出宮昭告天下,還罷免曹宇等人的官職,并命令將他們及刻驅逐出宮。
曹爽
從曹叡整個托孤過程可以看出,是明帝的寵臣孫資、劉放為了自己的意愿而改了曹叡的托孤人選,讓司馬懿有機會篡權,這二人等于是親自把曹魏江山送到了司馬懿手上。孫資、劉放是何許人?竟敢這么做? 孫資、劉放都是曹操時就重用的掌管機密文書的要員。他們負責詔令文書的起草工作,在幫助曹丕代漢建魏有大功,所以曹丕時更是被倚重,到了曹叡時,孫資、劉放更為曹叡所寵信。
孫劉二人
曹叡擬定的托孤忠臣中夏侯獻、曹肇對孫資、劉放長期專權心懷不滿,曾威脅二人,若他們上臺執政,必將有所動作。孫劉二人內心惶恐,為自己保命,便極力阻止曹宇等人輔政,就這樣二人憑一己之私,把曹操辛苦打下的江山輕而易舉地交到司馬懿手中。
結語
由上述事情經過我們可以看出,曹魏江山易主是歷史的巧合-小人物的一次行動改寫了歷史的走向;但曹魏江山易主也是歷史的必然-曹操留下的重臣、能臣到曹睿時期已經所剩無幾,這時候誰還能轄制威震住懷有不臣之心的老謀深算的司馬懿?
參考文獻:《晉書》、《三國志》
楊普義:書概評注三
一○一、蔡君謨①識隋丁道護②《啟法寺碑》③云:“此書兼后魏④遺法。隋、唐之交,善書者眾,皆出一法,道護所得最多。”歐陽公于是碑跋云:“隋之晚年,書家尤盛。吾家率更⑤與虞世南⑥,皆當時人也。后顯于唐,遂為絕筆⑦。余所集錄開皇⑧、仁壽⑨、大業⑩時碑頗多,其筆畫率皆精勁。”由是言可知歐、虞與道護若合一契,而魏之遺法所被11廣矣。推之隋《龍藏寺碑》12,歐陽公以為“字畫遒勁,有歐、虞之體”。后人或謂出東魏13《李仲璇》、《敬顯儁》14二碑,概猶此意,惜書人不可考耳。
注釋:
①蔡君謨:即蔡襄。
②丁道護:生卒年不詳,隋文帝時人。擅楷書,阮元以為其“習北派書法,風格遒勁。”有《啟法寺碑》、《興國寺碑》傳世,二石俱在襄陽。
③《啟法寺碑》: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立。楷書,丁道護書。楊守敬《平碑記》以為“原碑久佚”。傳世僅臨川李氏藏一剪裱本,帖內有賈似道“魏國公印”,有翁方剛等人題記。丁道護善書,此碑書法極古樸。
④后魏:即北魏。
⑤吾家率更:即歐陽詢。因其與歐陽修同姓歐陽,故稱“吾家”。
⑥虞世南:生于南朝陳武帝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卒于唐太宗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人。性格沉靜,學于顧野王、徐陵,仕陳、隋、唐三朝。唐太宗貞觀七年(公元633年)授秘書監,封永興縣子,故后人稱其為“秘書監”或“虞永興”。唐太宗稱其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書學智永,得“二王”法。善楷、行書,與歐陽詢并稱“歐、虞”,為“初唐四大家”之一。書法風格溫潤圓渾,內含剛柔。代表作品有《孔子廟堂碑》、《汝南公主墓志銘》等。《舊唐書》卷七十二、《新唐書》卷一百二皆有傳。
⑦絕筆:出類拔萃無與倫比的書法。
⑧開皇:隋文帝國號,公元581年至公元600年。
⑨仁壽:隋文帝年號,公元601年至公元604年。
⑩大業:隋煬帝年號,公元605年至公元618年。
11被:及。
12《龍藏寺碑》(圖-69):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立。在河北正定隆興寺,故也稱《正定府隆興寺碑》。楷書。碑陽30行,行50字。碑陰5列,列30行。書法中和寬博,為隋碑上品。
13東魏:朝代名。公元534年至公元550年。北魏末,高歡另立元善見為帝,遷都鄴,史稱東魏。
14《敬顯儁》(圖-70):又稱《禪靜寺利前銘》。東魏興和二年(公元540年)立。在河南長葛。楷書。碑陽27行,行51字。碑陰9列。書法圓勁遒厚,開歐、虞先聲。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引用歐陽修和蔡襄等人的評論概括了隋朝楷書承上啟下的作用。隋朝祚短,但在文化史上卻有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西晉以降,朝代更迭,國家分裂,多戰亂,經濟凋敝,文化發展也受到極大的沖擊。隋重新統一中國,開始重視文化,對其之前的文化多有總結,并直接開啟了唐朝文化繁榮的大幕。書法在隋朝也是這樣。東魏書法已對北魏以來的各種風格加以綜合,出現了法度較為嚴整、風格較為端莊的楷書,如《敬史君碑》等。隋朝楷書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將南、北風格融為一體,形成法度較為完備的成熟楷書,如《啟法寺碑》、《龍藏寺碑》等。隋朝的書家丁道護、歐陽詢、虞世南等人的書法都極精彩,其中丁道護、歐陽詢在隋時更多繼承了北派書法雄健的風格,而虞世南直接王法,則全然南派風貌。但歐、虞由隋入唐,將隋朝時南、北書法的融合進行到底,直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唐太宗崇尚王羲之書法,蔚然一時風氣。于是,虞世南書法備受推崇,而歐陽詢則也深研王羲之書法,并將其和北派書法的雄健結合起來,形成了法度森嚴、剛狠凌厲的風格。所以唐朝楷書尚法風格的選擇,從由東魏而隋而唐的演進中看,也是歷史的必然。
一○二、永禪師①書,東坡②評以“骨氣③深穩④,體兼眾妙,精能⑤之至,反造疏澹⑥”。則其實境⑦超詣⑧為何如哉?今摹本⑨《千文》⑩,世尚多有,然律以東坡之論,相去不知幾由旬11矣。
注釋:
①永禪師:即智永。
②東坡:即蘇軾。
③骨氣:骨力和風格。
④深穩:茂盛穩健。
⑤精能:精密嫻熟。
⑥疏澹:任意而澹雅。
⑦實境:這里指書法真跡。
⑧超詣:超然的造詣。
⑨摹本:指把紙或絹覆在真跡上,向光照明,雙鉤填墨而成的副本。
⑩《千文》:即智永所書真草《千字文》。有刻帖和摹本兩種。刻帖由北宋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薛氏摹刻于陜西西安,俗稱“關中本”(圖-71)。共8石,石27行。正草書各1行間書,行12字。墨跡本為唐人摹本,今在日本。
11由旬:古代印度計算長度的單位,為行軍一日的行程。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引用蘇東坡的評論概括智永書法藝術的特征和成就。隋朝書法對南、北朝書法進行了初步的總結,為唐朝楷書的成熟打下了基礎。前一條劉熙載總結了隋書中受北朝書法影響較深的書家及其作品,這一條劉熙載選擇了隋朝最具代表性的書家智永來談隋朝楷書的另一脈絡——受南朝書法影響深刻的書法。智永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孫,曾經收藏了王羲之的《蘭亭序》,所以他繼承了家法,并且是最忠實的繼承者。其楷書的實踐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且對書法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這里,劉熙載同意蘇東坡對智永書法所作的評價,認為其書法在繼承家法上達到了精熟的程度,但這種精熟與其對佛家的修煉相結合,使其書風并不是朝絢爛的方向發展,而是骨勁與氣韻相兼,創造了清健疏澹的風格。蘇東坡應該見過智永的書法真跡,所以印象很深刻。到劉熙載時就只能見到摹本或刻本了,但已和真跡相距很遠,不能不令人心生概嘆。智永的書法實踐意義重大,首先他忠實地繼承家法,并將真諦傳授給虞世南,使王派書法到唐時仍傳承有序,這為唐太宗提倡王羲之書法準備了充分的條件,也是后世書法發展的重要基石。其次,智永有弘揚家法的主觀愿望并付諸實施,他手寫《真草千字文》800本分諸浙東各寺,使其書法在印刷術不甚發達和傳播渠道相對狹窄的時空內得到較為廣泛的宣傳,頗有現代人宣傳自己的意識。他這樣做至少有兩個意義,其一就是顛覆了師徒相授的傳統書法教育模式,其二因為他是家法的忠實繼承者,所以他如其說是在宣傳自己,不如說是對王羲之書法的一次推廣。因為在陳隋時,王羲之的書法真跡雖還有很多,但普通人是絕難見到的。遺憾的是,像智永這樣手寫書跡分發傳播藝術的行為在其之后好像很少見到了,但隨后摹刻的興盛多少彌補了這一缺憾。
一○三、李陽冰①學《嶧山碑》,得《延陵季子墓題字》②而變化。其自論書也,謂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云霞草木、文物衣冠,皆有所得。雖未嘗顯以篆訣③示人,然已示人畢④矣。
注釋:
①李陽冰:約生于唐玄宗開元年間,卒年不詳。字少溫。唐趙郡人。為李白族叔,李白晚年就是依李陽冰而終,李白死后,為其編詩集并作序。李陽冰好古善文,工小篆。篆書學李斯《嶧山碑》,但得睹《延陵季子墓題字》后而能變化,自稱李斯之后一人而已。長于中鋒,力有萬鈞,若谷釵倚物,偉勁飛動。有《城隍廟碑》(圖-72)、《李氏三墳記》等書跡留存后世。
②《延陵季子墓題字》:周碑,無年月,傳為孔子書,不足信。原石佚,現石在江蘇丹陽縣南門外延陵季子廟中,為唐大歷時四年(公元779年)潤州刺史蕭定重刻。關于此碑篆書清王澍認為必不是孔子書,但書法敦古,也必不會是漢以后書跡。
③篆訣:篆書口訣。
④畢:全部。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指出了唐朝篆書的代表人物李陽冰的篆書口訣,即從自然界中悟得筆法和靈感。小篆雖比大篆更趨簡化,但仍屬于古文字系統,具有很強的象形性。小篆在秦朝以后趨于衰落,在西漢時雖仍為官方正體,但因為隸書在使用上簡便的優勢,逐漸取代了篆書的正統地位。自此以后,篆書的發展只在唐和清兩朝出現了兩個小高峰,除清時受碑學影響對小篆的筆法有豐富外,小篆的筆法一直囿于秦李斯的筆法中。李陽冰在唐朝直接繼承了李斯的筆法,寫得一手好的鐵線篆。但值得注意的是,李陽冰雖得李斯筆法,但小篆卻在見到《延陵季子墓題字》后才有變化,從而確立個人風格。究其原因,小篆不僅具有筆法,更重要的是其象形性。筆法是固定的,會李斯的筆法,只能寫出秦小篆的風格,并不能寫出個性的特征。象形性則是生動的,它直接來自于大自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曉悟。李陽冰的高明處正是在看到《延陵季子墓題字》后悟到了要將李斯的筆法和對大自然的體會結合起來,用相對固定的筆法寫出無限生動的來自于大自然的形象,使其篆書力勁而飛動。也正是從這個角度,劉熙載肯定了李陽冰的學書方法,并將其稱之為口訣。
一○四、李陽冰篆活潑飛動,全由力能舉其身。一切書皆以身輕為尚,然除卻長力①,別無輕身法②也。
注釋:
①長力:大力。
②輕身法:使身輕之法。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評價李陽冰篆書的特征,即力有萬鈞而又活潑飛動。同時,劉熙載還指出了筆力與飛動之間的辯證關系。小篆是靜態的書體,其基本的審美特點是端莊整齊。而小篆的結構又是長方的,縱向筆畫較長,筆畫如果力量不夠,則小篆的中心也就不可能穩定。所以,筆力和端莊是小篆的審美的最基本要求。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筆力勁挺,用筆很容易不靈活;結構端莊整齊也很容易寫成其反面——板滯。李陽冰正是注意回避這兩個反面,筆力強勁而又能靈活,結構整齊而又呈現飛動之態,這正是李陽冰的高明處,也是其小篆書法審美的獨特處。劉熙載認為,正是李陽冰筆法精熟,形成強勁的筆力,并且在書寫中得心應手,從而避免了板滯。通過強勁的筆力求得的飛動,是基于穩定基礎上的,是老道練達的體現,和浮滑有根本的區別,因為浮滑實際就是沒有筆力作支撐的飛動。這種關系正是辯證的關系。這段話中,劉熙載提出“一切書皆以身輕為尚”,表明了他對書法的審美觀點,即書法不是只崇尚筆力的強勁,而是在此基礎上的輕松和自然,這正是書法審美的高境界,對于篆書等以靜態為主的書體更難做到。
一○五、唐碑少大篆,賴《碧落碑》①以補其闕②。然凡書之所以傳者,必以筆法之奇,不以托體③之古也。李肇④《國史補》言李陽冰見此碑,寢臥其下,數日不能去。論者以為陽冰篆筆⑤過于此碑,不應傾服⑥至此,則亦不然。蓋人無陽冰之學,焉知其所以傾服也。即其書不及陽冰,然右軍書師王廙⑦,及其成也,過廙遠甚。青出于藍,事固多有。謂陽冰必蔑視此碑,夫豈所以為陽冰哉!至書者或為陳惟玉,或為李譔,前人已不能定矣。
注釋:
①《碧落碑》:全稱《李訓誼等為亡父母造大道天尊像》,亦稱《碧落碑》。李訓誼撰。書者由李訓誼、陳惟玉、李譔等數說。唐總章三年(公元670年)刻。篆書,21行,行32字。董逌《廣川書跋》以為此碑“字法奇古,行筆驚絕”。
②闕:空缺。
③托體:依托書體。
④李肇:唐文學家,生卒年不詳。
⑤篆筆:篆書筆法。
⑥傾服:佩服,心折。
⑦王廙:生于晉武帝咸寧二年(公元276年),卒于東晉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瑯玡臨沂人。字世將,王導從弟。工書畫,王羲之曾從其學書。代表作有《兩表帖》(圖-73)等。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論述李陽冰學習唐大篆《碧落碑》的情況。李陽冰長于小篆,直接秦斯筆法。但李陽冰并非只學秦篆,他于其當代的優秀書法也很用心學習。關于李陽冰學習《碧落碑》的情況歷史記述不統一,劉熙載認為,無論是其筆法高于《碧落碑》與否,也無論是其傾服還是嫉妒《碧落碑》,李陽冰對優秀的書法都有一種開放的學習態度,這是其篆書能自成一家的重要原因。王羲之學其叔父王廙書法而取得了遠高于其叔父的藝術成就,李陽冰也正是學習各家篆書筆法才豐富了自身的篆書筆法。
一○六、元吾邱衍①謂李陽冰即杜甫甥李潮②,論者每不然之。觀《唐書·宰相世系表》,趙郡李氏雍門子③,長湜,次澥字堅冰,次陽冰。潮之為名,與湜、澥正復相類,陽冰與堅冰似皆為字,或始名潮字陽冰,后以字為名,而別字少溫,未可知也。且杜詩云:“況潮小篆逼秦相④。”而歐陽《集古錄》未有潮篆⑤,鄭漁仲《金石略》于唐篆家,陽冰外但列⑥唐元度⑦、李庚⑧、王遹⑨諸人,亦不及潮,何也?
注釋:
①吾邱衍:即吾衍。生于宋度宗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卒于元武宗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字子行,號竹房。史傳吾衍多作吾邱衍或吾丘衍。太末人。隱居杭州生花坊,好古博學,凌物傲世,不交雜客。明陶宗儀《書史會要》稱其精于篆,專法唐之李陽冰,律以《石鼓》,獨步當代。又明王祎《忠文公集》認為,吾邱衍起篆于衰落之時,并力倡之,乃使篆學恢復,功莫大焉。
②李潮:唐玄宗、肅宗時人,杜甫甥。或謂即李陽冰。宋朱長文《續書斷》卷下記李潮與史惟則、韓擇木、蔡有鄰同為唐中葉以八分名家者。宋趙明誠《金石錄·唐李潮彌勒像碑》也與朱長文持相同看法,但以為其筆法不甚精,成就不比韓、蔡。
③趙郡李氏雍門子:據竇臮《述書賦》注,李雍門即李陽冰之父,為湖城令。李陽冰,趙郡人。
④秦相:即李斯。
⑤潮篆:李潮的小篆。
⑥但列:只列。
⑦唐元度:唐文宗時人,字彥升。官翰林待詔。開成二年(公元837年)太學立石壁《九經》,文宗命其復校字體。宋朱長文《續書斷》謂其精于小草,有楷則。歐陽修則以為其筆法柔弱,已和前人相去甚遠。《宣和書譜》以為其精于小學,下筆必循規矩,有楷則。
⑧李庚:事跡不詳。
⑨王遹:唐憲宗元和間人。或以為唐玄宗開元、天寶間人。工篆、八分,有篆書《虞城李令去恩頌》、正書《胥山銘》傳世。歐陽修《六一題跋》卷八謂其書“雖字畫不為工,而一時未有及者”。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支持李陽冰即李潮的看法。其理由有三,其一,根據《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湖城令雍門子有三子,三子名湜、澥和潮均與水相關,符合子代取名的特征。此子字堅冰,與陽冰正合,也同時與其名相合,符合古代名、字相關的要求。只是,李潮先以名行,后以字行罷了。其二,杜甫有詩稱贊李潮篆書成就,并將之與斯相并提,而未言及李陽冰。李陽冰篆書正法李斯,并取得了相當高的藝術成就,后世將之與李斯并稱為“二李”。只是此時其以名行,抑或作為舅舅的杜甫以名而不是以字稱。其三,后世金石著作《集古錄》、《金石略》均不記載李潮篆書,而李潮篆書在唐時很知名,留存作品也較多,不可能在去唐未遠的宋元金石著作中不加收錄。那么,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李潮即李陽冰在當時根本就是常識。以上劉熙載的看法只是李潮和李陽冰是否為一人這個問題的一種,關于此問題歷來有爭論,因為史料不充分,還無法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判斷。但康有為支持劉熙載的觀點。
一○七、李陽冰篆書,自以為“斯翁①之后,直至小生”。然歐陽《集古錄》論唐篆,于陽冰之前稱王遹,于其后稱李靈省②,則當代且非無人,而況于古乎!
