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傳多玩網(武林外傳官方手游:老味道!稀奇古怪的武器風)
武林外傳多玩網文章列表:
- 1、武林外傳官方手游:老味道!稀奇古怪的武器風
- 2、多玩原創-完美世界的經典IP為何越來越受年輕人的喜愛
- 3、長這么大,這各式各樣的冷知識還是頭一次見,真是開眼了
- 4、火焰之紋章系列回顧五:加賀與任天堂
- 5、國學經典譯注:菜根譚二應酬篇
武林外傳官方手游:老味道!稀奇古怪的武器風
多玩游戲,做有價值的游戲內容。
本文由多玩新聞中心《新游追蹤》欄目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PS:全新上線的《新游追蹤》,致力于尋找市場中的優秀游戲進行解剖推薦。
如果說《武林外傳》不是第一個用搞笑的Q版形象來做游戲的產品,但它一定是那個把搞笑發展到一定高度的游戲。
相信不少老玩家還記得這樣的裝備——
用掃帚、平底鍋等頗具不可思議性的武器,2007年左右在許多國外大作中也有出現,不過一般都是作為彩蛋出現,很難像《武林外傳》這樣大面積使用為主武器的幻化。
不過也是受益于本身的題材緣故,也極少有游戲像《武林外傳》這樣從骨子里傳遞出來的都是濃濃的“惡搞”趣味。
我見過的從端游過來手游的老玩家捏臉都是這樣子的——
這也是一種對老端游的致敬。
為了讓老玩家更好地體驗到對端游的還原,《武林外傳手游》[統一換成武林外傳手游]在最開始就讓玩家體驗到了游戲中的奇葩武器環節。
玩家的初始裝備就是吉他和AK步槍,看似絕不可能出現在武俠故事里[武俠故事]的武器。
在這種元素環繞下的《武林外傳官方手游》從內到外都散發著一種開心的因子。
不只是武器,整個《武林外傳官方手游》將裝備進行了完全的趣味化,其中包括衣服和坐騎。
完整的展示如下——
多樣化有趣的搭配也照顧到了時尚玩家和女性玩家的需求。游戲里經常在野外看到一群玩家穿著奇葩的裝備和坐騎不停地蹦跶。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種趣味卡通風在正經習慣了的網游設計圈子里給了玩家的視覺全新的沖擊,讓游戲更加輕松。
可能許多新玩家會好奇,我們為什么要單獨解剖這個看起來對游戲性沒有任何影響的“雞肋”環節?
那是因為,這個環節代表的是老武林的“靈魂”之一。
武林外傳,就應該是搞笑到底。
多玩原創-完美世界的經典IP為何越來越受年輕人的喜愛
本文系多玩新聞中心《觀察》欄目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在中國網游的發展史上,從來不缺經典游戲。有些游戲雖歷經多年更新換代,但其精髓都始終保留。而有些出道即巔峰的游戲卻沒能在這發展的浪潮中存活下來,但在往后新一代的游戲作品中,還是能看到一些它們的影子。
雖說游戲IP能成為經典,其品質口碑尤為重要,但在波濤暗涌的中國網游行業中,一款游戲的成敗也與其公司自身的實力和未來發展規劃有著莫大關系。
▌一款震驚游戲行業的國產3D網游
2005年,在《魔獸世界》的沖擊下,國內原本以2D畫面與回合制為主流的網游環境被打破,大批玩家涌入《魔獸世界》,一時之間國內似乎拿不出能與之對抗的網游作品。
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一款國產自研3D游戲引擎制作的東方玄幻網游《完美世界》橫空開測,其結合中國傳統經典神話《山海經》中的內容與獨有的空中飛行玩法,3D無縫大地圖與東方修真元素等創新設計,引起了中國網游業的轟動。
在當時,《完美世界》使用的自研Angelica III游戲引擎一經問世便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其優秀的畫面表現力完美的呈現出盤古開天的史詩劇情。傳統神話故事背景與頂尖3D游戲引擎打造出來的東方玄幻世界,不僅受到國內玩家的追捧,更是掀起一股仙俠熱潮。也因為有別于西方一貫的魔幻題材網游,而引起了海外玩家的高度關注。
完美世界游戲畫面截圖
憑借著行業內領先的3D技術、特有的東方神話元素和優秀的游戲品質,《完美世界》一舉奪得了2005年ChinaJoy中國優秀游戲評選中的“玩家最期待的十大網絡游戲”、“最佳原創網絡游戲”、“最佳3D網絡游戲”等多項大獎,并贏得了國內外玩家間流傳“西方魔獸 東方完美”的贊譽。也因為這一款國產3D網游的出現,讓中國網游行業正式踏入3D時代。
▌開拓海外市場 注重文化輸出
在《完美世界》網游成功后,完美世界公司靠著自身硬核的自研實力,結合時下熱門小說與影視作品,先后推出《完美世界國際版》、《武林外傳》、《誅仙》、《笑傲江湖》等多部制作精良的3D網游作品,數部作品題材風格迥異,廣泛吸收了眾多喜好不同的用戶,并在國內掀起仙俠、武俠熱潮的同時,完美世界公司將數部作品推向海外市場, 其《完美世界國際版》更是憑借著首創的海陸空玩法與獨特的中華文化魅力,在短時間內便吸引了1200萬的海外用戶,使得《完美世界國際版》的海外在線用戶人數遠超同類游戲。
在國內廠商陸續開始引進代理海外游戲之時,完美世界公司已完成游戲對海外出口的戰略部署,已在北美洲、歐洲、亞洲設有全資子公司,更在中國網絡游戲海外出口榜中連續多年排名第一。
僅在2008年,旗下多部作品均已出口至港澳臺、日、韓、俄、北美、歐洲等近百個國家與地區。為全球用戶提供優質的互聯網娛樂服務內容的同時,也為中國文化在全球傳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刀劍神域》小說作者川原礫采訪視頻畫面截圖
而風靡日本的《刀劍神域》小說的作者川原礫就曾在采訪中表示,自己在小說中所使用的世界設定就是受到《完美世界國際版》的啟發,并且很享受在游戲中飛行的感覺。
在游戲行業高速發展的數十年間,很少會有游戲廠商注重中國文化的傳播。而完美世界公司作為中國網游出口的領軍企業,在追求市場效益的同時,也為中國文化傳播與文化創意產業鏈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使其成為了最具有代表意義的中國游戲品牌。也因此被《新聞聯播》、《朝聞天下》、《新聞直播間》等多個央視權威新聞欄目深入報道。
▌心向完美 世界新生
優秀的游戲從來不缺市場,而這次完美世界更與騰訊強強聯手,將《完美世界》IP的影響力再次提升。在《完美世界》手游開服預約活動期間,預約人數便突破1000萬,更在3月6日上線后的數小時內登上App Store免費游戲下載排行榜第一位。
《完美世界》以經典的世界觀、廣泛認同的價值觀以及被用戶銘記和喜愛的元素,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而如今的《完美世界》手游在充分還原經典端游品質的同時進行了年輕化創新。
《完美世界》手游采用了次時代PBR渲染技術與3S材質,使得游戲中的人物更加精致細膩,讓場景與特效更加擬真自然。而實時的光影技術更能讓人感受到每座城的陰晴陽雪與四季輪轉的環境變化。配合上無縫大地圖,玩家可騎乘飛行器自由穿梭在三界之間。
完美世界手游祖龍城畫面截圖
與端游相比,《完美世界》手游在還原經典技能的同時加入了新設定,使得技能的搭配更加豐富多元化。而3D立體式的戰斗模式,讓玩家不管是在空中、陸地還是水下,都能獲得絕佳的戰斗體驗。
除了標配的6人小隊副本外,《完美世界》手游還增加了12人與24人等大型PVE團隊副本,滿足更多玩家對團隊協作PVE需求的同時,更是突破了當下手游組隊人數的極限,而超大型的36V36幫派攻城戰,考驗的不僅是玩家的策略與指揮能力,更是考驗玩家團隊之間的協作執行力。
熟悉的祖龍城、經典的首領BOSS、還有那三大種族與動人的劇情故事,在喚起老玩家對往日情懷與端游品質認可之時,其年輕個性多元化的捏臉系統、自定義時裝染色、海陸空立體戰斗與攻城略地的策略性玩法,亦滿足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娛樂需求。
▌迎合年輕化趨勢 打造新一代精品游戲
完美世界公司作為國內領先的網絡游戲開發商和運營商,從2004年成立發展至今,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對精品游戲的研發和運營。
圖為完美世界總裁,完美世界游戲CEO魯曉寅在完美世界游戲品牌戰略發布會致辭
從2018年開始,完美世界公司便開始實行游戲品牌年輕化戰略,迎合年輕化,多元化、個性化、泛娛樂的發展趨勢,推出年輕人喜歡的、融合新技術和新文化的創新性產品,打造新一代精品游戲。而《烈火如歌》、《輪回訣》、《夢間集》和《武林外傳手游》上線后的傲人成績則很好的驗證了經典文化與年輕元素結合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力。而完美世界公司所提供的豐富、便捷、多元化的游戲體驗模式,也將成為手游行業未來發展的風向標。
▌結語
完美世界公司在過去十年間不斷革新、因時制宜的發展戰略下,令《完美世界》、《誅仙》、《武林外傳》等多個經典頂級IP以全新的姿態煥發新生。其品牌年輕化、全球化合作和新文化融合等一系列舉措更是卓有成效。
在未來十年,“精品”將成為游戲行業的新標準,而完美世界公司又將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長這么大,這各式各樣的冷知識還是頭一次見,真是開眼了
七鯰鰻生長速度決定它們的性別!
學習是進步的源泉呢。
成都永陵是全國唯一一座被科學家發掘的黃帝陵!
《金庸群俠傳》在某 國以《倚天屠龍記外傳》名義發售!
嚴格來說,貓頭鷹的耳朵其實在臉上!
一個可以發光的青蛙!
萬人中央你是亮光!
本草綱目一部醫學界的寶典!
只有中國人才可以hold的工作!
本文圖片選自:多玩圖庫
喜歡冷知識的一定要記得關注本小編哦!
東郭每日小技巧:
幾種日常生活的小技能,太實用
家里沒牛怎么辦?
最后鎮文圖片!
火焰之紋章系列回顧五:加賀與任天堂
從任天堂時代開始,火紋之紋章系列就一直是玩家們喜愛的游戲之一,戰棋的游戲方式總是讓玩家沉醉各職業刷怪升級的喜悅中,接下來的幾天內將持續轉載來自多玩新聞中心《印象》欄目的《火焰之紋章》系列文章(做了部分編輯調整),今天帶來的是《火焰之紋章》系列回顧(五):加賀與任天堂。
Intelligent Systems的危機
《火焰之紋章:圣戰之系譜》在發售之后,制作人橫井軍平因為Virtual boy的暴死而離職任天堂,系列主設計師加賀昭三也因此一舉成為了Intelligent Systems的開發部長。
沒有了橫井軍平的壓力,原以為能放開手腳去創造自己理想中游戲的加賀昭三,卻被任天堂要求為SFC衛星接收器外設BS-X制作一款《火焰之紋章》新作。
這款獨特的外傳作《BS火焰之紋章:阿卡尼亞戰記》前文中也有提到,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游戲連同外設也遭遇了暴死。
不僅游戲銷量慘淡,Intelligent Systems成員也經歷了大幅度變動,團隊內部動蕩不安。在背負了多重壓力的情況下,加賀昭三也不得不開始考慮《火焰之紋章》系列未來的發展了。
理想之作的代價
1996年,任天堂第五世代家用主機Nintendo 64在日本地區發售。這是任天堂第一次嘗試3D游戲領域,而玩家們也從《超級馬里奧64》、《塞爾達傳說:時之笛》等大量第一方3D游戲里找到了 3D游戲世界的魅力。
當然,當時任天堂并沒有止步于這款主機本身的設計,他們還于1997年年底公布了這款主機更為強大的外設 64DD。
64DD可以使用64MB的磁盤作為游戲載體,相比于4MB的N64卡帶來說,容量要大得多。不僅如此,這一外設還為玩家提供了實時時鐘功能,以及極為時髦的互聯網在線服務功能。
卡帶容量一直都是《火焰之紋章》系列的最大難題,在進入SFC時代之后,雖然這個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但它依然存在,并讓游戲的內容不得不受其限制。
加賀昭三認為要想真正實現他理想中的《火焰之紋章》,那么N64與64DD對他來說就是一個新的開始。當這款外設公布時,加賀昭三便向任天堂提出了《火焰之紋章》系列需要在64DD上推出續作的要求。任天堂在答應了這一要求的同時,也向加賀昭三提出了另一個需求,他們想要讓加賀昭三制作最后一款SFC平臺的《火焰之紋章》續作。
這款續作就是《火焰之紋章:多拉基亞776》。
逐步擴充的游戲內容
1997年,任天堂制作人出石武宏被指派到了任天堂第一開發部擔任新的部長,接替橫井軍平的位置,而他也理所當然的擔任了《火焰之紋章:多拉基亞776》的制作人一職。
此前曾參與《火焰之紋章:圣戰之系譜》官方攻略本美術設計的廣田麻由美,受加賀昭三青睞,也接替了已離職的小屋勝義的游戲主要美術設計位置,負責了本作封面與角色頭像的設計。
辻橫由佳依舊負責本作的音樂設計,不過有趣的是,雖然辻橫由佳至今參與了歷代《火焰之紋章》的音樂設計工作,但在《火焰之紋章:圣戰之系譜》之后,她也離開了Intelligent Systems成為了獨立音樂人,不過在此之后她還是以合作的形式繼續為《火焰之紋章》設計配樂。
《火焰之紋章:多拉基亞776》的開發是從1998年年初開始的,最初加賀昭三只是想把這款游戲作為《火焰之紋章:圣戰之系譜》的外傳作項目來做。
加賀昭三在開發初期盡可能的將精力放在了64DD平臺上的另一款《火焰之紋章》續作,《火焰之紋章:暗黑巫女》之上。因此加賀昭三對于《火焰之紋章:多拉基亞776》的劇情構思也比較簡單,游戲劇情設置在了前作時間線里,講述了前作上篇與下篇之間所發生的故事,也就是當初橫井軍平所剪去的那段劇情。
從開發時間上來說,開發團隊最初計劃是在游戲發售日之前,游戲的開發工作就已經結束相當長一段時間了。然而隨著游戲的逐步開發,開發人員發現目前這款游戲的內容已經很龐大了,因此開發工作必須繼續進行下去,并且是將本作作為一款正統的《火焰之紋章》續作來開發。
日后加賀昭三還表示,如果當初他們在之前就能知道即將開發的項目有多龐大的話,那么他們就會把它當做完全的新作去開發了。
最難的一作
與前作中注重宏大劇本的方向不同,加賀昭三對于《火焰之紋章:多拉基亞776》,主要是做了玩法上的改進。
游戲中的所有角色都加入了疲勞度這一設定,角色在進行主動攻擊、受到敵方攻擊或者使用輔助技能、魔法時,都會增加疲勞值,當疲勞值超過了角色體力值時,該角色就在下一章節無法出戰了。
不僅如此,本作還不能中途中斷游戲進行保存,玩家的SL大法也受到了不小限制。也就是說在游玩本作時,玩家要比前作中任何時候都要更加謹慎,因為或許只是一次失誤,就會導致之后的流程寸步難行。因此本作甚至可以說是系列里最難的一作了。
除了難度,游戲還加入了更多通關條件,例如防守、逃離等等。玩家不再只是一味的清光敵人或者是擊殺敵方BOSS,豐富的關卡也讓游戲性大增。
此外,本作最大的賣點就是加入了體格這一屬性。根據體格的不同,角色的攜帶、捕獲、偷盜能力都會受其影響。
游戲中所有體格較高的角色都可以扛起比自己體格小的角色,而騎兵和飛馬騎兵則是可以扛起體格小于20的角色,不過這些騎兵如果不下馬,也是無法被其他角色扛起的。
利用攜帶這一特性,在己方角色陷入危險時,玩家可以操作其他角色將其扛起脫離困境。
而面對敵人時,如果角色的體格要大于對方的體格,則可以在捕獲模式下發動攻擊。一旦擊敗了敵人,那么就能成功捕獲他,將其作為俘虜,并且獲得他身上的所有道具。
偷盜是本作最為獨特的設定,這一設定甚至在后續作品中都沒有出現。游戲里玩家可以偷取敵人所裝備的道具,以此也可以使得敵方無法使用武器攻擊、或是使用回復道具。
《火焰之紋章:多拉基亞776》在前作足夠優秀的系統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了許多玩法。而疲勞度的加入雖然使得本作難度頗高,但也讓游戲更具挑戰性與重復可玩性。
加賀昭三與任天堂
《火焰之紋章:多拉基亞776》于1999年9月1日推出了NP卡帶版,并于2000年1月21日發售了標準卡帶版。
本作作為SFC上最后一款《火焰之紋章》,雖然具有一定人氣,但截止至2002年,本作NP卡帶版與標準卡帶版雙版本銷量累計也僅僅只是破了10萬份。不過因為發售時期已經是第五主機世代了,本作還是成為了1999年銷量最高的SFC游戲,FAMI通也為本作打出了35分白金殿堂級高分,評分在當時僅次于《火焰之紋章:紋章之謎》。
《火焰之紋章:多拉基亞776》開發非常順利,游戲在發售之后受到的也大多都是好評。然而在1999年年底,原以為即將可以開發理想之作的加賀昭三,卻收到了噩耗。
64DD上市后因為過于高昂的價格,使得這一外設如同VB那樣遭遇了銷量暴死,加賀昭三開發N64平臺游戲《火焰之紋章:暗黑巫女》的計劃也只能被取消。
這一次,加賀昭三終于忍無可忍了,直接向任天堂提出了辭職申請,《火焰之紋章》系列屬于加賀昭三的歷史也就此結束了。
加賀昭三在離開了Intelligent Systems與任天堂之后,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之作,還成立了獨立工作室 Tirnanog,并在此后與廣田麻由美一同開發了PS平臺的SRPG游戲《淚之指輪傳說》。
雖說這款游戲算是加賀昭三時代《火焰之紋章》的精神續作,然而因為游戲又過于像《火焰之紋章》,后來加賀昭三還與任天堂打了多年的官司,不過這也是另一段故事了。
2000年,接替加賀昭三設計師職位的新人堀川將之接過了《火焰之紋章》續作的開發工作。這款續作也正是此前被取消的《火焰之紋章:暗黑巫女》項目,不過這一次這款游戲的發售平臺不再是N64,而是掌機平臺GBA了……
國學經典譯注:菜根譚二應酬篇
《菜根譚》注譯
國學經典譯注
○三二、心有真宰 用有圓機
操存要有真宰,無真宰則遇事便倒,何以植頂天立地之砥柱!應用要有圓機,無圓機則觸物有礙,何以成旋乾轉坤之經綸!
