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狐電視劇全集(三大戰略驅動經營反轉型改善 稀缺邏輯推進價值飛躍式提升)
雪狐電視劇全集文章列表:
- 1、三大戰略驅動經營反轉型改善 稀缺邏輯推進價值飛躍式提升
- 2、世界最深的洞:科拉超深鉆孔,究竟有著哪些秘密?
- 3、如果她不退隱,Angelababy就只能叫小雪了!
- 4、電影絲路英雄云鏑獲48屆美國納什維爾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獎|資訊
- 5、別了,葫蘆娃之父!別讓他只剩傳說
三大戰略驅動經營反轉型改善 稀缺邏輯推進價值飛躍式提升
金亞科技(300028) 邏輯:稀缺的“內容 平臺 終端”全產業布局泛娛樂互聯網公司 公司轉型中確立了消費電子、云媒體平臺、游戲產業三大戰略方向,三者融合互補從而打造了 A 股極度稀缺的“內容 平臺 終端”的游戲全產業鏈布局:1、內容層面,形成電視游戲(雪狐科技) 手游(天象互動)的立體化布局,有望充分獲享兩大最具爆發力游戲細分產業的成長紅利;2、平臺層面,電視游戲平臺(致家視游)、媒體平臺(GTV 等多維資源)、電競平臺(WCA)交相輝映形成立體化體系,成為公司最顯著的稀缺競爭優勢;3、終端層面,OTT GBOX,入口級的復合產品生態與內容及平臺形成有力協同。 邏輯:WCA(世界電子競技大賽)的價值尚未得到充分認知 公司年初控股了鳴鶴鳴和,進而通過鳴鶴鳴和控股了 WCA運營公司銀川圣地國際,將充分獲享 WCA的價值。而當前市場對其理解仍然不夠充分:1、電子競技作為官方認定的體育活動,WCA 是頂級賽事資源(相當于電子競技的“奧運會”),隨著參賽產品的多元化(向頁游、手游擴充),賽制的豐富化(從職業賽事向全民賽事進發),其潛在版權運營價值及衍生商業價值將得到充分釋放;2、美國電競內容平臺 twitch2014 年以 9.7 億美元被亞馬遜并購,而中國市場較之更為廣袤,同時鳴鶴鳴和及 WCA自帶版權屬性及擁有多維分發渠道,比 twitch 等海外資產的想象空間和潛在價值更大。 邏輯:業績迎來拐點式反轉,安全邊際提升顯著 內生方面,公司全力扭轉局面 2014 已經實現扭虧為盈(2680.45 萬元),而隨著原有業務結構持續調整優化,有進一步反轉向上空間。外延方面,收購天象互動、控股鳴鶴鳴和,將為公司貢獻利潤高基準(2014 年保守判斷備考3 億余元),安全邊際有顯著提升,驅動投資價值進一步提升,強烈推薦!
免責聲明:本產品內發布的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終端立場無關。本產品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 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終端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世界最深的洞:科拉超深鉆孔,究竟有著哪些秘密?
小時候,經常聽我爸講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包括許多未解之謎之類的。有這么一次,我聽我爸講到了俄羅斯的這樣一個地方:科拉超深鉆孔。
或許不少人都曾經看到過相關的一些故事報道,我也相信你們一定很好奇,當年的科拉超深鉆孔到底挖到了些什么,又是因何而停止了項目。
于是我整理了一下我讀過了有關科拉超深鉆孔的資料,總結了一下當初稱之為世界最深之井的科拉超深鉆孔到底經歷了什么。
科拉超深井,2007年。
科拉超深井(Кольская сверхглубокая скважина)是蘇聯于1970年在科拉半島鄰近挪威國界的地區開始的一項科學鉆探,其中最深的一個鉆孔SG-3在1989年達到12,263米。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中,以真實垂直深度計算,這個鉆孔一直是到達地球最深處的人造物。
就是這個深不見底的巨洞,讓蘇聯富了起來,也窮了下去。
最初的科拉超深井,只是一個挖掘地底礦物質的一次再普通不過的項目。科拉超深鉆井的勘探工作開始于1970年5月24日,那時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是富裕的,而蘇聯也同樣缺錢和資源。
于是就這樣,一場挖了24年的鉆洞計劃就此展開。
科拉超深井開工的前幾年,進展飛速,可以說每年的進展都有接近千米。從1970到1983之間打穿地面接近一萬兩千米的距離,可以說世界上無人能比。到了后來,這個挖掘計劃變得不再是只為資源,而是蘇美之間的比拼,因為美國在蘇聯開始了科拉超深井計劃沒多久便展開了自己的鉆孔項目。
勘探工作于1970年5月24日開始。一開始,成千上萬的科研人員中只有極少數的科學家得以到現場參加此項研究工作。所有參加此項鉆探工作的人員均分得了一套莫斯科的公寓房,工作期間的月工資水平達到大學教授一年的年薪。鉆井現場成立了十六個實驗室對巖心進行研究。整個研究計劃是在前蘇聯地質部長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
逐漸的,前蘇聯開始對這口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加大了對這個項目的資金援助。
那么說,究竟這些年的挖掘里,前蘇聯發現了什么東西,值得這個國家投入數不盡的錢財去繼續這個項目呢?
