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和鐵軌哪個先被發明出來(改變人類歷史的交通工具——火車)
火車和鐵軌哪個先被發明出來文章列表:
改變人類歷史的交通工具——火車
1804年,有了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車,它是英國工程師理查德·特里維西克設計的,最早被一家鋼鐵廠用來運貨,改變了人力或畜力牽引的歷史。軌道在火車發明之前就已然存在,鐵路軌道成為現實,喬治·史蒂芬森和羅伯特·史蒂芬森父子兩個功不可沒,英國豐富的煤炭資源和工業發展推動鐵路快速發展,1830年第一條鐵路主干線運營后,進入嶄新的鐵路時代。第一批為普通人設置的豪華車廂由喬治·普爾曼在美國建造,20世紀30年代,柴油機車誕生,標志著蒸汽機車在美國走到了盡頭。如今,300km/h的電氣列車正穿梭于城市間,旅行方式多次升級(19世紀晚期,電氣列車最先用于地鐵)。
改變人類歷史的交通工具——火車
世界上第一條城際鐵路是1830年開通的英國利物浦——曼徹斯特鐵路,采用的是羅伯特·史蒂芬森的行星號機車。巴伐利亞的路德維格鐵路是德國第一條公共蒸汽鐵路,于1835年開放,全長6km,由一輛名為老鷹號的英國機車牽引。
蒸汽火車
美式火車有四個小的導向輪和四個大的驅動輪。導向輪支撐發動機并引導火車轉向,驅動輪由活塞帶動,推動火車前進。
美式火車
第一條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是工程史上一項驚人的成就。這條鐵路修建于1863年至1869年,將原有的東部鐵路網和太平洋海岸的鐵路網連接起來。工人們鋪設的鐵軌長達3077km,跨越北美大草原和洛基山脈。
19世紀,帶著避開擁堵的想法,英國人修建了倫敦地鐵,采用明挖回填的隧道掘進方法。1900年,巴黎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電動地鐵應運而生。
高速電氣列車
19世紀,歐洲列強在全世界建立殖民地并修建鐵路,這些鐵路被用來運送珍貴的礦藏和貨物,并把移民、士兵、商人和工人運向邊遠地區。很快,鐵路將非洲、亞洲、澳洲和南美洲境內各地連接起來。
蒸汽火車是機械史上偉大的成就,但客運車廂并不舒服。直到1842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第一次乘坐火車旅行,舒適標準才提升。1883年國際臥鋪車公司開通了傳奇的東方快車。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是豪華列車的全盛時期,直到現在仍然吸引著大批游客。
東方快車
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盡管現代化的電力火車在歐洲廣泛應用,但柴油機車主宰了美國的鐵路。柴油發動機并不直接驅動車輪,它的作用是發電,柴油燃料被注入氣缸后,在高溫的壓縮空氣中被點燃并釋放能量,推動活塞上下運動,帶動發動機產生電力,電力又被傳輸到電動機中牽引車輪。
柴油電力式機車
1879年,德國工程師維爾納·馮·西門子發明了第一臺實用電力機車。電力機車有兩種獲得電流的方法,一是由軌道旁的第三軌供電,二是通過車頂上的高壓線獲得。第三軌使用的是低壓直流電流,常用于地鐵和一些短途干線。
電氣列車
電氣列車獲得電流
20世紀60年代日本研發的子彈頭列車,開啟了高速列車旅行的新時代。在特別建造的高鐵線路上,子彈頭列車創造了超大的客流量。電子信息通過軌道中間的電纜傳輸至列車底部的天線里,再由計算機處理后傳達給駕駛員。
追求極速
破紀錄者
地球之最科技篇:世界上最早的火車
18世紀下半葉,人類發明了蒸汽機,引發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當時,馬車已越來越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于是一些人開始大膽設想,如果將蒸汽機這個“大力士”裝在車上來代替人力或畜力工作,那就會方便快捷得多。
法國炮兵軍官居尼奧首先實現了這個設想,但他的發明卻存在著許多先天不足。如車上裝的蒸汽機又大又重,占去很大空間,裝運不了多少貨物,還必須經常停下來添煤加水,操作起來很不方便。
后來,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提出了為這種車鋪設軌道的建議,以便它拖帶幾節車廂在上面行駛。于是,1825年,世界上第一條鐵路誕生了。同年9月27日,由史蒂芬孫制造并駕駛的這種掛著車廂的車在無數旁觀者的注視下緩緩啟動,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列火車。
圖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作者刪除。
交通工具這個事兒,得從古代說起
歡迎點擊關注,閱讀全文。
我國的發明創造、動手能力這么強,為什么在航空飛行器上卻一直需要引進呢?今天這一期我匯總了一些我國交通工具的發展歷程,當然如果有00后或者10后看到這條視頻,能夠讓人產生出未來想要建造中國的飛機,那就不枉費我們小編花了兩天的時間來整理歷史資料。
中華上下五千年,交通工具發明這個事兒也是要從古代說起。
我國交通工具發展的時間線要從公元前夏禹時期開始,一個叫奚仲的人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車。
奚仲
到了漢代,四川民間出現了一種名為“雞公車”的獨輪車,載人載物均可。隨著人類不斷進步,馬、騾、驢開始成為代步工具,馬從此成為古代地位的象征。
漢朝時期由于受到尚武風氣的影響,人們在馬車上加上了帷蓋,一個方形的避雨棚,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漢代馬車
魏晉南北朝時,乘坐牛車最為時髦。
到了唐代,由于中外貿易的繁榮,經濟實力的提高,各地人員交流、貨物往來都比以往更為頻繁,這一時間出現了許多提供運輸用車的車坊,以及生產和修理車輛的手工工場。唐朝民間乘用的車,講究實用,裝飾較為樸素,有的是馬車,有的是牛車,一般都是用一匹馬或牛拉駕。唐朝人以胖為美,對馬車外觀的設計有了很大的變化,更加的圓潤寬大,雍容華貴。
唐代馬車
隋唐時期,人們乘車也有自己的流行風,以貴族為例,喜歡坐輦或輿。不安裝輪子,而使用人力抬,這種輦車或輿車,被稱為“步輦”或“肩輿”。到了中唐以后,輦和輿逐漸從宮廷普及到了民間,尤為文人雅士所喜愛,這種輦和輿,便是后來轎子的前身。