【譯文】
操守心志要有真正主宰,沒有真正主宰遇到事情就會傾倒,如何得以樹立頂天立地的砥柱!應對運用要有圓通機變,沒有圓通機變接觸事物就有阻礙,如何得以成就扭轉乾坤的經綸!
【注解】
操存:指操守、心志。明徐階《送司封仲芳楊子赴留都》詩:"愿言勵操存,千里同襟期。"
真宰:指自然之性。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有志深軒冕,而汎詠皋壤,心纏幾務,而虛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
植:〈動〉栽種,種植,生長。《廣雅釋地》:"植,種也。"立,樹立。《論語微子》:"植其杖而蕓。"
頂天立地:頭頂云天,腳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氣慨豪邁。語本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六:"汝等諸人,個個頂天立地。"
砥柱:比喻能負重任、支危局的人或力量。宋陳亮《〈三國紀年〉序》:"《春秋》,事幾之衡石、世變之砥柱也。"
應用:適應需要,以供使用。宋曾鞏《洪州到任謝兩府啟》:"材不堪於施設,動輒乖宜;學多失於變通,理難應用。"
圓機:指見解超脫,圓通機變。宋文天祥《集杜詩〈劉沐〉序》:"沉實有謀,圓機應物。"
觸物:接觸景物、事物。晉張載《七哀詩》之二:"哀人易感傷,觸物增悲心。"
礙:〈動〉本義妨礙,阻擋。《說文》:"礙,止也。"
旋乾轉坤:扭轉天地。比喻從根本上改變社會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極大。語本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陛下即位以來,躬親聽斷,旋乾轉坤。"
經綸:指治理國家的抱負和才能。宋秦觀《滕達道挽詞》:"經綸未了埋黃土,精爽還應屬斗牛。"
○三三、勿輕喜怒 勿重愛憎
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輕為喜怒,喜怒輕,則心腹肝膽皆為人所窺;於物不可重為愛憎,愛憎重,則意氣精神悉為物所制。
【譯文】
讀書人的接觸社會,對于他人不可輕易表現喜歡憤怒,輕易喜歡憤怒,內心情感就全都被他人窺見;對于事物不可過分重視喜愛憎恨,重視喜愛憎恨,意識情緒就全都被事物制約。
【注解】
涉世:接觸社會,經歷世事。《晉書孔衍傳》:"宗人夷吾有美名,博學不及衍,涉世聲譽過之。"
心腹肝膽:心腹,衷情,真意。《古今小說單符郎全州佳偶》:"説到相知的分際,司戶隱瞞不得,只得吐露心腹。"肝膽,比喻真心誠意。宋曾鞏 《送宣州杜都官》詩:"江湖一見十年舊,談笑相逢肝膽傾。"心腹肝膽,即內心情感。
窺:〈動〉本義從小孔或縫里看暗中察看。亦泛指觀看。《說文》:"窺,小視也。"窺見,暗中看見。《漢書劉向傳》:"是以羣小窺見間隙,緣飾文字,巧言丑詆,流言飛文,譁於民間。"看破,覺察。《朱子語類》卷六九:"這箇道理直是自然,全不是安排得,只是圣人便窺見機緘,發明出來。"
意氣精神:意氣,志趣。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由來意氣合,直取性情真。"情緒。元白樸《墻頭馬上》第四折:"我心中意氣怎消除?"精神,指人的意識。《史記太史公自序》:"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意氣精神,即意識情緒。
○三四、玩世欺人 明鏡可鑒
倚高才而玩世,背後須防射影之蟲;飾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膽之鏡。
【譯文】
倚仗高超才能就玩世不恭,背地里必須防備射影含沙的毒蟲;文飾厚道外貌來欺騙他人,眼面前恐怕會有照見肝膽的鏡子。
【注解】
高才:亦作"高材",才能高超,才智過人。南朝梁劉孝標《辯命論》:"然則高才而無貴仕,饕餮而居大位,自古所嘆,焉獨公明 而已哉!"
玩世:以不嚴肅的態度對待現實生活。即"玩世不恭",玩世,以消極、玩弄的態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語本《漢書東方朔傳贊》:"依隱玩世,詭時不逢。"顏師古注引如淳曰:"依違朝隱,樂玩其身於一世也。"
射影:蜮的異名。《詩小雅何人斯》"為鬼為蜮"三國吳陸璣疏:"蜮,短狐也;一名射影。如龜,三足,江淮水濱皆有之。人在岸上,影見水中,投人影則殺之,故曰射影也。"即"射影含沙"相傳江南水中有毒蟲名蜮,人在岸上,影見水中,即以氣為矢,或含沙以射人。及著皮肌,其瘡如疥,中影者亦病。后因稱陰謀中傷他人為"射影含沙"。清周亮工《祭汀州司李若羲盧公文》:"余以質訊至,向者射影含沙之説消沮。"
厚貌:厚道的外貌。即"厚貌深情"外貌厚道,內心不可捉摸。語本《莊子列御寇》:"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長若不肖。"
照膽:相傳秦咸陽宮中有大方鏡,能照見五臟病患。女子有邪心者,以此鏡照之,可見膽張心動。見《西京雜記》卷三:"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硋。......秦始皇常以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后因以"照膽"為典,極言明鏡可鑒。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照膽常懸鏡,窺天自戴盆。"
【注018】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一集醒》同文。
○三五、心若止水 意在光風
心體澄徹,常在明鏡止水之中,則天下自無可厭之事;意氣和平,賞在麗日光風之內,則天下自無可惡之人。
【譯文】
心靈性體澄浄清澈,時常處在明亮鏡子靜止水流中,天下自然就沒有可以厭惡的事物;意志氣概和順平靜,尚且處在絢麗日照朗月和風內,天下自然就沒有可以憎惡的人士。
【注解】
澄澈:亦作"澄徹"清澈,水清見底。晉王獻之《雜帖》:"鏡湖澄澈,清流瀉注。"唐修睦《僧院泉》詩:"澄澈照人膽,深山只一般。"明白。《關尹子九藥》:"論道者,或曰凝寂,或曰邃深,或曰澄澈。"澄浄,清澈明凈。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記》卷二:"乾坤澄浄,七景齊明。"清澈.清凈透明。唐薛用弱《集異記嘉陵江巨木》:"江水清澈,毫髮可見。"
明鏡止水:明鏡,明亮的鏡子。《淮南子俶真訓》:"莫窺形於生鐵而窺於明鏡者,以覩其易也。"止水,靜止的水。所謂"明鏡止水",就是形容能夠以寧靜坦誠的心情面對任何事物的一種心性境界。出典于《莊子德充符》:"仲尼曰:‘人莫鑑(鑒)於流水,而鑑於止水。'"成玄英疏:"止水所以留鑑者,為其澄清故也。"明代道士王一清的《道德經釋辭》中說"圣人之無為,乃是指其心如明鏡止水,物至則照,物去則空,事物之來,一切循乎自然,順其理而應之,以輔萬物之自然,雖有為猶無為,故曰無為而無不為也。"。
意氣:志向與氣概。《管子心術下》:"是故意氣定,然后反正。"賞:通"尚"。
尚:〈副〉本義尚且。《說文》:"尚,曾也。"還,仍然。司馬遷《報任安書》:"如仆尚何言哉?"
麗日光風:麗日,明媚的太陽。《清平山堂話本·洛陽三怪記》:"這一年四季,無過是春天,最好景致。日謂之‘麗日',風謂之‘和風'。"光風,指月光照耀下的和風。宋·葉適《潘廣度》詩:"光風自汎靈草碧,朗月豈受頑云吞!" 麗日光風,也即"光風霽月"光風,雨后初晴時的風;霽,雨雪停止。形容雨過天晴時萬物明凈的景象。也比喻開闊的胸襟和心地。語本宋·黃庭堅《豫章集·濂溪詩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 ○三六、是非分明 得失避私
當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遷就,少遷就則失從違之正;值利害得失之會,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則起趨避之私。
【譯文】
正當正確錯誤邪惡正直的交錯,不可缺少曲意將就,缺少曲意將就就喪失依從或違背的公正;正值利益損害得到失去的會合,不可過于分辨明白,過于分辨明白就產生進趨或退避的私心。
【注解】
是非:對的和錯的,正確與錯誤。晉陶潛《擬挽歌辭》之一:"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
邪正:邪惡與正直。《漢書劉向傳》:"今賢不肖渾殽,白黑不分,邪正雜糅,忠讒并進。"
遷就:降低要求,曲意將就。漢賈誼《治安策》:"故貴大臣定有其罪矣,猶未斥然正以呼之也,尚遷就而為之諱也。"
從違:依從或違背。唐韓愈《送區弘南歸》詩:"爰有區子熒熒暉,觀以彝訓或從違。" 錢仲聯集釋引孫汝聽曰:"示以彝訓,或從或不從,故曰或從違。"明文徵明《送劉君元瑞守西安敘》:"人心有從違,君自視於此,果能皆副其意乎?"