注釋:
①斯翁:即李斯。
②李靈省:唐憲宗時人,與元稹交游。歐陽修《六一題跋》卷八載,唐《陽公舊隱碣》為其篆額。云:“唐世篆法自李陽冰后,寂然未有顯于當時而能自名家者,靈省所書《陽公碣》,篆畫甚可佳。”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對李陽冰自認為可與李斯并稱頗不以為然。劉熙載認為李陽冰有妄自尊大之嫌,實際上劉熙載對李陽冰評價很高,但出于儒家謙遜的價值觀,他對李陽冰自稱自大頗有微辭,僅此而已。從篆書史的角度看,李陽冰的篆書成就非常高,后世對其評價也很高,并將之與李斯一起并稱為“二李”,書史地位很高。這是客觀的。李陽冰篆法直接李斯,其成就在漢篆之后鮮有能及者,而在李陽冰之后也少有匹敵者。其當代雖有王遹、李靈省等人,但從現在所存遺跡來看,其藝術成就很難望李陽冰之項背。所以,李陽冰不僅創造了很高的篆書藝術成就,而且在篆書史上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其自大基于其實力,無可厚非。
一○八、唐八分,杜詩稱韓擇木①、蔡有鄰②、李潮三家,歐陽六一合之史惟則③,稱四家,四家書之傳世者,史多于韓,韓多于蔡,李唯《慧義寺彌勒像碑》、《彭元曜墓志》④載于趙氏⑤《金石錄》⑥,何寥寥也!吾邱衍疑潮與陽冰為一人,則篆既盛傳,分雖少,可無憾矣。
注釋:
①韓擇木:唐昌黎人,韓愈叔父,工書,尤擅八分,名重當時。竇臮《述書賦·下》將其隸書與蔡邕并稱,評價極高。宋朱長文《續書斷》稱其隸書“雖不及漢、魏之奇偉,要之莊重有古法。”代表書作有《葉慧明神道碑》、《南川縣主墓志銘》(圖-74)等。
②蔡有鄰: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濟陽人,漢蔡邕后裔。其隸書與《鴻都石經》相繼,風格勁險。歐陽修《六一題跋》謂其小字尤佳。
③史惟則:唐廣陵人,一作吳郡人。名浩,字惟則,以字行。以八分著名,亦工篆籀題額(圖-75)。八分字形峻美,為時所重。代表作有《大智禪師碑》(圖-76)等。
④《慧義寺彌勒像碑》、《彭元曜墓志》:見宋趙明誠《金石錄》記載,均為李潮八分書。趙明誠謂其八分書“筆法亦未絕工,非韓、蔡比也。”
⑤趙氏:即趙明誠。公元1081年至公元1129年,宋諸城人,字德父。歷官至湖州軍州事。與妻李清照同好金石圖書,編成《金石錄》三十卷。
⑥《金石錄》:宋趙明誠撰,三十卷。以所見上古至五代鐘鼎彝器銘文款識與碑銘墓志石刻文字,并加考訂,仿歐陽修《集古錄》例,編排成帙,援碑刻以正史傳,考據精審,對新、舊《唐書》多所訂正。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陳述了唐朝以隸書擅名的四大書家,分別是韓擇木、蔡有鄰、李潮和史惟則。韓擇木為韓愈叔父,隸書筆法精審莊重,饒有古意,但因時代之故,亦遠不及漢、魏隸書之奇偉。然而,韓擇木在唐時受到的評價很高,書論家竇臮將其與蔡邕并稱,以為蔡邕中興。蔡有鄰為漢蔡邕后裔,其隸書承家法,與《鴻都石經》相繼,筆法險勁。史惟則雖善八分,但筆法之精已不能與韓、蔡相比。特別需提及的是李潮,劉熙載以為即李陽冰,所以雖存世隸書較少,但因長于小篆而無憾。
一○九、歐陽文忠①于唐八分尤推韓、史、李、蔡②四家。夫四家固卓為書杰,而四家之外若張璪③、瞿令問④、顧戒奢⑤、張庭珪⑥、胡證⑦、梁升卿⑧、韓秀榮⑨、秀弼⑩、秀實11、劉升12、陸堅13、李著14、周良弼15、史鎬16、盧曉17,各以能鳴,亦未可謂余子碌碌也。近代或專言漢分,比唐于“自《鄶》以下”18,其亦過矣。
注釋:
①歐陽文忠:即歐陽修。
②韓、史、李、蔡:即韓擇木、史惟則、李潮、蔡有鄰。
③張璪:唐吳郡人。字文通。工八分書,有《臧希讓碑》等。璪又以畫名,《歷代名畫記》有記載。
④瞿令問:唐代宗時人,與元結相善。工古文、篆書。黃庭堅《山谷題跋》說:“江華令瞿令問玉筯篆,筆畫深穩。”亦善八分書,有《舜冢碑》傳世。
⑤顧戒奢:唐玄宗時人。善八分書,杜甫《送顧八分文學詩》云:“中郎《石經》后,八分蓋憔悴。顧侯運鑪錘,筆力破余地。”并稱其尤擅小字。
⑥張庭珪:唐河南濟源人,又作廷珪。少以文學知名,與李邕相友善。據《舊唐書》記載,李邕所撰碑碣之文,必請廷珪八分書之。《舊唐書》卷一百一、《新唐書》卷一百一十八皆有傳。
⑦胡證:生于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卒于唐敬宗肅歷元年(公元825年)。河中河東人,字啟中。工書,有《魏侍中王粲石井闌記》等傳世。《舊唐書》卷一百六十三、《新唐書》卷一百六十四皆有傳。
⑧梁升卿:唐玄宗開元年間人。《新唐書》中記載:“涉學工書,于八分有工。”傳世書跡有《唐御史臺精舍記》。
⑨韓秀榮:唐代宗時人,工八分書。曾書寫《暢悅碑》等。
⑩秀弼:即韓秀弼。唐代宗時人,工八分書。曾寫《李元諒懋功昭德頌》。
11秀實:即韓秀實。唐代宗、德宗時人,工楷、隸、八分。元鄭杓稱其八分屬“綽有古意”。
12劉升:唐徐州彭城人。《新唐書》稱其“能文,善草隸。”有八分書《華岳廟昭應碑》傳世。明趙崡評其古隸遒逸。
13陸堅:唐河南洛陽人。善八分書。《新唐書》卷二百有傳。
14李著:唐代宗時人。趙明誠《金石錄》載《亳州敕史劉瓌碑》為其八分書。
15周良弼:唐玄宗時人。趙明誠《金石錄》載《蘇源明正德表》為其八分書。
16史鎬:唐代宗時人。趙明誠《金石錄》載《壽安縣甘棠館記》為其八分書。
17盧曉:唐代宗時人。清孫星衍、邢澍《寰宇訪碑錄》載《右仆射裴遵慶神道碑》為其八分書。
18 “自《鄶》以下”:鄶:西周時的諸侯國名。《鄶》:鄶國的樂舞。自《鄶》以下:《左傳》記載,季札觀周樂,對一些諸侯國的樂舞都作了評價,但從《鄶》樂以下就不作評論了。后來就用“自《鄶》以下”表示從這以下不值一提。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列舉了很多長于隸書的書家,旨在說明唐朝隸書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隸書的發展自漢以后被認為逐漸走向衰落,其實隸書在唐朝和清朝仍有較大的作為。但如果以漢隸的特征來作為標準評價隸書,那唐朝的隸書雖代不乏人,但仍可稱之為“自《鄶》以下”了。在這里,劉熙載雖列舉了很多長于隸書者,但是在書法史上終究是二三流的書家,其作品不能和漢隸相提并論,其藝術成就也絕不可能和漢隸相比。即使是韓擇木、蔡有鄰、史惟則、李潮等唐朝一流的隸書家,也不能再重現漢隸的輝煌。然而,這并不是說唐隸就可以被忽視,更不是說韓擇木等人的隸書實踐沒有意義。事實上,唐朝隸書自有唐朝人的特征,反映了唐朝的審美取向,從風格上說,本身具有獨立的價值。另外,唐隸還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唐隸的中興局面為清朝隸書的發展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在劉熙載的時代,人們大凡說到隸書也只提漢隸,不提唐隸。劉熙載這里特別提到唐隸,列舉了很多長于隸書的書家,就在告訴人們唐隸的藝術成就雖不比漢隸,但唐隸有自身存在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地位,也旨在告訴當時的人們清朝的隸書實踐也許會和唐朝的隸書一樣達不到漢隸的高度,但其實踐意義自不可小視。
一一○、唐隸規模①,出于魏碑②者十之八九,其骨力亦頗近之,大抵嚴整③警策④,是其所長。
注釋:
①規模:格局。
②魏碑:指北朝元魏時的書體,見于當時的石刻、摩崖、造像等。當時楷書初興,從隸法脫出,體貌百變,而以方正凝重為主。
③嚴整:莊嚴整飭。
④警策:精煉切要。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指出了唐朝隸書的特征,即出于魏碑,嚴整警策。書法的發展總是受到書體發展的影響,并在不同時期反映出不同的時代特點。漢隸由小篆的簡化發展而來,小篆是古體,作為今體的隸書受其影響,風格古拙茂密。而唐隸之上是魏碑,魏碑剛脫去隸書之法,方正凝重。唐隸受其影響,無論筆法、結構、骨力、風格都大體相當。所以從另一個角度說,唐隸正是將魏碑剛脫去的隸法重新拾起,并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這正是唐隸的風格特征,也是唐隸為人詬病的根由。
一一一、論唐隸者,謂唐初歐陽詢、薛純陁①、殷仲容②諸家,漢魏遺意尚在,至開元間,則變而即遠,此以氣格③言也。然力量在人,不因時異,更當觀之。
注釋:
①薛純陁:唐太宗貞觀時人,亦作薛純陀。據《書斷》等記載,薛純陁學歐陽詢書,傷于肥鈍,成就若于歐陽通。清孫星衍、邢澍《寰宇訪碑錄》卷三記有其八分書《贈比干太師詔并祭文》。
②殷仲容:唐高宗至唐玄宗開元年間陳郡人,殷令名之子。善篆、隸,尤精題署。唐竇臮《述書賦·下》竇蒙注謂其榜書“精妙曠古”。朱長文《續書斷》、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等對其榜書均有記載。傳世書跡有《中書令馬周碑》等。
③氣格:氣度格調。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指出了唐朝隸書繁榮,風格各異,并具有自身的特征。唐初以歐陽詢、殷仲容等為代表,其隸書風格仍具有漢魏遺意。然而,劉熙載認為,書法的發展不必以一種氣格為標準,唐朝的隸書能寫出漢魏遺意,雖足可稱道,但畢竟不是唐朝的氣格。唐朝應自有唐朝的時代特征,唐朝的隸書自有唐朝隸書的特征,所以,劉熙載對唐開元以降的氣格變化并非持否定的態度,相反,他認為唐朝的隸書特征在力量。唐朝開元以來,國力強盛,影響廣被,所以,反映在隸書風格的追求上,就注重雄厚奔放的格局。以唐玄宗李隆基為代表,其隸書肥厚,氣格宏大,反映出盛唐的氣象。唐玄宗的《泰山銘》,明王士貞評為“小變漢法而婉褥雄逸,有飛動之勢。”
一一二、言隸者,多以漢為古雅幽深①,以唐為平滿淺近②。然蔡有鄰《尉遲迥碑》③,《廣川書跋》④謂當與《鴻都石經》相繼,何嘗于漢、唐過分畛域⑤哉?至有鄰《興唐寺石經藏贊》⑥,歐陽公謂與三代⑦器銘何異,論雖似過,亦所謂以我不平破汝不平也。
注釋:
①古雅幽深:古樸雅致,靜幽深沉。
②平滿淺近:規整盈滿,不深奧。
③《尉遲迥碑》:顏真卿撰銘,蔡有鄰書。隸書。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立,在彰德府。24行,行47字,有碑記。《安陽縣志》謂“書法險勁,昔歐陽文忠公云,唐世能名八分者四家,韓擇木、史惟則,世傳頗多,而李潮及有鄰特為難得。今此碑兩面皆有鄰書,有不甚磨滅,故益可寶也。”
④《廣川書跋》:宋董逌撰。十卷,法帖考釋。所載多鐘鼎彝器及漢、唐碑刻,末附宋人數帖,論斷考證,多為精核。
⑤畛域:范圍,界限。
⑥《興唐寺石經藏贊》:歐陽修《集古錄》著錄,蔡有鄰書,八分小字。
⑦三代:夏、商、周。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再次舉例說明唐朝隸書具有自身獨立的審美價值。但值得注意的是,劉熙載這里自己也認為持論過于偏激,而持論偏激的目的只在于告訴人們唐朝隸書的實踐意義。劉熙載這里總結了漢、唐隸書的審美差異,即漢隸“古雅幽深”,唐隸“平滿淺近”,實際上上文已提到這種審美上的差異,也說明了這種差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因為唐朝的隸書不必以漢朝隸書的審美標準來衡量。這里劉熙再引用董逌和歐陽公的評論作為證據,說明唐隸中也有漢隸的審美特性,事實上,劉熙載的這種論證旨在說服那些褒漢隸而貶唐隸的人們,并沒有其他的意義。
以上五則書論,劉熙在列舉了大量的書家和作品,旨在為唐隸爭得一席之地。他的看法很明確,漢隸有漢隸的價值,唐隸有唐隸的特征,不必以漢隸的成就來否定唐隸的審美實踐。書法的審美標準應具有時代性,不必以一層不變的審美要求一切書法實踐。孫過庭說:“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時代性是書法發展的必然要求。然而,漢隸和唐隸在境界上可能存在差別。劉熙載肯定唐隸的實踐意義,但是他也客觀地評價唐隸的所達到的審美高度。他在《游藝約言》中說:“漢隸能物物,唐隸物于物。”所謂“物物”,就是自然物中之一物,就是說漢隸已臻自然之境。所謂“物于物”,就是為外物之所物,也就是說還有人工之痕跡。區別了漢隸和唐隸的時代差異和所取得成就的不同,就能平等地看待二者的實踐意義和時代意義了,這是書法史觀公正性的重要方面。
一一三、后魏《孝文吊比干墓文》①,體雜篆隸,相傳為崔浩書。東魏《李仲璇修孔子廟碑》②、隋《曹子建碑》③,皆衍④其流者也。唐《景龍觀鐘銘》⑤蓋亦效之,然頗能節之以禮。
注釋:
①《孝文吊比干墓文》(圖-77):北魏書,無年月,考為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一月立。傳為崔浩書。原石久佚。傳世無原石拓本。現存河南汲縣比干廟者乃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吳處厚重刻之石。正書28行,行46字。有碑陰。康有為曾評此書“為瘦硬峻峭之宗。”
②《李仲璇修孔子廟碑》:東魏興和三年(公元541年)十二月立。在山東曲阜同文門西側。正書。碑陽25行,行51字。碑陰3列。清王守敬《平碑記》謂:“魏碑固多隸體,此更純以篆隸之字,參雜其間,有多別體。顧亭林深惡之。且其筆法亦不甚佳,非真得篆隸之髓者。”
③《曹子建碑》:亦稱《陳思王曹子建廟碑》、《陳思王碑》(圖-78)。隋開皇十五年(公元593年)立。在山東東阿西八里魚山祠內。正書,間有篆隸。25行,行43字。書法雄偉古拙。楊守敬《平碑記》:“(此碑)體兼篆隸則沿北魏舊習,然其筆法實精,真有篆隸遺意,不第如《李仲璇》等碑之貌似也。”
④衍:衍生。
⑤《景龍觀鐘銘》:唐刻石。睿宗李旦書。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立。在陜西西安。正書。18行,行17字。書法古雅拙樸(圖-79)。明趙崡《石墨鐫華》云:“正書而稍兼篆隸,奇偉可觀。”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指出北魏楷書中體兼篆隸一路的書法經過東魏、隋、唐的發展脈絡。北魏是楷書不斷成熟的時期,風格多樣,其中有些碑帖帶有較明顯的篆、隸體勢和筆法,反映了楷書發展的原始生態。這種楷書雖不成熟,但特征明顯,個性鮮明,還是受到后世的追摹。東魏《李仲璇修孔子廟碑》、隋《曹子建碑》、唐《景龍觀鐘銘》皆為這個路子。但其藝術成就有不同的評價,比如楊守敬就認為《李仲璇》未得篆隸真髓,徒有其表。然而,有一點是明顯的,那就是這一路的書法在逐漸地規范,《曹子建碑》楷書意味就很重,篆隸的成分已是點綴。到唐睿宗的《景龍觀鐘銘》,則更“節之以禮”了,這是唐朝楷書尚法觀念的必然影響。至《景龍觀鐘銘》以后,就不再見到體兼篆隸的楷書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唐朝楷書的規范化使楷書走進了極端法度化的境地。
一一四、唐僧懷仁①集《圣教序》②,古雅有淵致③。黃長睿④謂“碑中字與右軍遺帖所有者,纖微克肖⑤。”今遺帖之是非難辨,轉以此證遺帖可矣。或言懷仁能集此序,何以他書無足表見⑥?然更何待他書之表見哉!