答案很簡單,稀有物質。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實驗性的目的:鑿穿地球。
當鉆探深度達到9500米時,鉆頭鉆進了一個含有黃金和鉆石的地層。取出的巖芯經分析表明,金含量居然高達80克/噸。要知道金含量達到4克/噸的金礦層就具有商業開采價值,地球表層中很少能找到金含量超過10克/噸的礦層,相比之下這里幾乎是金子的寶藏。
不止如此,幾乎元素周期表上面的大部分非放射性元素以及少數放射性元素都出現在了鉆孔中。這讓許多科學家和當時蘇聯政府意識到他們發現了一個無價之寶。
然而,之后的工作開始出現了難度,甚至可以說是讓鉆孔任務變得寸步難行。
時間到達了1983年4月,此時鉆井已經深達12066米,隨后工程被停止。 第二年,即1984年9月27日,工程重新開工,隨后的六年里一共只掘進了兩百多米,最后于1990年,在鉆井深度達到12262米的時候,鉆頭斷裂,此時要把鉆頭拿出來已經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了,于是專家們決定停止項目。 隨后蘇聯解體,國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財政困難,此時鉆井項目被切斷資金,工程師被遣散并且關閉了鉆井。
根據當時的情況,由于到達12000深的地方時,幾乎鉆頭遇到的全部是堅硬的花崗巖以及高溫環境,這導致每鉆幾米就需要換一個鉆頭。要知道,蘇聯當時用的鉆頭都是從瑞士進口的,每一個鉆頭都需要巨額資金。
當時在關閉科拉超深井之后,有不少的記者采訪了當時的工人,希望能了解到這個巨洞下面究竟有什么。他們發現在工人之間有這樣一個傳說:
在進行鉆探時在一萬兩千多米深的地方聽到了奇怪的嘶吼聲,并且還有長翅膀和獠牙的奇怪生物從地底鉆出,蘇聯迫不得已,才終止了科拉超深鉆井的鉆探活動。
那么說,這個說法到底靠譜不靠譜呢?
答案自然是不。
其實,關于鉆探工程鉆穿地獄的都市傳說,早在1990年代初就已經出現了。當時的互聯網技術還沒有像現在這么發達。但是這個傳說依然通過電臺、電視甚至是信件廣為傳播,并被人們熟知。
首先,在當年的工程研究報告就已經明確表明了,鉆頭根本沒有攜帶任何錄音設備也不可能攜帶。而鉆探工程暫停的原因,也只是因為鉆頭損毀同時經費不足的緣故。
那網上流傳的那段錄音又是怎樣來的呢?其實只要我們仔細聽或者觀察波段就會發現其實里面有許多片段是重復來重復去的。
所以網傳當年科拉超深鉆孔停工,是因為地下傳來了人類的慘叫聲這個說法是假的屬于謠言,網上流傳的所謂的科拉超深鉆孔里傳出來的地獄之聲音頻也是假的。
最后的總結便是:科拉超深鉆孔固然是個傳奇項目,也突破了當時人類的極限,但是并沒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雖然說一萬兩千米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可是距離地心仍然遙不可及。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都沒有成功的鑿穿地心。
至于在進行這個鉆洞過程中是否有遇到什么科學不無法解釋的事情,我們也無從得知,畢竟這是屬于國家機密。
如今的科拉超深鉆孔算是一個旅游圣地,有興趣去俄羅斯旅游的可以來一趟那里。雖然不讓進入鉆洞附近,但是即使站在科拉超深鉆孔遠處的地方眺望,也能感覺到這個龐然大物是何等壯觀。
(以上有一部分是我從不同網站找到的資料,還有一小部分是我自己的想法,如果有錯誤的地方歡迎在下面評論區告訴我喔~)
如果她不退隱,Angelababy就只能叫小雪了!