利害:利益與損害。《易繫辭下》:"情偽相感而利害生。"韓康伯注:"情以感物則得利,偽以感物則致害也。"《史記龜策列傳》:"先知利害,察於禍福。"
得失:得到和失去,成功和失敗。《管子七臣七主》:"故一人之治亂在其心,一國之存亡在其主,天下得失,道一人出。"尹知章注:"明主得,闇主失。"
趨避:指趨利避害,趨吉避兇。明李贄《復鄧鼎石書》:"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趨避。"進趨,追求,求取。《晉書荀勖傳》:"位不可以進趣得,譽不可以朋黨求。"退避,猶退讓,謂不與人爭。《漢書張禹傳》:"禹與鳳并領尚書,內不自安,數病上書乞骸骨,欲退避鳳。"
【注019】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十一集法》同文。無"當"字與二"不可"句。
○三七、寧以自挾 毋為親人
蒼蠅附驥,捷則捷矣,難辭處後之羞;蘿蔦依松,高則高矣,未免仰攀之恥。所以君子寧以風霜自挾,毋為魚鳥親人。
【譯文】
蒼蠅叮附馬尾,迅捷雖然迅捷了,難以推辭處在后面的羞愧;蘿蔦依附松樹,高標雖然高標了,未能免除仰仗攀附的恥辱。所以有德行的人寧可在風霜雨雪中自我扶挾,不要作為花鳥魚蟲親近他人。
【注解】
附驥:蚊蠅叮附馬尾而遠行,比喻攀附權貴而成名。也說"附驥尾",蚊蠅附在馬的尾巴上,可以遠行千里。比喻依附先輩或名人之后而成名。一般用作謙詞。語本漢王褒《四子講德淪》:"附驥尾則涉千里,攀鴻翮則翔四海。"典故"蠅附驥尾而致千里"蒼蠅因附在千里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喻普通人因沾了賢人的光而名聲大振。出于《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司馬貞索隱:"按: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以譬顏回因孔子而名彰也。"
捷:〈形〉敏捷,迅速。《小爾雅》:"捷,疾也。"迅捷,迅速敏捷。晉傅玄《走狗賦》:"即迅捷其無前,又閑暇而有度。"
蘿蔦:女蘿和蔦,兩種蔓生植物,常緣樹而生。南朝梁沈約《郊居賦》:"室闇蘿蔦,檐梢松栝。" 女蘿,地衣門植物,體呈絲狀,直立或懸垂,灰白或灰綠色,基部多附著在松樹或別的樹的樹皮上,少數生于石上。可入藥,有祛寒退熱的作用。《詩小雅頍弁》"蔦與女蘿,施於松上"毛傳:"女蘿、兔絲,松蘿也。"蔦,寄生木,本草學家指桑寄生科桑寄生屬和檞寄生屬植物,前者寄生于山茶科、殼斗科等樹上,后者寄生于檞、榆、樺等多種闊葉樹上。枝莖可入藥。
高:〈形〉本義離地面遠,從下向上距離大。《說文》:"高,崇也,像臺觀高之形。"高標,高聳,矗立。唐韓愈《新竹》詩:"高標陵秋嚴,貞色奪春媚。"
仰攀:猶言高攀,指與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結交或聯姻。《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只是母子孤寒如故,未敢仰攀。"仰仗,依賴,依靠。《北史魏陽平王新成傳》:"詔徵赴京,勖以戰伐之事。對曰:‘當仰杖廟算,使呼韓同渭橋之禮。'"攀附,援引而上,附著東西往上爬,比喻投靠有權勢的人,以求升官發財或得到某種好處。漢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設守無巧拙,皆可攀附,則公輸已陵宋城,樂毅已拔即墨矣。"
風霜: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經歷的艱難困苦。即"風霜雨雪"比喻經歷了種種艱難困苦。語本元馬致遠《黃梁夢》第四折:"一夢中十八年,見了酒色財氣,人我是非,貪嗔癡愛,風霜雨雪。"
自挾:猶自恃(依靠自己);自負(自己承受,自己負責)。元方回《送劉都事五十韻》:"南者據都曹,不以貴自挾。"扶挾,夾持,護持。漢應劭《漢官馬第伯〈封禪儀記〉》:"兩從者扶挾。"
魚鳥:魚和鳥,常泛指隱逸之景物。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游山澤,觀魚鳥,心甚樂之。"指夢境。語本《莊子大宗師》:"夢為鳥而厲乎天,夢為魚而沒於淵。"此處指花鳥魚蟲等供人觀賞的景物。
親人:親近人,使人感到親切可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簡文入華林園,顧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
【注020】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三集峭》同文。
○三八、精明渾厚 物契人親
好丑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士君子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丑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譯文】
美好丑陋的心過于分明,事物就不會契心;賢智愚拙的心過于分明,他人就不會親近,讀書人必須是內心精細明察而外表渾樸敦厚,使美好丑陋兩者得到平衡,賢智愚拙共同享受利益,才是生存成就萬物的道德氣量。
【注解】
契:〈動〉通"栔",用刀刻。《說文》:"栔,刻也。"契心,心意投合,稱心。宋蘇洵《祭史彥輔文》:"吾與彥輔契心忘顏,飛騰云霄,無有遠邇。"明袁宏道《覆友人》:"故凡遇有契心之書,便當取讀數徧。"
賢愚:賢,〈形〉本義多財。《莊子徐無鬼》:"以財分人之謂賢。"有德行,多才能。《說文》:"賢,多才也。"賢智,有賢德有才智。《韓非子難勢》:"由此觀之,賢智未足以服眾,而勢位足以詘賢者也。"愚,〈形〉本義愚蠢,愚昧。《說文》:"愚,戇也。"愚拙,愚昧笨拙。《呂氏春秋勿躬》:"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若此,則愚拙者請矣,巧智者詔矣。"
精明:純潔聰明,精細明察。《國語楚語下》:"夫神以精明臨民者也,故求備物,不求豐大。"
渾厚:淳樸,敦厚。宋曾鞏《館中祭丁元珍文》:"子之為人,渾厚平夷,不阻為崖,不巧為機。"渾樸,樸實,淳厚。唐皎然《鄭容全成蛟形木機歌》:"渾樸無勞剞劂工,幽姿自可蛟龍質。"敦厚,誠樸寬厚。宋蘇軾《上富丞相書》:"剛健而不為強,敦厚而不為弱,此明公之所得之于天。"
生成:長成。宋范仲淹《水車賦》:"假一轂汲引之利,為萬頃生成之惠。"
德量:道德涵養和氣量。《世說新語雅量》"顧看簡文,穆然清恬"南朝梁 劉孝標注:"帝(簡文)舉止自若,音顏無變,溫每以此稱其德量。"
【注021】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一集醒》同文。缺"士君子"三字。
○三九、以恬養智 以重持輕
伺察以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養智;奮迅以為速者,多因速而致遲,故君子以重持輕。
【譯文】
偵伺觀察認為明白的人,常常因為明白而產生晦暗,所以有才德的人用恬淡培養智慧;振奮迅疾認為快速的人,大多因為快速而導致遲緩,所以有才德的人用厚重把持輕微。
【注解】
伺察:偵視,觀察。《舊唐書李林甫傳》:"伺察上旨,以固恩寵。"偵伺,窺探,伺望。《后漢書清河孝王傳》:"外令兄弟求其纖過,內使御者偵伺得失。"觀察,細察事物的現象、動向,審視,視察,察看。《周禮地官司諫》:"司諫,掌糾萬民之德而勸之朋友,正其行而強之道藝,巡問而觀察之。"
以恬養智:以,用也。恬,恬淡,清靜淡泊。《老子》:"恬惔為上,勝而不美。"養智,培養智慧,涵養心智。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書》:"昔之所謂道者,于形為無形,于事為無事,恬漠沖粹,養智怡神。"《莊子繕性篇》:"古之治道者,以恬養智;智生而無以智為也,謂之以智養恬。智與恬交相養,而和理出其性。恬智則定慧也,和理則道德也。有智不用,而安其恬,積而久之,自成道德。""以恬養智",宣穎注:"定能生慧","以智養恬",王先謙注:"智生而不任智,是以智養其恬靜"。
奮迅:形容鳥飛或獸跑迅疾而有氣勢。《爾雅釋畜》"絶有力,奮"晉郭璞注:"諸物有氣力多者,無不健自奮迅,故皆以名云。"精神振奮,行動迅速。唐王維《老將行》:"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以重持輕:重,〈形〉本義分量大,與"輕"相對。《說文》:"重,厚也。"厚重,敦厚持重。漢荀悅《漢紀高祖紀》:"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持,〈動〉本義拿著。《說文》:"持,握也。"引申為掌握,控制。《呂氏春秋察今》:"悖亂不可以持國。"把持,專攬;控制。《新五代史宦者傳論》:"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親之。待其已信,然后懼以禍福而把持之。"輕,〈形〉分量不大,與"重"相對。《孟子》:"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微小。《韓非子解老》:"無勢之謂輕。"輕微,細小,細微。漢晁錯《論貴粟疏》:"其為物輕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內而無餓寒之患。" 以重持輕,用厚重把持輕微,即用嚴肅認真的態度把握處理輕微細小的事情。
【注022】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三集峭》同文。
○四○、濟世居實 為民用心
士君子濟人利物,宜居其實,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則德損;士大夫憂國為民,當有其心,不當有其語,有其語則毀來。
【譯文】
讀書的人救濟他人利益萬物,應當落實他的實行,不應當留意他的名聲,留意名聲就會品德損害;做官的人憂勞國事為了人民,應當懷有他的真心,不應當只有他的言語,只有言語就有貶毀到來,
【注解】
濟人利物:謂救助別人,對世事有益。宋朱熹《記外大父祝公遺事》:"歲大疫,親舊有盡室病臥者,公每清旦輙攜粥藥造之,遍飲食之而后返,日以為常,其他濟人利物之事不勝記,雖傾資竭力無吝色。"利物,益于萬物。《易乾》:"利物足以和義。"孔穎達疏:"言君子利益萬物,使物各得其宜。"
憂國為民:憂國,為國事而憂勞。《戰國策齊策四》:"寡人憂國愛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為民,為了人民。
毀:〈動〉本義瓦器缺損。《說文》:"毀,缺也。"段注:"缺者,器破也,因為凡破之稱。"貶毀,貶低詆毀。晉葛洪《抱樸子應嘲》:"狹細忠貞,貶毀仁義。"
○四一、境移事遷 心念持恒
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縱弛;處明庭檢飾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個念頭持到底,自然臨小事如臨大敵,坐密室若坐通衢。
【譯文】
遭遇重大事情矜絜持重的人,細小事情必然放縱廢弛;處在明亮庭院檢束修飾的人,幽暗內室必然放縱逸樂。有才德的人只是一個念頭持之以恒,自然面臨細小事情猶如面臨強大敵人,居留私密陋室宛若居留通達衢陌。
【注解】
矜持:局促,拘束,約束。南朝宋鮑照《答客》詩:"愛賞好偏越,放縱少矜持。"矜絜,慎重拘謹。《后漢書寇榮傳》:"性矜絜自貴,於人少所與。"持重,穩重,謹慎。宋歐陽修《為君難論下》:"新進之士喜勇鋭,老成之人多持重。"
縱弛松懈;放松。明沉鯨《雙珠記勾補軍任》:"軍門交割方為了,莫教縱弛致逋逃。"放縱,放任而不受約束。《書太甲中》"欲敗度,縱敗禮"孔傳:"言已放縱情欲,毀敗禮儀法度。"廢弛,廢棄懈怠。謂應施行而未施行。《漢書王莽傳上》:"朝政崩壞,綱紀廢弛。"
明庭:本意古代帝王祭祀神靈之地。南朝齊謝朓《鼓吹曲鈞天曲》:"已慶明庭樂,誰想南風彈。"圣明的朝廷。唐杜牧《雪中書懷》詩:"明庭開廣敞,才儁受羈維。"此處作明亮庭院解。
檢飾:檢,〈動〉約束,限制。司徒空《退棲》:"自此致身繩檢外,肯教世路日兢兢。"檢束,檢點約束。明陳繼儒《讀書鏡》卷十:"要知淡泊者,必為濃艷人所疑;檢束者,必為放肆子所怒。"飾,〈動〉本義刷拭。《說文》:"飾,刷也。"裝飾,修飾。《史記滑稽列傳》:"共粉飾之,如嫁女床席。"修飾。指講究外表、形式。引申指矯飾造情以取悅于人。《晉書元帝紀》:"及當官軟弱,茹柔吐剛,行身穢濁,修飾時譽者,各以名聞。"
暗室:幽暗的內室,黑暗無光的房間。《梁書武帝紀下》:"性方正,雖居小殿暗室,恒理衣冠。"特指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南史梁紀下簡文帝》:"自序云:‘有梁正士蘭陵蕭世讚,立身行道,終始如一,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弗欺暗室,豈況三光?數至於此,命也如何!'"即"暗室不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不做見不得人的事。語本唐駱賓王《螢火賦》:"類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放逸:放縱逸樂。《逸周書時訓》:"蜩不鳴,貴臣放逸。"朱右曾校釋:"放逸,放縱晏佚。"
念頭:心思。宋蘇軾《水陸法像贊下八位一切人眾》:"地獄天宮,同一念頭;涅槃生死,同一法性。"此處作心念,信念解。
坐:〈動〉居留(繼續呆在某地),停留。《說文》:"坐,止也。從土,從畱省。會意。土所止也。此與留同意。"
秘室:隱秘的房間。《晉書藝術傳鳩摩羅什》:"乃飲以醇酒,同閉密室。"
通衢:四通八達的道路。晉陶潛《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詩:"時來茍冥會,宛轡憩通衢。"宋葉適《修路疏》:"出門無礙,方是通衢;著腳不牢,未為坦道。"通達,通行無阻,指暢通。陳登科《赤龍與丹鳳》第一部十五:" 萬能 的財源越來越不通達。"衢陌,街道。宋周去非 《嶺外代答大食諸國》:"城市衢陌,居民豪侈,多寶物珍段,皆食餅肉酥酪,少魚菜米。"
○四二、不求譽悅 慎防毀厭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其無背後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其無久處之厭。
【譯文】
要使他人有當面眼前的贊譽,不如使他們沒有背地私下的詆毀;要使他人有初始交往的歡悅,不如使他們沒有長久相處的厭惡。
【注解】
面前:面對著的地方。《三國志蜀志秦宓傳》:"故貪尋常之高而忽萬仞之嵩,樂面前之飾而忘天下之譽,斯誠往古之所重慎也。"
乍:〈副〉本義忽然。《廣雅》:"乍,暫也"。初,開始。柳永《笛家弄詞》:"韶光明媚,乍晴轉暖清明后。"
【注023】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一集醒》同文。
○四三、啟心明通 移化易及
善啟人心者,當因其所明而漸通之,毋強開其所閉;善移風化者,當因其所易而漸及之,毋輕矯其所難。
【譯文】
善于啟發人們心靈的人,應當因為他們有所明白而逐漸疏通他們,不要強行開啟他們的閉塞所在;善于改變風俗教化的人,應當因為它們有所容易而逐漸涉及它們,不要輕易矯正它們的困難所在。
【注解】
啟:〈動〉本義開,打開。《說文》:"啟,開也。"啟發,教育。《說文》:"啟,教也。:《老子》:"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
移:〈動〉本義移秧。《說文》:"移,禾相倚移也。"變動,改變。《呂氏春秋察今》:"世易時移。"移化,謂轉移風氣。《史記樂書》:"以為州異國殊,情習不同,故博采風俗,協比聲律,以補短移化,助流政教。"
風化:教育感化,風俗教育。《漢書禮樂志》:"盛揖攘之容,以風化天下。"風俗,特定區域、特定人群沿革下來的風氣、禮節、習慣等的總和。宋司馬光《訓儉示康》:"近歲風俗尤為侈靡。"
教化,政教風化。《詩周南關雎序》:"美教化,移風俗。"喻環境影響。《史記三王世家》:"傳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與之皆黑'者,土地教化使之然也。"
及:〈動〉本義追趕上,抓住。《說文》:"及,逮也。"涉及,關聯到,牽涉到。《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一回:"伯芬道:‘涉及外國人的事,總有點覼瑣。'"
矯:〈動〉本義把箭桿揉直的一種器具。引申為"正曲使直",把彎曲的物體弄直。《廣雅》:"矯,直也。"矯正,改正,糾正。《南史劉穆之傳》:"穆之斟酌時宜,隨方矯正,不盈旬日,風俗頓改。"
○四四、不著不染 物我兩忘
彩筆描空,筆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損鍔,而水亦不留痕。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與應俱適,心與境兩忘矣。
【譯文】
五彩的筆描繪天空,彩筆沒有退落色彩,天空也沒有受到渲染;鋒利的刀切割流水,利刀沒有損壞刀刃,流水也沒有留下痕跡。得到這樣的意境用來把持身行涉歷世事,感觸與應驗完全適合,心靈與境物兩者一起忘記了。
【注解】
彩筆:五彩之筆。晉潘岳《螢火賦》:"羨微蟲之琦瑋,援彩筆以為銘。"典故《南史江淹傳》:"(江淹)又嘗宿於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后為詩絶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后遂以"綵筆"稱五色筆,比喻美妙文才。
落色:退色。南朝宋顏延之《祖祭弟文》:"蕃蘭落色,宿草滋長。孰云不痛,辭家去鄉。"
持身:對自身言行的把握,要求自己,立身,修身。漢劉向《說苑雜言》:"怵於待祿,慎於持身。"身行,操行,品行。《荀子富國》:"仁人之用國,將脩志意,正身行。"
涉世:接觸社會,經歷世事。見○三三【注解】。涉歷,經過,經歷。漢王符《潛夫論勸將》:"故曰兵之設也久矣,涉歷五代,以迄於今,國未嘗不以德昌而兵彊也。"
感應:因受外界影響而引起相應的反應。《易咸》:"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天人感應"是中國哲學中關于天人關系的一種唯心主義學說。指天意與人事的交感相應。認為天能干預人事,預示災祥,人的行為也能感應上天。漢儒董仲舒在答武帝策問中作了具體闡述。明宋濂《〈徐敬授文集〉序》:"凡存心養性之理,窮神知化之方,天人感應之機,治忽存亡之候,莫不畢書之。" 感,〈動〉本義感動,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激動。《說文》:"感,動人心也。"感觸,接觸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思想情緒。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禮》云:‘見似目瞿,聞名心瞿。'有所感觸,惻愴心眼。"應,〈動〉感應,應驗。《說唐》:"令兄托夢,莫非應在此人身上。"應驗,謂后來發生的事實與預先所言、所估計的相符。明謝肇淛《五雜俎天部一》:"占卜之家,量晴較雨,一二應驗。其它災祥,即史官所占,不盡然也。"
心境:佛教語,指意識與外物。見○○五【注解】。境物,環境景物。唐權德輿《陪包諫議湖墅路中舉帆》詩:"蕭蕭涼雨歇,境物望中閑。"
【注024】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四集靈》同文。無末三句。
○四五、以忍克己 以恕度人
己之情欲不可縱,當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當用順之之法以調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適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
【譯文】
自己的情感欲望不可以放縱,應當用反逆它的方法來抑制它,其方法只在于一個"忍"字;他人的情感欲望不可以拂逆,應當用順從它的方法來諧調它,其方法只在于一個"恕"字。現在的人全都以"恕"適用自己而以"忍"制約他人,莫非不可以嗎!