注釋:
①懷仁:唐朝僧,太宗時居于長安弘福寺。嘗集王羲之行書為《大唐三藏圣教序》,相傳王羲之行書字跡大都集摹于此。
②《圣教序》:其文字包含唐太宗為玄奘所翻譯的佛經所作的序言和唐高宗為此所作的記,以及玄奘答謝唐太宗父子的文書、唐太宗父子的再答書,還有為《心經》和譯經潤色文字的大臣銜名。
③淵致:精深的旨趣。
④黃長睿:即黃伯思。
⑤纖微克肖:纖微:細小。克:能。肖:像,指惟妙惟肖。
⑥表見:即表現。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概括地指出懷仁《集王書圣教序》的藝術成就。行書入碑自唐始,而其最早可能就源于懷仁《集王書圣教序》的刻帖。王羲之書法傳之唐朝,雖仍有很多,但已彌足珍貴,大多收入內府,民間已罕見。唐太宗酷愛王羲之書,舉國皆習王羲之書,對王羲之書法范本的需求非常迫切。玄藏回國翻譯大量佛經,唐太宗等為之作序、記,其重要的程度不用王羲之書法不可以表示。于是懷仁集摹王羲之書法而成的《圣教序》歷來被認為是存王羲之字最多的法帖,為世所寶。在唐以后,王羲之法帖更為稀有,人們學習王羲之書法全賴此《圣教序》。劉熙載非常看重此帖,不僅以其存字多,更以其存字精,以至代表了集王羲之字的最高水平,甚至可以反證王羲之遺帖的真偽。
一一五、學《圣教》者致成為“院體”①,起自唐吳通微②,至宋高崇望③、白崇矩④益貽口實。故蘇、黃⑤論書但盛稱顏尚書⑥、楊少師⑦,以見于《圣教》別異也。其實顏、楊于《圣教》,如禪之翻案⑧,于佛之心印⑨,取其明離暗合;“院體”乃由死于句下⑩,不能下轉語耳。小禪自縛,豈佛之過哉!
注釋:
①“院體”:唐貞元中翰林學士吳通微工行草,體近隸,院中胥徒仿效其書,大行于世,稱為“院體”。
②吳通微:唐海州人。博學善文章,德宗建中年間充翰林學士知制誥,與弟通玄同職。善行草,體近隸。書跡有《魚朝恩碑》、《楚金禪師碑》。明趙崡《石墨鐫華》云:“(《楚金禪
師碑》)清圓婉逸,雖鉤磔小減而亦微有晉之風度。”《舊唐書》卷一百九十有傳。
③高崇望:疑為孫崇望。宋開寶時待詔。明趙崡《石墨鐫華》云:“崇望運筆圓熟,乃吳通微院體之遺。”
④白崇矩:宋太宗時人。宋修《夫子廟碑》,為白崇矩書。
⑤蘇、黃:蘇軾、黃庭堅。
⑥顏尚書:指顏真卿。
⑦楊少師:指楊凝式。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卒于后周世宗顯德元年(公元954年),字景度,華陰人。富文藻,為時輩推崇。歷仕五代,官至太子少師。長于詩歌,善于筆札,洛川寺觀、藍墻、粉壁之上,題記殆遍。因其縱誕,有“風子”之號。《宣和書譜》云:“(楊凝式)尤工顛草,筆跡雄強,與顏真卿行書相上下,自是當時翰墨中之豪杰。”傳世書法有《韭花帖》、《神仙起居帖》、《盧鴻草堂十志跋》(圖-80)等。《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八、《新五代史》卷三十八皆有傳。
⑧翻案:推翻前人的論斷,別立新說。
⑨心印:禪宗主張不用語言文字,而直接以心相印證,頓悟成佛,稱為心印。
⑩死于句下:禪宗開示學者語。其出語藏機鋒,非深參不能了悟者為活句,反之為死句。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指出了學習《圣教序》的正確方法,即不能死學成為“院體”,而要活學,取其精神。《圣教序》集王羲之字,從篇章上說不可能有王羲之書寫的一氣呵成的流暢,必然帶有安排布置之憾。而其單字,也經過了摹刻的加工,與王羲之原字也有差別,其斧鑿之痕在所難免。這些都是集字的遺憾,后世在對待即使是懷仁所集的《圣教序》,也必須面對這樣的遺憾。所以在臨寫學習時,盡量避免這些弱點,還原王羲之書法本來的面貌,還原書寫本身所具有的流暢。如果只摹其形,不悟其神,則必然“死于句下”,“不能下轉語”,終致“院體”。這是吳通微之流的教訓,而不是懷仁所集《圣教序》之必然。顏真卿、楊凝式學《圣教序》,取其神合形離,通過《圣教》,直接與王羲之對話,所以規避《圣教》之遺憾,而得王羲之之真髓。劉熙載通過這個例子,讓我們深悟學習書法之理不在形似,而在神合。這正如“禪之翻案”,“佛之心印”,通過“悟”而得到藝術的精髓。
一一六、唐人善集右軍書者,懷仁《圣教序》外,推僧大雅①之《吳文碑》②。《圣教》行世,固為尤盛,然此碑書足備一宗。蓋《圣教》之字雖間有峭勢③,而此則尤以峭尚,想就右軍書之峭者集之耳。唐太宗御制《王羲之傳》曰:“勢如斜而反正。”觀此,乃益有味④其言。
注釋:
①大雅:唐玄宗時僧。據清孫星衍、邢澍《寰宇訪碑錄》記載,大雅集王羲之書而成《鎮軍大將軍吳文碑》,俗呼“半截碑”。其時在唐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十月。現在陜西西安。
②《吳文碑》:又稱《半截碑》、《興福寺碑》(圖-81)。大雅在唐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十月集王羲之書法而成,其名僅次于懷仁集《圣教序》。明萬歷間出土于陜西西安,殘存下半截。35行,其中3行無字,行23至25字不等。因為得王羲之書法之精神筋力,所以為后世所重。
③峭勢:險峻之勢。
④味:品味。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指出了大雅所集王羲之《吳文碑》以峭勢為特點。懷仁集《圣教》之后,后世多有效仿,總共有18家之多。但在這些集王羲之的作品中,除懷仁的《圣教序》外,大雅所集《吳文碑》就排在其次了。和懷仁所集《圣教》的規范中矩相比,大雅的《吳文碑》以險峻為其特點,為我們認識王羲之書法的另一面提供了范本。
一一七、虞永興書出于智永,故不外耀鋒芒①而內涵②筋骨。徐季海③謂歐、虞為鷹隼④,歐之為鷹隼易知,虞之為鷹隼難知也。
注釋:
①鋒芒:喻指書法的精神銳氣。
②涵:包容。
③徐季海:即徐浩。生于唐武則天長安三年(公元703年),卒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字季海,越州人。有文辭,唐肅宗時四方詔令,多出其手。后任吏部侍郎等職,封會稽郡公,人稱“徐會稽”。徐浩工書,得其父徐嶠的傳授。長于楷書,自成一家。然拘于法度,稍遜韻致。代表作有《不空和尚碑》(圖-82)等。《舊唐書》卷一百三十七、《新唐書》卷一百六十皆有傳。
④鷹隼:皆為猛禽。這里喻指鋒芒顯露、剛佷險勁。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特別指出虞世南書法中內涵筋骨的特征。劉熙載長于辯證論書,辯證的觀點是其認識書法史的重要角度,在其對書家、書作和書法現象等的論述中都貫穿了這種觀點。所以其書法史觀較為全面,但也有一個弱點,那就是過于折衷。唐初歐、虞均為重要書家,他們的書法實踐直接奠基了整個唐代書法史的走向。然而,歐、虞二人書法風格迥異。歐陽詢得北碑之精髓,后又融王羲之書法之長處,追求險勁嚴整,外耀鋒芒,如戈戟森森,撼人心魄。所以,歐書以骨勝。虞世南學于智永,深于王羲之家法,追求含蓄內斂的大儒之風,仿如君子藏器,文質彬彬。所以,虞書以韻勝。劉熙載這里首先指出虞書“不外耀鋒芒”的特點,但同時指出虞書也“內涵筋骨”,只是和歐書的呈現方式不同。歐書外露,虞書內涵;歐書望而得見其險勁,虞書卻不能一眼可見其筋骨。劉熙載這樣分析,旨在告訴人們欣賞虞書不能只見其韻,不見其骨,而應骨韻兼有,骨以韻為外在表現,韻以骨為內在支撐,這才是虞書的真正風格,雖然以韻求虞書易解,而以骨韻求虞書不易解。對虞書的討論突出反映了劉熙載的書法觀,即不能只從一個角度去認識書法的風格,一種風格有其主導,但一定也有其相對待的一面,只有將二者統一起來,才能正確認識書法的特征。結合晚清的書法背景,實際上劉熙載是不同意尊碑抑帖的主張的,這也是其辯證論書的根本出發點。
一一八、學永興①書,第一要識其筋骨勝肉②。綜③昔人所以稱《廟堂碑》④者,是何精神!而展轉翻刻⑤,往往入于膚爛⑥,在今日則轉不如學《昭仁寺碑》⑦矣。
注釋:
①永興:即虞世南。
②筋骨勝肉:肉覆蓋筋骨,筋骨支撐肉,共同形成形體。筋骨勝肉就是指骨肉停勻,既不是肉多而筋骨不勝其力,也不是筋骨疲弱不能形成對肉的支撐。
③綜:綜合。
④《廟堂碑》:即虞世南所撰書《孔子廟堂碑》(圖-83)。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立。貞觀間僅拓數十紙賜近臣,未及石毀。武周長安三年(公元703年)武后命王旦重刻。正書,35行,行64字。書法俊朗圓腴,端雅靜穆,為楷書的典范之一。
⑤翻刻:指依原石舊拓,在石上、木上、磚上,甚至泥墻上進行重刻。
⑥膚爛:至爛。
⑦《昭仁寺碑》:全稱《豳州昭仁寺碑》(圖-84)。朱子奢撰,未署書者姓名。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立。石在陜西長武。正書,40行,行84字。此碑書者眾說不一。鄭樵、趙涵、孫承澤、沈曾植等以為虞世南書,盛時泰等以為朱子奢書,曹明仲等以為歐陽通書。《關中金石記》以為王知敬書。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以為學虞世南書首先要從其筋骨入手,這是非常精當的。虞書雖以韻勝,但對于學習者來說更要知道應于筋骨中求韻。書法喜用筋、骨、肉等來作形象的表述,實際上,肉包筋骨,無肉則筋骨暴露,則必無韻可言;肉多則不見筋骨,則必肥鈍而不能立。所以,筋骨起著支撐的作用,沒有筋骨或筋骨軟弱,則肉必無所依傍。正是從這樣形象地認識出發,劉熙載希望學虞書者先學其筋骨,以立其身,再求其韻味。同時,劉熙載反對翻刻,以為這樣必至失真,遺害無窮。
一一九、論唐人書者,別歐、褚①為北派②,虞③為南派④。蓋謂北派本隸,欲以此尊歐、褚也。然虞正自有篆之玉筯意,特主張此書者不肯道耳。
注釋:
①歐、褚:即歐陽詢、褚遂良。
②北派:指崇尚北朝碑刻之書派。
③虞:即虞世南。
④南派:指崇尚法帖之書派。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指出虞世南的書法具有和歐、褚同樣的藝術價值。在劉熙載的時代,阮元等力倡北碑,主張北碑書法富有隸意,保存了古人的遺法,并進而以此為標準貶抑以法帖為取法對象的書法,強分出南、北二派書法。劉熙載從辯證的書法觀出發,對北派的矯枉過正多有指出,并加以分析和論證,以期還歷史以本來的面目。對于唐初書家歷史地位的評價,阮元揚歐、褚而貶虞世南,其根本的理由是歐、褚的書法具有隸意。劉熙載則認為虞世南書法獨具篆意,也深有古人遺法,決不讓歐、褚之隸法,只是主張北派書法的人不愿意提及而已。從風格多樣性上來說,劉熙載的看法無疑是正確的,因為不管陽剛還是陰柔的差別,都有存在的意義,而不能以一種風格為標準來貶低或否定另一種風格。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歐陽詢的戈戟森森與虞世南的廟堂之氣都是有價值的。劉熙載顯然也是持這種觀點,只是在駁斥北派以隸意來尊歐、褚時,他指出了虞世南書法的篆書意味,從而為虞世南確定應有的地位。
一二○、王紹宗①書似虞伯施,觀《王徵君青石銘》②可見。紹宗與人書,嘗言“鄙夫書無工者”,又言“吳中陸大夫嘗以余比虞君,以不臨寫故也”。數語乃書家真實義諦③,不知者則以為好作勝解④矣。
注釋:
①王紹宗:唐高宗、武則天時人,字承烈,與孫過庭相善。少俠貧,嗜書,善草隸。《書斷》以為其書法祖述王獻之,并受陸柬之的影響,其小楷書尤出色。傳世書跡有《王徵君臨終口授銘》。
②《王徵君青石銘》:即《王徵君臨終口授銘》。全稱《大唐中岳隱居太和先生瑯玡王徵君臨終口授銘并序》。王紹宗甄錄并書。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四月刻。在河南登封老君洞。楷書。20行,行40字。此書楷法圓勁,結構端雅。
③義諦:佛家語,即真理。
④勝解:佛家語,即對所緣之境作出確定的判斷。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評價王紹宗的書法,并兼論學書之法。王紹宗少時家貧,客居僧坊寫書以自養,凡30年。他曾經對別人說:“鄙夫書無工者,特由水墨之積習耳。常精心率意、虛神靜思以取之。”這兩則信息可作為劉熙載此條評語的注腳。首先王紹宗寫書辛勤,他如經生,具有抄寫經書的經歷,可見其本身書寫有相當的基礎,加之30年的抄經生涯,為其日后的書法創作和風格的確立奠定了基礎。雖然他可以自謙地說“鄙夫書無工者”,但實際上他對自己書法的態度是自矜的,因為30年的水墨所積累的經驗足以使之成為名家。其次其學書貴悟和神似,而不是刻板地臨摹。他讀帖精心周到,深悟筆法;而書寫時則率意天真,不求形似。更值得注意的是其讀帖時的入神之態“虛神靜思”,因為精神上的虛和澄明,使之能與古人對話,從而深悟古人之理。劉熙載這里不僅盛贊其書法格調很高似虞世南,同時強調王紹宗勤奮和神似的學書方法,是一切學書者可以拿來效仿的,這就像是佛經中的真諦一樣。
一二一、率更①《化度寺碑》②筆短意長③,雄健彌復深雅④。評者但謂是“直木曲鐵⑤法,如介胄⑥有不可犯之色”,未盡也。或移以評蘭臺⑦《道因》⑧則近耳。
注釋:
①率更:即歐陽詢。
②《化度寺碑》: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圖-85)。李百藥撰文,歐陽詢書。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立。楷書。35行,行33字。此碑書法精倫,模勒之功也甚佳。此本原石拓之孤本尚存,現藏上海博物館。
③筆短意長:指用筆健勁果斷,筆意深長。
④深雅:深刻文雅。
⑤直木曲鐵:直木:指成材之木,直而勁挺。曲鐵:彎曲的金屬,曲而富于彈性。這里比喻書法用筆剛勁果斷而又富有堅韌的彈性。
⑥介胄:披甲戴盔,這里指代披甲戴盔的士兵。
⑦蘭臺:指歐陽通。生年不詳,卒于唐武則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字通師。潭州臨湘人。歐陽詢第四子。自幼失父,母親以歐陽詢書法教之,得父法而險勁過之。與父歐陽詢齊名,有“大小歐陽”之稱。書跡流傳有《道因法師碑》和《泉男生墓志》等。《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九、《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八有傳。