兩人是不是很像呢?反正我是傻傻分不清楚。
她演的戲大家肯定都看過,當年她憑借《小魚兒與花無缺》中的“江玉燕”紅遍了大江南北,劇中,她因愛生恨,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最終還是死在心愛的人手上,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讓人恨又憐惜的悲劇人物。她就是楊雪,女版的江玉郎。
當年看這部電視劇時,很多人對江玉燕這個角色很痛恨,因為劇中的江玉燕真的是太壞了,不過這不也說明了楊雪的演技了得嗎!
楊雪是一個80后的姑娘,電影學院99級畢業。畢業后正式出道演藝圈,一出道就和胡軍、鄭少秋、汪明荃等內地、香港的大牌明星合作,雖然只能演配角,卻磨練了演技。2000年,楊雪就和和許晴、濮存昕等主演了她的第一部電影《說好不分手》,那時她剛剛二十歲,正值青春年少。
2004年,楊雪和佟大為主演的《蝴蝶飛飛》,被譽為《流星花園》和《藍色生死戀》的完美結合體。楊雪在劇中飾演純真善良,楚楚可憐的患病小女孩鐘小印。
2005年她和謝霆鋒、范冰冰、張衛健、袁泉等主演了《小魚兒和花無缺》,楊雪在劇中飾演大反派“江玉燕”一角,父親對她無情,愛人的冷落,令她記恨在心。最后她把自己的父親、情敵全部殺死,最后死在心愛的人手上。
在這部劇中可能只有袁泉能夠和她相當,楊雪憑借自己的演技將這一角色復雜變化的情感演繹了出來。這部劇也讓她迎來了演藝事業的春天,之后是片約不斷。
2006年開始,楊雪開始霸占熒屏,主演了多部熱播電視劇劇,在劇中,她出色的演技獲得過陳道明、張衛健這些前輩的贊賞。
她是《變臉》中在掙扎在愛恨情仇中的舒小凡。
她是《明天我不是羔羊》中從小被賣,命運坎坷的姜羽菲。
她是《情系浦江》中極度自私卻又有很好的運氣的林希研。
2009年,楊雪憑借《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林娥”一角,獲得上海電視節互聯網大眾票選的最具潛力女演員獎。之后,她還和黃志忠主演了《共和國1949》,和唐國強、馮遠征合作了《萬歷首輔張居正》,和劉燁、王雅捷主演了《男兒本色》。
她還在《活佛濟公》里,飾演千年雪狐白靈,深愛著陳亮,后來為了陳亮蛻變成了人,與陳亮喜結連理。
無論古裝戲、現代戲、年代戲,商戰劇,諜戰戲,楊雪都能駕馭自如,扮相可青春靚麗,可干練知性,扮得了清純樸實的村姑,演得起時髦的都市麗人。
她被內地媒體稱為“四小天后”,令人遺憾的是,楊雪并沒有在娛樂圈大紅大紫,主要是因為她除了演戲外,很少有新聞,從00年出道至今整整16年,都是零緋聞!
當其他女星在綜藝節目中刷臉時,她在劇組里認真拍戲。當其他女星今天跟這個導演玩曖昧,明天跟那個男演員約會時,她還是在劇組里認真拍戲。
在她的事業上升期時,她遇到了她的另外一半——趙海。趙海是一位出色的影視劇美術設計師,指導過《天下無賊》、《辛亥革命》、《大腕》等多部影視劇的美術設計。
雖然老公趙海長得并不英俊,但卻十分有才華。兩人于08年合作《人間正道》時認識,趙海的才華橫溢和風趣幽默吸引了楊雪。之后楊雪主動開口向趙海表白,兩人于09年元旦節領證結婚。
次年,楊雪生下女兒有有。那時她正在拍攝《活佛濟公》,拍攝完才發現自己有了孩子。
現在有有已經六歲了,繼承了媽媽的美貌,十分可愛。特別是一雙眼睛。
如今的楊雪很少出來拍戲了,也許是因為孩子、家庭需要照顧。平時她會養養寵物,做做飯菜,忙并快樂著,用“人生贏家”形容她也不為過。不過楊雪經常會更新微博,會曬她的素顏照,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出,她的皮膚一如既往的好。
素顏的楊雪,倒像是個二十幾歲的少女,驚艷了眾網友一臉。像楊雪這樣的女子,在娛樂圈是極少見的,演技好,顏值高,不炒作,還能在最紅的時候放下事業回歸到家庭,真是個好女人。
如果當年她沒有退隱,估計現在Angelababy也只能被叫做小雪了吧!