【注解】
逆:〈動〉本義迎,迎接,迎著。《說文》:"逆,迎也。關東曰逆,關西曰迎。"反逆,相反。《史記晉世家》:"今適庶名反逆,此后晉其能毋亂乎?"
道:〈名〉本義供行走的道路。《說文》:"道,所行道也。"方式、方法,技能。唐韓愈《雜說》:"策之不以其道。"
拂:〈動〉本義拂拭,撣除。《說文》:"拂,過擊也。"違背,逆。《孟子告子下》:"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拂逆,違背,違反。宋 蘇軾《省試策問三》:"安視而不卹歟,則有民窮無告之憂;以義而裁之歟,則有拂逆人情之患。"
毋乃:莫非,豈非。《禮記檀弓下》:"君反其國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
【注025】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一集醒》同文。缺"今人"后語。
○四六、能而不能 至明之道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謂明;必勝非勇,能勝能不勝之謂勇。
【譯文】
良好觀察并非精明,能夠洞察而又能夠不去明察它稱為高明;必定勝利并非勇敢,能夠取勝而又能夠不去戰勝它稱為英勇。
【注解】
察:〈動〉本義觀察,仔細看。《說文》:"察,復審也。"洞察,深入、清楚地察知。《醒世恒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天道昭昭,纖毫洞察。"明察,嚴明苛察。《明史劉安傳》:"人君貴明不貴察。察,非明也。人君以察為明,天下始多事矣。陛下臨御八年而治理未臻,識者謂陛下之治功損於明察。"
勝:〈動〉本義勝任,禁得起。《說文》:"勝,任也。"戰勝,打敗。《爾雅》:"勝,克也。"取勝,取得勝利,獲得成功。《漢書趙充國傳》:"以逸擊勞,取勝之道也。"戰勝,在戰爭中取勝,經戰斗而獲勝。《孫子虛實》:"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四七、隨時救時 混俗脫俗
隨時之內善救時,若和風之消酷暑;混俗之中能脫俗,似淡月之映輕雲。
【譯文】
任何時間內善于匡救時弊,宛若和緩清風消除酷熱暑天;混同世俗中能夠超脫塵俗,好似淡淡月光映射輕薄浮云;
【注解】
隨時:任何時候,不拘何時。唐駱賓王《與程將軍書》:"隨時任其舒卷,與物同其波流者矣。"
救時:匡救時弊。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評詩》:"明皇以侈致亂,故少陵以儉為救時之砭劑。"匡救,匡正補救。唐吳兢《貞觀政要求諫》:"朕雖不明,幸諸公數相匡救,冀憑直言鯁議,致天下太平。"時弊,當世的弊病。《晉書姚萇載記》:"萇還安定,修德政,布惠化,省非急之費,以救時弊。"
和風:本意為溫和的風,多指春風。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之一:"和風容與,明日映天。"此處作"和緩清風"解,和緩,平和舒緩。宋鞏豐《后耳目志》:"老子之文簡古,列子之文和緩,莊子之文豪放。"清風,清微的風,清涼的風。《詩大雅烝民》:"吉甫作誦,穆如清風。"毛傳:"清微之風,化養萬物者也。"
混俗:謂混同世俗,不清高超脫。唐楊于陵《贈毛仙翁》詩:"先生赤松侶,混俗游人間。"
淡月:不太明亮的月亮或月光。宋王明清《揮麈馀話》卷二:"少頃,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
輕云:薄云,淡云。三國魏曹植《洛神賦》:"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四八、入脫塵緣 出持苦趣
思入世而有為者,須先領得世外風光,否則無以脫垢濁之塵緣;思出世而無染者,須先諳盡世中滋味,否則無以持空寂之苦趣。
【譯文】
想進入世俗而有所作為的人,必須先領略得到世俗以外風光,否則不可能擺脫垢穢渾濁的塵世因緣;想超出世俗而沒有沾染的人,必須先諳熟詳盡世俗之中的滋味,否則不可能把持空虛寂寞的苦惱意趣。
【注解】
入世:步入社會,投身于社會。漢劉向《九嘆惜賢》:"妄周容而入世兮,內距閉而不開。"佛家語,與"出世"(脫離俗世)相對,生于世上。清全祖望《梅花嶺記》:"其氣浩然,常留天地間,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
垢濁:猶污穢。《詩唐風揚之水》"揚之水,白石鑿鑿" 漢鄭玄箋:"激揚之水,波流湍疾,洗去垢濁,使白石鑿鑿然。"垢穢,骯臟。《南史王鎮之傳》:"思遠立身簡潔,諸客有詣己者,覘知衣服垢穢,方便不前。"渾濁,(水、空氣等)含有雜質,不清潔,不明澈。唐玄奘《大唐西域記窣堵利瑟那國》:"葉河出蔥嶺北原,西北而流,浩汗渾濁,汩淴漂急。"
塵緣:佛教、道教謂與塵世的因緣。唐韋應物《春月觀省屬城始憩東西林精舍》詩:"佳士亦棲息,善身絶塵緣。"
無染:佛教語,謂性本潔凈,無沾污垢。晉道安《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序》:"從始發意,逮一切智曲成決,著八地無染,謂之智也。"
空寂:空虛寂寞。唐劉知幾《史通史官建置》:"茍史官不絶,竹帛長存;則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漢。"佛教語,謂事物了無自性,本無生滅。唐劉長卿《題虎丘寺》詩:"久迷空寂理,多為繁華故。"
苦趣:使人感到苦惱的意味,佛教指地獄、餓鬼、畜生這三種"惡道"。均為輪回中的受苦之處。趣,同"趨"。前蜀杜光庭《黃齊助黃箓齋并然燈詞》:"盡超苦趣,永出冥津。"
○四九、與人漸親 御事拙守
與人者,與其易疏于終,不若難親于始;御事者,與其巧持于後,不若拙守于前。
【譯文】
交與他人的人,與其輕易疏遠在最終,不如艱難親近在開始;治理事務的人,與其機巧自持在事后,不如愚拙守成在事前。
【注解】
與人:合乎民意取得人心。《國語越語下》:"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地。"韋昭注:"與人,取人之心也。"交與,猶交游。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余德》:"然其為人寡交與,每闔門居,不與國人通弔慶。"
與其:〈連〉在比較兩件事或兩種情況的利害得失而表示有所取舍時,"與其"用在舍棄的一面。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后;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
御事:治事者,亦指治事。《國語周語上》:"百官御事,各即其齋三日。"
巧持:巧,〈形〉本義技藝高明、精巧。《說文》:"巧,技也。"機巧,聰慧靈巧。三國魏曹植《侍太子坐》詩:"翩翩我公子,機巧忽若神。"持,〈動〉本義拿著。《說文》:"持,握也。"自持,謂自己掌握或處理。宋秦觀《清和先生傳》:"然先生遇事多不自持,以待人斟酌而后行。"
拙守:安于愚拙,不取巧。宋范仲淹《依韻酬益利鈐轄馬端左藏》:"拙守自慚成木強,宦游誰嘆僅蓬飄。"愚拙,愚昧笨拙。《呂氏春秋勿躬》:"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若此,則愚拙者請矣,巧智者詔矣。"守成,保持前人的成就和業績。《詩大雅鳧鹥序》:"《鳧鷖》,守成也。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祇祖考安樂之也。"孔穎達疏:"言保守成功,不使失墜也。"
○五○、功成細微 事有始終
酷烈之禍,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滿之功,常敗于細微之事。故語雲:"人人道好,須防一人著腦;事事有功,須防一事不終。"
【譯文】
殘酷強烈的災禍,大多起源于玩忽職守的人;盛極圓滿的功績,時常敗落在細小輕微的事。所以常言道:"每個人都說好,須要防備有一個人生氣發怒,每件事都有功,須要防止有一件事沒有善終"
【注解】
酷烈:猛烈,強烈。宋司馬光《答李大卿孝基書》:"聞大卿所服之藥,皆躁悍酷烈,他人莫能近口。"
玩忽:不認真對待,忽視。宋葉適《文林郎前秘書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銘》:"人情多玩忽見事,君悸心怛慮,覩緩知亟。"即"玩忽職守",由于工作疏忽而對他人或公眾造成損害的行為。
盛滿:滿盈,盛極。晉葛洪《抱樸子知止》:"抱盈居沖者,必全之筭也;宴安盛滿者,難保之危也。"
著惱:生氣,發怒。元關漢卿《金線池》第四折:"你失誤了官身,老爺在堂上好生著惱哩。"
○五一、成觀究竟 敗究由來
功名富貴,直從滅處觀究竟,則貪戀自輕;橫逆困窮,直從起處究由來,則怨尤自息。
【譯文】
功績名聲富足尊貴,直接從寂滅處觀看結局,貪圖依戀就自然減輕;橫禍逆厄困窘貧窮,直接從緣起處追究原因。
【注解】
功名富貴:指升官發財。語本唐李白《江上吟》:"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即功績,名聲,富足,尊貴。
滅:〈動〉本義消滅,滅亡。《說文》:"滅,盡也。"《爾雅釋詁》:"滅,絕也。"消失,隱沒。杜甫《戲為六絕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寂滅,沉寂滅絕。南朝齊明僧紹《正二教論》:"忘功而功著,寂滅而道常,出乎無始,入乎無終。"
究竟:結局,結果。清黃宗羲《〈明名臣言行錄〉序》:"破城陷邑,智窮不能自免,則以亡鹵降人為究竟。"
橫逆困窮:橫逆,猶橫禍,厄運。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青梅》:"睹子面,濁氣盡消,橫逆不足憂也。"橫禍,意外的災禍。《淮南子詮言訓》:"內修極而橫禍至者,皆天也,非人也。"逆厄,困厄不順。葉文玲《長塘鎮風情青燈》:"這盞孤零零地懸掛在斷頭碑上的青燈,似在無言地申訴著豆腐佬那未亡人的逆厄處境。"困窮,窮困,貧窮,艱難窘迫。宋陸游《心太平庵》詩:"困窮何足道,持此端可死。"困窘,貧困窘迫,為難。《莊子列御寇》:"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貧窮,貧苦困厄,謂缺少財物,困頓不順。《荀子性惡》:"仁之所在無貧窮,仁之所亡無富貴。"
起:〈動〉本義由躺而坐,由坐而立。《說文》:"起,能立也。"開始,開端。《史記項羽本紀》:"項莊拔劍起舞。"產生,發生。陳壽《隆中對》:"自董卓以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緣起,佛教語,謂一切有為法,皆待緣而起。《維摩經佛國品》:"深入緣起,斷諸邪見。"引申為事物的起因,起原。南朝梁慧皎《高僧傳譯經上曇摩耶舍》:"耶舍為説佛生緣起。"
由來:來由,原因。《宋書武帝紀中》:"吾處懷期物,自有由來。"
○五二、勇于擔當 善于擺脫
宇宙內事要力擔當,又要善擺脫。不擔當,則無經世之事業;不擺脫,則無出世之襟期。
【譯文】
世界上的事情要盡力承擔負責,又要善于撇開脫離。不擔當,就沒有經歷世事的功業才能;不擺脫,就沒有超脫世俗的胸襟期待。
【注解】
宇屋:檐和棟梁。《淮南子覽冥訓》:"而燕雀佼之,以為不能與之爭於宇宙之間。"高誘注:"宇,屋簷也;宙,棟梁也。"天地。《淮南子原道訓》:"橫四維而含陰陽,紘宇宙而章三光。"高誘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猶言天下,國家。《隋書煬帝紀上》:"方今宇宙平一,文軌攸同,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四海之中,豈無奇秀!"
力:〈動〉勤,致力,努力,從事于。《詩大雅烝民》:"古訓是式,威儀是力。"盡力,竭力。《后漢書樊曄傳》:"游子常貧苦,力子天所富。"
擔當:承擔并負責任。《朱子語類》卷八七:"豈不可出來為他擔當一家事?"
擺脫:撇開,脫離。唐韓偓《送人棄官入道》詩:"忸怩非壯志,擺脫是良圖。"
經世:閱歷世事。《淮南子俶真訓》:"養生以經世,抱德以終年,可謂能體道矣。"
事業:事情的成就,功業。《易坤》:"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孔穎達疏:"所營謂之事,事成謂之業。"猶才能。宋司馬光《功名論》:"臣有事業,君不信任之,則不能以成。"
出世:超脫人世。見○一九【注解】
襟期:襟懷、志趣。《北史李諧傳》:"庶弟蔚,少清秀,有襟期倫理,涉觀史傳,兼屬文詞。"胸襟,猶胸境,指心情,志趣,抱負等。南朝宋謝靈運《入道至人賦》:"超埃塵以貞觀,何落落此胸襟。"猶胸懷,指心里頭。唐杜甫《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詩之三:"虛徐五株態,側塞煩胸襟。"期待,期望,等待。唐韓愈《答渝州李使君書》:"是以負所期待,竊竊轉語於人,不見成效,此愈之罪也。"
【注026】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三集峭》同文。
○五三、待人處事 適度有余
待人而留有余不盡之恩禮,則可以維系無厭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盡之才智,則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
【譯文】
對待他人留有余地不會窮盡的恩惠禮遇,就可以維持聯系沒有厭惡的人的內心;治理事務留有余地不會窮盡的才能智慧,就可以提醒防備不可預測的事態變化。
【注解】
待人:本意對別人的態度。此處為"待人接物",物,人物,人們。指跟別人往來接觸,泛指人與人的社會交往,喻做人做事。語本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士為務。"與人相處。宋俞文豹《吹劍四錄》:"內而存心養性、立身行己無所歉,外而待人接物、處事應世無所戾。"
恩禮:舊謂尊上對下的禮遇。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一:"真宗好文,初待大年眷顧無比,晚年恩禮漸衰。"恩惠,仁愛。亦謂他人給予的好處、照顧。《朱子語類》卷七七:"人施恩惠時,心自是直,無疑憚心。"禮遇,以禮相待。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綺以才華,為國常侍,兼記室,殊蒙禮遇。"
維系:維持和聯系,保持不使渙散。明史可法《復攝政睿親王書》:"中原鼎沸,倉猝出師,將何以維繫人心,號召忠義!"