⑧《道因》:即《道因法師碑》。全稱《大唐故翻經大德益州多寶寺道因法師碑文并序》(圖-86)。李儼撰文,歐陽通書,范素鐫于西安。唐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十月立。楷書。34行,行73字。書法險峻。宋拓本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翁方綱跋本。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評價歐陽詢的楷書書法風格,不僅具有雄健陽剛的一面,也具有深沉雅致的一面。辯證論書是劉熙載的重要特點,辯證的觀點也是其評價書法的重要標準,只有陰陽剛柔相結合的書法才是上乘的書法,也才能得到劉熙載的高度評價。上兩則評虞世南的書法即反映了這個特點,虞世南書法以韻勝,但劉熙載卻強調第一要“筋骨勝肉”,以為其書也有鷹隼的一面。這則評價歐陽詢的書法也復如此。歐陽詢楷書以骨勝,雄健陽剛,但劉熙載卻提醒人們注意其另一面,即深沉文雅的氣質,只是這種氣質被隱藏在雄健陽剛的外表之下,不易被人覺察。而歐陽通的書法則是陽剛有余,韻味不足,與乃父相差較遠。從反面入手分析書法風格,正是劉熙載評論書法的高明之處,因為這樣能得出較為全面和客觀的看法。
一二二、大小歐陽①書并出分隸,觀蘭臺《道因碑》②有批法③,則顯然隸筆矣。或疑蘭臺學隸,何不盡化其跡?然初唐猶參隋法,不當以此律之。
注釋:
①大小歐陽:即歐陽詢、歐陽通父子。
②《道因碑》:即《道因法師碑》。
③批法:即隸書的波磔法。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指出大小歐陽楷書皆具有隸書筆意,只是二者在吸收隸意上有區別。這里劉熙載專門談到歐陽通化隸入楷尚留有隸書的形跡,即其楷書的橫畫有明顯的隸書波磔。這是在說歐陽通的書法并沒有到化境,其成就不可與其父相比肩。然而,劉熙載覺得歐陽通這樣選擇也無可厚非,因為隋朝的楷書就有這樣的情況,唐初承繼隋法,以隸筆入楷也比較常見。這則評論劉熙載雖然沒明確說歐陽詢是否化隸入楷不留痕跡,但此意已暗含其中。我們現在以歐陽詢的書跡《化度寺》、《九成宮》等相驗證,應能認同劉熙載的判斷。從書法藝術成就上說,歐陽通當然不能和歐陽詢相比,但歐陽通的楷書成就也確實不凡,他將歐陽詢的險峻一格發展到極致,亦可彪炳史冊。
一二三、東坡評褚河南①書“清遠蕭散②”,張長史③告顏魯公述河南之言,謂“藏鋒,畫乃沉著④”。兩說皆足為學褚之資,然有看繡⑤、度針⑥之別。
注釋:
①褚河南:即褚遂良。
②清遠蕭散:指褚書風格清雅深遠,空疏灑脫。
③張長史:即張旭。唐蘇州吳人。字伯高。曾官金吾長史,人稱張長史。桀驁不馴,為“酒中八仙”之一,有“張顛”之稱。能詩,長于七絕。工書,精曉楷法,草書最為知名。其狂草自言從擔夫爭道、公孫大娘舞劍中得筆法和神采,與李白歌詩、裴旻劍舞為“三絕”。《新唐書》卷二百二云:“后人論書,歐、虞、褚、陸皆有異論,至旭,無非短者。”其草書超絕今古,酣暢淋漓。代表作有草書《古詩四首》(圖-87)、《肚痛帖》(圖-88)等,楷書有《郎官石柱記》。
④沉著:沉著。
⑤看繡:比喻欣賞書法。
⑥度針:比喻傳授書法創作技巧。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引用古人的評論表達對褚遂良書法風格和創作技巧的看法。褚書如美女嬋娟,婀娜多姿。其筆畫遒勁飛動,結構端莊不失嫵媚,章法空疏灑脫,所以從總體風格上,劉熙載贊同蘇軾的評價,即“清遠蕭散”。但劉熙載也看到了這“清遠蕭散”的風格,卻賴藏鋒沉著的筆畫支撐而表現出來的。這種評價看上去是矛盾的,而實際上是統一的,美女嬋娟的婀娜如果沒有矯健的身姿必然是柔弱無力,甚至是病態的。這種評價再次反映了劉熙載辯證論書的特點。現在學習褚書,更當注意不要一味求其靈動婀娜,而應特別注意其筆畫的沉著遒勁。清梁巘《評書帖》云:“褚書提筆空,運筆靈。瘦硬清挺,自是絕品。然輕浮少沉著,故昔人有浮薄后學之議。”看來后人學褚書確有很難體會其用筆沉著遒勁的情況,一味求起飛動之姿而至浮薄輕飄。
一二四、褚河南書為唐之廣大教化主①,顏平原②得其筋③,徐季海④之流得其肉⑤。而季海不自謂學褚未盡,轉以翚翟⑥為譏,何誖也!
注釋:
①教化主:創始人或地位最高的人。
②顏平原:即顏真卿。
③筋:指字中的筆鋒。
④徐季海:即徐浩。
⑤肉:指字的筆畫豐滿有致。
⑥翚翟:翚,五彩山雉。翟:長尾的山雉。這里比喻華麗而肉豐的褚遂良書法。
⑦誖:同“悖”,謬誤。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給予了褚遂良以極高的書史地位,即“唐之廣大教化主”。在書史上,對于褚書的評價存有不同的看法。褒者以張懷瓘《書斷》的評價為代表:“(褚遂良)少則服膺虞監,長則祖述右軍。真書甚得其媚趣,若瑤臺青璅,窅映春林,美人嬋娟,似不任乎羅綺,增華綽約,歐、虞謝之。其行、草之間,即居二公之后。”指出其書法地位在初唐應和歐、虞比肩,而其書法的特點在于華美飛動,得右軍書法之媚趣。指出其缺點的如唐李嗣真《書后品》云:“褚氏臨寫右軍,亦為高足,豐艷雕刻,盛為當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另有宋董逌《廣川書跋》云:“褚河南書本學逸少而能自成家法,然疏瘦勁鍊,又似西漢,往往不減銅筩等書。”指出其缺點在疏瘦和不自然,再加之上則解說中提到的浮薄之弊。劉熙載則從辯證的角度較為全面地總結了褚書的特點,認為其書在于以遒勁沉著的用筆表現豐腴婀娜的風姿,其書法影響最大的是顏真卿,得其筋,所以顏書雖豐實勁。徐浩雖也學褚書,但僅得其豐腴之肉,于其飛動之神采和沉著之用筆則失之千里,而其再譏罵褚書就更不應該了。
一二五、褚書《伊闕佛龕碑》①,兼有歐、虞之勝,至《慈恩圣教》②,或以王行滿③《圣教》④擬之。然王書雖縝密⑤流動,終遜其逸氣⑥也。
注釋:
①《伊闕佛龕碑》:摩崖刻石。也稱《三龕記》(圖-89)。岑文本撰,褚遂良書。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十一月立。在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楷書。32行,行51字。此書多含隸意,應為褚遂良早年或中年書,字畫奇偉。傳世墨拓以明何良俊清森閣舊藏宋拓本為最,今藏北京圖書館。
②《慈恩圣教》:即《慈恩寺圣教序》(圖-90),也稱《雁塔圣教序》。共二石,萬文韻刻,均在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唐太宗撰,褚遂良書。唐永輝四年(公元653年)刻。楷書。21行,行42字。后石刻記,唐高宗撰,褚遂良書。楷書。20行,行40字。書法瘦挺雅麗,為褚書代表作。有宋拓本傳世。
③王行滿:唐高宗時人。以書名于世。清阮元以為其“沿襲北法”,康有為以為顏真卿書受王行滿影響。有《韓仲良碑》(圖-91)、《周護碑》、《三藏圣教序并記》傳世。
④《圣教》:指王行滿《三藏圣教序并記》(圖-92),沈道元刻于河南偃師縣招提寺。唐顯慶二年(公元657年)十二月刻。楷書。28行,行56字。用筆端方綿密。有明拓本傳世。
⑤縝密:嚴密。
⑥逸氣:超俗之氣。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評價褚遂良楷書的代表作《伊闕佛龕碑》和《慈恩寺圣教序》的書法風格。《伊闕佛龕碑》是褚遂良中年時期的作品,刻于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早于《慈恩寺圣教序》12年。宋歐陽修《集古錄》以為“字畫奇偉”,清梁巘認為此書“平正剛健,法本歐陽,多參八分。”從這兩則前人的評論中可以看出,褚遂良的《伊闕佛龕碑》楷書具有由隋入唐時的書法氣象和特征,雖成熟期的褚書面目已經具備,但在筆畫上仍未脫隋末以來的楷書用筆特征。這里劉熙載以為此碑書法“兼有歐、虞之勝”,就是指出了其用筆的這個特征。劉熙載評歐書“雄健彌復深雅”,評虞書“筋骨勝肉”,都指出了二人書法的力與韻兩方面的特征。褚遂良《伊闕佛龕碑》也有著兩方面的特征,其瘦勁有歐書的剛健與虞書的筋骨,其婉媚也兼歐書之深沉與虞書之溫雅。《慈恩寺圣教》晚出《伊闕佛龕碑》12年,已是非常成熟的褚書面貌,明王世貞評為“婉媚遒逸,波拂如鐵線”,進一步將《伊闕佛龕碑》所具有的特點強化為個人的風格,是褚書的代表。劉熙載這里指出,將《慈恩圣教序》與王行滿的《圣教序》相比是降低了褚書的藝術價值和地位。王行滿當時能御制寫《圣教序》,可見其書法在當時也有很高的地位,從現在的書跡上看,寫得綿密端方,極具功力。但正如劉熙載所言,其書最大的不足在韻味,即沒有褚書那樣婀娜遒逸的姿質。聯系劉熙載對歐書、虞書的評價,反映出其對書法藝術的標準,即不僅要具有健勁的形質,更要有雅致的神韻。
一二六、唐歐、虞兩家書,各占一體。然上而溯之,自東魏《李仲璇》、《敬顯儁》二碑,已可觀其會通①,不獨歐陽六一②以“有歐、虞體”評隋《龍藏寺》也。
注釋:
①會通:會合變通。
②歐陽六一:即歐陽修。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指出了歐、虞書法的源,即從東魏的《李仲璇》和《敬顯儁》開始就已露出端倪。楷書經過了南北朝時的分裂,在隋時開始總結。但在南北朝時,南北文化藝術的交流雖受到很大的影響,但在民間和有些官方場合仍在進行,出現了一些相互融合的文化藝術作品。在書法領域,北方的雄健和南方的溫雅相互滲透,這就是劉熙載所說的“會通”。這種“會通”在隋朝的楷書發展中更加明顯,如歐陽修對《龍藏寺》的評價。在初唐,以歐、虞為代表,承繼了這種發展的趨勢,并在唐初重視王羲之書法的氛圍中,將南派鼻祖王羲之等人書法風格的精致筆法和優雅的氣質融入到初唐以北派書法為骨骼的楷書的定形中,形成了唐朝楷書的初期形態。劉熙載在他對書史的評價中反復強調力與韻的融合,對于他所處的當時的崇碑抑帖書法氛圍是有深意的。劉熙載反對南、北涇渭分明,絕對地說成互不交流。從南北朝時期的實際看,因南北政治的阻隔難于交流是事實,但交流與融合仍然存在。在清末,碑學提倡者矯枉過正,抑帖尊碑,將碑與帖人為地分界,與書史的真實相去甚遠。劉熙載顯然反對這樣的觀點,所以他基于對書史發展規律的把握,客觀地評價歐、虞書法的特征,指出歐、虞書法的淵源,藉此提出其自己的書法評價標準,即力與韻的融合,這一標準貫穿了《書概》中劉熙載對書法家的評價。這一標準也與其提倡南北書派各有所長、相互融合的觀點相一致,也是其辯證論書方法論的必然結果。
一二七、歐、虞并稱,其書方圓剛柔,交相為用。善學虞者和①而不流②,善學歐者威③而不猛④。
注釋:
①和:諧和。
②流:移動無定。
③威:威嚴。
④猛:兇猛。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指出了歐、虞書法風格中的中和特征。所謂“中和”,就是“方圓剛柔,交相為用”。以中和來理解虞書很容易,但來理解歐書卻比較困難,因為虞書如君子藏器,歐書則戈戟森森。劉熙載熟悉二人的風格差異,但仍以中和來概評,說明其所說的“中和”有不同層面的含義,也就是說中和不僅是一種風格,而且也包含了豐富的內涵。上文已經分析力與韻是劉熙載的評價標準,這是辯證論書方法論的必然,而實際上,力與韻的融合就是中和。但在融合中,力與韻的比例、內容、特質卻可以有差別,這就是劉熙載將外形差異很大、事實風格差異也很大的歐、虞書法都用中和來評價的關鍵。歐書雄健中寓深雅,虞書溫雅中含筋骨,所以歐書以威嚴為其外在表現,虞書則給人以諧和和不激不厲的感受,但二者的差異卻都可統一在中和之中。
一二八、歐、褚兩家并出分隸,于遒①逸②二字各得所近。若借古書評評之:歐其如龍威虎震③,褚其如鶴游鴻戲④乎?
注釋:
①遒:強勁有力。
②逸:超絕。
③龍威虎震:震,威嚴。龍威虎震:龍虎的威嚴。
④鶴游鴻戲:鶴雁嬉戲,悠閑超拔。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對歐陽詢、褚遂良的楷書進行比較。從源頭上說,歐、褚兩家均得益于隸書。從現在他們留存的楷書看,歐陽詢的鉤畫仍帶有隸書的痕跡,褚遂良的《伊闕佛龕碑》仍有較重的隸書意味。他們的楷書雖然還帶有隸書的意味,但不害他們成為偉大的楷書家,他們為后人打下了基礎,指明了方向,后人正是在他們的基礎上完成了楷書的成熟,形成了完備的法度,并開創出唐朝楷書的高峰。歐、褚兩家的風格雖都得到“遒”、“逸”二字,但側重卻不同,歐陽詢書法遒中含逸,強勁有力,有龍虎的威嚴。褚遂良楷書逸以遒出,神態飛揚,仿佛仙鶴大雁嬉戲,自有超絕的神氣。
一二九、虞永興掠磔亦近勒努,褚河南勒努亦近掠磔,其關捩①隱②由篆隸分之。
注釋:
①關捩:機軸、機關,引申為關鍵。
②隱:隱晦,與“顯”相反。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比較了虞、褚書法的不同。虞世南書法隱通篆意,所以撇捺波拂不顯,寫得像橫豎那樣筆直。褚遂良書法源于隸書,所以橫豎寫得像撇捺,有較為明顯的波拂。以虞世南《夫子廟堂碑》與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相較,知劉熙載所言不謬。前文已經述及歐、虞與歐、褚的比較,這里再加上虞、褚的比較,可見劉熙載花了很多的精力對初唐最主要的楷書家進行對比研究,其得出的結論無外乎兩點,一是他們的書法都是力與韻的合體,符合中和之美;二是他們的書法有不同的源頭,虞世南源于篆,歐、褚源于隸。通過這樣的研究,劉熙載得出書法家的風格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但總體的方向卻由時代決定。唐初書法的面貌是由東魏以來南北文化的交融而導致的南北方書法的交流融合的必然發展的結果,不是人為的選擇。這也告訴我們,書法的發展有其內在的規律,他與當時的總體文化環境密切聯系。劉熙載時代崇碑抑帖的選擇并不符合書法發展的自然規律,所以劉熙載強調碑帖的融合,反對互為軒輊。
一三○、陸柬之①之書渾勁②,薛稷③之書清深④。陸出于虞,薛出于褚。世或稱歐、虞、褚、薛,或稱歐、虞、褚、陸,得非以宗尚⑤之異,而漫⑥為軒輊耶?