步輦
到了宋代,人們開始對舒適性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貴族們更多選擇坐轎子出行。宋代出現了牲口駝載的馬轎,兼顧舒適和速度。人們也更加注重個人的隱私問題,因此把轎廂改成更加封閉式的。
明朝民間陸路運輸工具主要是騾馬車、牛驢車、獨輪車、馱子和轎子。明朝的騾馬車是最有特色的,騾馬車屬于大型車輛,多用來運輸物資,日常載人用得最多的還是兩輪車和獨輪車。
到了清朝根據史書記載,康熙年間有個叫黃履莊的人研制了中國第一輛自行車,前后各有一個輪子,通過手搖軸盤曲拐前進,但是不能拐彎。大約一百年后,法國人西夫拉克發明木制自行車。
黃履莊研制出中國第一輛自行車
隨后晚清時期,我國被動進入鴉片戰爭、抗日戰爭等接踵而至的戰役之中,這致使我們的工業水平大幅度停擺。
交通工具一方面的作用是為了方便出行,使得人類可以進行大量的遷徙、溝通交流,改變居住地環境、改善經濟貿易等等,一方面也起到進攻和保護族群領地的作用,自古以來所有的交通工具都肩負著民用和軍用兩種作用,無論哪種用途,發展自身技術,是我國近代的重要任務。
中國第一艘輪船“黃鵠號蒸汽輪船”誕生在安慶內軍械所,于1865年(清同治四年)建成,曾國藩賜名“黃鵠”,是由我國第一代造船工程師、晚清著名科學家徐壽所設計制造而成,如今全球十大造船集團,我國就占了4大,分別是中國船舶集團、中國揚子江船業、中遠海運重工集團和招商工業集團。
1881年6月9日,清朝末期,我國第一輛火車--龍號機車,別名中國火箭號誕生,這是我國第一臺蒸汽機車,按照英國工程師金達利的圖紙制造,車頭兩側鑲嵌了金屬刻制的龍,所以才叫龍號機車,目前我國的火車是由長春軌道和唐山軌道制造,高鐵則由沈陽的北車集團和株洲的南車集團制造。
龍號機車
到了六十年代后,解放牌汽車試制成功,中國汽車制造業進入歷史新時期,標志著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生產研發拉開了序幕,目前我國已有非常多的汽車制造廠商,比如一汽、上汽、通用、東風、長安等等。
我國交通工業發展歷史悠久,在此我只能簡單概述,有信息不足之處,也歡迎大家幫我補充。
而飛機的發展進程,我單獨列一個時間線來總結一下。
1903年M國的萊特兄弟制造出了“飛行者1號”并試飛成功,首次實現可操控、有動力載人飛行,而中國第一架飛機是馮如在華僑的資助下,經過多次失敗和數年的艱苦努力,于1909年終于制成一架所有部件都是自己制造的飛機。
1910年在法國博覽會上,一位叫亨利·科達的人增加了發動機的馬力使風扇向后推動,并增設加力燃燒室,以此來增加反推力,這就是最早的噴氣發動機,而它產生音障的問題日益突出,前蘇、英、美、德、意等國大力開展了噴氣發動機的研究工作。
1927年開始,座艙儀表和領航設備的研制取得進展,陀螺技術也應用到飛行儀表上。
1942年,德國設計師奧海因制造出了第一架噴氣式飛機,并試飛成功,噴氣發動機研制出之后,科學家們就進一步讓飛機進行突破音障的飛行,經過10多年之后這項工作終于被美國人完成了。
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戰斗機
二戰結束之后,各國都大量地把運輸機改良為客機并投入使用。
1947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貝爾公司試飛成功了第一架超音速飛機。
1970年,為了與美國的飛機進行競爭,歐洲的英、法、德聯合創建了空中客車也就是我們簡稱的空客飛機制造公司。
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訪華,中美關系走向友好,同年中國民航總局決定向M國波音公司訂購10架波音707型客機,次年8月投入使用,這也是我國第一次引進波音飛機,波音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主要服務提供商,主要運營著航天飛機和國際空間站,主要設計并制造旋翼飛機、電子和防御系統、導彈、衛星、發射裝置、以及先進的信息和通訊系統。
2008年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商飛)在上海成立,直至2017年已成功交付第三架新支線噴氣客機,這意味著中國支線噴氣客機正向批產化穩步邁進。
時至今日,我國火車、動車、高鐵、輪船已實現國產,飛機仍主要從波音和空客兩家公司引進,希望我輩自強,能在航空飛行器上早日實現飛機自由。
如果你喜歡本期內容的話,別忘了點贊關注!下期再見。
不參與爭論是犬儒,參與了就是小狗|專訪路內
社交媒體時代,每時每刻都充滿各種各樣的爭論。面對這些爭論,你會選擇參與還是忽略?對于一個創作者來說,這一選擇又更加耐人尋味。
闊別兩年,作家路內今年出版了新長篇《關于告別的一切》。這是關于一個“廢柴中年”的故事。如此概括,路內可能并不同意。好吧,用路內自己的話說,這本書記載了一對父子自1985至2019年之間的人生悲歡。
這人生悲歡里,有關于“虛無”、愛情、告別與懷舊,也關于代際、個人與歷史。
路內,小說家,1973年生。著有《少年巴比倫》《慈悲》《霧行者》等。
我們借此機會與路內進行了一次訪談,和他探討關于新長篇的諸多細節。路內在訪談中迸出了許多“金句”,也毫不吝嗇地與讀者們分享著他最新的觀察、思考與創作歷程。
訪談中,我們借由新書中寫下的豆瓣“罵戰”,展開探討作家在這個媒介時代的位置,他們要如何說話?讀者或許認為作家應該參與討論。但在路內看來,似乎怎樣都行,又怎樣都不行。“不參與是犬儒,參與了就是小狗。這也是我在小說里試圖寫出來的,它沒有對錯,只是一種狀況。”
與過去的經驗對望,構成了路內的小說視野。新書《關于告別的一切》從一場中年后的重逢講起,在倒敘與正敘的來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男人李白從童年到中年的時間。與路內此前的創作不同,“年代”的標記轉變為“年齡”,敘事因此進入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這是另一重意義上的個人經驗,它的存在不取決于同時代經驗之間的關聯,而是對內心世界的挖掘。
但即使是向內,人物也并沒有給讀者提供內在的安頓。路內通過不可靠敘事建立了一個悖反的人物,他不斷地回憶,又懷疑著記憶,他拒絕直面過往,也拒絕為自己的生活賦予意義。這或許是路內所說的“虛無的1.0版本”——當一個人放棄討論生活的意義,他還能不能活?而作家是否提供了支點,在虛無之外獲得反思它的契機?