電影絲路英雄云鏑獲48屆美國納什維爾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獎|資訊
編輯 | 林 琳
近日,第48屆美國納什維爾國際電影節在田納西州落下帷幕,由軍旅作家宗潭原創并擔任總編劇的“一帶一路”題材電影《絲路英雄·云鏑》榮獲第48屆納什維爾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獎”和田納西州州長特別獎等獎項,并在電影節期間展映,電影展現的唯美畫面和濃郁的絲路風情受到觀眾好評。
創辦于1969年的納什維爾國際電影節是美國歷史最為悠久的五大電影節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業內人士國際電影節之一,以獲獎紀錄短片和動畫短片可直接選送奧斯卡金像獎著稱,備受業界、政要、地方政府和影迷關注,每年都有100多個國家選送作品參賽。
此次由中國電影制片人協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民族電影創作中心等單位選送影片中有四部電影入圍,中國電影代表團團長、中國電影制片人協會秘書長王鳳麟率團出席了電影節相關活動。
3D院線電影《絲路英雄·云鏑》由軍旅作家宗潭原創推出,著名導演楊小樸擔任總導演,潘時七、魯諾、趙育瑩、馮兵、蘇國濤、張宏、張力夫等主演,中國青年藝術國際交流中心、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承德市廣播電視臺、中毓文化傳媒和北京合眾影業等單位聯合拍攝制作,得到北京影視出版創作基金重點扶持。
電影以大唐公主李玉舍小愛為大愛和親草原為主線,反映了盛唐時期草原絲綢之路黃金時代的英雄故事,謳歌“一帶一路”發展史上民族團結融合進程,電影畫面唯美,劇情跌宕起伏,在電影節展映中受到觀眾廣泛好評。
作為一名軍旅作家,電影《絲路英雄·云鏑》總編劇宗潭曾十余次行走青藏線,長期致力于軍事題材電影創作,近年來先后完成《夢回甲午》《白鶴王子》《絲路英雄·云鏑》《絲路英雄·古船》《利劍·雪狐行動》《利劍·叢林戰神》《功勛》等影視劇本創作。先后榮獲北京國際電影節民族電影展“金杉葉”最佳編劇獎、中美電影節入圍獎及亞州微電影節優秀編劇獎等。
據北京民族電影展主席牛頌介紹,電影《絲路英雄·云鏑》能夠從6000多部影片中脫穎而出,摘取納什維爾國際電影節大獎是實至名歸。
備受矚目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于今年5月在北京舉行,宗潭通過行走邊防線和青藏線采風創作的影視作品將陸續推出,這些影視作品都圍繞國家“一帶一路”重大戰略,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通過這些作品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
其中,聚焦大江大河,反映玉樹地震災后重建中軍民團結和北京對口援建,深度解讀絲路精神的六集電視紀錄片《一江清水向東流》歷經兩年的拍攝,近日已經在楊小樸導演率領團隊的努力下完成后期制作,即將在海內外播出。反映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的“絲路英雄”系列第二部電影《絲路英雄·古船》也即將在浙江、福建、海南和東南亞等地取景拍攝。
軍旅作家宗潭認為,我們身處一個波瀾壯闊的偉大時代,中國的電影人應團結一心,努力拼搏,堅守藝術標準和道德底線,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良知并受觀眾歡迎的好作品。呼吁廣大軍隊文藝工作者應以強烈的使命擔當和恢弘的戰略視野,認真學習習主席改革強軍戰略思想,貫徹軍民深度融合戰略推動主旋律影視作品創作,傳承和弘揚老一輩文藝工作者的敬業精神,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時代主題,深入部隊一線采風,在改革大潮中汲取靈感,能夠靜下心來創作,以大格局、大視野、大情懷的電影為實現中國夢淬火鼓勁,振奮精神,鼓舞士氣。
聲明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獲取授權請點擊“閱讀原文”
商務合作微信:214742506
別了,葫蘆娃之父!別讓他只剩傳說
撰文:何殊我(評論人)
5月13日,83歲的動畫導演胡進慶在上海第六人民醫院辭世,他是創建和發展中國剪紙動畫的杰出藝術家之一,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動畫專家和大師,胡進慶創作的電影《漁童》、《鷸蚌相爭》、《葫蘆兄弟》給數代人的童年留下美好的記憶。