人心:人的心地。《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圣者。"指人們的意愿、感情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人心有所去取,去取謂之好惡。"
才智:才能和智慧,才能和智謀。漢徐干《中論智行》:"或曰:‘茍有才智而行不善,則可取乎?'"
提防:防備。元張可久《醉太平無題》曲:"塵蒙了鏡臺,粉淡了香腮,不提防今夜故人來。"
事變:泛指事物的變化。《荀子富國》:"萬物得宜,事變得應。"
【注027】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三集峭》同文。
○五四、了心了事 逃世逃名
了心自了事,猶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羶存而蚋仍集。
【譯文】
了卻心念自然了結事情,猶如根莖拔除而花草不能生長;逃避世俗不能逃避名利,恰似腥膻存在而蚊蚋仍然聚集。
【注解】
了事:辦妥事情,使事情得到結束。《新五代史雜傳鄭玨》:"帝(梁末帝)曰:‘事急矣,寶固不足惜,顧卿之行,能了事否?'"
羶:《說文》:"羴,或從亶。羊臭也。"《玉篇》:"羊脂也,羊氣也。"即"膻",〈名〉本義羊臊氣。腥膻,亦作"腥羶",難聞的腥味。亦比喻人間丑惡污濁的現象。晉葛洪《抱樸子明本》:"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為道者必入山林,誠欲遠彼腥膻,而即此清浄也。"
蚋:〈名〉小蚊,又名沙蚊。《通俗文》:"小蚊曰蚋。"蚊蚋,蚊子。唐項斯《遙裝夜》詩:"蚊蚋已生團扇急,衣裳未了剪刀忙。"比喻壞人。唐韓愈《與鄂州柳中丞書》:"比常念淮右以靡弊困頓三州之地,蚊蚋蟻蟲之聚,感兇竪喣濡飲食之惠,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為帥。"
【注028】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一集醒》同文。"仍"為"還"。
○五五、防恩里矢 脫樂中阱
仇邊之弩易避,而恩里之戈難防;苦時之坎易逃,而樂處之阱難脫。
【譯文】
仇怨邊的弩箭容易躲避,恩惠里的戈矢難以防備;苦難時的坎坷容易逃避,快樂處的陷阱難以逃脫。
【注解】
弩:〈名〉本義用械發箭的弓。《說文》:"弩,弓有臂者。"弩箭,用弩發射的箭。唐李商隱《射魚曲》:"思牢弩箭磨青石,繡額蠻渠三虎力。"
戈:〈名〉本義一種兵器。《說文》:"戈,平頭戟也。"戈矢,戈和箭,亦泛指兵器。《新唐書哥舒翰傳》:"翰以氊蒙馬車,畫龍虎,飾金銀爪目,將駭賊,掎戈矢逐北。"
坎:〈名〉本義坑、穴。《說文》:"坎,陷也。"坎坷,比喻困頓不得志。宋王讜《唐語林方正》:"李以定冊立武后勛,恃寵任勢,王惡而彈之,坐是見貶,坎坷以至于終。"
○五六、元氣渾然 圭角不露
羶穢則蠅蚋叢嘬,芳馨則蜂蝶交侵。故君子不作垢業,亦不立芳名。只是元氣渾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樂窩也。
【譯文】
羶臭污穢蒼蠅蚊子就聚集姑嘬,芳香甘馨蜜蜂蝴蝶就交互侵擾。所以有才德的人不做恥辱事情,也不樹立美好名聲。只要是本元精氣質樸純真,不露鋒芒,就是把持身心涉歷世事的一個安樂窩了。
【注解】
羶穢:羶臭污穢。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九:"一馬一牛觸犬羊之羶穢,不能須臾暫忍。"
蠅蚋:蒼蠅和蚊子。《孟子滕文公上》:"他日過之,狐貍食之,蠅蚋姑嘬之。"
叢嘬:叢,〈動〉本義聚集。《說文》:"叢,聚也。"嘬,〈動〉本義吸吮。《孟子滕文公上》:"狐貍食之,蠅蚋姑嘬之。"姑嘬,用嘴吸吮。焦循正義:"姑與《方言》盬同,即咀也,謂蠅與蚋同咀嘬之也。"叢嘬,聚集姑嘬。
芳馨:芳香,芳馨馥郁,也借指香草。《楚辭九歌湘夫人》:"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甘馨,甘美芳香,泛言食物美好。唐白居易《蜀路石婦》詩:"藥餌自調節,膳羞必甘馨。"
蜂蝶:蜜蜂和蝴蝶。唐韓愈《花島》詩:"蜂蝶去紛紛,香風隔岸聞。"
交侵:本意迭相侵犯。《周書異域傳論》:"然則敵有餘力,我無寧歲,將士疲於奔命,疆埸苦其交侵。"此處作字面解,交,交互,交替,更替,交替地。《京氏易傳震》:"震分陰陽,交互用事。"侵,侵擾,侵犯騷擾,干擾,擾亂。《史記平準書》:"及王恢設謀馬邑,匈奴絶和親,侵擾北邊,兵連而不解。"
垢業:垢,〈形〉污穢不潔。宋司馬光《訓儉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通"詬",恥辱。《莊子天下》:"人皆取先,己獨取后,曰受天下之垢。"業,事業,功業。《資治通鑒》:"共濟世業。"這里指事情。垢業,即恥辱的事情。
芳名:美好的名聲。唐薛存誠《御制段太尉碑》詩:"青史應同久,芳名萬古聞。"
元氣渾然:元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唐陳子昂《諫政理書》:"元氣者,天地之始,萬物之祖。"指人的精神,精氣。《后漢書趙咨傳》:"夫亡者,元氣去體,貞魂游散,反素復始,歸於無端。"渾然,完整不可分割貌。宋周密《齊東野語針砭》:"凡背面二器相合,則渾然全身。"質樸純真貌。宋周煇《清波雜志》卷五:"渾然忠厚之氣,可敬而仰之。"元氣渾然,即本元精氣質樸純真。
圭角不露:圭角,圭之鋒芒有棱角,指深沉不露鋒芒。語本《禮記儒行》"毀方而瓦合"漢鄭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與眾小人合也。"孔穎達疏:"圭角謂圭之鋒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異眾過甚,去其大圭角,言猶有小圭角也。"
安樂窩:宋邵雍自號安樂先生,隱居蘇門山,名其居為"安樂窩"。后遷洛陽天津橋南仍用此名。曾作《無名公傳》自況:"所寢之室謂之安樂窩,不求過美,惟求冬暖夏涼。"又作《安樂窩中四長吟》:"安樂窩中快活人,閑來四物幸相親:一編詩逸收花月,一部書嚴驚鬼神,一炷香清沖宇泰,一樽酒美湛天真。"后泛指安靜舒適的住處。
○五七、超塵脫俗 安身立命
從靜中觀物動,向閑處看人忙,才得超塵脫俗的趣味;遇忙處會偷閑,處鬧中能取靜,便是安身立命的功夫。
【譯文】
從靜止中觀看物體的運動,向閑暇處觀看人們的忙碌,才得超脫塵俗脫離庸俗的趣味;遇到忙碌處學會擠出空閑,處在熱鬧中能夠取得安靜,就是為人處世修立性命的功夫。
【注解】
脫俗:脫離庸俗,不沾染庸俗之氣。唐殷文圭《賀同年劉咸辟命》詩:"脫俗文章笑鸚鵡,凌云頭角壓麒麟。"
忙里偷閑:擠出空閑的時間。語本宋陳造《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輩可謂忙里偷閑,苦中作樂。以八字為韻。'"唐白居易《歲假內命酒贈周判官蕭協律》詩:"聞健此時相勸醉,偷閑何處共尋春。"
安身立命:本意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僧問:‘學人不據地時如何?'師云:‘汝向什么處安身立命?'"此處"安身",猶言立身。《孔子家語致思》:"曾子曰:‘入是國也,言信於群臣而留可也,行忠於卿大夫則仕可也,澤施於百姓則富可也。'孔子曰:‘ 參之言此可謂善安身矣。'"立身,處世、為人。唐寒山《詩》之一○一:"立身既質直,出語無諂諛。"此處"立命",謂修身養性以奉天命。《墨子非命上》:"覆天下之義者,是立命者也,百姓之誶也。"修立,修身而有所成就。唐白居易《王承林可安州刺史制》:"況爾生勛伐之家,早階寵祿,宜自修立,以光大其門。"性命,中國古代哲學范疇,指萬物的天賦和稟受。《易乾》:"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孔穎達疏:"性者,天生之質,若剛柔遲速之別;命者,人所稟受,若貴賤天壽之屬也。"朱熹本義:"物所受為性,天所賦為命。"本性。《西湖佳話孤山隱跡》:"所謂隱者,蓋謂其人之性情,宜於幽,洽於靜,癖好清閒,不欲在榮華富貴中,汩沒性命。"
○五八、釋人之怨 免事之丑
邀千百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丑。
【譯文】
邀迎千百人的歡樂,比如釋放一個人的怨恨;希望千百事的榮耀,比如避免一件事的丑辱。
【注解】
邀:〈動〉本義迎候。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邀相見。"邀迎,邀請。 宋司馬光《暮春飲宋叔達園》詩:"邀迎嘉客易,會合故人難。"
千百:極言其多。晉左思《吳都賦》:"締交翩翩,儐客弈弈。出躡珠履,動以千百。"
釋:〈動〉本義脫掉,解下。《說文》:"釋,解也。"釋放,赦免。《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
丑:〈形〉本義貌丑,可惡。《說文》:"醜,可惡也。"丑辱,恥辱。《韓非子詭使》:"今士大夫不羞污泥丑辱而宦,女妹私義之門不待次而宦。"
○五九、寧以剛方 毋以媚悅
落落者,難合亦難分;欣欣者,易親亦易散。是以君子寧以剛方見憚,毋以媚悅取容。
【譯文】
性格孤傲的人,難以迎合也難以分離;性格開朗的人,容易親近也容易離散。因此有才德的人,寧可用剛直方正顯現憚色,不要用獻媚取悅獲取笑容。
【注解】
落落:猶磊落,常用以形容人的氣質、襟懷。《三國志蜀志彭羕傳》:"若明府能招致此人,必有忠讜落落之譽。"形容孤高,與人難合。宋李綱《辭免尚書右仆射第一表》:"志廣材疎,自笑落落而難合。"
合:〈動〉本義閉合,合攏。《說文》:"合,合口也。"會聚,聚合。《呂氏春秋大樂》:"離則復合,合則復離。"迎合,謂揣摩他人意旨而投其所好。唐韓偓《海山記》:"左右近臣,阿諛順旨,迎合帝意。"
欣欣:高興自得的樣子,喜樂貌。《詩大雅鳧鹥》:"旨酒欣欣,燔炙芬芬。"毛傳:"欣欣然,樂也。"
是以:〈連〉因此,所以。《老子》:"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剛方:剛直方正。《后漢書祭肜傳論》:"祭肜武節剛方,動用安重。"
憚:〈動〉本義畏難,怕麻煩。《說文》:"忌難也。從心單聲。一曰難也。"《增韻》:"畏也。"憚色,害怕的神色。晉干寶《搜神記》卷十八:"孔章曰:‘若疑之,何不呼獵犬試之?'乃命犬以試,竟無憚色。"
媚悅:討好,取悅。宋蘇軾《影答形》詩:"妍媸本在君,我豈相媚悅。" 獻媚,為討好別人而做出使人歡心的姿態、舉動。明陳汝元《金蓮記湖賞》:"老爺翰苑蜚聲,素羨風流太守;賤妾平康獻媚,自慚窈窕佳人。"取悅,取得別人的喜歡,猶討好。宋歐陽修《夏日學書說》:"可以樂而不厭,不必取悅當時之人,垂名於后世,要於自適而已。"
取容:討好別人以求自己安身。《新唐書文藝傳下崔元翰》:"(元翰)性剛褊,不能取容於時,孤特自恃。"
【注029】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七集韻》同文。句為"落落者難合,一合便不可分,欣欣者易親,乍親忽然成怨。故君子之處世也,寧風霜自挾,無魚鳥親人。"
○六○、天下與共 鼓暢洞徹
意氣與天下相期,如春風之鼓暢庶類,不宜存半點隔閡之形;肝膽與天下相照,似秋月之洞徹群品,不可作一毫曖昧之狀。
【譯文】
情誼恩義與天下人相互期待,猶如春天和風的鼓動暢達庶有物類,不適宜存在半點阻隔障閡的形態;真心誠意與天下人相互照應,好似秋天月光的洞悉透徹群眾品格,不可以做作一毫暗曖愚昧的狀態。
【注解】
意氣:情誼,恩義(恩情道義)。清邵長蘅《沛縣官舍留別楊簡庵表兄》詩:"感君意氣與君好,流連累月開懷抱。"