如果說,《霧行者》試圖拼接碎片化的經驗,從而獲得一舉躍入永恒的姿態,那么《關于告別的一切》則在“虛無再虛無的疊加”里,尋找著一條曲折路徑——“仿佛正敘和倒敘將會匯合在一個虛無的核心地帶,仿佛我們會相見于白色的南極”,這個“白色的南極”到底意味著什么?當路內梳理一個在虛無中來回擺蕩著的人生時,會得到歷史怎樣的回答?
書寫告別,恰恰是因為無法告別。當我們跟隨著路內來到這“白色的南極”,與李白、與他攜帶著的往事和歷史塵煙狹路相逢,我們會獲得什么?或許路內并不想提供一個確定性的答案,如他所說——“永遠不去討論它意味著什么”。
《關于告別的一切》,作者:路內,版本:上海文藝出版社 2022年4月故事講述一對父子的悲歡離合。兒子叫李白,吳里人,1975年12月生,筆名李一白。過氣作家,不婚主義者,青少年懷舊浪漫男(直至中年)。十歲時其母與人私奔,不知所終。談過十幾場戀愛,寫過兩三本書,長篇小說《太子巷往事》曾入圍陳量材文學獎。父親叫李忠誠,農機廠副廠長,救火英模,未來的阿爾茨海默癥患者。
社交媒體是否占據了“歷史的縫隙”?
新京報:《關于告別的一切》讀起來是比《霧行者》更加“虛無”的,跟寫《霧行者》的時候相比,心境上有沒有什么變化?
路內:疊加再疊加的虛無,可能會導致一種正向的結果,就是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負責任地活下去。但這本書追溯的是一個不太負責任的過往,不能因為悔悟了就認為虛無可以一筆勾銷,回過頭去找一找事物的根源也是可以的。
這書是2020年開始寫的,當時我想,我們是不是還有權談談個人,是否還有資格回溯到一個很深的地方?如果被罵中年懷舊,那就意味著,社會已經不承認這是一個公共的過往,既定結論的社科教材才是正確的。既往認為文學可以“填補歷史的縫隙”,現在是不需要了呢,還是說縫隙已經沒了?社交媒體(以及社交媒體上的當代價值觀)是否占據了這一位置?這些問題設置得很大,但這小說是偏窄的,因為沒有廣闊的路徑可走。
我現在年紀大了,帶有虛無色彩的小說反而不敢亂寫,小說里有很多戲劇化場面、不正經的言辭、過度浪漫的飲食男女。任性會使小說崩潰掉,但如果很拘束的話,又何必寫這樣的題材呢?一邊寫一邊懊悔。寫《霧行者》的時候是有點雄心的,現在更多些體恤心,盡管我也知道人物要經受些批判。它總體上是我所認為的“好看”的小說,如果覺得英雄主義更好看那就下回另開頁面。
新京報:這個“虛無”的感覺可能主要來自于李白這個人物,因為小說的視域幾乎是與李白并軌的。他呈現了一種悖謬的人格,無法直面自己(比如他的童年創傷),也無法直面外部世界,以及他在行為與觀念之間的落差,怎么想到去塑造這樣的形象?
路內:對,我想寫一個悖反的人物。這種人物即使寫得再可愛,也是有巨大瑕疵的,繞到他身后就能摧毀他。行為和觀念之間的落差,實際是互聯網時代的普遍征象,以前時代很干脆地判定這類人是神經病,現在網上遍地都是(謙遜地說,可能也包括我),抓不完,而且無法合攏對比。落差至少說明兩者還是可以合攏的。我看抖音吃播覺得他們全是虛無者,但人家收到打賞了,很實在,對吧。吃播并不比一場足球比賽更虛無,如果你肯打賞,人家也可以組隊22個人比著吃的。
因此我想,是否能把時間軸拉到沒有互聯網的年代,找一找虛無1.0版本,他的經歷由作者來敘述,他也有權跳出來辯駁。在這過程中會混淆因果關系,明智的讀者從人物的微笑中就能判別出真偽。小說的視閾與人物固然并軌了,但仍然呈現出套色不準的效果。
我只有一次機會用長篇小說去塑造這樣的人物,確實不可能篇篇如此,事情總有一個限度,我要用好這次機會。要再說其他理由嘛,在2020年落手寫時,覺得長篇小說中已經很久沒有這種人物出現了,連無厘頭的故事都不太多了。沒人肯寫的東西總是誘惑我。
新京報:你在訪談里說,李白是動筆之時就出現了,他是你“腦子里的對話者”,當然追問一位作者小說人物同他本人之間的相似是無效的,但如何描述你和他之間的距離與差異,同時作為“精神鏡像”和你之間的關系?你會喜歡李白這個人嗎?