注釋:
①陸柬之:唐蘇州吳人。虞世南甥。少學舅氏書,又學歐陽詢,晚習二王,書與歐、褚齊名。唐張懷瓘《書斷》評其書法“殊矜質樸,恥夫綺靡”。明項穆《書法雅言》評其《蘭亭詩》:“無一筆不出右軍,第少飄逸和暢之妙。”傳世書跡有《書陸機文賦》(圖-93)、《蘭亭詩》等。
②渾勁:質樸勁拔。
③薛稷:生于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卒于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蒲州汾陰人。字嗣通。于外祖父魏征家見虞世南、褚遂良書跡,銳精臨仿,結體遒麗,遂以書名天下,時有“買褚得薛,不失其節”之說。書法綺麗媚好。傳世作品有《信行禪師碑》(圖-94)等。《舊唐書》卷七十三、《新唐書》卷九十八均有傳。
④清深:清勁深雅。
⑤宗尚:本源,崇尚。
⑥漫:任由,隨意。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品評陸柬之和薛稷的書法。陸柬之書法深得虞世南家法,故為純正王派書法。但其書法質樸,毫無綺麗飄逸之態,所以劉熙載以“渾勁”概之。薛稷于歐、虞、褚、陸皆極深入,故法度大備,而其于褚遂良用功尤勤,得其纖勁遒逸之特質,故劉熙載以“清深”概之。陸、薛二人所宗法不同,但都自成面目,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劉熙載認為,二人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后世不能以宗尚和風格不同而隨意區分高下,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是與歐、虞、褚齊名的書家,為唐初楷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足為后世所法。
一三一、唐初歐、虞、褚外,王知敬①、趙模②兩家書,皆精熟遒逸,在當時極為有名。知敬書《李靖碑》③,模書《高士廉碑》④,既已足征意法⑤,而同時有書佳而不著書人之碑,潛鑒者⑥每謂出此兩家之手。書至于此,猶不得儕⑦歐、虞之列,此登岳者所以必凌絕頂哉!
注釋:
①王知敬:唐武后時懷州河內人,一說洛陽人或太原人。善書,榜書與殷仲容齊名。書法峻利遒美。傳世書跡有《李靖碑》等。
②趙模:唐太宗時翰林拓書人。唐太宗曾令趙模鉤摹王羲之《蘭亭序》,以賜皇太子、諸王。其書清朗爽勁。代表作品為《高士廉碑》。
③《李靖碑》:也稱《衛景武公碑》(圖-95)。許敬宗撰,王知敬書。唐顯慶三年(公元658年)立。楷書。39行,行82字。清孫承澤《庚子銷夏記》謂:“其書遒美可愛,精妙絕倫,不遜虞、褚。”有明拓本傳世。
④《高士廉碑》:許敬宗撰,趙模書。石在昭陵。楷書。37行,滿行81字。漫漶甚,存三百余字。明趙崡《石墨鐫華》云:“此書方整秀逸,大類歐、虞。”
⑤意法:筆意和法度。
⑥潛鑒者:潛心于鑒賞的人。
⑦儕:同類。這里用為動詞,列為同類。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評唐初王知敬、趙模書。劉熙載的書法史觀最值得注意的是其客觀性,他非常重視那些決定書法史走向的代表人物,同時也非常重視那些雖并非很出名但又推動書法史前進的人。書法史發展的重要動力來源于民間,只有人們廣泛重視,名家才能站在時代的潮頭。王知敬、趙模雖不像歐、虞那樣出名,但他們以其精湛的書藝推動著書法史前進。在初唐,歐、虞、褚、陸、薛是極少數代表性的書家,更多的則是像王知敬、趙模這樣的群眾,劉熙載能注意并研究它們,反映了他對書法史真實性的重視。
一三二、孫過庭草書,在唐為善宗晉法①。其所書《書譜》②,用筆破③而愈完④,紛⑤而愈治⑥,飄逸⑦愈沈著,婀娜⑧愈剛健⑨。
注釋:
①晉法:晉時的書法法度。
②《書譜》:墨跡本(圖-96)。唐孫過庭撰并書。紙本,草書。縱27.2厘米,橫898.24厘米。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漢末伯英”下缺166字,“心不厭精”下缺30字。此帖結體遒美,草法周詳,論書精辟,為有唐書壇巨制,后世奉為圭臬。真跡現在臺灣。
③破:殘破。
④完:完整,完好。
⑤紛:雜亂。
⑥治:與亂相對,整飭。
⑦飄逸:超脫,瀟灑。
⑧婀娜:柔美。
⑨剛健:強勁健拔。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評論孫過庭的草書。孫過庭是唐朝最為著名的書法理論家之一,他的《書譜》是中國書法理論史上極為重要的書論著作。同時,孫過庭也是著名的書法家,長于草書。書論著作《書譜》同時也是一篇著名的草書作品,可謂書文并茂。劉熙載這段話從兩個角度對其書法加以評論。一是源流。孫過庭草書“善宗晉法”。有唐一代,書法莫不宗二王,孫過庭也莫能外。其《書譜》評王羲之書法“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劉熙載所評也與歷代評價孫過庭草書的觀點一致,唐張懷瓘《書譜》評曰“草書憲章二王”,宋米芾《書史》以為“甚有右軍法”,《宣和書譜》評其“作草書咄咄逼羲、獻”。二是用筆和審美風格。劉熙載用了四個“愈”字加以概括,言簡意賅。劉熙載充分肯定孫過庭在繼承王羲之草書基礎上的突破和創新,因為王羲之是書法史上的一座高峰,想超越無疑是非常困難的,但在繼承的基礎上形成另一種風格則是可行的。孫過庭的突破首先在用筆上,就是劉熙載所說的“破”和“紛”,即用看似殘破和紛亂的用筆表達完整如一的審美效果,這是孫過庭的創造。宋米芾就很欣賞這種創造,將之稱作“過庭法”,謂“作字落腳,差近前而直。”這種用筆的審美效果也極為明顯,首先是特點極其鮮明,張懷瓘謂之“尚異好奇”;其次是形式感強,張懷瓘謂之“俊拔剛斷”。這種技法上的創新,帶來的是具有獨特個性的審美風格。從表象上看,孫過庭的草書“飄逸”、“婀娜”,具有瀟灑柔美的特點。但實際上,這種瀟灑柔美的背后是沉著和剛健。而沉著剛健以飄逸柔美出之正和孫過庭草書的獨特用筆所產生的堅勁的筆勢相吻合。
一三三、孫過庭《書譜》謂“古質①而今妍②”,而自家書卻是妍之分數③居多,試以旭、素④之質比之自見⑤。
注釋:
①質:質樸。
②妍:妍美。
③分數:比例。
④旭、素:張旭和懷素。
⑤見:即“現”字的通假字。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指出了孫過庭草書妍美勝過質樸的書風特點。在《書譜》中,孫過庭比較了鍾繇、張芝、王羲之、王獻之四賢的書法,指出隨著時代的變遷,“質”與“妍”的內涵都會發生變化,所以得出了“馳騖沿革,物理常然”的結論。這表明孫過庭并非厚古而薄今,而認為書法隨時代的進步而發展,否定了前人“今不逮古,古質而今妍”的結論。劉熙載這里誤認為“古質而今妍”是孫過庭的觀點,從而指出其書法創作風格和書論觀點相悖的現象。實際上,孫過庭主張“質以代興,妍因俗易”,其書法創作也正驗證了這一主張。孫過庭的草書“飄逸”、“婀娜”,正是妍多于質的時代特征。
一三四、李北海①書氣體②高異③,所難尤在一點一畫皆如拋磚落地,使人不敢以虛憍④之意擬之。
注釋:
①李北海:即李邕。生于唐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卒于唐玄宗天寶六年(公元747年)。揚州江都人。字泰和。其父是以注《文選》擅名的著名學者李善。李邕少時即知名,后官至北海太守,故人稱“李北海”。工文,善書。初學王羲之,后乃擺脫其形跡,自具風格。李邕變王羲之行書法,以行書書碑志,一改魏、晉以來以楷書寫碑銘的傳統,為后世效仿。傳世書跡有《岳麓寺碑》(圖-97)、《李思訓碑》等。《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中、《新唐書》卷二百二皆有傳。
②氣體:氣勢與體格。
③高異:高妙特異。
④虛憍:沒有實力而驕矜。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評論李邕的書法。魏、晉以來,碑銘皆以楷書書之,至唐太宗李世民始嘗試使用行書入碑,李邕繼承了這一做法,并將之發展,形成了“北海如象”的闊大陽剛的書風,有宋一代無不受其沾溉。行書的特點在流暢,如行云流水,而碑銘的特點在莊重。也就是說,行書要入碑就必須寫得莊重,這是必將損害行書流暢的特征。李邕正是從這個角度進行創造,他將王羲之的行書加以改造,淡化其流動性,加強其穩定性,使之成為行楷。同時,以碑銘莊重的要求寫行書的筆畫,使之擲地有聲,雄厚剛勁。這就是本條劉熙載評其書法“氣體高異”的原因。但對于李北海的書法,也有不足處,比如米芾就認為“失纖秾”,缺乏粗細濃淡的變化。
一三五、李北海書以拗峭①勝,而落落②不涉作為③。昧④其解者,有意低昂⑤,走入佻巧⑥一路,此北海所謂“似我者俗,學我者死”也。
注釋:
①拗峭:出乎常格而勁直有力。
②落落:高超不凡貌。
③作為:做作,不自然。
④昧:昏暗,不了解。
⑤低昂:高低起伏。
⑥佻巧:輕薄巧詐。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指出李邕書法的獨特處,在于其出乎常格,以行書入碑,剛勁欹側,高超不凡。但值得注意的是,李北海將行書寫成行楷,莊重而少流暢,卻能出于自然,毫不做作。后世學習者當避其形式上的高低起伏,而于其穩健處找生活,從而不至于走入浮薄輕巧的泥潭。
一三六、李北海、徐季海①書多得異勢②,然所恃全在筆力。東坡論書謂“守駿③莫如跛④”,余亦謂用跛莫如駿焉。
注釋:
①徐季海:即徐浩。
②異勢:與眾不同的勢態。
③駿:指筆力挺拔。
④跛:指偏倚。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指出了李邕和徐浩書法中筆力和異勢之間的辯證關系。李邕和徐浩書為行楷,李邕本行書以楷書加以規范,徐浩本楷書以行書加以活潑。二人書法的共同特征都是欹側取勢,使人產生凌厲危險的審美印象。毫無疑問,這種以欹側取勢的方法所產生的不安全感很容易走向極端,這就需要有堅實的筆力來支撐。李邕用筆如拋轉落地,剛勁利落,以此筆力來支撐其以欹側所造之險,就能給人以深刻的審美印象。通過對李邕和徐季海書法的分析,劉熙載指出了異勢和筆力之間的關系,即異勢以筆力為支撐,筆力以異勢為表現,無筆力之異勢必將傾頹,無異勢之筆力必將刻板無趣。所以,劉熙載特意引用蘇軾的話,說明筆力需要異勢的重要性,同時加以補充,說明異勢也同樣需要筆力的必要性。
一三七、過庭《書譜》稱右軍書“不激不厲①”,杜少陵②稱張長史③草書“豪蕩感激④”,實則如止水⑤、流水⑥,非有二水也。
注釋:
①不激不厲:激,急疾,猛烈。厲:猛烈。不激不厲:指書法中庸平和。
②杜少陵:即杜甫。
③張長史:即張旭。
④豪蕩感激:浩蕩,猶豪放。感激:激發。豪蕩感激:指書法豪放激越,令人激發感動。
⑤止水:靜止不流的水。止水澄清,可以照鑒。所以又比喻心境寧靜,胸懷純潔。
⑥流水:流動的水。用以形容接連不斷之狀。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將張旭和王羲之的書風進行比較,說明張旭草書的抒情特征,同時指出張旭書法和王羲之書法本質上是一致的。劉熙載的這個觀點發人深思。我們很難將代表中和書風最高境界的王羲之和代表奔騰豪放書風最高境界的張旭相提并論,何況還指出其書風本質上是一致的。劉熙載的高明處就是能從對立面入手找到問題的破解之法。張旭草書的動態之美如果僅從運動的角度求解很難有突破,甚至受到限制。從辯證的角度說,任何運動都包含了靜的因素。而正是這靜的因素成就了張旭草書的境界,否則其狂草就會失之張揚和狂怪。動靜結合,以動治靜,張旭草書的“豪蕩感激”之情才能以平和出之,避免了怒張和蠻捍。這種境界本質上正好和王羲之的“不激不厲”的平和中庸的書風相契合,只是王羲之的平和易解,而張旭的平和難為人所知罷了。正如止水和流水,其本質都是水,性質相同,流水雖動,但不變是水的物理特征。
一三八、張長史真書《郎官石記》①,東坡謂“作字簡遠②,如晉、宋間人”。論者以為知言。然學張草者,往往未究其法,先挾狂怪之意。豈知草固出于真,而長史之真何如哉?山谷言:“京、洛間人,傳摹狂怪字,不入右軍父子繩墨③者,皆非長史筆。”審此而長史之真出矣。
注釋:
①《郎官石記》:即《郎官廳壁記》(圖-98),陳九言撰,張旭書。唐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十月刻。石舊在陜西西安,久佚。楷書,書法精勁嚴重。
②簡遠:簡要而意涵豐富。
③繩墨:規矩法度。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從草書出于真書的角度分析張旭楷書的特征。張旭以草書擅名,尤精于狂草。論者以為其狂草如鬼神出沒,難見起止;又如驚濤奔雷,縱放奇怪。但事實上,張旭草書并非只有奔騰之動勢,其草書中仍有靜的成分,正是這靜的成分使其狂草雖狂而不怪。而這靜的成分則來自于他對楷書的成就,張旭也長于楷書,只是為草書成就所掩不為常人所知罷了。趙崡認為,其楷法出歐陽詢,兼虞世南和褚遂良。劉熙載引用蘇東坡和黃庭堅的評論,更高看張旭楷書一眼,以為其楷書頗具晉、宋人的風度,說得具體點就是胎息二王,具有右軍父子的法度和精神。以其代表作《郎官石記》看,其筆畫簡勁,結構蕭散,與唐之法度顯然有別,而與王羲之的《黃庭》、《曹娥》的精神反倒契合。以此等境界之楷書功底趨運如椽之筆,揮就狂草之章,自然可以動靜結合,雖狂而不怪,豪蕩而不躁動不安。學張旭草書不悟其楷書的風神,自不能解其玄機,徒“挾狂怪之意”而入野狐禪之地步也就不足為怪了。
一三九、學草書者,探①本②于分隸二篆③,自以為不可尚④矣。張長史得之古鐘鼎銘科斗篆⑤,卻不以觭⑥見之。此其視彼也,不猶海若⑦之于河伯⑧耶?