天下:全世界,所有的人。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相期:期待,相約。宋安石《送孫立之赴廣西》詩:"相期鼻目傾肝膽,誰伴溪山避網羅。"
鼓暢:鼓動并使暢達。見○一○【注解】
庶類:萬物,萬類。《國語鄭語》:"夏禹能單平水土,以品處庶類者也。" 韋昭注:"禹除水災,使萬物高下各得其所。"庶有,猶庶類,萬物。《逸周書寤儆》:"赦有罪,懷庶有,茲封福。"朱右曾校釋:"庶有,猶庶類也。"物類,萬物,各類的物。《列子周穆王》:"一體之盈虛消息,皆通於天地,應於物類。"
隔閡:隔膜,互不了解。三國魏曹植《求通親親表》:"隔閡之異,殊於胡越 。"障閡,阻礙隔閡。清惲敬《與李汀州書》:"羅臺山與二林交最久,旁涉佛氏,乃二人性之所近,是以二林作臺山身后文,持論或過或不及,蓋由耽心禪悅,障閡未除,過推其虛,反沒其實也。"
肝膽:比喻真心誠意。宋曾鞏《送宣州杜都官》詩:"江湖一見十年舊,談笑相逢肝膽傾。"
洞徹:通曉,透徹了解。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賦》:"理洞徹於俗聽,物驚恠於世心。"洞悉,清楚地知道。明歸有光《司訓袁君督學旌獎序》:"至於人情事變,立談之間,無不洞悉。"
曖昧:不光明的,不便公之于眾的。明陸采《懷香記鞫詢香情》:"這曖昧之事,容得你見?"暗曖,昏暗不明貌。漢張衡《思玄賦》:"繽聯翩兮紛暗曖,儵眩眃兮反常閭。"愚昧,愚蠢而不明事理。晉郭璞《蚍蜉賦》:"伊斯蟲之愚昧,乃先識而似悊。"
○六一、輕權且念 淡私欲心
仕途雖赫奕,常思林下的風味,則權且之念自輕;世途雖紛華,常思泉下的光景,則利欲之心自淡。
【譯文】
仕進路途雖然顯赫煥奕,常常想到山林下的風景趣味,權宜茍且的念頭就自然減輕;塵世路途雖然紛繁華麗,常常想到黃泉下的光陰景象,私利欲望的心思就自然淡薄。
【注解】
仕途:指做官的歷程,謂仕進之路。元吳弘道《上小樓錢唐感舊》曲:"虛名仕途,微官茍祿,愁里南閩,客里東吳。"
赫奕:顯赫貌,美盛貌。《魏書酷吏傳李洪之》:"(洪之)富貴赫奕,當舅戚之家。"煥奕,光彩煥發。宋何薳《春渚紀聞南皮二臺遺瓦硯》:"方崢嶸煥奕於一時之盛兮,詎知夫隆棟必傾而華榱終折。"
林下: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隱或退隱之處。李白《安陸寄劉綰》:"獨此林下意,杳無區中緣。"
權且:暫且,姑且。元無名氏《端正好》套曲:"玉兔窩中好避乖,權且將時光待。"權宜,謂暫時適宜的措施。《后漢書西羌傳論》:"計日用之權宜,忘經世之遠略。"茍且,只圖眼前,得過且過。晉陸機《五等論》:"為上無茍且之心,群下知膠固之義。"
世途:塵世的道路,人生的歷程。唐秦韜玉《寄李處士》詩:"世途必竟皆應定,人事都來不在忙。"
紛華:繁華,富麗。宋歐陽修《讀書》詩:"紛華暫時好,俯仰浮云散。"
泉下:黃泉之下,指人死后埋葬之處,迷信指陰間。唐熊孺登《寒食野望》詩:"冢頭莫種有花樹,春色不關泉下人。"
光景:光陰,時光。南朝梁沉約《休沐寄懷》詩:"來往既云勌,光景為誰留。"風光,景象。南朝梁蕭綱《艷歌篇十八韻》:"凌晨光景麗,倡女鳳樓中。"
【注030】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一集醒》同文。
○六二、當機立斷 隨機了事
鴻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呼矢,總非當機作用;風息時休起浪,岸到處便離船,才是了手工夫。
【譯文】
鴻雁尚未到來先拉動弓弦,兔子已經死亡再呼喚殺矢,終究不是當機立斷的作為;風波停息時不要興風作浪,海岸到達處即便離開船只,方才算是了事高手的工夫。
【注解】
援:〈動〉本義拉,引。《說文》:"援,引也。"
呼:〈動〉本義吐氣,與"吸"相對。《說文》:"呼,外息也。"(外息,指呼氣)大聲叫喊。《廣韻》:"呼,喚也。"
矢:〈名〉本義箭。《說文》:"矢,弓弩矢也。"殺矢,古代用于打獵的一種箭。《周禮夏官司弓矢》:"殺矢、鍭矢,用諸近射田獵。"鄭玄注:"殺矢,言中則死。"
當機:即"當機立斷",當機,抓住時機,在緊要時刻立即做出決斷。語本漢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機立斷。"
便:〈副〉即,就。《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即便,立即。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七:"不敢住時霎,即便待離京華。"
了手:猶高手。明李贄《答澹然師》:"慈湖(楊慈湖)於宋儒中獨為第一了手好漢,以屢疑而屢悟也。" 了事,辦妥事情,使事情得到結束。《新五代史雜傳鄭玨》:"帝(梁末帝)曰:‘事急矣,寶固不足惜,顧卿之行,能了事否?'"明白事理,精明能干。《資治通鑒梁武帝太清二年》:"景(侯景)又請遣了事舍人出相領解。"胡三省注:"了事,猶言曉事也。"
○六三、熱中清冷 寒處赤熱
從熱鬧場中出幾句清冷言語,便掃除無限殺機;向寒微路上用一點赤熱心腸,自培植許多生意。
【譯文】
從熱鬧場所中說幾句冷靜的話,就能打掃清除無數殺害心機;向寒微路途上用一點赤熱的心,自然培養扶植許多生命意味。
【注解】
熱鬧場:熱鬧的場所。元無名氏《貨郎旦》第四折:"無過是趕幾處沸騰騰熱鬧場兒,搖幾下桑瑯瑯蛇皮鼓兒,唱幾句韻悠悠信口腔兒。"指官場。清沈復《浮生六記浪游記快》:"余自績溪 之游,見熱鬧場中卑鄙之狀不堪入目,因易儒為賈。"
清冷:清涼寒冷。《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 指人的風神俊秀或心地清潔。南朝梁武帝《凈業賦》:"心清冷其若冰,志皎潔其如云。"此處作冷靜解。
殺機:欲加殺害之心。唐司空圖《歌者》詩之六:"胸中免被風波撓,肯為螳螂動殺機。"
寒微:出身貧賤,社會地位低下的人。唐楊賁《時興》詩:"貴人昔未貴,咸愿顧寒微。"
赤熱:熾熱,赤誠火熱。茅盾《子夜》十四:"他的赤熱的眼光突然落在王媽的手上了。"
培植:培養,扶植。宋陸游《謝錢參政啟》:"茲蓋伏遇某官培植眾材,主張公論。"
生意:生機,生命力。元宮天挺《范張雞黍》第一折:"陰陽運,萬物紛紛,生意無窮盡。"生計,生活。宋蘇舜欽《送安素處士高文悅》詩:"秦民著暴斂,慘慘生意蹙。"意態。唐皎然《鄭容全成蛟形木機歌》:"蒼山萬重採一枝,形如器車生意奇。"
○六四、隨緣順事 功德圓滿
隨緣便是遣緣,似舞蝶與飛花共適;順事自然無事,若滿月偕盂水同圓。
【譯文】
順應機緣就是遣用機緣,好似飛舞的蝴蝶與飄飛的落花共同適應;順應事機自然沒有事情,宛若完滿的月亮與杯盂的清水一樣圓滿。
【注解】
隨緣:佛教語,謂佛應眾生之緣而施教化。緣,指身心對外界的感觸。南朝宋宗炳《明佛論》:"然羣生之神,其極雖齊,而隨緣遷流,成麤妙之識,而與本不滅矣。"順應機緣,任其自然。《北齊書陸法和傳》:"法和所得奴婢,盡免之,曰:‘各隨緣去。'"
遣:〈動〉本義釋放。《說文》:"遣,縱也。"遣用,使用,運用。清林則徐《廣東舟師實難分遣赴浙會剿片》:"雖通省外海水師額兵向有二萬,而分之則見少,實尚不敷遣用。"
飛花:飄飛的落花。明顧大典《青衫記茶客娶興》:"你掩淚含羞辭別去,似飛花逐水悠悠,蕭蕭孤影向誰投。"
事:〈名〉本義官職。《說文》:"事,職也。"引申為職守,政事,事務。《爾雅》:"事,勤也。"事機,行事的時機。唐吳兢《貞觀政要任賢》:"勣(李勣)每行軍,用師籌算,臨敵應變,動合事機。"
無事:沒有變故,多指沒有戰事、災異等。《史記平準書》:"漢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指無為,道家主張順乎自然,無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滿月:農歷每月十五夜的月亮。唐張諤《滿月》詩:"今夜明珠色,當隨滿月開。"
盂:〈名〉本義盛飲食或其他液體的圓口器皿。《說文》:"盂,飲器也。"杯盂,指酒杯。唐白居易《馬上作》詩:"高聲詠篇什,大笑飛杯盂。"
【注031】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五集素》同文。
○六五、操持堅定 應用圓通
淡泊之守,須從濃艷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不然操持未定,應用未圓,恐一臨機登壇,而上品禪師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譯文】
恬淡寂泊的操守,必須從濃烈艷麗場合中試煉出來;鎮靜安定的操持,還要向紛繁雜亂情境上難堪過來,不然操守秉持尚未堅定,應對運用尚未圓通,恐怕一旦面臨機遇登上壇場,上等品位的禪師就又變成一個下等品味的世俗人士了。
【注解】
淡泊:恬淡,不追名逐利。《東觀漢記鄭均傳》:"好黃老,淡泊無欲,清靜自守。"恬淡,清靜淡泊。《老子》:"恬惔為上,勝而不美。"寂泊,恬靜淡泊,不追求名利。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觀三世以其夢,撫六度以取道,乘恬知以寂泊,含和理之窕窈。"
濃艷:艷麗,華麗。常代指鮮艷的花朵或濃妝艷抹的婦女。唐楊憑《海榴》詩:"若許三英隨五馬,便將濃艷鬭繁紅。"
試:〈動〉本義用,任用。《說文》:"試,用也。"試煉,檢驗和鍛煉。魯迅《三閑集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十月革命開初,也曾有許多革命文學家非常驚喜,歡迎這暴風雨的襲來,愿受風雷的試煉。"
鎮定:安定,穩定。《國語晉語七》:"柔惠小物,而鎮定大事。"韋昭注:"鎮,安也。言智思能安定也。"遇事沉著,不慌亂。清劉大櫆《鄉飲賓金君傳》:"遇事之盤錯,其精神常鎮定,而卒能有剖決而解其紛。"
紛紜:(言論、事情等)眾多而雜亂。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彼此錯雜,紛紜拿斗,敵槍終不能發。"
堪:〈名〉本義地面高起。《說文》:"堪,地突也。謂土之墳起者。"勉強承受(困難、痛苦或遭遇)。《詩周頌小毖》:"未堪家多難。"難堪,不易忍受,承受不了。宋王安石《送黃吉父入京題清涼寺壁》詩:"投老難堪與公別,倚崗從此望回轅。"
登壇:登上壇場。古時會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將,多設壇場,舉行隆重的儀式。《三國志魏志臧洪傳》:"昔張景明親登壇喢血,奉辭奔走,卒使韓牧讓印,主人得地。"借指某種事物開始出現。魯迅《熱風隨感錄三十九》:"人格的平等,也是一種外來的舊理想;現在‘經驗'既已登壇,自然株連著化為妄想。"
○六六、不標廉名 不立讓的
廉所以戒貪。我果不貪,又何必標一廉名,以來貪夫之側目。讓所以戒爭。我果不爭,又何必立一讓的,以致暴客之彎弓。
【譯文】
清廉可以戒除貪婪。我如果不貪婪,又何必標榜一個清廉名聲,以此引來貪婪人士的側目。謙讓可以戒除爭奪。我如果不爭奪,又何必樹立一個謙讓標的,以此招致強暴人士的彎弓。
【注解】
所以:可以。《易乾》:"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貪夫:貪婪的人。《漢書王吉貢禹等傳序》:"孟子亦云:‘聞伯夷之風者,貪夫廉,懦夫有立志。'"
以來:拿來。《公羊傳昭公三十一年》:"有珍怪之食,盱必先取足焉。夏父曰:‘以來!人未足而盱有餘。'"何休注:"猶曰以彼物來置我前。人,夏父自謂也。"
側目:斜目而視,形容憤恨。宋歐陽修《書簡與孫威敏公》:"至於辨讒謗,判忠邪,上不損朝廷事體,下不避怨仇側目,如此下筆,抑又艱哉!"