路內:他不是一個人來的,他帶了一群男人:他的傻爸爸,傻花花公子堂叔,傻色情狂好友,每一個人都在反襯他。他與我最大的差別是,我的青少年時代直至中年,完全不是這么走過來的,我比他自律得多。但我能想象,如果我不那么自律的話,應該會跟他一樣。任何人不自律都會是近似結果。另外他身上發生的“關鍵性事件”基本都是素材,而不是我的親身經歷,他爸爸也不是我父親。我被同行揶揄為“假借自己的名義寫別人的故事”。我也知道,我這種否認會被你視為另一心理鏡像。
我喜歡李白的少年和中年部分,也就是小說的第一和第四、五卷,那里面有一種溫和的東西,他應該本質就是練達的,出于某些原因被遮蔽了。中段的青年期有點混亂,不大可愛,但是寫一個長時間軸的小說,人物要是一直很可愛的話,好像也有點蠢。我和他互相指責過對方,“你有點過分了”。
當超越自身的意義產生,個體才能與時代、歷史角力
新京報:文學評論家程德培說,“路內是小說領域的‘年鑒學派’”,他指出你“編年”的敘事結構。但在《關于告別的一切》里,相較于你之前的創作,“編年”明顯變少了,對時間的標記更多以年齡的方式、在我看來是“向內”的方式出現。如果說,“編年”意味著個體生命與社會、時代、歷史之間的角力,那么這種“向內”的選擇如何理解?更重要的是,當個體的成長完全收束到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時,經驗的捕捉是否真實?
路內:是的,用的是年齡。從十歲開始,他進入少年期,結束在四十四歲,也就是按國際標準的中年期到來。用年齡來標注,無非是他在宣稱,什么時代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這個年紀上走過了這個年代。這種過度的主觀,最終會被反噬的,它指出了時間的虛無性質,使得自我的存在變得太強硬。他看上去是個軟綿綿的、失去原則的人。
人的內在和時代、歷史不一定是抗衡的,也有合謀的。就算是抗衡也可能是無意識的,或根本是一種很樸素的偏差。比如有人問我上世紀九十年代好不好,我的第一反應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青春蓬勃啊,什么都不在乎,但用理智梳理一下就知道,那是個挺混亂的年代,治安不好,下崗工人很凄涼。這樣的話,我就得用兩套話語講述當年。維度多一點不是壞事。有個很顯著的例子就是小津安二郎的日記,關于他在侵華戰爭時期的那一段。很難解釋他是樸素的偏差呢,還是回避,還是根本無所謂。另一個例子是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前陣子和韓松落聊起,他說這部電影是雙聲部。也可以說姜文在用兩套話語講述,既能表達主觀的感受,又可以客觀切入,而且偏差感幾乎沒有。這樣就完成了一個特別好的作品。
《陽光燦爛的日子》(1994)電影劇照。
個體完全收束到內心的作品不多,伍爾夫有一些作品是這樣的,但也曾經被同代作家詬病,認為人根本不是這么思考問題的。人也不太像哈姆雷特那樣,但莎士比亞是成立的。《喧嘩與騷動》寫一個傻子的主觀視角,就更無法判定了,沒有人確切知道傻子的思考步伐。歸根結底,作者并不宣稱這是“真實”的,這一倫理在新聞寫作中有效。一張照相館里出來的肖像照并不在真假的維度上,它當然是擺拍的,但它也是真實的,它曾經從屬于時間,可是時間總會過去,真正的“從屬”是跟隨時間和歷史一同消散,奇異的是,擺拍的肖像照卻停在某個時間點上。當一種超越了自身的意義產生時,個體才能與時代、歷史角力。
新京報:愛情是可以討論的嗎?愛情是可理解的嗎?愛情是可以通過觀念被把握的嗎?愛情是個人化的嗎?還是說,愛情也關乎時代、關乎政治?
路內:這一連串的,愛情考級呢。
愛情可以討論,二人討論,多人討論,還是自己和自己討論,模式是不一樣的,結論也不一樣。
愛情可以抽象地理解,也可以具象地理解,但它似乎經不起交叉理解。
通過觀念把控的愛情多半會出現社交屬性,但這不一定是壞事,打個很糟糕的比方就是,限定規則以后才能有運動比賽,才會出現超限的東西。壞的一面是有人用愛情去社交了(不是根據它來設定規則,而是把它放入一個既定框架,一切球類運動都按籃球比賽規則來),那就會出現奧斯汀小說里的局面,盡管也可能獲得愛情,但破除既定框架總是辛苦的。
愛情應該是一個完全個人化的東西,但它也是兩個人的事情。兩個人貼得那么近,本身就是時代和政治。愛情非常容易失敗,且失敗往往不是基于個人層面。
新京報:如何理解“告別”?
路內:它是一種言辭,也是一種儀式。是古代的,也是現代的,那意味著咱們還有相見的時候,始終持有這一念想,即使是單方面的。它可以上升為君子之道,也可以是普通人的教養或情誼。
新京報:從“追隨三部曲”到《關于告別的一切》,小說里的父親似乎都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失落了自身的位置,如果說路小路父親的失落和工人階級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歷史位置的失卻是呼應的,而在《關于告別的一切》里,你似乎拒絕了把自身的失落與階級議題連接的可能?
路內:也還在寫,只不過這一次,主人公的父親以“僥幸活下來”的面目出現。你說的這一失落,在蘇南一帶至少是復雜的,一部分人轉換到服務業,一部分人做房東,隨著大量外地人口的涌入,本地工人階級甚至還能充當管理者的角色。我們這片的居委會主任以前就是個女工,后來去管車庫了,現在她管人。這個復雜結局是共生的,其續集就是我們的現在。這有點軟弱,不夠刺激神經,且難分左右,放棄這一敘事慣性的目的是要在其他地方打開些。
我傾向于小說回到它的原位,一篇是一篇地寫,如果要統攝式地講述,我可能寫一本兩百萬字的小說就可以了,但是誰來讀呢,太費神了。如果責備我寫了甲而丟了乙,這是高標的要求,我也只能說,下回再來吧。
《關于告別的一切》實拍圖。
新京報:《關于告別的一切》里面,李白的父親李忠誠最后得了阿爾茨海默癥,這個設置似乎指向了對記憶本身可靠性的懷疑。去年止庵的小說《受命》里,也寫了一位得了阿爾茨海默癥的母親。他仍舊嘗試在遺忘之前去記憶。而當你在一本高度依賴“回憶”的小說里,又發出對回憶本身的懷疑時,試圖要處理的是什么?