他執導的作品曾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金雞獎”、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銀熊獎”等。
胡進慶
1958年,年輕的胡進慶與中國動畫創始人萬古蟾一起創作了中國第一部剪紙動畫片《豬八戒吃西瓜》,后來創作的《人參娃娃》、 《金色的海螺》、 《淘氣的金絲猴》、 《鷸蚌相爭》等屢獲國內外動畫電影大獎,八十年代導演的《葫蘆兄弟》更是中國美術片的重要作品之一。
之后,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發表訃告,回顧了胡進慶的創作生涯,表達了深切哀悼之情。(文末有訃告原文)
胡進慶上一次進入公眾視野還是十年前的一則烏龍新聞,說他因為抑郁癥去世,有網友以 “給葫蘆娃爸爸寄張明信片吧”為名,發起活動號召向他郵寄明信片表達問候,讓這位老人被“遺忘”二十年后重新喚起大眾的記憶。只不過那之后,胡進慶旋即再度從公眾視野“消失”。昨日新聞傳出,才讓我們意識到,我們一再引以為傲的水墨剪紙動畫早已成了絕響,有些記憶真的要消散在歷史煙塵里了。
《葫蘆兄弟》
胡進慶是創建和發展中國剪紙動畫的杰出藝術家之一,堪稱中國動畫史上的大師。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與萬氏兄弟、戴鐵郎、特偉、錢家駿、嚴定憲等人一同開創了中國特色水墨剪紙動畫,從《豬八戒吃西瓜》開始,《驕傲的將軍》《人參娃娃》《金色的海螺》《漁童》《小蝌蚪找媽媽》等作品伴隨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與傳統的動畫片、木偶片構成了中國動畫的三座高峰,在世界動畫史上大放異彩。
八十年代以后,胡進慶又創作了《鷸蚌相爭》《螳螂捕蟬》《葫蘆兄弟》等作品,最為知名的非《葫蘆兄弟》系列莫屬,這一根據民間文學《十兄弟》改編的極具中國傳統神話色彩的動畫片,成為了70后、80后的共同回憶,也成為這幾十年來難以超越的中國動畫經典。
只是近年來,隨著歐美特別是日本動漫的流行,中國傳統的動畫逐漸式微,水墨剪紙動畫被迅速邊緣化,取而代之的是《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去掉字幕、配音就分不出原產地的東西。
《鷸蚌相爭》劇照。
按照現在的觀念,被市場冷落的肯定就不是精品,傳統動畫肯定也是這樣了。事實恰恰相反,極具中國特色的水墨剪紙動畫是一座無比豐厚的寶藏,值得后人多次挖掘。
五十年代末期濫觴的水墨剪紙動畫,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的發展創作,但是對于傳統的國畫、皮影戲、剪紙藝術的傳承創新可謂登峰造極。從表現手法、故事脈絡、人物塑造上都值得細細品味,這才是現在提倡的工匠精神的真諦。
就拿制作于1983年的《鷸蚌相爭》來說,字典里對其解釋就是依據《戰國策》的寓言——“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到了胡進慶手里,成為了一個長達十多分鐘的故事片。
在水墨渲染的場景中,將漁翁、鷸、蚌置于水天一色的茫茫水面之上,給人一種天地蒼茫命運無常之感,后面鷸蚌相爭的過程,也有很多創造性的發揮,比如鷸為了引誘蚌,從水里捉住一條小魚做餌,整個畫面諧趣又充滿傳統的古典美。胡進慶獨創的拉毛水墨,在動畫中能夠清晰看到鷸身上的羽毛、蚌的邊緣,傳達出一種生活的真實感。最后,漁翁抓住咬合在一起的鷸蚌,暗合了開頭設下的命運無常的感覺。
這種匠心獨具的制作,放在今天爛大街的成語故事動畫中,說鶴立雞群都感覺褒揚得不到位。
《鷸蚌相爭》劇照。
同樣制作于八十年代的《葫蘆兄弟》,在我看來是對中國水墨剪紙動畫的一個高度總結,故事情節上對原作《十兄弟》做了升華,拋棄了“斗貪官、反昏君”的傳統二元對立思維,改造成了一個適合少年兒童心理特點的歷險故事,并且吸收了傳統神話元素。蛇精、蝎子精、葫蘆娃都是神話傳說中有符號意義的事物,既能讓觀眾體會傳統之美,還能收獲對于勇氣、友情、親情的認識。這樣的創作水平,放在今天也是非常稀缺的,這才是真正的藝術。
只是近二十年來,我們大踏步擁抱世界的時候,放棄了自己的優勢。當年又有多少孩子,因為一個動畫片的影響,走上了練習國畫、了解皮影戲的興趣之路,打開了書本去探尋中國傳統之美、去尋找古典神話的精彩之處。在影視動畫發展上,我們并未處理好現代與傳統的融合問題,今天經濟發達了、技術進步了,卻再也做不出當年的精品了。
《葫蘆兄弟》劇照