注釋:
①探:尋求。
②本:本源。
③二篆:即大篆和小篆。
④尚:即上,超過。
⑤科斗篆:即科斗書,也稱“古文”、“壁中書”等(圖-99)。專意模仿蝌蚪之形,故名。始見于漢代,即魯恭王壞孔子宅得《尚書》、《春秋》、《論語》、《孝經》等典籍上的字。當時人已經不知道有古文,呼之為“科斗”書。
⑥觭:牛角一低一昂貌,引申為偏于一面。
⑦海若:古指北海神。
⑧河伯:河神。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指出了張旭草書的源頭在于學習了鐘鼎銘文和科斗篆。在上一則書論中,劉熙載指出了草書和楷書之間的關系,這則書論則指出了草書和分隸二篆以及鐘鼎、古文的關系。在劉熙載看來,草書不僅是草法和技法而已,草書應該包括更多的內涵。寫草書者需要楷書的功夫,在于更好地把握筆力和動靜的關系。寫草書者上溯到分隸二篆以及鐘鼎、科斗篆,首先是因為草書起源早,直接胎息于篆隸,與它們息息相關。其次草書審美重流動奔放,而流動奔放的反面則容易浮薄輕佻,學習分隸二篆、鐘鼎、科斗篆不僅豐富草書筆法的內涵,更重要的是能增加古樸的氣息,克服上述的毛病。這則書論,劉熙載借評論張旭草書指出了草書的學習要上溯古文大篆的重要性。
一四○、韓昌黎①謂張旭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②”。此語似奇而常③。夫鬼神之道,亦不外屈信④闔辟⑤而已。
注釋:
①韓昌黎:即韓愈。
②端倪:找出頭緒。
③常:平常。
④屈信:即屈伸。
⑤闔辟:即闔闢,關閉與打開,引申為變化。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指出了變化是張旭草書的特征。在對書體的論述中,劉熙載認為動勢是草書的根本特征,張旭的草書尤其如此,其人號稱“張顛”,而其草號稱“狂草”、“顛草”。唐蔡希綜在《法書論》中說:“(張旭)乘興之后,方肆其筆,或馳于壁,或札于屏,則群像自形,有若飛動。”所以其草書縱放天然,變動不居,筆勢飛動,奇怪百出。對于其草書,后人用了很多形容詞和類比句,讓后人不甚解,甚至產生神秘感。劉熙載這則書論指出韓愈評價張旭草書的句子不易解,而其實質也不過開合變化而已,以常態理解即可,不必過分解讀,也不必將其神秘化。
一四一、長史、懷素皆祖①伯英②今草。長史《千文》殘本③,雄古④深邃⑤,邈⑥焉寡儔⑦。懷素大小字《千文》⑧,或謂非真,顧精神雖遜長史,其機勢⑨自然,當亦從原本⑩脫胎11而出;至《圣母帖》12,又見與二王之門庭13不異也。
注釋:
①祖:以……為祖,效法。
②伯英:即張芝。
③《千文》殘本:單刻帖,無款。傳為唐張旭書(圖-100)。真跡不傳,宋后見諸著錄。狂草,存兩百余字,字徑二、三寸。石在陜西西安碑林。書法遒勁多變,為世所重。
④雄古:雄放古樸。
⑤深邃:精深。
⑥邈:久遠。
⑦寡儔:寡:少;儔:同類,同輩。
⑧大小字《千文》:大字《千文》:單刻帖,懷素書,大草。(圖-101)明時刻于陜西西安,今在碑林。鐫刻精到,書法筆力矯健,結字多變。宋時曾刻入《群玉堂帖》。小字《千文》:墨跡本,也稱《小草千字文》、《千金帖》。唐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懷素書。絹本,草書。(圖-102)84行,1045字。書法古樸澹雅,蒼勁靜穆。或謂“一字值一金”,雖譽為“千金帖”。
⑨機勢:機:事物變化之所由。機勢:變化之傾向。
⑩原本:初本,祖本。
11脫胎:道家語,指脫去凡胎。比喻此一事物由另一事物孕育變化而產生。
12《圣母帖》:單刻帖,懷素書,大草。(圖-103)宋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刊石,今在陜西西安碑林。55行,篆書年月一行,楷書題名5行。書法溫潤遒勁,與《自敘帖》等異趣。《淳熙秘閣續帖》等收入。
13門庭:猶門戶、門派。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評論張旭、懷素的草書源流及具體作品的特征。劉熙載認為二人皆學張芝今草,但二人的風格卻不同。張旭草書《千字文》雄放古雅,用筆精熟跳宕,出鬼入神,難有匹敵。懷素所傳草書《千字文》有兩種,劉熙載對它們的評價雖略遜張旭,但仍非常高。懷素大草《千字文》結體變化豐富,而筆力卻極矯健。其小草《千字文》為晚年精熟之作,乃造古澹之境。懷素的《圣母帖》更反映出其與二王的淵源,明趙崡說:“此帖清逸圓轉,幾貫王氏之壘而拔其赤幟矣。”而王世貞則說:“素師諸帖皆遒瘦而露骨,此書獨勻穩清熟,妙不可言,唯姿態稍遜大令,余翩翩近之矣。”
一四二、張長史書悲喜雙用,懷素書悲喜雙遣①。
注釋:
①遣:使離去。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概括張旭和懷素草書的用情、抒情特征。張旭和懷素是唐朝最偉大的草書家,他們的書法不僅將草書的技法推向極致,而且也突出反映了盛唐雄偉宏大的氣魄。后世雖再有如高閑、黃庭堅、祝允明等草書家,但再也沒有能超過旭、素的了。雖然旭、素的草書都達到了平淡的至境,但二人草書的用情、抒情又各不同。張旭悲喜之情皆寓于草書的雄古奔放之中,而懷素則在書寫草書之前已將悲喜之情完全從心中隱去,故其草書字字欲仙,了無塵俗之氣。二人用情之不同從根本上說是僧俗的不同。張旭是現實中人,他飲酒、歌詠、游歷、做官,做每一件事,無不用情至臻,可謂性情中人。其草書是其表達胸中塊壘的方式,正如李白的歌詩和裴旻的劍舞是抒發他們胸中之情一樣。所以,其草書可謂“顛”,因為其可以嗜酒大醉,“以頭濡墨而書”。韓愈也認為其草書“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基于此,張旭的技法選擇也與之相應。劉熙載前面說張旭草書有楷書的基礎,有金文、蝌蚪書的成分,也有張芝、二王的養分,實際最重要的是他能融會貫通,所以其草字能奇幻百出,不逾規矩。這樣的技法選擇正和其七情六欲的書法相得益彰,但值得注意的是,其草書的境界卻能絢爛之極,歸于平淡。仿佛一位飽歷人間百態的老人,仍不失激情與銳氣,但其此時的激情與銳氣自不與十八、九歲的相同。懷素是玄奘三藏法師的門人,于經禪之暇,染翰草書。所以,紅塵中的俗事已不入他的法眼,他也沒有了俗世的七情六欲,或者說其內心的情感已歸于平靜,無法分辨悲喜之情。他在《自敘帖》中說:“幼而事佛”,“性靈豁暢”,就是這種情感的自然表達。懷素也好飲酒,性情閑逸。但其飲酒則是“狂來輕世界,醉里得真如。”其草書同樣是其寄托情感的載體,他以狂繼顛,接續了張芝和張旭的衣缽。但這個狂并非是狂妄或狂躁,而是指酒酣興發他遇有粉壁、衣裳、器皿則以草書書之的忘情狀態,也是指“援毫掣電,隨手萬變”的草書形態。但是其所表達的情感卻是平靜而了無塵俗之氣的,甚至有種枯索感。正如劉熙載在《游藝約言》中評價的那樣:“懷素書,筆筆現清涼世界。”而在技法上,懷素也上承張芝、二王,但卻并未入化境。宋董逌《廣川書跋》對張旭、懷素的技法作了比較:“旭于草字則杜絕繩墨,懷素則謹于法度。”但懷素的技法已入圓融之境,其所創造的圓轉飛動的形式正和其要抒發的了無俗塵的情境相契合。《宣和書譜》說:“(懷素草書)字字飛動,圓轉之妙,宛若有神。”明王世貞《弇州山人稿》中也說:“字字欲仙,筆筆飛動。”從以上分析可知,劉熙載用“悲喜雙用”和“悲喜雙遣”來概括旭、素草書的情感世界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一四三、旭、素書可謂謹嚴之極,或以為顛狂而學之,與宋向氏學盜①何異?旭、素必謂之曰:若失顛狂之道②至此乎?
注釋:
①向氏學盜:《列子·天瑞》中所記故事。宋國的向氏因貧向齊國的國氏求教致富之道,國氏告訴他:“善為盜。”于是向氏如獲箴言,即去盜竊,隨即被抓而獲罪。向氏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只知“善為盜”,而不知其為盜之道。實際上,國氏的“善為盜”是指“盜天地之時利,云雨之滂潤,山澤之產育”,以利農業生產,所以他只“善為盜”之道是“盜天”,而非盜竊他人之財物。
②顛狂之道:指旭、素草書顛狂的實質,即謹嚴之極。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以比類的方法形象地告誡后世學旭、素草書者應學其“顛狂之道”,而非只是顛狂而已。旭、素的草書,顛狂只是其外在的形式。這種形式可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其書寫時的狀態,二人皆喜飲酒,每飲必醉,每醉必書,張旭甚至“以頭濡墨而書”,這種行為迥異常人,人們以“顛狂”目之。二是其書法的形式感,二人草書皆為狂草,皆有奔雷掣電、鬼怪神異之形式,人們也以“顛狂”目之。但是這只是二人給人們的視覺感受,他們以狂草來表達的實質,即“顛狂之道”則不易為人所知。其“顛狂之道”也可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法度上,二人走筆雖如龍蛇奔突,變幻莫測,但他們都有精湛的書法傳統功夫,所以他們的顛狂并非信手所為,而是謹嚴之極。二是內容上,二人皆以狂草抒發胸中的情感,張旭將一切對現實生活的感受以狂草的形式表達出來,懷素則將他的佛家修持的平靜情感以狂草的形式表達出來。張旭的情感雖現實,但高度凝煉;懷素的情感雖超出凡塵,但仍需藉藝術形式來表達。所以,劉熙載告誡人們,不解“顛狂之道”,而以“顛狂”學旭、素草書,無疑會差之千里,就如同向氏學盜,不失敗者未之有也。這里,我再加上一句話,倘若不能旭、素一樣從情感上修煉,也只能學旭、素之形,而學不到旭、素之實。
一四四、顏魯公書,自魏、晉及唐初諸家皆歸檃括①。東坡詩有“顏魯公變法出新意”之句,其實變法得古意也。
注釋:
①檃括:即檃栝,原指校正竹木彎曲的器具,引申為修改、訂正之義。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指出了顏真卿書法繼承創新的特征。蘇軾在《東坡題跋》中說:“(顏真卿書)雄秀獨出,一變古法,如杜子美詩,格力天縱,奄有漢、魏、晉、宋以來風流,后之作者,殆難復措手。”這大約就是東坡“顏公變法出新意”詩句的注腳,這也和劉熙載認為顏真卿對魏、晉及唐初諸家都有很好的繼承的看法一致。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劉熙載不僅認為顏真卿書法具有變法出新的特點,還具有保留古意的特征。確實在顏真卿的作品中,不僅能見到屬于和盛唐氣象相一致的雄偉和恢宏,也有古拙樸茂的篆籀古意。所以,劉熙載的這則評論使我們更能全面地認識顏真卿的書法,首先是其在全面借鑒和吸收傳統的基礎上的創造,其次是將銳意創新的時代精神和拙樸的古典精神融合到一起。
一四五、顏魯公正書,或謂出于北碑《高植墓志》①及穆子容②所書《太公呂望表》,又謂其行書與《張猛龍碑》后行書數行相似,此皆近之。然魯公之學古,何嘗不多連博貫③哉!
注釋:
①《高植墓志》:全稱《魏故濟青相涼朔恒六州刺史高君墓志銘》。北魏神龜年間刻,清康熙年間在山東景州城東出土,今佚。楷書,21行,行28字。文多漫漶,可讀僅百余字。字體精整,鋒穎猶新。
②穆子容:生卒年不詳,北朝魏、齊間人。字山行。作品有《太公呂望表》(圖-104),書法渾厚。
③多連博貫:多廣豐富,系統連貫。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列舉了歷來所論顏真卿書法的源流,同時指出其學古遠非局限于所列碑刻。清時的金石學家畢沅、錢大昕等人以為《高植墓志》、《太公呂望表》等或就為顏真卿書法之所出,這主要是從氣息上進行判斷,上述二碑的古厚和顏書的厚重確有相通之處。關于這一點,清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也持類似的看法。但劉熙載認為,僅僅這樣認識顏書的源流則過于狹窄,實際上顏書上承秦漢魏晉,并于唐初諸家用功精深,取精用宏,銳意變法,終成時代的高峰。
一四六、歐、虞、褚三家之長,顏公以一手擅①之。使歐見《郭家廟碑》②,虞、褚見《宋廣平碑》③,必且撫心④高蹈⑤,如師襄⑥之發嘆于師文⑦矣。
注釋:
①擅:專長。
②《郭家廟碑》:全稱《有唐故中大夫使持節壽州諸軍事壽州刺史上柱國贈太保郭公廟碑名并序》(圖-105)。顏真卿撰并書,唐德宗李適題額。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十一月立。石在陜西西安。楷書,30行,行58字。碑陰題名3列,共34行。顏真卿晚年書,風格厚重朗暢。有宋拓本傳世。
③《宋廣平碑》:即《宋璟碑》,全稱《有唐開赴儀同三司行尚書右丞相上柱國贈太尉廣平文貞公宋公神道碑銘并序》(圖-106)。顏真卿撰并書,唐大歷七年(公元772年)九月立。楷書,三面刻。兩面各27行,行52字。側7行,行50字。另一側刻側記,楷書10行,行70字。書法奇偉秀拔。有宋拓本傳世。
④撫心:以手摸胸,表示一種感情的動作。
⑤高蹈:舉足頓地,表示喜怒之情。
⑥師襄:春秋衛樂官,也稱師襄子。傳說孔子曾從其學琴。
⑦師文:師襄弟子,春秋鄭人。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列舉顏書的代表作品《郭家廟碑》和《宋廣平碑》繼續說明顏書對唐初諸家的繼承和吸收。宋黃庭堅評《宋廣平碑》有一段話,可作為對劉熙載這段評論的注腳。他說:“(《宋廣平碑》)奇偉秀拔,奄有魏、晉、隋唐以來風流氣骨,回視歐、虞、褚、薛、徐、沈輩,皆為法度所窘,豈如魯公蕭然出于繩墨之外,而卒與之合哉。”
一四七、魯公書《宋廣平碑》,紆余蘊藉①,令人味之無極②,然亦實無他奇,只是從《梅花賦》③傳神寫照④耳。至前人謂其從《瘞鶴銘》出,亦為知言⑤。
注釋:
①蘊藉:含蓄寬容。
②無極:無邊際,無限。
③《梅花賦》:唐宋璟文學作品。宋璟以剛毅勁質稱,但《梅花賦》卻一反常態,吐辭婉媚,清便富艷,得南朝徐庾體。
④傳神寫照:語出劉義慶《世說新語》。用圖畫或文字描繪人物,將神情態度生動逼真地表現出來。
⑤知言:有遠見之言。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評論顏真卿書法《宋廣平碑》的特點。顏體楷書以寬闊雄強為其特征,《宋廣平碑》之所以被劉熙載單獨列出加以評論,是因為其風格的特殊性,即“紆余蘊藉”,婉轉含蓄,雍容大方。劉熙載認為,此碑之所以和其他作品的風格相差很大,是因為此碑的內容和此碑的風格具有很大的相關性,這也是劉熙載書論中關于文藝相通的重要觀點。宋廣平以剛毅和鐵石心腸著稱,而寫出的《梅花賦》則紆余含蓄,出人意外。所以,一直有人評論其為宋廣平人生之玷。實際上,再堅強之人也有柔情萬種之時,只是不為他人所見、所感罷了。宋廣平的《梅花賦》正是其柔情外泄的一個出口,而這篇《梅花賦》也正切合了顏真卿的內心需求。顏真卿以忠義道德稱于世,在世人看來,他也是一位鐵骨錚錚的男兒,陰柔之情似乎與他無關,而實際上和宋廣平一樣,他也會有豐富的內心情感,當然包括柔情。所以,顏真卿為宋廣平撰文并書寫,正好讓二人的情感產生了共鳴。以此看,顏真卿為宋廣平寫碑選擇紆余含蓄的書風,不僅是希望它能契合宋廣平的真實情感,也是藉此來表達自身陰柔一面的情感需求。而至于說此碑和《瘞鶴銘》的關聯,則是技法層面的相通了。
一四八、《坐位帖》①,學者茍得其意,則自運而輒與之合,故評家謂之方便法門②。然必胸中具旁礴③之氣,腕間贍④真實之力,乃可語庶⑤乎之詣⑥。不然,雖字摹畫擬,終不免如莊生⑦所謂似人⑧者矣。
注釋:
①《坐位帖》:單刻帖。也稱《論座帖》、《與郭仆射書》(圖-107)。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之書稿。行草書,真跡傳有7紙,約64行。宋時真跡歸長安安師文,安氏遂以之上石。石在陜西西安碑林。此書與王羲之《蘭亭序》有“雙璧”之譽。此書真跡已不傳,翻刻頗多,有《吳中復本》、《關中本》等傳世。
②方便法門:即方便門,佛教指引人入佛的門徑。
③旁礴:即磅礴,盛大,充滿。