路內:它指向一切記憶抹除,只剩下肉身以后,完完全全變成客體。這個客體很無能,他的記憶將會被兒子寫進小說里。這個作家兒子又在互聯網上被廣大網友誤讀、吊打。廣大網友一番惡評以后,第二天就忘記這事了。可悲的是,這個原初的、被講述或吊打的敘事本體,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平庸,可笑,擦拭很久也未必能見到光芒。這一回目里沒有排山倒海的激情人生,這是2022年,我不想寫個武俠小說騙人。
拒絕遺忘是一種精神高度,而我要講的是另一件事,最起碼,讀者是可以批評這個人物的。反正不要批評我就可以了,我把他寫了出來,我還不知道他的錯誤在哪里嗎?如果我不會寫,那可以批評。
新京報:你之前的小說往往是寫自己這一代人的經驗,或者父輩的經驗(作為某種意義上的“史前史”),而《關于告別的一切》里,因為李白的中年,出現了“下一代”——干女兒李一諾。你怎么理解這一代年輕人的經驗?
路內:以往的小說經常有兩代人的比對,現在終于可以做到三代人,但是反而少了一些對比的意味。部分原因是,主人公處于中位,他曾經是少年,活到了中年。他并不想把這種對比的壓力傳給下一代。我一直在想,如果小說的寫法(實際上是一種符號的修辭吧),進行了這種隔代強烈對比,會不會更容易闡釋些?但最后放棄了,因為,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并不這么做。
00后的一代人在成長中,我不太把他們的經驗當一個歷史的符號來對待,先建立自我,好的自我是可貴的,在這個基礎上再談一種泛義的“經驗”。我是這么想的。不要把時代包袱扔給小孩。
有才氣的年輕人說脫口秀,不寫小說了
新京報:我會認為,與過去經驗的對望,構成了你的小說視野,或者用你小說里的話——“往事的拾荒者”。對你來說,什么是小說的“現實感”?當“當下性”也逐漸被消解的時候,書寫過往,或者說在當下回望過往意味著什么?
路內:就像那句話,如果給所有人發錢,就等于沒發錢。如果所有人都完全地活在當下,當下等于不存在。關于小說的現實感,有很多教科書式的答案,現實主義小說的成立和崩盤,荒誕小說是否有現實感,其實大面上取決于作者。我要說的是,現實感本身是一種可以操控的寫作技術,在寫作班就能教得出來的。說它很重要吧,但并不具備統領寫作的功能,說它不重要吧,現實感強悍的作家有著超人的穿透力。輕浮的現實感,廉價的現實感(并不根據題材,而是一種對作者、行文、意義的判定),有經驗的讀者可以辨識出來。這也是對小說的重大考驗。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沒有一個作家敢跳出來說“我極具現實感”,因為這句話本身就是輕佻的。
談談“當下性”,這個詞是被小說家討論的,但很少被宣稱。理由同上。當一個小說家宣稱自己在強烈書寫當下時,別人會很奇怪地看他一眼(也許有人會被圈粉)。沒有人不在用自己的方式“書寫”當下,小說并不能像神學一樣統攝一切。一個人敢于宣稱當下,就像是宣布自己先知。相反,過往是有限的,過往越遠,那個講述的主體所能達到的路徑就越窄,直至靠想象到達,其結果是,講述主體又繞回到了當下。這一路徑既有弦外之音,也有美學意義。
《少年巴比倫》(2015)電影劇照,根據路內同名小說改編。
新京報:在澎湃文化課的訪談《專訪|路內:終結愛情也是愛情的一部分(上)》里你說,“有一種歷史觀認為,歷史往往依靠大人物的決策。這種決策無論對錯都是前瞻的。而小人物的個人命運往往是后置的,得經歷過了才能看清,甚或只有旁觀者能看清。這種前瞻后置之間的反差和互相拉扯的力,一直是我寫作的主題。這種反差與張力,在路小路那里是關于“黑夜”與“正午”的矛盾,以及“火車不在我這條鐵軌上”的清醒,在《霧行者》里是“肯定遭到全面否定的否定”,這種上升的歷史和下沉的個體命運之間互為表里的歷史辯證我覺得很有意思。而李白是否意識到了這種“后置”?