我們也深知,水墨剪紙動畫的衰微,有歷史和時代因素,比如剪紙動畫制作精細,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很難做到大規模的量產,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當年我國動畫市場還未成熟,也沒有一個市場化的運作手段保證從生產到播放的順暢。同樣的,皮影戲、剪紙等傳統藝術也在不斷萎縮,傳承成為問題。在這個快餐時代,花幾年時間來做一個動畫,似乎是天方夜譚。
但是傳統需要傳承,需要更多的有識之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重新振興中國傳統的水墨剪紙動畫。不然,胡進慶等人凋零之后,真的就只剩傳說了。
胡進慶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訃告如下:
中國共產黨黨員、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一級導演、中國影協理事、中國動畫學會副會長、國際動畫學會(ASIFA)會員、中國剪紙動畫創始人之一、柏林國際電影節短片銀熊獎獲得者、《葫蘆兄弟》導演胡進慶同志,于2019年5月13日下午三點零二分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83歲。
胡進慶同志,1936年生,江蘇常州人。1953年于北京電影學校動畫專修科畢業。后入上海電影制片廠美術片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任造型設計、動畫設計,參加了《驕傲的將軍》《豬八戒吃西瓜》《漁童》《金色的海螺》《人參娃娃》等近40部美術片的攝制。
1962年起,擔任剪紙片的導演、美術設計和動作設計工作。先后導演剪紙片《小林日記》《淘氣的金絲猴》《丁丁戰猴王》《鷸蚌相爭》《草人》《葫蘆兄弟》《葫蘆小金剛》和編導美術片《螳螂捕蟬》《強者上鉤》《斗雞》《雪狐》等。
不少影片在國內外贏得了眾多榮譽,因而胡進慶同志也被譽為美影廠的“得獎專業戶”,為中國的美術片走向世界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其中《淘氣的金絲猴》于1982年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鷸蚌相爭》于1983年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第6屆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1984年獲第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特別是榮獲第3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短片銀熊獎;《葫蘆兄弟》(第三、四集)于1989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6~1987年優秀影片獎、第三屆中國兒童少年電影童牛獎。
胡進慶同志對藝術執著追求,是創建和發展中國剪紙動畫的功臣之一,曾與“三萬老”之一萬古蟾等共同創研了中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后又發明了“拉毛”剪紙新工藝,從而攝制成功了水墨風格的剪紙片,極大豐富了美術片片種。剪紙片是美術電影的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樣式,汲取了中國民間皮影、剪紙、窗花等藝術元素,以多樣的藝術風格、夸張的動作表演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美術片中獨樹一幟。80年代末,胡進慶導演的剪紙系列動畫片《葫蘆兄弟》問世,其形象活潑可愛,至今都為人津津樂道。
胡進慶同志創造了許許多多經典可愛的動畫形象,為一代又一代人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憶,為美影廠的輝煌,乃至中國民族動畫電影事業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
愿胡進慶同志一路走好!
《葫蘆兄弟》劇照。
更多文娛圈精彩內容,掃碼下載【新京報APP】↓
最后安利一發我們公號的粉絲群噢~群里會不定時發放福利!還能有更多其他功能:
1.吐槽和調戲報報及編輯部
2.說出你想看的愛豆,及想要的愛豆福利,我們會盡量滿足
3.第一時間得到下一次“福利”的信息,成為人生贏家
4.當然,終極是,希望大家在群里一起快樂追星!
QQ群號:624223272
本文為文藝sao客(ID:so_art)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