④贍:充足,豐富。
⑤庶:將近,差不多。
⑥詣:所能達到的境界。
⑦莊生:即莊子。
⑧似人:相似的面目。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評論顏真卿《爭坐位帖》的特點和學習要領。此帖歷來為人所重,不僅在于其極高的藝術價值,而且也是顏真卿忠義精神的見證。宋時蘇軾、米芾等人都給予極高的評價。蘇軾說:“此比公他書尤為奇特,信手自書,動有恣態。”米芾說:“《爭坐位帖》有篆籀氣,為顏書第一。字相連屬詭異飛動得于意外。”劉熙載以為,此帖后人欲達形似并不難,但那種連屬飛動、渾化入妙的境界卻很難達到。前文已述及,劉熙載反對徒摹形似,他認為真正的相思應該是神似。他評顏真卿書法奄有漢、魏、晉、宋、唐初之優點,不僅能自出新意,更能深得古意。這正是劉熙載所提倡的善學。所以,他給學《爭坐位帖》的人開出藥方:“胸中具旁礴之氣,腕間贍真實之力”,只有胸中由郁礴的豪氣和極具功力的傳統功夫,才有可能的《爭坐位帖》的神髓。
一四九、顏魯公書,書之汲黯①也。阿世②如公孫宏③,舞智④如張湯⑤,無一可與并立。
注釋:
①汲黯:生年不詳,卒于公元前112年。西漢濮陽人,字長孺。武帝時為九卿,敢于面折廷錚。
②阿世:奉承諂媚。
③公孫宏:即公孫弘之誤。公孫弘,生于公元前200年,卒于公元前121年。菑川薛人,字季。獄吏出身,學《春秋》雜說。元朔中拜丞相,封平津侯。熟悉文法吏事,用儒家的學說解釋法令,不肯犯顏強諫。為人外寬內深,對與己有私怨者表面交好而暗中報復。
④舞智:耍聰明,玩弄智慧。
⑤張湯:生年不詳,卒于公元前115年。漢杜陵人。武帝時與趙禹共定律令,后遷御史大夫,治獄嚴峻。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以西漢三位重臣作對比來闡述顏書的特征。顏真卿以忠烈稱,其侄子顏季明、從兄顏杲卿皆死于“安史之亂”,其本人也因堅持國家統一,持節不屈,被叛軍殺害。顏真卿喜直言,為朝中大臣所不喜。這種個性和處世方式直接影響其書法審美的選擇,所以其書法技法兼前人之長,并融入篆籀氣,結構內松外緊,寬博疏朗,故其楷書如正人君子,雄厚古拙,整飭嚴謹,一如其為人,給人以博大正直之感。論其地位,如果是以漢朝臣子作比較,那就是接近汲黯。因為汲黯臨朝廷諍,堅持真理,不惜觸犯漢武帝。這種境界遠比公孫弘的世故、張湯的耍小聰明高尚得多。也就是說,那些徒有形式或以巧媚取勝的書法無法和顏書的博大雄厚相比較。
一五○、或問:顏魯公書何似?曰:似司馬遷①。懷素書何似?曰:似莊子②。曰:不以一沈著、一飄逸③乎?曰:必若此言,是謂馬不飄逸,莊不沈著也。
注釋:
①司馬遷:生于公元前145年,卒年不詳。漢夏陽人,字子長。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辯護處宮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發憤著書,完成《史記》130篇,它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
②莊子:約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戰國宋蒙人。曾為漆園吏。著書十余萬言,往往出以寓言,主張清靜無為,獨尊老子而屏斥儒墨。
③飄逸:超脫,瀟灑。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以文學喻書,說明顏真卿和懷素的書法風格。在《文概》中,劉熙載對司馬遷和莊子的文學作品皆有分析和評論。司馬遷“精思逸韻”,《莊子》“寓真于誕,寓實于玄。”“看似胡說亂說,骨子里盡有分數。”在劉熙載看來,司馬遷著《史記》,語言質樸,以事實為據,不虛美,不隱惡,這些都是沉著的表現,但不盡于沉著,司馬遷還有飄逸的一面,只是飄逸是沉著的補充。《莊子》充滿想象,神游八極,無拘無束,這是飄逸,但也不盡飄逸,因為《莊子》還傳達人們以深邃的哲學思想,讓人們求得心靈的清靜。司馬遷和莊子的這種辯證的特征正好和唐朝的書家顏真卿和懷素極為相似。上文已較詳細地分析了顏書和素書的特點,這里不贅述。但是,劉熙載這里在于告訴我們,顏真卿以雄強沉著為主,但也有瀟灑活潑的因素;懷素以通脫閑靜為主,但也有謹嚴沉著之處。這正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只是一方面占主導,從而決定了其性質。所以,劉熙載以辯證的眼光分析書家的風格特征起到了矯正以偏概全的作用。
一五一、蘇靈芝①書,世或與李泰和、顏清臣、徐季海②并稱。然靈芝書但妥帖③舒暢,其與李之倜儻④、顏之雄毅⑤、徐之韻度⑥,皆遠不能逮,而所書之碑甚多。歐陽六一⑦謂唐有寫經手⑧,如靈芝者,亦可謂唐之寫碑手矣。
注釋:
①蘇靈芝:唐玄宗開元、天寶及肅宗至德年間武功人。工書,以行書擅名。后世以之與李邕、顏真卿、徐浩并稱,代表作品有《夢真容碑》等。
②李泰和、顏清臣、徐季海:即李邕、顏真卿、徐浩。
③妥帖:穩當。
④倜儻:指書風灑脫而不受拘束。
⑤雄毅:雄厚剛毅。
⑥韻度:風韻氣度。
⑦歐陽六一:即歐陽修。
⑧寫經手:以抄寫佛教經文為生的人。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評論唐朝蘇靈芝的書法。《宣和書譜》卷十評論蘇靈芝書法,將之與李邕、顏真卿、徐浩并稱,劉熙載正是基于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劉熙載認為,蘇靈芝書只是穩當,看了舒服,無非實用,藝術性不強,就如同唐朝的寫經手所抄經文一樣。從藝術性和創造性的角度無法和李邕、顏真卿和徐浩相比。如果說李邕、顏真卿和徐浩是一流書家,那么蘇靈芝充其量是二、三流書家。關于這一點,前代書家就注意到了。明趙崡《石墨鐫華》卷三評《侯臺田仁琬德政碑》時說:“(蘇靈芝書)大都源出《圣教》而肥媚為多,尚不及王縉書《王清源公碑》,而《宣和書譜》擬之季海、伯施,季海不足論,但恐伯施于地下笑人。”
一五二、柳誠懸①書,《李晟碑》②出歐之《化度寺》,《玄秘塔》③出顏之《郭家廟》,至如《沂州普照寺碑》④,雖系后人集柳書成之,然剛健含婀娜,乃與褚公⑤神似焉。
注釋:
①柳誠懸:生于唐代宗大歷十三年(公元778年),卒于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字誠懸,京兆華原人。曾為太子少師,并以太子太保致仕,封河東郡公。工書,楷書尤為知名。書法結體勁媚,自成一家,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傳世書跡很多,代表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軍碑》、《金剛經》等。《舊唐書》卷一百六十五、《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三皆有傳。
②《李晟碑》:全稱《唐故太尉兼中書令西平郡王贈太師李公神道碑銘并序》(圖-108),裴度撰,柳公權書。唐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四月立。石在山西高陵縣。楷書,34行,行61字。字多剝落,但仍有挺拔不群之感。
③《玄秘塔》: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并序》(圖-109),裴休撰,柳公權書并篆額,邵建和、邵建初鐫字。唐會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立。石在陜西西安碑林。楷書,28行,行54字。此書為柳公權極勁健之作。有北宋拓本傳世。
④《沂州普照寺碑》:為集柳公權書之金碑。釋覺海立于金皇統四年(公元1144年),石在今山東臨沂。此書方整遒勁,雖為集柳公權書,但緊密處宛如柳公權之手跡,與唐懷仁集字有異曲同工之妙。
⑤褚公:即褚遂良。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評論柳公權的楷書。柳書出于晚唐,其楷書用筆健勁,結構緊密,風格遒麗,別成一家,與顏真卿并稱。唐朝以楷書盛,其楷書法度森嚴,高手輩出。在柳公權之前,已屹立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等楷書大家,他們所創造的一座座高峰是柳公權的理想,同時也是其很難逾越的障礙。他要想并立于前輩諸大家之林,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值得后世效法的是,柳公權走的是綜合集成之路,他吸收了各家的長處,正如劉熙載在這則數論中所指出的那樣,從而能成為一代大家。這里,劉熙載還特別提到了金時集柳公權楷書而成的《普照寺碑》,因為距晚唐不遠,所以柳書常見。而這種集字正好反映了集字者對柳書的總結,將柳書的精華集于一碑之中,所以最能代表柳書的面貌。劉熙載評其“剛健含婀娜”,正是指出了其剛建和柔美兩方面辯證統一的審美特征,只是剛健占據主要的方面。同樣的話,劉熙載還曾評論過孫過庭的草書,即“婀娜愈剛健”,正說明孫、柳二家的書法雖各有側重,但總體風格上有共通之處。
一五三、裴公美①書,大段②宗③歐④,米襄陽⑤評之以“真率⑥可愛”。“真率”二字,最為難得,陶詩⑦所以過人者在此。
注釋:
①裴公美:即裴休,生于唐德宗貞元七年(公元791年),卒于唐懿宗咸通五年(公元864年),字公美。孟州濟源人。為人蘊藉悠閑,能文章。善書法,楷書遒媚有體法。傳世書跡有《圭峰禪師碑》(圖-110)等。《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七、《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二皆有傳。
②大段:唐宋人指重要、主要、完全等意思。
③宗:宗法。
④歐:即歐陽詢。
⑤米襄陽:即米芾,生于宋仁宗黃祐三年(公元1051年),卒于宋徽宗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鹿門居士等。世居太原,遷襄陽,后定居潤州。因性格狂放,又有潔癖,人稱“米顛”。能詩文,擅書畫,精于鑒別,好收藏名跡。行、草書能入晉人之室,尤得力于王獻之。用筆跳宕峻邁,為“宋四家”之一。傳世作品有《苕溪詩帖》(圖-111)、《蜀素帖》(圖-112)等。《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有傳。
⑥真率:自然率性。
⑦陶詩:即陶淵明的詩歌。陶淵明:生于公元365年,卒于公元427年,晉尋陽人,名潛,一字元亮。著名田園詩人,其詩描寫山川田園之秀美,自然優美。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評論裴休書法。劉熙載首先指出其出處,即從歐陽詢而來。裴休楷書以遒媚為其特征,可見其精神挽結處和歐書很近。裴休為人蘊藉,不肆張揚,舉止休閑,這種性情反映在書法中就是不緊不慢,不刻意做作。所以裴休每寫碑題額,總是一任率意,故也總能得其真趣。劉熙載這則評論中特別強調這種“真率”,并比之陶淵明的田園詩,主要是因為在唐朝楷書以法勝,如歐陽詢、柳公權等人的楷書法度都極森嚴,給人以嚴肅整飭的審美感受,而韻味和自然之美則退居次要。裴休正與此不同,仿佛一股清新的空氣吹進了沉悶的房間,頓時給人以愉悅愜意之感。
一五四、秦碑力勁①,漢碑氣厚②。一代之書,無有不肖③乎一代之人與文者。《金石略序》云:“觀晉人字畫,可見晉人之風猷④;觀唐人書蹤⑤,可見唐人之典則⑥。”諒⑦哉!
注釋:
①力勁:堅強有力。
②氣厚:氣韻深厚。
③肖:像,似。
④風猷:風格,道義。
⑤書蹤:書跡。
⑥典則:典章規則。
⑦諒:確實。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評論書法與時代的關系,并引鄭樵《金石略序》的觀點為證。書法藝術以技法表現書家的精神活動,也就是說書家筆下的每一個筆畫除去其形式意義本身之外,還內含著豐富的個人精神信息。這種精神信息并非一時的喜怒哀樂,而是和書家的個性、品質、修養等密切相關,而它們除了天賦的一部分以外,總是和時代的政治、經濟、風尚、風俗等直接相關,雖然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大背景中可能千差萬別,但總有相統一的東西內化到每個人的精神信息中。這就是劉熙載這則書論中所說的“秦碑力勁,漢碑氣厚”的道理,因為從文化的背景說,秦統一中國過程中和建立第一個統一的政權,都崇尚法家,表現出強有力的進取意向,李斯是其突出的代表,這與其在藝術上表現出力量的審美意識緊密相連。漢朝建國后,經過西漢初期黃老思想的休養生息,到漢武帝時就崇尚儒學,國家也極強盛,表現出恢宏博大的氣象,這種時代的特征直接和漢隸的樸厚的審美取向相關。同樣的道理,晉人治玄學,尚清談,注重個人的修為,所以晉人的書法尚韻。唐朝輝煌,制度嚴明,文化昌明繁榮,故其楷書成就最高,并以森嚴的法度為其特點。
劉熙載論藝非常重視其與時代的關系,也非常重視文藝與文藝之間的聯系和影響。他在《藝概·文概》中說:“文之道,時為大。”“唯與時為消息,故不同正所以同也。”在本則書論中,他不僅強調了書法與時代的關系,也指出了書法和文章直接相關。在后面的書論中,他還將提到相同的話題。
一五五、五代①書,蘇、黃②獨推③楊景度④。今但觀其書之尤⑤杰然者⑥,如《大仙帖》⑦,非獨勢奇力強⑧,其骨里謹嚴,真令人無可尋間⑨。此不必沾沾于摹顏擬柳⑩,而顏、柳之實已備矣。
注釋:
①五代:宋以后對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朝代的總稱。
②蘇、黃:即蘇軾、黃庭堅。
③推:推崇。
④楊景度:即楊凝式,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卒于后周世宗顯德元年(公元954年),字景度,華陰人。楊凝式精神穎悟,富于文藻,長于歌詩,為時輩推重。歷仕五代,曾官至太子少師,人又稱“楊少師”。善書法筆札,洛川寺壁藍墻粉壁之上題記殆遍。時人因其縱誕,稱其為“風子”。楊凝式楷書楷法精絕,行草書遒放縱逸,直接開啟宋朝之書風,承上啟下。代表作品有《韭花帖》(圖-113)、《神仙起居帖》等。
⑤尤:格外。
⑥杰然者:特異出眾的作品。
⑦《大仙帖》:即《新步虛詞帖》,行、草書,難于辨認,書法簡淡。
⑧勢奇力強:氣勢奇崛,力量強大。
⑨尋間:找空子。
⑩摹顏擬柳:摹寫臨習顏真卿和柳公權書法,使其形似。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評價楊凝式的書法。楊凝式堪稱五代最杰出的書法家,也是由唐入宋的承繼者,更是宋朝尚意書風的開啟者。宋時尚意書法的代表蘇軾、黃庭堅對楊凝式高度評價,黃庭堅在《山谷集》中說:“……遍觀僧壁間楊少師書,無一不造微入妙……”這里,劉熙載不僅給予楊凝式高度評價,而且也分析了其書法的特征。他以顏柳為法,但不徒摹形似,而與其精神相通,同時加以縱逸,遂能自成一家。所以劉熙載評其書“勢奇力強”而又謹嚴有致,是內里謹嚴而外在縱放,是謹嚴與縱逸的辯證統一。這與其學習唐人和其特殊的經歷有關。唐人尚法,他出生唐末,師學唐人,得其精髓。政治上,他生逢亂世,歷經五代的變亂更迭,又在政治漩渦的中心,所以精神上受到巨大的壓力可想而知。這是其在藝術上選擇縱逸一路書風的根本原因,這不僅可以發泄其胸中的郁悶,得到暢快奔放的感受,同時也寄托了他與亂世相離的精神理想。正是這種選擇和實踐,以及他所創造的高度,成為由唐入宋書風嬗變的關捩點。
一五六、楊景度書,機括①本出于顏,而加以不衫不履②,遂自成家。然學楊者,尤貴筆力足與抗行③,不衫不履,其外焉者也。
注釋:
①機括:弩上發箭的機件,后用來比喻治事的權柄或核心。
②不衫不履:原指衣履不整,這里指書法形式縱放灑脫,也指書法創作時不擇紙筆、不拘小節的狀態。