路內:在《霧行者》里面,他們是一群上世紀90年代出道的文學青年(凡是說他們小資文藝青年的,我概不接受),他們夾纏不清地討論這個問題,是因為未來不存在,而他們需要一些意像來為“自我命運”給出解釋。沒有其他人為他們解釋了。后置是悲劇的,在現實中這種悲劇性會被淹沒,所有人都后置,有人走運有人倒霉,如此而已。在文學中,這種后置是被提取出來的,它派生出了文學史上最著名的那些金句,比如,生存還是毀滅。具體到《關于告別的一切》中,和《霧行者》不一樣,李白是一個受過半吊子教育的人,他并不想去教育別人,尤其不想做思想販子,他知道自己遭遇的一切在文學上、心理學上都能解釋得通,不就是哈姆雷特和童年PTSD(指創傷后應激障礙)嗎?但他并不接受這種固定模式,比之對抗羞辱,他更要背叛的是這種模式化的后置解釋。他尊重預言(哪怕是胡言亂語),藐視解釋。人可能無法改變后置,但至少可以背離它的解釋。
我想,兩者的差別就在這里,一個需要解釋,一個需要背離解釋。他們可以走到一起的,到中年以后吧。
新京報:《霧行者》呈現出你對于1998年-2008年社會現實的把握,對“人口流動”的把握,而《關于告別的一切》一如你所說的“徹徹底底的不徹底”,它向我呈現了一種追問意義的不可能、把握經驗的不可能。
路內:它也許可能只是一種人物的姿態,而非問題的答案。當然,把握住了,也可能是姿態。這種意義的浮沉和相對(我不想說不可能)從互聯網人類學角度很容易被理解為廢柴、渣、直男、自戀、中年油膩(其實他終局于44歲,那就青年油膩吧),但這些固定用詞并不能完全擊中他的靶心。人在意義的浮沉中承受了所有,也避開了致命的。有人非要跟我掰扯,說廢柴中年人是絕對不可能找到人妻(原話如此)做女朋友的。我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心想,這種評論才真的是徹底貫徹了把握經驗的絕對性。
新京報:想和你討論一下《霧行者》的結尾,這也是你的新書里聊到過的,我并不認為西藏的結尾是爛俗的。在我的閱讀感受中,西藏,或者說喜馬拉雅山在你的小說里是以一種去風土化、脫域的方式出現的,喜馬拉雅山與其作為“藏地想象”的象征,不如說是一種“崇高”的擬像,端木云在面對著喜馬拉雅山時才獲得了把自己的經驗連綴在一起的可能,這也是318公路在這里出現的地理學隱喻。所以,《霧行者》呈現了如你自述所說的“重拾一種被拆散的個人經驗”的過程,而《關于告別的一切》是《霧行者》的反題,李白不再追問經驗的意義,也不再試圖把自己碎片化的經驗重新拼接起來,這種放棄意味著什么?
路內:在《關于告別的一切》里,意義并非徹底失效,它在人的時間中會盡力顯形,又往往隱身或破碎。事情就是這么難。有時意義是別人賦予的,那只不過是一個共享的符號,非常廉價。它談的仍然是老問題:人應該自己去追得意義。愛情是挺麻煩的,我很理解現在的年輕人不愿意戀愛,在愛情中,你必須心甘情愿地接受對方賦予的意義,如果你發現有共享的成分,或偏離的成分,你會懷疑一種價值觀。
對李白這個人物來說,胡說八道,狡辯雄辯,混淆概念,中年有點沉默,心情不好了還能開掛——這可能是因為,他并沒有放棄。但我對他的了解也越來越稀薄,我只是這么猜測。他還沒成為經典人物,很可能永遠都不會是,他經不起這種意義的“獲得與放棄”的鍛打。
《霧行者》,作者:路內,版本:上海三聯書店 2020年1月
新京報:《霧行者》里,318公路成為端木云或者這一代流動青年的經驗賦型,一個關于自身經驗的歷史位置的標定。作為一種地形學隱喻、也作為一種修辭,公路對你意味著什么?
路內:我喜歡公路是因為青年時期確實在公路上跑了一陣子,而且不是旅游,是工作。它構成了我的奇異經驗,在固定地點都不會遇到的。那種空間上的流逝,只有自己是固定的。每個寫作者都有自己擅長的、愿意表達的意像,這是常態。
新京報:“這小說寫到最后,我和他(李白)一起放棄了梳理的可能。他不想用諸多終極問題給自己找借口了,我也就任他去了。”該如何理解李白以及你的“放棄”?這種“徹徹底底的不徹底”,這種真誠地不真誠,到底對小說而言指向何處?
路內:我只能部分地回答這個問題。所謂梳理,就是潑出去的水得自己收回來。就直白地說,這種真誠地不真誠的小說,采用的不穩定敘事是小說技術上被一直存在的選項,它的內在指向也是教科書式的,不是我發明的,更不是我任性任出來的。
但是,這也是一個作者陷阱,容易被理解為文本出了錯,所以現今中國文學,很少有人去用這種方式碰觸長篇小說了。它不是實驗性的,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有很多中國作家實驗過了,只是近些年變少了。
我在脫口秀的開麥現場看到這種敘事,都是90后的年輕人在講,多半還都是自己的故事。說實話我很感嘆的,有才氣的年輕人不寫小說了。
《追隨她的旅程》,作者: 路內,版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9年8月
新京報:《霧行者》西藏結尾飽受爭論的現狀讓你意識到你所試圖為經驗賦予的意義在一個“共享”的場域中又變得不可能,你發現你在和所有人共享著懷舊、愛情、徘徊、失去、背叛,面對這種“四分五裂的語言”,小說家是否還要有勇氣去搶奪言語的意義,提供某種不為“世界所訓誡”的抵抗性?
路內:第五章結尾寫到西藏就要被爭議,我也很奇怪。小說第四章才是時間線的最終結尾,那兩人相約要去南半球,讀者們覺得很好。但很少有人指出它是雙結尾的小說。
我認為他們沒仔細讀小說。在結尾那一段去西藏之前,做紀錄片導演的小川問端木云:現在有兩個活兒,一是去珠峰拍公路,一是去癌癥村,你的建議是什么?作為第一人稱的端木云,當時已經活得比較豁達,他回答說:癌癥村更有現實意義,會讓你拿獎,珠峰是無數人拍過的,你拿不了獎,但我知道你想去。小川說,今年不去(2007年)以后就沒有機會了(活兒是投資人給錢的)。兩人最后決定去珠峰拍紀錄片(是一項工作),這是一個濫俗文青的行為,小說里也寫明白了。它有點悖論性質,選擇是隨意的,以及,既否定又寄希望于一種奇跡。
我這么復述自己的小說,是很沒意思的,看上去像事后的搶奪和抵抗,講的又是些很不通俗的話。但是指出一下,也還是我的本職,具體怎么理解,各人各判斷。你應該當時就采訪我。
另外多說一些。通常而言,長篇小說的句法和步伐是粗線條的,用手機擼長篇,看個大概印象也沒錯。很少有小說能像《紅樓夢》那樣被后世字字推敲。如果長篇里出現了語義幽微、修辭曲折,則不免會被讀者忽略過去。但寫作者總還是忍不住想要幽微曲折,避免那種“動作加對白”的粗暴模式。我的意思是,這個結尾,我們立場不一樣,讀者如果不喜歡指的是他感性的那一部分,在我看來則不是感性問題,是我的語義錯沒錯的事情。今年出版的這本書也有這個問題。
不參與是犬儒,參與了就是小狗
新京報:《關于告別的一切》最后一卷寫了你所經歷的關于《霧行者》的豆瓣罵戰,這場豆瓣罵戰對你的影響大嗎?這種“放棄”是否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向你和豆瓣網友、讀者們的一次“賭氣”之舉?