的:〈名〉本義鮮明、明亮的樣子。《說文》:"明也。"標的,箭靶子。唐韓愈《國子助教河東薛君墓志銘》:"后九月九日,大會射,設標的,高出百數十尺,令曰:中,酬錦與金若干。"
暴客:強盜,盜賊。《易繫辭下》:"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彎弓:挽弓,拉弓。漢賈誼《過秦論》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注032】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五集素》同文。
○六七、無事提防 有事鎮定
無事常如有事時提防,才可以彌意外之變;有事常如無事時鎮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
【譯文】
沒有事情常常象有事情的時候有所提醒防備,才可以彌補意料之外的變故;有事情常常象沒有事情的時候鎮靜穩定,才可以消除事局之中的危機。
【注解】
意外:料想不到,意料之外。宋蘇軾《辭免起居舍人第二狀》:"若驟膺非分之寵,恐別生意外之憂。"
變:〈動〉本義變化,改變。《說文》:"變,更也。"《小爾雅》:"變,易也。"《白虎通》:"變者,非常也。"〈名〉事變,有重大影響的突發事件。清梁啟超《譚嗣同傳》:"變遂發。"變故,意外發生的變化或事故。《漢書嚴助傳》:"兵者兇事,一方有急,四面皆從。臣恐變故之生,姦邪之作,由此始也。"
危:〈動〉本義在高處而畏懼。《說文》:"危,在高而懼也。"〈名〉艱難困苦。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危機,潛伏的禍害或危險。唐劉言史《觀繩伎》詩:"危機險勢無不有,倒掛纖腰學垂柳。"
【注033】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三集峭》同文。
○六八、感恩斂怨 除害導利
處世而欲人感恩,便為斂怨之道;遇事而為人除害,即是導利之機。
【譯文】
待人接物要他人感懷恩德,就是招惹怨恨的渠道;遇到事情為他人消除禍害,就是引導利益的轉機。
【注解】
感恩:感懷恩德。《三國志吳志駱統傳》:"饗賜之日,可人人別進,問其燥溼,加以密意,誘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
斂怨:語本《詩大雅蕩》:"女(你)炰烋(囂張或暴怒)于中國,斂怨以為德"。鄭玄箋:"斂羣不逞作怨之人,謂之有德而任用之。"后以"斂怨"指招惹怨恨。
導利:導,〈動〉本義以手牽引,引導。《說文:"》導,引也。"利,〈形〉本義刀劍鋒利,刀口快。《說文》:"利,铦也。"〈名〉利益。《韓非子五蠹》:"上下之利,若是其異也。"導利,即引導利益。
○六九、持重愆少 閑適趣多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動,則愆尤自少;應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則趣味常多。
【譯文】
修持身心猶如泰山九鼎安然不動搖,過失罪咎自然就會減少;應付人事宛若流水落花悠閑地流逝,意趣韻味常常就會增多。
【注解】
持重:行事慎重,謹慎穩重,不輕浮。宋歐陽修《為君難論下》:"新進之士喜勇鋭,老成之人多持重。"
閑適:清閑安逸,優游自在。唐白居易《與元九書》:"至於‘諷諭'者,意激而言質;‘閑適'者,思澹而詞迂:以質合迂,宜人之不愛也。"
持身:立身,修身。見○四四【注解】。修持,修身守道。唐方干《寄于少監》詩:"修持清苦振佳聲,眾鳥那知一鶚情。"身心,身體和精神。唐翁洮《夏》詩:"身心已在喧闐處,惟羨滄浪把釣翁。"
泰山:山名,在山東省中部,古稱東岳,為五岳之一。主峰玉皇頂在泰安市北。古代帝王常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詩魯頌閟宮》:"泰山巖巖,魯邦所詹。"比喻安定穩固。漢枚乘《七發》:"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
九鼎:相傳夏禹鑄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奉為象征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戰國時,秦楚皆有興師到周求鼎之事。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彭城下。唐武后、宋徽宗也曾鑄九鼎。后亦以九鼎借指國柄。南朝宋謝瞻《張子房詩》:"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殤。"喻分量重。《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毛(毛遂)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周廟大鐘)。"
凝然:堅定的樣子,猶安然,形容舉止安詳或靜止不動。唐李咸用《昇天行》:"玉皇據案方凝然,仙官立仗森幢幡。"
愆尤:過失,罪咎。唐李白《古風》詩之十八:"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應事:處理世務,應付人事。漢賈誼《新書傅職》:"不見禮義之正,不察應事之理。"
流水落花:形容春殘的景象,也比喻好時光的消逝。語本南唐李煜《浪淘沙》詞:"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悠然:閑適貌,淡泊貌。唐杜甫《寄賈司馬嚴使君》詩:"故人俱不利,謫宦兩悠然。"
逝:〈動〉本義去,往。《說文》:"逝,往也。"流逝,像水一樣流去,形容勢不可當,或形容迅速消逝。《詩大雅常武》"王旅嘽嘽"唐孔穎達疏:"其往戰則不可御止,如川之流逝。"
○七○、毋畏難親 毋喜易合
君子嚴如介石而畏其難親,鮮不以明珠為怪物而起按劍之心;小人滑如脂膏而喜其易合,鮮不以毒螫為甘飴而縱染指之欲。
【譯文】
君子威嚴如碑石因而畏懼他難以親近,鮮少不因將明珠當作怪物產生按劍的念頭;小人狡猾如油脂因而喜歡他容易迎合,鮮少不因將毒螫當作甘飴放縱染指的欲望。
【注解】
嚴:〈名〉威嚴、威信。《詩小雅六月》:"有嚴有翼,共武之服。"
介石:謂操守堅貞。語出《易豫》:"介于石,不終日,貞吉。"碑石。唐上官靈芝《王居士塼磚銘》:"跡往名留,不刊介石,孰播徽猷。"
鮮:〈形〉非常少,很不多。宋司馬光《訓儉示康》:"以約失之者鮮矣(由于儉約而犯過失的人很少)。"鮮少,很少。《國語楚語上》:"私欲弘侈,則德義鮮少。"
不以:不為,不因。《禮記表記》:"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祿,不以大言受小祿。"
明珠:光澤晶瑩的珍珠。見○一六【注解】。比喻忠良的人。《楚辭劉向〈九嘆憂苦〉》:"傷明珠之赴泥兮,魚眼璣之堅藏。"王逸注:"言忠良棄捐,讒佞珍用也。"
按劍: "按劍"和"暗投珠"同出一個典故。《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九璧,以闇投入于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按劍,以手撫劍。示預擊劍之勢。顯露殺機。此典后為成語"明珠暗投"。是比喻有才能的人投奔到昏庸的人手下服務,或好人誤入歧途,亦比喻貴重的東西落到不識貨的人手里。
滑:〈形〉狡詐,油滑,亦指狡猾的人。《荀子成相》:"吏謹將之無鈹滑(紛亂離散)。"
脂膏:油脂。《禮記內則》:"脂膏以膏之。"孔穎達疏:"凝者為脂,釋者為膏。"
毒螫:謂毒蟲等刺人或動物。《鬼谷子權》:"螫蟲之動也,必以毒螫。"指毒汁、毒素。唐元稹《蛒蜂》詩序:"蛒,蜂類而大,巢在褰鼻蛇穴下,故毒螫倍諸蜂蠆。"形容毒害人的行為。《史記律書》:"喜則愛心生,怒則毒螫加,情性之理也。"
甘飴:甘。〈形〉本義味美。《說文》:"甘,美也。"飴,〈名〉本義飴糖,用麥芽制成的糖。《說文》:"飴,米煎也。"〈形〉甜。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記柑》:"碧葉素葩,厥包之珍,丹里既披,香液飴津。"甘飴,即甜蜜。
染指:語本《左傳宣公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字子公)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嘗之而出。"本謂用手指蘸鼎中黿羹,后用為典故。泛指品嘗某種食品。
○七一、遇事鎮定 待人赤誠
遇事只一味鎮定從容,縱紛若亂絲,終當就緒;待人無半毫矯偽欺隱,雖狡如山鬼,亦自獻誠。
【譯文】遇到事情只要一直沉著鎮靜從容應對,縱然紛繁宛若亂絲,終究應當有了條理;對待他人沒有半點矯飾虛偽欺騙隱瞞,雖然狡捷猶如山鬼,也是自然奉獻誠意。
【注解】
一味:單純,一直。宋陸游《次韻張季長正字梅花》:"一味凄涼君勿嘆,平生自不愿春知。"
亂絲:紊亂的絲,常以比喻紛亂無緒的事物。《管子樞言》:"紛紛乎若亂絲。"就緒:謂從事其本業。《詩大雅常武》:"不留不處,三事就緒。"鄭玄箋:"緒,業也......女(汝)三農之事皆就其業。"后用指安排妥當,有了條理。
狡:〈形〉狡猾,狡詐。《廣雅》:"狡,獪也。"狡捷,靈活敏捷。三國魏曹植《白馬篇》:"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山鬼:山精,傳說中的一種獨腳怪物。南朝宋鄭緝之《永嘉郡記》:"安固縣有山鬼,形體如人而一腳,裁長一尺許,好噉鹽,伐木人鹽輒偷將去。不甚畏人,人亦不敢犯,犯之即不利也。喜於山澗中取食蟹。"清洪亮吉《山齋訪冒鳴茹壽衢兩秀才》詩:"書聲出戶蟲不鳴,山鬼一足深宵行。人頭魚身慣窺戶,見慣不怪心能平。"山神。《史記秦始皇本紀》:"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
○七二、心煦春風 氣清秋水
肝腸煦若春風,雖囊乏一文,還憐煢獨;氣骨清如秋水,縱家徒四壁,終傲王公。
【譯文】
肝腸煦潤宛若春風,雖然囊中沒有一枚銅錢,還要憐惜鰥寡煢獨;氣骨清朗猶如秋水,縱然家中只有四面墻壁,終究傲視王公貴族。
【注解】
肝腸:比喻內心。北周庾信《小園賦》:"關山則風月凄愴,隴水則肝腸斷絶。"
煦:〈形〉本義溫暖,暖和。《說文》:"煦,蒸也。一曰赤貌。一曰溫潤也。" 煦潤,溫暖滋潤。唐司空圖《效陳拾遺子昂感遇》詩之二:"陽和含煦潤,卉木競紛華。"唐司空圖《燕國太夫人石氏墓志》:"潛施和煦,則闔境皆蘇;洞感神明,而亂根自剪。"
一文:一枚銅錢,舊時銅幣皆有文字,說明其值,故名。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漸江水》:"漢世劉寵作郡有政績,將解任去治,此溪父老,人持百錢出送,寵各受一文。"
煢獨:煢。〈形〉孤獨,無兄弟。《離騷》:"夫何煢獨而不余聽。"注:"孤也。"獨,無子孫的老人。《孟子梁惠王下》:"老而無子曰獨。"煢獨,即"鰥寡煢獨"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的人。語本唐李白《虞誠令李公去思頌碑》:"公勖之親鄰,厄以兇事,而鰥寡煢獨,眾所賴焉。"
氣骨:道德品格,氣概,骨氣。明宋濂《佛心普濟禪師緣公塔銘》:"母某氏感奇夢而生師,氣骨不凡,翛然有出塵之趣。"
秋水:秋天的江湖水,雨水。《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比喻清朗的氣質。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大兒九齡色清徹,秋水為神玉為骨。"
家徒四壁:徒,只,僅僅。家里只有四面的墻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傲:〈形〉本義驕傲,傲慢無理。《說文》:"傲,倨也。"〈動〉傲慢而輕視。《韓非子六反》:"民慕其利而傲其罪。"傲視,傲慢地對待,傲慢地看待。《舊唐書音樂志》:"及始皇一統,傲視百王。"
【注034】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十 集豪》同文。
○七三、得不償失 吃虧納福
討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虧;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損。涉世者宜蕃擇之,慎毋貪黃雀而墜深井,舍隋珠而彈飛禽也。
【譯文】
討取了人情事理的便宜,必然承受上天道意的虧損;貪圖了人世滋味的滋養補益,必然招致天性緣分的損害。涉足世事的人應當番然抉擇它,千萬不要貪戀黃雀而墜人深井,舍棄隋珠而彈射飛禽哦!
【注解】
討:〈動〉本義聲討。《說文》:"討,治也。"《玉篇》:"討,誅也。"索取。《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何辱討焉。"討取,索取。明葉永盛《戚畹殺師疏》:"今年冬季三個月該束脩銀九兩未付,于本月初六日,父早起親往李誠鍯府中討取。"
人事:人情事理。《史記秦始皇本紀》:"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
便宜:好處。唐寒山《詩》之二七三:"有人來駡我,分明了了知。雖然不應對,卻是得便宜。"
天道:猶天理,天意。晉陶潛《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天道幽且遠,鬼神茫昧然。"道意,表示或傳達某種意愿。唐王勃《秋晚入洛于畢公宅別道王宴序》:"仰云霞而道意,捨塵事而論心。"
虧:〈動〉本義氣損。《說文》:"虧,氣損也。"段注:"引申凡損皆曰虧。"虧損,損害,缺損。《漢書惠帝紀贊》:"聞叔孫通之諫則懼然,納曹相國之對而心説,可謂寬仁之主。遭呂太后虧損至德,悲夫!"
世味:人世滋味,社會人情。見○三○【注解】
滋益:滋養補益。《朱子語類》卷二四:"如人喫物事,若不消,只生在肚里,如何能滋益體膚?"
性分:猶天性,本性。《后漢書逸民傳序》:"然觀其甘心畎畝之中,憔悴江海之上,豈必親魚鳥樂林草哉,亦云性分所至而已。"
緣分,機緣,某種必然存在的相遇的機會和可能,謂由于以往因緣致有當今的機遇。宋呂南公《奉答顧言見寄新句》詩之一:"更使襟靈憎市井,足知緣分在云山。"
蕃擇:蕃,通"番"。番然,省悟貌。宋葉適《答少詹書》:"若少詹番然相聽信,知此為忠愛之極......豈有不相告之理乎!"擇,〈動〉本義選取,挑選。《說文》:"擇,柬選也。"抉擇,挑選,選擇。明王廷相《雅述》上篇:"觀其緯説異端無不遵信,九流百氏罔知抉擇,循世俗之淺見,以為夸多鬭靡之資,豈非惑歟?"
慎:〈副〉與"勿"、"毋"、"莫"等連用表示禁戒,相當于"務必"、"千萬"等。杜甫《潼關吏》:"慎勿學哥舒。"
黃雀:即"黃雀在后",比喻伺機從后面襲擊,也比喻有后顧之憂。語本漢劉向《說苑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也即:"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螳螂一心一意要吃蟬,而背后的黃雀卻正盯著它。比喻只看到前面的利益,而不顧身后的危害。語本《莊子山木》:"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隋珠:即"隋珠彈雀",隋珠,古代傳說中的夜明珠,即隋侯的明月珠,用夜明珠去彈鳥雀,比喻得不償失。語本《莊子讓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比喻處事輕重失當。晉葛洪《抱樸子嘉遯》:"道存則尊,德勝則貴;隋珠彈雀,知者不為。"
飛禽:飛鳥。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二》:"飛禽奮翮于霄中者,無不墜于淵波矣。"
○七四、濟人饑餓 庇人孤寒
費千金而結納賢豪,孰若傾半瓢之粟,以濟饑餓之人;構千楹而招來賓客,孰若葺數椽之茅,以庇孤寒之士。
【譯文】
花費千萬黃金結交延納賢士豪杰,怎么比得上傾倒半瓢粟米,用來救濟饑餓的人士;構筑千萬軒楹招引延攬賓朋來客,怎么比得上修葺數椽茅屋,用來庇護孤寒的人士。
【注解】
結納:猶結交。《漢書佞幸傳石顯》:"是時,明經著節士 瑯玡貢禹為諫大夫,顯使人致意,深自結納。"延納,引見接納。《后漢書北海靖王興傳》:"睦少好學,博通書傳,光武愛之,數被延納。"
賢豪:賢士豪杰。《史記刺客列傳》:"荊軻雖游於酒人乎,然其為人沉深好書;其所游諸侯,盡與其賢豪長者相結。"
孰若:猶何如,怎么比得上,表示反詰語氣。《后漢書逸民傳龐公》:"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傾:〈動〉本義偏側。《說文》:"傾,仄也。"倒出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詩:"往往取酒還獨傾。"傾倒,全部倒出,大量付出。宋王安石《和王司封會同年》詩:"直須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粟:〈名〉本義粟子,谷子。《說文》:"粟,嘉谷實也。"糧食的統稱。漢賈誼《論積貯疏》:"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粟米,泛指糧食。《管子輕重乙》:"故五穀粟米者,民之司命也;黃金刀布者,民之通貨也。"
楹:〈名〉本義廳堂前部的柱子。《說文》:"楹,柱也。"量詞,計算房屋多少的單位,一列為一楹。百楹,楹柱極多,借指廣廈。宋黃庭堅《過致政屯田劉公隱廬》詩:"百楹書萬卷,少子似翁賢。"軒楹,借指廊間。唐杜甫《畫鷹》詩:"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
招來:亦作"招倈",招引,延攬。《史記孝武本紀》:"乃作通天臺,置祠具其下,將招來神僊之屬。"
葺:〈動〉本義用茅草蓋屋。《說文》:"葺,茨也。"《廣雅》:"葺,覆也。"修理房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繕完葺墻,以待賓客。"修葺,修理(建筑物)。《南史梁吳平侯景傳》:"修葺城壘,申警邊備,理辭訟,勸農桑。"
椽:〈名〉本義承屋瓦的圓木。《說文》:"椽,榱也。"量詞,間,棟。一椽,一條椽子,亦借指一間小屋。《魏書任城王傳》:"居無一椽之室,家闕儋石之糧。"《聊齋志異促織》:"不數歲,田百頃,樓閣萬椽,牛羊蹄躈各千計。"
孤寒:家境貧寒無依。元關漢卿《五侯宴》楔子:"則俺這孤寒子母誰偢問?"