③抗行:并行,不相上下。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評論楊凝式書法的主要特征,及其后學者要注意的方面。在上則書論中已經分析,楊凝式書法在嚴守法度的前提下,創造出了“勢奇力強”的特點,而其外在的表現形式則是本則書論中所說的“不衫不履”。從劉熙載這兩則書論中所提及的關鍵詞:“出于顏”、“勢奇力強”、“謹嚴”、“不衫不履”等來看,可以驚奇地發現其從師承到創造個性審美風格的巨大的變化軌跡。從字面上或普通意義上說,顏、柳,“謹嚴”和“不衫不履”是無法放在一起的,因為它們是相矛盾的。而楊凝式的創造性正是將此對立和矛盾的方面統一起來,內里法度一絲不茍,而外在形式則無拘無束,如《神仙起居法帖》(圖-114)。劉熙載指出,正是這對立統一性,才是楊凝式迥異于同時代人的高度。但二者缺一不可,外在形式的灑脫如果沒有謹嚴的法度將成為“鬼畫符”,如果只有謹嚴的法度,那么楊凝式將和晚唐其他的書家一樣,只是承唐之法度而矩步不前。所以劉熙載告誡后世學楊凝式書法的人,如果徒摹其“不衫不履”的形式而沒有驚人的筆力,將無法得到其真髓。從多則書論中可以發現,辯證的方法是劉熙載的法寶,正是熟練而恰當地運用了這一方法,他能在評論書家時準確地把握其特征,而不致于以偏概全或失之公允。
一五七、歐陽公謂徐鉉①與其弟鍇②“皆能八分小篆,而筆法③頗少力”。黃山谷謂鼎臣篆“氣質高古④,與陽冰⑤并驅爭先”。余謂二公皆據偶見之徐書而言,非其書之本無定品⑥也。必兩言皆是,則唯取其高古可耳。
注釋:
①徐鉉:生于后梁末帝貞明三年(公元917年),卒于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字鼎臣。揚州廣陵人。徐鉉能文,尤精小學,好李氏小篆,能得其精髓。嘗與他人刊定許慎《說文解字》。《宋史》卷四百四十一有傳。
②鍇:即徐鍇,徐鉉弟。生于后梁末帝貞明六年(公元920年),卒于宋太祖開寶七年(公元974年),字楚金。揚州廣陵人。與兄徐鉉同有大名于江左。善小學,嘗以許慎《說文解字》依四聲譜次為十卷,即《說文解字韻譜》。小篆如其兄。《宋史》卷四百四十一有傳。
③筆法:指書寫點畫的用筆方法。
④高古:高雅古樸。
⑤陽冰:即李陽冰。
⑥定品:確定的品味、風格。
解說:
這段文字劉熙載評論徐鉉和徐鍇的篆書。他引用了歐陽修和黃庭堅的話,指出了二人小篆高古的風格特點。二徐皆是當時著名的文字學者,為厘定文字和推廣《說文》等作了很多事,在江南享有盛名。二徐皆由李陽冰而上溯秦小傳,精熟奇絕,入于高古。無論在文字學史上還是在篆書史上,二徐尤其是徐鉉具有重要的地位。這一點宋朱長文在《墨池編》中就曾談到過:“自陽冰之后,篆法中絕,而鉉于危難之間,能存其法。”所以,二徐于小篆的字法和書法均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江南毛氏一世祖東晉名將毛寶的骨灰盒收藏在日本久保惚紀念美術館
征虜將軍毛寶火葬石函真偽辨析
文/毛天哲
デッドストック新品·極美品『六朝の美術』
在毛氏族歷史上,東晉名將、征虜將軍毛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承前啟后的人物。西晉末年,河南滎陽陽武人毛寶隨皇族瑯琊王司馬睿一同渡江南下,因功受封州陵縣開國侯,功進征虜將軍,官至豫州刺史,事跡見于《晉書》。
毛寶之所以重要,不光是因為他的子孫中擁旄開國者累葉數人,為中華毛氏族增添了無上的榮耀。而且還在于他是中華江南毛氏、江北毛氏的關鍵承繼人。
西晉末年發生了"永嘉之亂","五胡"乘機占據中原,晉元帝司馬睿避亂渡江,在建業(今江蘇南京)建立東晉,當時大批縉紳﹑士大夫及庶民百姓隨之南下,史稱"衣冠南渡"。
永嘉之亂 衣冠南渡
江北毛氏主系的毛寶家族亦隨同司馬皇族南遷。當時,毛寶有子四,即穆之、安之、俊之、繼之。毛穆之又有八子,即珍、璩、球、璠、瑾、瑗、玢、瓚。隨行的可能還有一批毛寶子侄輩的毛氏同宗,他們一起護駕南渡,殄叛討逆。過江后,他們或為官或治軍,活躍在蘇、浙、皖、贛、湘、鄂、川等地域,后子嗣幾遍及江南,故史稱江南毛氏。
毛寶子嗣中,毛穆之歷任揚威將軍、潁川太守,都督寧州諸軍事、寧州刺史。寶死后嗣爵州陵侯,官至都督梁州之三郡軍事、右將軍、西蠻校尉、領建平太守,鎮守巴郡。因平蜀功大,惠及子孫,晉簡文帝司馬昱封穆之次子球為都鄉侯。東晉穆帝升平初,"以桓溫封南郡,徙穆之為建安侯";后病卒于巴東軍中,墓在安徽當涂縣。
毛穆之病死巴蜀后由長子毛珍嗣爵,官至天門太守。子毛球曾任梓潼太守。子毛璠曾任寧州刺史。子毛瑾任西夷校尉,后為使持節、監梁秦二州軍事、征虜將軍、梁秦二州刺史、略陽武都太守。子毛瑗曾任蜀郡太守,后任輔國將軍、寧州刺史。
八兄弟中以毛璩最為知名,淝水之戰中負責追逃,把前秦敗亡軍士搞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將領就是他。毛璩曾任右將軍參軍、衛將軍參軍、征虜將軍司馬,升寧朔將軍、淮南太守,不久補調為鎮北將軍、龍驤將軍、建威將軍、益州刺史。公元405年,焦縱兵變,"遂共害璩及瑗(之前還有瑾),并子侄之在蜀者,一時殄沒",后朝廷追封毛璩為歸鄉公,食邑信安(今衢州),一千五百戶,由璩長子弘之嗣爵位。
淝水之戰中負責追逃的將領就是毛璩
毛寶次子安之亦有軍事才干,累升至撫軍參軍、魏郡太守、右衛將軍,戰死西蜀后,東晉朝廷追封其為平都子。毛安之有四子:潭、泰、邃、遁。毛潭嗣封爵位,官至江夏相。毛泰歷任太傅從事中郎、后軍諮議參軍、冠軍將軍、堂邑大阪府和泉市久保惚紀念美術館展覽目錄中所刊登的一些圖版和介紹。僅僅依據圖版就臆解斷定此"石柜"是古董商向壁而造的偽作,似乎太過武斷了。
毛寶畫像石柜辨偽 一文 作者:鄭巖
哲不知"毛寶畫像石柜"的命名是否來自日本學者,還是鄭巖教授本人所隸定,總感覺這個命名有點不倫不類。據鄭文可知,所謂"石柜"中的畫像并不是毛寶的畫像,怎么能稱呼為"毛寶畫像石柜"呢?況且,墓葬"石柜"的說法很少見,大都稱謂"石函"葬,就是古人將骨灰置于木盒或布袋納入石函中安葬。
若是來自日本學者的命名那就不足為怪,因為他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還是有限的。若出自鄭巖教授自命名,則有點說不過去了。哲以為,正確的命名應該是"征虜將軍毛寶火葬石函"。
在這里,還是要感謝鄭巖教授對材料引文比較齊全,使得我們可以對"征虜將軍毛寶火葬石函"有個完整的了解。此器為方形盝頂石函(見圖一),長寬各35厘米,高有28.5厘米。盝頂正面有銘文曰:
"征虜將軍毛府君火葬墓/君諱寶字碩真滎陽陽武人/也咸和三年遣祖封州陵縣/開國侯輔國將軍功進征虜/將軍守邾城石虎戰而卒江/祥遷葬于嶺陽三里"(見圖二)。
毛寶畫像石柜 圖版一
毛寶畫像石柜 圖版二
據鄭文說"石柜"上還有銘曰:"端端正直世之罕稀/列于名臣無不威儀",不知刻于何處。鄭文還說,畫像石柜腹外壁正面有陰線刻的畫像,其中央為一人正面端坐,兩側各有一人跽拜,跽拜的人物以上有豎刻的銘文四行,可大致讀為"帝□□□,其仁□□,其□如□,望之如云"。
鄭教授引述后說,有人認為其函腹外壁畫像人物是西王母的形象,但他認為"服飾不胡不漢",屬于"信筆涂鴉"。他估計"作器者本意在于刻畫一位皇帝的形象",認為"人物頭上并排下垂的豎線,似是帝王所戴的冕旒"。又以為"畫像人物垂腿而坐,應該是北方少數民族的習俗,與當時漢民族的席地而居的傳統禮俗相背離",故而得出結論是向壁而造的贗品。
帝堯畫像石刻
然以哲觀之,該畫像人物大體畫的是帝堯。何以見得?以邊上豎刻的銘文四行可推知。雖然,鄭文將不能讀出字以口代之,但從已知文字可以看出,此四句銘大致語出《史記五帝本紀》:"帝堯者,放勛。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完整句子極可能如是:"帝堯放勛,其仁如天,其知如神,望之如云。"
如此看來,所謂"造假"的古董商文史知識水平確實不低,區區四句殘缺銘文竟然能瞞過曾經在山東省博物館工作多年的鄭大教授。既然畫像人物可以明確,那么鄭文以"該人物冠服生拼硬造,不合制度"為由來確證石函為偽就站不住腳了。因為古之帝堯畫像本無定規,怎么畫法都是見仁見智之事。
帝堯放勛
至于漢人是否會"垂腿而坐",建議鄭教授看看《世說新語》之東床坦腹。據史載,大約東漢末年,胡人的"胡床"就傳入到中原。《后漢書·五行志》說:"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又《晉書庾亮傳》亦載:"庾亮徐曰:「諸君少住,老子于此處興復不淺。」便據胡床與浩等談詠竟坐。"可見漢晉時期,胡床、胡坐等大量引入中原,漢人席地而居的禮俗是有改變的。
鄭文中雖然認可了銘文關于毛寶的生平與晉書無太大的出入,但還是認為,此銘文找不出毛寶死亡的時間、遷葬的具體時間和壽限不合碑志常規。鄭巖教授認為"此銘文雖模仿墓志的行文,但不稱'墓志',而自稱'火葬墓'。本應為墓中葬具,卻變成了墓葬本身,驢唇不對馬嘴。"
然哲以為,或許鄭巖教授判讀有誤了。古墓葬"石函"類似今日之骨灰盒,古人將骨灰置于木盒或布袋納入石函中安葬,稱石函為"火葬墓"或是當時人的俗稱,何錯之有?
王羲之東床坦腹圖
明代吳訥在《文章辨體序說》云:"墓志,則直述世系、歲月、名字、爵里,用防陵谷遷改。"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云:"冢墓之文,有墓志,有墓前。墓志記年月、姓名及生平事跡,系之以銘,故又謂之墓志銘。"
嚴格說來,墓志和墓銘是可以分說的。此石函盝頂正面文字正是墓志的寫法。至于墓銘,當是鄭教授所稱不知刻于何處的"端端正直世之罕稀/列于名臣無不威儀"幾句韻文。哲推測它應該是在盝頂背面,以此組合成比較完整的墓志銘文式。
墓志銘的寫法不一,本無一定規,亦因材而異耳。如北宋《韓琦墓志銘》刻石重達3噸,墓志長寬各1.53米,志文82行,滿行82字,約6000余字,可謂洋洋大觀。毛寶火葬石函不過十寸見方,要其完整刻錄"毛寶死亡、遷葬的具體時間或是壽限",不也勉為其難乎?
何況此銘字數雖短,但也清楚地敘述了毛寶生平事跡、爵貫里籍,始葬地、遷葬地,因何而卒等信息,符合墓志寫法,可算是篇簡短精悍的墓志銘。所以鄭巖教授以此石函銘文不符合墓志銘的寫法來反證"毛寶畫像石柜"為偽是站不住腳的。
太宗李世民撰 唐 晉書 一百三十卷
當然,鄭巖教授還指出,此"銘文文氣不暢,字體乖謬,毫無時代氣息",以此證明銘文系后世古董商偽造。哲再三讀之,未能體會到其所稱"文氣不暢"的所在。相反,哲在鄭文中倒是注意到鄭巖教授引述《晉書毛寶傳》時,將咸和八年認定為庾亮北伐之年,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如其引述:"咸和八年(333年),以寶監揚州之江西諸軍事、豫州刺史,與西陽太守樊峻領一萬精兵守邾城(湖北黃岡)。石虎派兵攻陷邾城,毛寶溺死江中。"事實上,庾亮北伐在咸康五年(339年),毛寶戰死正在該年。史書載,庾亮自邾城陷落后就因憂慨而患病,于次年即咸康六年(340年)逝世,享年五十二歲,追贈太尉,謚文康。
《晉書》有載,毛寶是因平亂蘇峻之亂而功封州陵縣開國侯,千六百戶,事在咸和三年(329年)。后"庾亮西鎮,請為輔國將軍、江夏相、督隨義陽二郡,鎮上明。又進南中郎。隨亮討郭默。默平,與亮司馬王愆期救桓宣于章山,擊賊將石遇,破之,進征虜將軍。亮謀北伐,上疏解豫州,請以授寶。于是詔以寶監揚州之江西諸軍事、豫州刺史,將軍如故,與西陽太守樊峻以萬人守邾城。"
庾亮北伐
古人敘述,以事件紀年的方式居多。可以看出,毛寶自咸和三年封州陵縣開國侯,到咸康五年戰死,其十年間,多以事件為記時方式闡述,并不能將后面的一系列事件俱認為在某個時年,這個是常識。不知鄭教授的"咸和八年,庾亮北伐,毛寶戰死"典出何處。更可笑的是今日百度百科"毛寶"條,竟將寶之卒年定為公元359年2月,亦不知有何依據,長期高掛網上,誠誤人子弟爾。
毛寶火葬石函銘文自咸和三年寶封州陵縣開國侯起述,至邾城與石虎戰而卒,雖略嫌簡漏,也自一氣呵成,何談"文氣不暢"焉。至于"字體乖謬,毫無時代氣息"的指責,也是站不住腳的。鄭教授在文中自明確了石函銘文字體為隸書,又稱其"字體乖謬",豈不是自相矛盾之說。
從東晉墓志出土實物看,其書體可謂千姿百態。既有平正謹嚴的隸書,亦見兼雜楷意或篆意的隸書,而且還有略具隸意或行意的楷書。絕大多數書體都是介于楷隸之間的書體,以鄭文提供的石函銘文圖版觀之,正有著東晉時期的刻石書體風格。
另外,鄭教授以"漢晉時期并不流行火葬"以及"《晉書》并未記毛寶火葬之事"兩點來否定"毛寶畫像石柜"的真實性。哲以為,此論據亦是淺薄的,很難站得住腳。
一般認為,中國古代火葬源自佛教的傳入而逐漸盛行,而佛教自漢元帝時即傳入中國,至兩晉時期,蓋亦有二百年之久,說"漢晉時期并不流行火葬"恐怕還缺乏實證。
西漢 五風二年 刻石
即使當時火葬沒北宋時期那樣盛行于民間,這并不能否認自秦漢至于兩晉,軍中陣亡者火葬亦是常有。1928年山東泰安出土一件石函(石棺),上面刻有銘文,日:"惟五風二年,魯卅四年六月四日,司隸校尉卜伊,討北海,四十戰卒上谷,火葬家焉。"五鳳二年為公元前56年,這恐怕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黃河流域下游地區最早的火葬實例。
古代軍士將軍多戍邊,遠離故土,又兩軍對陣,戰死者收尸不便,多以火厝,亦必然之勢。毛寶陣亡于邾城,欲歸葬于秣陵(今南京江寧),火葬遷墓,勢必為然,《晉書》不錄,但以為常也,何需多費筆墨涂鴉?不能因為史未明記,則否認毛寶有火葬之事。縱觀二十四史,有幾處筆墨涉及到歷史人物是土葬焉還是火葬焉?
哲還注意到,鄭教授引述的墓志有可能不夠全。從墓志圖版看,"...祥遷葬于嶺陽三里"這些字體型明顯比前面的正文要小。末二句"將軍守邾城石虎戰而"的后面字看不清,不知道是否如鄭教授所引"卒江"二字。即便是,換起一行的"祥"字并不在頂格,難道此處空白?擬或是缺引兩三字否?
毛寶畫像石柜 圖版三
從墓志圖版上看,頂格離"祥"字至少有兩三字的空缺(見圖版三)。此兩處關鍵地方缺乏實物,實在難以考證。從字義上看,大概毛寶戰死初葬在黃岡赤壁一帶的某地,而遷葬地嶺陽應該是東晉時的秣陵某地。
據報道,2008年在南京江寧上坊的梅家山發掘的東晉大墓里發現有"晉太和四年秋毛氏"的手寫磚,但在墓室里沒有發現棺木,甚至棺釘都沒有。專家們初步判斷為墓主是女性,應該是毛寶的一、二代親屬。可能早年就被遷墓,與葬在外地的夫君合葬一處。清漾毛氏譜記,始祖毛寶葬秣陵。哲估計南京梅家山一帶是毛寶家族的早期墓地,毛寶遷葬墓可能就在這一帶。
《晉書》雖未明言毛穆之卒年,但書載:毛璩"弱冠,右將軍桓豁以為參軍。尋遭父憂。"據《晉書·桓豁傳》,桓豁于寧康元年(373年)自右將軍進號征西將軍,太元元年(376年)再進征西大將軍,而死于太元二年(377年)。而毛穆之最后活動時間于太元四年(379年),若毛璩于377年任桓豁參軍,則"尋遭父憂"是在379年以后也是符合的。
毛穆之葬姑孰(今安徽省當涂縣),毛璩、毛瑾、毛瑗及死難蜀地一并子侄亦俱葬姑孰。則2008年發現的這個墓,墓主極有可能是毛穆之妻,因與夫君合葬姑孰而遷墓。
"晉太和四年秋毛氏"手寫磚
總而言之,鄭巖教授證偽"毛寶畫像石柜"的依據顯然是不足的,其引述的墓志有可能不全,兩段不同字形的文字是否分寫于不同時期,亦尚有懷疑。單憑畫像人物造型、石函所刻佛像及邊角紋飾來判斷真偽缺乏足夠的說服力。石函墓志只略寫毛寶的軍職而未提及寶曾任職廬江太守、豫州刺史等官職,可能更看重毛寶的軍功。
當然,墓志中的"遣祖"兩字哲亦不大能解,不知是否為隸讀錯誤。鄭文所謂墓志"文氣不暢"可能正是缺字的緣故,"江祥、嶺陽"等地名的不可考反而表明石函可能恰恰不偽。
毛家小子天哲于浙江金華
二〇一三年十月三十日草
二〇一九年四月十一日修訂
附錄:"毛寶畫像石柜"辨偽作者:鄭巖(中央美術學院鄭巖教授,曾在山東博物館工作)原文請百度搜索,此處略。
久保惣紀念美術館_日本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