路內:當然不是賭氣。那事你也應該當場采訪我的,現在它已經變成小說了,小說是虛構,里面的情節是重組過的。我這人在寫作上屬于自覺的,對廣大讀者的批評都認真閱讀,講得對的我認賬,講得不對的我笑笑,表揚我的我也不會得意。對于一些遠超我能力的要求,我做不到也沒辦法。
在小說里,這一段寫的不是作者和讀者的對抗,不是反動“大V”與弱勢群眾,而是一個過氣作家遇到了匿名的評論家,評論家冒充弱勢群體帶著自己的粉絲在轟他。說白了還是精英圈子內斗,但是情況有點變化,在互聯網媒體時代,把一個人拱上權威位置,這個人可能會率先倒霉,而那個“弱勢”的體系實際人數龐大,它有可能是被舊體系的權威匿名掌控,也可能是形成了新的話語掌控系統。
豆瓣是個不錯的網站,它提供了一個平臺而已。而這事情是沒有對錯的,因為它不是民權的爭取,也不是對公權的監督。它是形而下的層面,誰講話不在路子上誰就錯。于是,產生了一個奇異的效果,各自拉了粉絲匿名私斗,而他們本來應該是公共的。他們被圍觀沒有任何文學或社會價值,只有媒體傳播價值,紅了,或是“社死”。個案多了會成為現象。這件事對我沒什么影響,很新奇,我的本意就是看看“二萬V”(指粉絲量兩萬的網絡名人)在傳播上的能量,還有TA們采用的話語術。這種爭論有點風險的,不建議模仿。
《少年巴比倫》,作者:路內,版本:重慶出版社 2008年8月
另一個派生的問題是,寫作者是否應該參與爭論?小說家和學者是有點差別的,一般不鼓勵小說家的“參與”(這里姑且不說參與什么,僅指這種姿態),他們保持神秘,盡量不在同一個地方出現多次(而不是居家宅著)。在公共場合反復討論同一個問題,這是學者姿態,不是小說家姿態,因為小說家通常不太擅長辯論、解析,還經常被別人解析,哪位小說家的人格有障礙大家都清清楚楚。如果不服,較為極端的就會出現J.K.羅琳的那種大型事故現場。
但是吧,讀者又會給出另一份意見——作家應該參與討論。這很麻煩,不參與是犬儒,參與了就是小狗。這也是我在小說里試圖寫出來的,它沒有對錯,只是一種狀況。好吧我扯遠了。
我個人只想為所有的寫作者做一點有限的辯護:在互聯網時代,寫作者通常沒有提前經受傳播學方面的教育(記者和大V寫小說這回事另談,他們也有很克制的)。以往,寫作者是要被資深編輯們過濾一下的,全世界都這樣,但是自媒體時代到來以后,這些寫作者可能要直接面對復雜的傳媒世界,他們也沒有經紀人,未必能處理好,這不代表他們的寫作和翻譯質量差。至于受過傳媒教育的人,無論是犀利型的還是社交型的,我都沒資格評價。
新京報:有沒有一種可能,《關于告別的一切》是你所做的一次實驗,一場你與讀者的“牌局”,它文本的完整性、意義的安放,必須依靠讀者的參與才能達成?《關于告別的一切》出版之后,那部真正的“小說”才剛剛開始?
路內:這是美好的祝愿,并不是每個讀者都能做到,或都愿意參與。而且說實話,寫得好的小說才能享受這種待遇。現在這本書剛出版,它水平怎么樣,還要接受檢驗。
采寫/吳俊燊
編輯/走走
校對/趙琳
11月大銀幕,國產片創意與經典并肩
《007:無暇赴死》之后看什么?在賀歲檔到來之前的11月,一批成本中等但不乏創意的國產片將排隊接受觀眾的檢驗。此外,4K修復的經典動畫片《天書奇譚》、重現“百變天后”傳奇一生的《梅艷芳》、以人們熟悉的鐵道游擊隊為主角的新作《鐵道英雄》等影片,都是本月必選之作。
感受國產片的創意
《不老奇事》
導演:徐超
主演:王傳君、王珞丹、李婷婷、王嘯坤、許偉豪
上映:11月5日
郭小魯與蘇凌芳青梅竹馬,兩人因小時候的一場變故被迫分開,未曾抵達的書信讓兩人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這對戀人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愛而不得的錯過。學醫的郭小魯在絕望中發現了青春不老的秘密……
編劇名單里久未出山的王朔,讓這部愛情電影備受關注。《編輯部的故事》《陽光燦爛的日子》《過把癮》《頑主》……這位曾經的著名作家兼金牌編劇曾創作過不少經典作品。尚能飯否,還看新作。
《揚名立萬》
導演:劉循子墨
主演:尹正、鄧家佳、喻恩泰、楊皓宇、陳明昊
上映:11月11日
月黑風高之夜,一群不得志的電影人聚集一堂,欲將一起轟動一時的血案翻拍成電影,借此揚名立萬,卻不知自己正身處案發現場,并步步陷入一個巨大迷局之中,而兇手就在他們中間……
韓寒監制,“戲精”云集,“電影人 兇殺案”的設置,注定了這會是一部風格之作。
《指引》
導演:蘇納山
主演:孫佳、宋琦、陳安
上映:11月11日
故事發生在一次全球戰爭過后的未來。有人發明了測謊設備“指引”,旨在啟迪、改變善于相互欺騙與傷害的人類。發明者選中了一對情侶作為首批測試對象。在與世隔絕的郊外,他們本能地展開對彼此的步步試探甚至拷問。