【注035】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一集醒》同文。
○七五、因勢利導 救時應變
解斗者助之以威,則怒氣自平;懲貪者濟之以欲,則利心反淡。所謂因其勢而利導之,亦救時應變一權宜法也。
【譯文】
和解爭斗的人幫助增加他的威勢,憤怒情緒就自然平息;懲罰貪戀的人匡濟他的欲望,利欲之心就反而淡薄。所謂順著他的趨勢來引導他,也是匡救時弊應付事變的一種權且適宜的方法了。
【注解】
怒氣:憤怒的情緒。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今鼃蟲無知之物,見敵有怒氣,故為之軾。"
濟:〈動〉幫助,救助。《晉書何攀傳》:"惟以周窮濟乏為事。"匡濟,匡正救助。漢王充《論衡對作》:"圣人作經藝者(著)傳記,匡濟薄俗,驅民使之歸實誠。"
利心:利欲之心。《荀子非十二子》:"今之所謂處士者,無能而云能者也,無知而云知者也,利心無足而佯無欲者也。"
因勢利導:因,順著;勢,趨勢;利導,引導。順著事情發展的趨勢,加以引導。語本《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救時:匡救時弊。見○四七【注解】
應變:順應變化。《荀子非相》:"不先慮,不早謀,發之而當,成文而類,居錯遷徙,應變不窮,是圣人之辯者也。"應付事變。《文子上義》:"拘禮之人,不可使應變。"
權宜:謂暫時適宜的措施。《后漢書西羌傳論》:"計日用之權宜,忘經世之遠略。"權且,暫且,姑且。元無名氏《端正好》套曲:"玉兔窩中好避乖,權且將時光待。"
○七六、報德忍恥 逃名直節
市恩不如報德之為厚;雪忿不若忍恥之為高;要譽不如逃名之為適;矯情不若直節之為真。
【譯文】
布施恩惠不如報答恩德的厚道;洗雪忿恨不如忍受恥辱的高明;獵取榮譽不如逃避聲名的安適;矯飾真情不如正直氣節的真實。
【注解】
市恩:謂以私惠取悅于人,猶言買好,討好。宋葉適《故知樞密院施公墓志銘》:"不鳴善以收譽,不衒薦以市恩。"
報德:報答別人的恩德。語本《詩小雅蓼莪》:"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忍恥:忍受恥辱。唐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要譽:獵取榮譽。《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
逃名:逃避聲名而不居。《后漢書逸民傳法真》:"法真名可得而聞,身難得而見;逃名而名我隨,避名而名我追。"唐司空圖《歸王官次年作》詩:"酣歌自適逃名久,不必門多長者車。"
矯情:掩飾真情。漢董仲舒 《士不遇賦》:"雖矯情而獲百利兮,復不如正心而歸一善。"
直節:謂守正不阿的操守。宋范仲淹《依韻和龐殿院見寄》:"直節羨君如指佞,孤根憐我異凌霄。"
【注036】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一集醒》同文。缺"雪忿"句。
○七七、順其自然 勇猛精進
救既敗之事者,如馭臨崖之馬,休輕策一鞭;圖垂成之功者,如挽上灘之舟,莫少停一棹。
【譯文】
救助既定失敗事情的人,猶如駕馭面臨懸崖的馬,休要輕易策動一下馬鞭;圖謀垂手完成功勞的人,猶如牽挽上了灘頭的船,莫要稍稍停息一會棹楫。
【注解】
垂成:接近完成或成功。《三國志吳志薛綜傳》:"實欲使卒垂成之功,編於前史之末。"垂手,表示容易。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獨攜琴劍入長安 ,垂手功名自不難。"
挽:〈動〉本義牽引,拉。《說文》:"輓,引之也。"牽挽,牽拉,指拉物。《后漢書董卓傳》:"牽挽臣車,使不得行。"
灘:〈名〉本義河道中水淺流急多沙石的地方。《廣韻》:"灘,水灘。"灘頭,江、河、湖、海邊水漲淹沒、水退顯露的淤積平地。唐劉禹錫《送景玄師東歸》詩:"灘頭躡屐挑沙菜,路上停舟讀古碑。"
少:〈副〉稍稍,稍微。《戰國策趙策》:"少益嗜食。"
棹:〈名〉本義長的船槳泛指船槳。陸游《泛舟》:"短棹沿洄野興濃。"棹楫,船槳。長曰棹,短曰楫。宋蘇舜欽《出京后舟中有作》詩:"扁舟理棹楫,已與峻流下。"
【注037】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十一集法》同文。
○七八、毋媚權貴 毋攀俗緣
先達笑彈冠,休向侯門輕曳裾;相知猶按劍,莫從世路暗投珠。
【譯文】
先期發達歡笑彈冠相慶,休要向達官顯貴輕易搖曳長裾;相交知己猶如按劍相眄,莫要從塵世路途暗自投入明珠。
【注解】
先達笑彈冠,相知猶按劍:引之唐王維《酌酒與裴迪》詩:"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先達:本意有德行學問的前輩。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爰及農商工賈,廝役奴隸,釣魚屠肉,飯牛牧羊,皆有先達,可為師表。"此處作"同伙中有人先期發達"解。
笑彈冠:笑,〈動〉本義因喜悅開顏或出聲。《說文》:"笑,喜也。"彈冠,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晉葛洪《<抱樸子>自敘》:"內無金張之援,外乏彈冠之友。"笑彈冠,即"彈冠相慶"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準備做官。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語本《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同也。"本謂王吉(王陽)、貢禹友善,王吉做官,貢禹也準備出仕。后以"彈冠相慶"指互相慶賀。多用作貶義。
按劍:見○七○【注解】
侯門:諸侯之門。唐劉禹錫《學阮公體》詩之三:"侯門有仁儀,靈臺多苦辛。"指顯貴人家。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侯門都作沉沉夢,翻笑衰翁局外癡。"
曳裾:"曳裾王門"之省稱。曳,拉;裾,衣服的大襟。比喻在權貴的門下做食客。語本搖曳漢鄒陽《上吳王書》:"飾固陋之心,則何王之門不可曳長裾乎?"
【注038】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十集豪》同文。
○七九、匿以韜光 遜而公善
楊修之軀見殺于曹操,以露己之長也;韋誕之墓見伐于鐘繇,以秘己之美也。故哲士多匿采以韜光,至人常遜美而公善。
【譯文】
楊修的身軀被曹操殺害,因為顯露了自己的長處;韋誕的墳墓被鐘繇盜伐,因為秘藏了自己的濟美。所以,賢哲人士大多隱匿華采以韜光養晦,至德人士常常遜讓美好而公共美善。
【注解】
楊修:字德祖,弘農華陰(今陜西華陰東)人,出生于公元175年,東漢建安年間舉為孝廉,任郎中,后為漢相曹操主薄。后被曹操殺害,死于公元219年,卒時方44歲。曹操殺楊修事,見于《三國志魏書任城陳蕭王傳》:"太祖(曹操)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袁術)之甥也,于是以罪誅修。"這是說楊修被殺跟曹丕、曹植之間的斗爭有關,但《傳》中沒指出殺修的時間,也沒有說明楊修犯了什么罪,而《曲略》中卻說得比較詳細:"植后以驕縱見疏,而植故連綴修不止,修亦不敢自絕。至二十四年秋,公(曹操)以修前后漏泄言教,交關諸侯,乃收殺之。修臨死,謂故人曰:‘我自故以死之晚也。'其意以為坐曹植也。修死后百余日而太祖薨。"這就表明曹操殺楊修在他自漢中退兵,又過了三四個月之后,即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季,而此時距他本人的死期也僅"百余日"--這跟《武帝紀》說他死于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完全相合。由此大致可以推斷殺楊修的決定是在他病重期間作出的,目的是剪除曹植的羽翼,以鞏固他的接班人曹丕的統治,所以給了楊修一個"交關諸侯"的罪名。而楊修自知他跟曹植的關系太密切,處境十分險惡,但曹操處死他不在建安二十二年(217)立曹丕為魏太子時,而拖到二十四年秋病重之時,這對他來說的確是"死之晚也"。由此看來,曹操處死楊修是不得已的,他是為身后國家的安危考慮--陳壽說的"終始之變"可能就是這樣的意思。
見:〈動〉本義看見,看到。《說文》:"見,視也。"〈助〉表示被動,相當于"被"。《孟子梁惠王上》:"不見保。"
以:<連>因為,由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以貪勤民。"
露己之長:是說楊修顯露了自己的長處。據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原文有:"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修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魏武謂修曰:‘卿解不?'答曰:‘解'",楊修正要回答,曹操說"你先別講出來,容我想想。"直到走過三十里路以后,曹操說:"我已明白那八個字的含意了,你說說你的理解,看我們是否所見略同。"楊修說:"黃絹,是染色的絲,為"絕",幼婦,少女之意,為"妙",外孫,是女兒生的孩子,為"好",齏臼,是放置辛辣物的容器,古字同辭,四字合在一起便成"絕妙好辭",是對曹娥碑碑文的贊美。"曹操驚嘆道:"爾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羅貫中《楊修之死》:"操屯兵日久,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適庖官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于懷。正沉吟間,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操隨口曰:‘雞肋!雞肋!'敦傳令眾官,都稱‘雞肋'。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惇。敦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曰:‘公何收拾行裝?'修曰:‘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裝。于是寨中諸將,無不準備歸計。當夜曹操心亂,不能穩睡,遂手提鋼斧,繞寨私行。只見夏侯惇寨內軍士,各準備行裝。操大驚,急回帳召敦問其故。敦曰:‘主簿楊德祖先知大王欲歸之意。'操喚楊修問之,修以雞肋之意對。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亂我軍心!'喝刀斧手推出斬之,將首級號令于轅門外。《三國志》中是這樣記載曹操如何處置楊修的:"太祖既慮始終有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
韋誕:字仲將(179-253),三國魏書法家、制墨家,京兆(今西安)人。官光祿大夫。有文才,善屬辭章,與邯鄲淳、衞覬以善書有名。善制筆。其法以強毫為柱,柔毫為被。相傳用韋誕法制筆,能達到四德齊備。他總結經驗,著有《筆經》。《三輔決錄注》引"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他的名言。
鐘繇:字云常(151-230年),三國魏穎川長社人(今河南人),官至太傅,封定陵侯,人稱"鐘太傅"。鐘繇書法師曹喜、劉德升、蔡邕,博取眾家之長,兼擅各種書體,尤其精于隸書和楷書,他將楷書中簡單易成分集中起來,又打破了隸書中的常規,變隸書平扁成楷書的方正。所以,鐘繇成了楷書之祖。并與略后的王羲之,合稱"鐘王"。他的傳世之作有《宣示表》、《賀捷表》、《力命表》、《薦季表》、《調元表》等,尤以《宣示表》最為著名。晉人虞喜《志林》所載為:"鐘繇見蔡邕筆法于韋誕坐,苦求不與,捶胸嘔血,太祖以五靈丹救之。誕死,繇盜其冢,遂得之。"
美:〈形〉本義,味美。《說文》:"美,甘也。"美好。《荀子王霸》:"其民愿,其俗美。"濟美,謂在以前的基礎上使美好的東西發揚光大。語出《左傳文公十八年》:"世濟其美,不隕其名。"杜預注:"濟,成也。"孔穎達疏:"世濟其美,后世承前世之美。"
哲士:哲人,賢明的人。《東觀漢記田邑傳》:"愚聞丈夫不釋故而改圖,哲士不徼幸而出危。"賢哲,賢明睿智。《韓非子有度》:"無私賢哲之臣,無私事能之士。"
韜光:即"韜光養晦",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語本《舊唐書宣宗記》:"歷太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群居游處,未嘗有言。"
至人:道家指超凡脫俗,達到無我境界的人。《莊子齊物論》:"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能驚。"舊指思想或道德修養最高超的人。《荀子天論》:"故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道德修養都達到完美無缺的人,即最高境界。《莊子追遙游》篇有:"至人是無已,神人是無功,圣人是無名。"至德,最高的道德,盛德。《史記商君列傳》:"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
遜:〈動〉本義逃遁。《說文》:"遜,遁也。" 遜讓,猶謙讓《晉書殷浩傳》:"適足以明遜讓之風,弘優賢之禮。"
公善:謂公眾的善事,造福人類的事業。李大釗 《"少年中國"的"少年運動"》:"把那私營的心理,變為公善的心理。"公共,公有的,公用的。《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釋之曰:‘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司馬貞索隱引小顏曰:"公,謂不私也。"美善,美好。《荀子哀公》:"所謂士者,雖不能盡道術,必有率也;雖不能遍美善,必有處也。"
○八○、少當戒躁 老當益壯
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奮迅,常患畚迅而成鹵莽,故當抑其躁心;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縮,故當振其惰氣。
【譯文】
少小年輕的人,不用擔憂他們不振奮迅速,經常擔憂他們振奮迅速成為鹵拙莽撞,所以應當抑止他們的浮躁心情;老練成熟的人,不用擔憂他們不謹持穩重,常常擔憂他們謹持穩重成為退卻畏縮,所以應當振奮他們的惰怠習氣。
【注解】
不患:不用擔憂。見○一六【注解】
奮迅:精神振奮,行動迅速。見○三九【注解】
鹵莽:粗疏,魯莽。鹵,通"魯"。唐杜甫《空囊》詩:"世人共鹵莽,吾道屬艱難。"鹵拙,粗笨,不精巧。宋 沈括《夢溪筆談器用》:"世多謂前古民醇,工作率多鹵拙,是大不然。"莽撞,言語、行動輕率魯莽。元周文質《時新樂》曲:"張飛莽撞,大鬧臥龍岡 。"
躁心:心情浮躁。清徐昂發《學校嘆》:"磨揉速躁心,優游俟其成。"
老成:老練成熟,閱歷多而練達世事。明陳大聲《新水令漁隱》套曲:"笑他們干時的欠老成,叩諫的忒直正,堆金的少見識,拜將的多僥倖。"
持重:行事慎重,謹慎穩重,不輕浮。見○六九【注解】。謹持,謹慎守持。元戴良《許丞傳》:"為政去觚角,絀雕琢,以平易質實為務,而尤謹持其廉行。"
退縮:畏難不前,畏縮。宋蘇轍《君術》:"舉而見其情,發而中其病,是以愧恥退縮而不敢進。"
惰氣:猶惰性。魯迅《書信集致姚克》:"北平原是帝都,只要有權者一提倡‘惰氣',一切就很容易趨于‘無聊'的,蓋不獨報紙為然也。"惰怠,懶惰懈怠。《漢書成帝紀》:"間者,民彌惰怠,鄉本者少,趨末者眾,將何以矯之?"
○八一、不圖虛名 不棄親情
望重縉紳,怎似寒微之頌德。朋來海宇,何如骨肉之孚心。
【譯文】
名望重于士大夫,怎么能象寒微人士的歌頌功德;朋友來自海內外,如何能象骨肉至親的孚合心意。
【注解】
望重:本意名望大。唐周賀《贈姚合郎中》詩:"望重來為守土臣,清高還似武功貧。"此處作字面解為"名望重于"。
縉紳:插笏于紳帶間,舊時官宦的裝束,亦借指士大夫。《漢書郊祀志上》:"其語不經見,縉紳者弗道。" 顏師古注:"李奇曰:‘縉,插也,插笏於紳。'......字本作搢,插笏於大帶與革帶之間。"
寒微:指出身貧賤,家世低微。見○六三【注解】
頌德:歌頌功德。唐李嶠《奉和天樞成宴夷夏群僚應制》:"何如萬方會,頌德九門前。"
朋來:本意猶吉慶。語出《易復》:"朋來無咎。"宋蘇軾《賀正啟》:"慶此朋來之辰,必有匯征之福。"此處作字面解為"朋友來自"。
海宇:猶海內、宇內。謂國境以內之地。《梁書武帝紀上》:"浹海宇以馳風,罄輪裳而稟朔。"
孚心:孚,〈動〉相信,信任。《說文》:"孚,一曰信也。"孚合,符合,相合。清李調元《〈勦說〉序》:"及流覽篇章,而見古人之言,早有與吾説相孚合者。"孚心,即心意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