這部輕科幻愛情電影是音樂人方大同的制片人處女作。
《門鎖》
導演:別克
主演:白百何、白客、范丞丞、王紫璇、馬浴柯
上映:11月19日
單身貌美的方卉獨自在大城市打拼。一天夜里,她突然聽見門外有人暴力拉拽門把手,試圖闖入。身邊反復出現的幾個男人——房屋中介高齊、保安小吳、公司領導李總、寵物醫生鄭飛……似乎都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閨蜜喬小曼的離奇失蹤,更成為方卉的夢魘。
以單身獨居女性為題材,是近期少見的國產懸疑片,網絡熱度反映了觀眾的較高期待。
《野馬分鬃》
導演:魏書鈞
主演:周游、鄭英辰、王小木、佟林楷、趙多娜
上映:11月26日
即將大學畢業的阿坤邂逅了自己的二手吉普車,本以為它會給生活帶來新的可能,沒想到它卻將自己帶到了人生的另一個路口。在這段荒腔走板的日子中,阿坤逐漸意識到成長的代價和生命的無常……
“90后”新銳導演魏書鈞的新作,影片獲第73屆戛納電影節“新長片導演作品”提名、第64屆倫敦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第4屆平遙國際電影展 “費穆榮譽·最佳男演員”獎項和“藏龍單元最受歡迎影片”提名。
在歲月中領悟傳奇
《天書奇譚》(4K紀念版)
導演:王樹忱、錢運達
配音:丁建華、畢克、蘇秀、程曉樺、施融
上映:11月5日
天庭有珍奇書籍“天書”,看守天書的袁公對天書的內容好奇不已,于是乘無人之際,偷偷拿出觀看。原來,天書上記錄了108條法術,袁公偷偷下凡,把天書上的內容刻在石壁上,此舉觸犯天條,遭到了玉帝的懲罰……
《天書奇譚》誕生于1983年,改編自羅貫中、馮夢龍編纂的中國第一部神魔小說《平妖傳》。該片被認為是中國動畫學派的經典作品,如今經過數字化修復,從聲音到畫面都在保持原片精髓的基礎上煥然一新。
《梅艷芳》
導演:梁樂民
主演:王丹妮、古天樂、林家棟、楊千嬅、廖子妤
上映:11月12日
該片講述了梅艷芳一生的傳奇經歷:年僅4歲半便和姐姐梅愛芳一起登臺賣唱,養家糊口;19歲參加華星唱片舉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獲得冠軍;憑借敬業的精神和過人的才華,慢慢成長為一代巨星,獲封“百變天后”;2003年,以一首《夕陽之歌》和一件定制的婚紗,她選擇把自己嫁給了舞臺。
風華絕代尤可見,世間再無梅艷芳。這部編年體傳記片將經典場面一一復刻。演員談不上最為形似,但影片風格真誠感人。
《鐵道英雄》
導演:楊楓
主演:張涵予、范偉、魏晨、周也、俞灝明
上映:11月19日
抗日戰爭時期,在日軍肆虐橫行的魯南地區,臨城棗莊英勇的“鐵道隊”穿鐵軌、扒火車,截取武器和物資,用膽識和智慧與敵人斗爭到底,殊死捍衛家園,為抗戰勝利做出突出貢獻。
本片根據發生在1935年至1945年間,洪振海、王志勝、杜季偉、劉金山等“鐵道隊”隊員的真實事跡改編。
引進片之選
《特種部隊:蛇眼起源》
導演:羅伯特·斯文克
主演:亨利·戈爾丁、安德魯·寇吉、伊科·烏艾斯、薩瑪拉·維文
上映:11月5日
“蛇眼”是一名背負了復雜過往的獨行者,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救下了嵐影一族的準接班人,從而被邀請加入他們的組織。在那里,嵐影一族不但教會了“蛇眼”如何成為一名忍者,也給了他一直想要的家。但當蛇眼過去的秘密被逐漸揭開時,他的信譽以及對組織的忠誠也將受到考驗……
特種部隊漫畫原著中的經典角色將在這部《特種部隊:蛇眼起源》中一一亮相。
《蜜熊的音樂奇旅》
導演:柯克·德·米科、布蘭登·杰佛茲
主演:林月曼努爾·米蘭達、伊奈拉利·西莫、佐伊·索爾達娜
上映:11月5日
為了完成爺爺安德烈的遺愿,嘻哈搭檔蜜熊維沃與酷女孩加比化身“愛的信使”踏上了一段奇妙冒險旅途。然而,一路上囧況不斷,歡樂與驚險并存,他們能完成任務嗎?
影片由《瘋狂原始人》導演柯克·德·米科執導,收獲了爛番茄新鮮度86%的高評價,被認為是明年沖擊奧斯卡的種子選手。
《叢林奇航》
導演:佐米·希爾拉
主演:道恩·強森、艾米莉·布朗特、埃德加·拉米雷茲
上映:11月12日
上世紀初,勇敢無畏的女科學家莉莉·霍頓博士來到亞馬遜尋找有治愈魔力的神樹,并雇傭了玩世不恭的弗蘭克船長開啟探險。看似不對盤的兩人在茂密雨林中遭遇了無數的危險和超自然力量。隨著這棵神奇古樹的秘密逐漸揭開,莉莉和弗蘭克發現自己的命運乃至整個人類的命運都岌岌可危……
根據迪士尼樂園游玩項目“叢林巡航”改編,是一部合家歡的冒險類電影。羊城晚報
來源: 羊城晚報